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专门从事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承担着为各级政府和农业企业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为农业政策研究、行政管理及企业经营培养高级人才及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等任务。
农经所现有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52人。拥有农科英才领军人才2人,院级青年英才2人,所级青年英才5人,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1人,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6人,联合国粮安领域高级别专家组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截至2018年,共有在读研究生128名,其中博士生52人,硕士生58人,留学生16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博士生2人。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农业政策研究和管理高层次人才——11位省部级领导、30多位司局级领导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
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主要涉及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农业技术方案预测、评价和可行性研究;重大农业生产课题和投资方案的技术经济研究;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与竞争案例分析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科技发展与政策、技术创新与管理、现代农业与发展评价和农业投资与评价等5个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科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分析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侧重研究涉农产业本身的发展、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等基本规律、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种植业经济、畜牧业经济、产业组织与供应链管理、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粮食安全与产业安全政策、科技创新与发展等6个研究方向。
未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下,农经所全体同仁将凝聚思想,统一行动,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三个面向”“两个一流”为指引,进一步加强研究所品牌建设,努力把农经所建设成为我国农业与政策研究的主力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公共政策创新策源地、国家“三农”问题的决策咨询中心、国家农业政策思想库、高层次农业政策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