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创新连作障碍消减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设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近400万公顷。2022和2023年中央1号文件均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这一指导意见。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满足了我国大多数地区城乡居民的周年消费需求,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受高经济效益的驱使,设施土壤高强度利用现象十分普遍,进而导致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表现出以土壤结构破坏、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衡、土传病害爆发为特点的连作障碍现象,对我国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构成严重威胁。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和文山州砚山县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鲜切花和中药材三七种植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然而却深受连作障碍的困扰,文山州已面临无地可种三七的冏境。在此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国家杰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南京师范大学蔡祖聪教授领衔的土壤利用与修复团队秉持助农扶贫情怀,长期奔走在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十数年的研发,构建了设施农田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有效消减了洋桔梗、三七和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团队成员在石屏县和砚山县建立了技术示范点,为当地多家农业公司和农户提供了技术服务,为当地农民持续增收、支柱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实施进展与成效

(一)研以致用,保障鲜切花可持续生产

(二)攻坚克难,支撑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三)示范引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云南省也是设施蔬菜产业大省。2021年,云南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1.05万公顷,占全省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6.5%。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给当地农民造成严重的困扰。团队成员通过不断的优化、改进,构建了设施蔬菜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及其配套产品,在云南省建立了田间示范点25个,示范田块近300个,涵盖芥蓝、番茄、苦瓜等云南省重要经济作物12种,绝大部分示范点取得了优良的修复效果。团队成员还积极致力于技术培训工作,召开农业技术培训180余场,增强当地农民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提升土壤和水肥管理技能。团队成员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得当地农民种植芥蓝、西红柿、辣椒等设施蔬菜的年产值增加5730-20672元/亩,5年内累计为农民实现增收逾8000万元,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并因此多次获得《科技日报》、《现代快报》、《中国科学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三、主要特点与经验

(一)科技创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至今,团队成员往返南京-云南数百人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相互协作、攻坚克难,为解决集约化农业生产和中药材原料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团队不满足于研发的方法和技术“有效”和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坚持研发的方法和技术在生产中“可应用”,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过十数年的努力,构建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连作障碍消减技术,成功消除或减少设施蔬菜、花卉、中药材三七等经济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其优异的效果已通过实践的多次检验。通过解决困扰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当地支柱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切实可行的科技支撑。

(二)绿色生态,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三)产研融合,培育农业创新人才

团队还注重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坚持带领学生走到田间地头,使学生切身体会实践生产上所面临的问题,突出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2015年至今,团队所指导的数十名博士生毕业后或从事农业领域科研工作,或担任了当地政府乡村振兴指导员、农业产业发展顾问等。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农业科技创新输入新鲜血液,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根本性支撑。团队所指导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创业竞赛,其中《益土缘-土壤修复行业的领航者》项目获得第八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以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土壤博士-春回大地土壤修复有限公司》项目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和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通过项目研发和创业历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创业精神,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树立了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观。经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批准,团队于2022年在云南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四、后续计划

(一)依托政府引导

团队所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等战略规划的要求,获得政府部门的充分认可。政府政策激励将对秸秆回收、加工、贮存,降低团队所研发技术的应用成本发挥重要的作用。团队将进一步依托政府在农业领域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加强示范点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技术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的转化与应用,在解决作物连作障碍的同时提高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二)加强科技宣传

科技宣传对于推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团队所研发的核心技术--强还原土壤处理是在作物种植之前消除连作障碍因子的修复方法,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流程,种植户自觉应用该项技术需要有一个接受和习惯的过程。团队将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介绍所研发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舆论的推动作用,提高科技成果的知名度,促进研发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持续优化完善

团队坚持为农户增收,为农产品保质量,为生态环境保安全的理念,不断积累和总结成果应用中的经验教训,结合种植户的反馈,实验室与田间试验相结合,优化改进技术产品,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可操作性、应用效果稳定性和处理后的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户收益,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为我国特色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THE END
1.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8篇1现代农业的类型 1.1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2类,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1]。是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https://www.ifabiao.com/haowen/45350.html
2.绿色发展论文15篇1.加强新能源的研发工作,提高新能源的绿色化,并以新能源为核心形成绿色能源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圈,从而作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基础点。 2.加强环保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建立一系列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环保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就是绿色能源也可以说是低碳或无碳能源。发展清洁环保、可再生能https://www.haoqikan.com/fanwen/19713.html
3.绿色农业与可持续财务管理: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共赢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管理绿色农业的财务,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绿色农业模式下的财务管理策略,剖析可持续农业经营对财务稳定和长期发展的影响。并将揭示绿色农业实践如何影响成本结构、市场准入、风险管理以及投资回报率。研究结果将为农业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https://www.zzqklm.com/w/nllw/32794.html
4.绿色农业什么是绿色农业物联网百科发展绿色农业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需要。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往往高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不但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也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污染等恶果。而发展绿色农业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93.html
5.调研报告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认为,对于上海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应当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上海在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循环和提质增效等方面,应当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领航员,这是上海推进乡村振兴改革再出发的着力点和聚焦点。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应从上海实际问题和现实需求出发,从上海农业发https://www.icppcc.cn/newsDetail_1021247
6.IIGF观点丨绿色金融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与建议随着国内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绿色金融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运用绿色金融手段支持农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目标愈发受到重视。本文将从国内绿色农业发展情况和绿色金融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实践入手,深入分析绿色金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对国际经验的研究,总结绿色金融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6882.htm
7.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https://news.cctv.com/2017/02/05/ARTIonvSDRDSKenfWVDmkgLX170205.shtml
8.甘发〔2017〕1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https://www.waizi.org.cn/policy/21936.html
9.生态文明导刊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国家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作为对照,同时建立现代农业包括生物技术的示范区,从而筛选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模式,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蒋高明 郭立月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引进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短短几十年,耕地肥力出现明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395970761523203&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