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养殖场畜产品畜牧业肉牛饲草

——来自“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内蒙古通辽市的报道

如何打通资源紧约束、供需不平衡、体系待完善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初冬时节,记者深入草原村落、养殖场户进行了探访。

产业发展和资源约束矛盾如何化解?

——立足粮食生产和种质改良优势,推动节本增效、精养精育,夯实效益增长根基

万亩片平均亩产1247.22公斤,十万亩吨粮田平均亩产1042公斤,百万亩核心区平均亩产945.29公斤……2024年10月末,常年位居自治区粮食产量首位的内蒙古“东北粮仓”通辽市传来喜讯,其玉米单产提升百万亩核心区3项测产结果均创全国春玉米单产纪录。

饲料饲草短缺、养殖成本高企是制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地处“黄金玉米带”的通辽市大力实施玉米单产提升整市推进行动,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社会化服务提升,推广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近2000万亩、年产玉米180亿斤以上,年产玉米秸秆近1000万吨,其中70%以上通过养牛实现过腹转化,将玉米种植优势转化成畜牧业发展新优势。

目前,通辽市青贮种植面积逾500万亩,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50万亩,饲草总储备量达2400万吨以上。好料养好畜、好畜产好肉,饲料饲草的优质充足为地方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面对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坚持品种改良、持续提升牲畜生产性能,也是突破客观现实束缚的重要思路。据通辽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宝那群介绍,自20世纪50年代起,当地便引进了国内第一批西门塔尔牛,历经70多年改良,已培育出全国群体规模最大、改良程度最高、整齐度最好的优质种群,其出栏肉牛平均净肉率51%,达到国内中高档牛肉品质。以优质种源推动精养精育,有效拓展了产业抗击市场风险和提升养殖效益的空间。

为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蓄势增能,通辽市依托农牧结合优势,坚持多管齐下、量质并举、速效并重,找准了追求产业发展效益和保护利用资源环境的平衡点,内蒙古“粮仓”“肉库”地位持续巩固。

供给侧改革与扩大有效需求如何协同?

——“好肉牛”“好牛肉”两手抓,强化市场开发、形成完整链条,将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在本地

走进科尔沁区通辽肉牛产业园,阿图纳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布赫巴特尔笑容满面,自2016年结束在外创业回到家乡从事食品行业,公司业绩逐年攀升。“目前已经开发出40余款肉类休闲食品,年产值达6亿元。今年新租赁两层办公空间,打算继续扩大产能。”他介绍,园区内类似的经营主体还有40余家,涵盖食品研发、加工、检测、冷链物流等各细分领域,集群化发展为企业融入产业链、生态圈,增强协同效应构建了良好环境。

前端品牌拓展、中端加工带动、后端标准化养殖支撑,通辽肉牛产业实现从“卖肉牛”到“卖牛肉”再到“卖牛肉食品”的转变,2024年预计全市牛肉深加工产品产量达2.6万吨,各类即食性牛肉制品产量超1.1万吨,将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在了本地。

小规模养殖户如何融入社会化大市场?

——“十大体系”支撑保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多层次”发展格局

入冬,东北地区气温降至零下,却难掩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成峰牲畜交易市场行情的火热。该市场是内蒙古东部及东三省地区最大的牲畜集散地,正值开市日,市场内往来车辆川流不息,叫卖、牛哞之声不绝于耳。市场经理孟婷介绍,为给养殖户提供更多便利,在原本2、5、8日开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每月逢1、4、7日下午开市。同时,持续提升数字化交易和管理水平,建成了国内首家活畜在线交易平台,实现网上物流配送、信息交流、电子结算等环节“一站式”服务,目前日上市牲畜总量2万余头、交易额达千万元。

在牛业行情下行周期,市场活力不减,源于通辽市立足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约一半的实际情况,培育保护“小规模、大群体、多层次”的产业发展格局,引导不同特点的经营主体在产业链各环节发挥应有作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加快良种推广扩繁,依托以科尔沁肉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京缘种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国家级肉牛育种场和种公牛站,实现年供种能力、冻精产量、胚胎生产分别达300头、300万支和5000枚以上,对进行良种化繁育的养殖主体每头母犊牛补贴1000元,探索建立享受补贴政策的养殖场户与核心育种场、胚胎生产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积极稳定基础产能、加大“留优保母”力度,依托中央财政基础母牛拓群提质项目,落实优质基础母牛饲养补贴,提高能繁母牛存栏量和新增犊母牛年增长率;推动规范养殖和精养精育,科尔沁左翼后旗伊和塔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模式,统一建设圈舍进行集中养殖,带动嘎查集体年收入达400万元,类似的肉牛养殖示范场、标准化家庭牧场全市分别创建96个、100个,肉牛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推广覆盖面达70%以上;发展规模化屠宰加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智能化、电子化控制的肉品生产线,年可屠宰肉牛20万头,生产冷鲜冷冻肉4万吨、牛肉产品1300余种,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一盘棋”谋划、针对性纾困,通辽市先后印发全面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行动方案、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形成了涵盖种源建设和良种推广、优质母牛扩繁、规模化标准化育肥、肉牛屠宰和市场流通、疾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饲草料生产加工和供应、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信贷支持、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十大政策体系,为产业渡过难关提供及时有力的支撑保障。

有的放矢促进产业恢复与升级发展,通辽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军表示,下一步,将加快肉牛产业“一中心、三园区、五基地”建设,推动肉牛产业从全国地级市中数量第一向综合效益第一转变,以此为带动实现畜牧业屠宰加工能力、品牌市场影响力和发展保障能力等全面跃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杨志华赵炜李昊)

THE END
1.乡村富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来自今天半价不制约农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就拿农产品加工业来说,我镇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几乎没有,因为此类企业在产品研发、推广、市场拓展等方面投入大,财务成本高,经营毛利率低,效益微乎其微,稍有不慎就会亏损,很多都是靠争取政策补贴过日子。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措施建议https://weibo.com/5263687479/P7efnBgat
2.财政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研网数据库[摘要] 财政农业投资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以及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加强财政农业投资管理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创新。但由于农业生产特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财政农业投资的回报周期较长,需要政府http://drc.hznet.com.cn/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Summary.aspx?DocID=7679679&leafID=16566
3.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挑战发展农业科技: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同时,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此外,还应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限制,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https://new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994639
4.农村种植养殖业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农村种植养殖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等多方面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技术落后是当前农村种植养殖业的一大瓶颈。许多地区的农业技术仍停留在传统低效益状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492175.html
5.推进生猪“安全绿色降”高质量发展八点建议用“科技”引领、政策助力,兼顾质量安全、疫病防控、生态环保共同推进养猪“安全、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八点。(一)招商引资,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产加销研一体化”或“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优先选择“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兼养殖、屠宰、http://nyncw.cq.gov.cn/wsdw/cqsxmz/cmgz/202412/t20241230_14029888.html
6.在全球食品安全背景下大规模耕作将面临哪些挑战三、政策导向与农业发展 国家政府通常会提供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如补贴、新技术研发资金以及出口配额等,以鼓励大型农场企业进行现代农业实践。这类措施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应对外部挑战,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稳定的食品来源。不过,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可能会导致产业结构上的不平衡,以及长期以来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https://www.lboclvlct.cn/nong-ye-zi-xun/549304.html
7.数字化手段助力龙头企业:降本增效与联农带农并进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这是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石,而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具有联农带农、充分发挥自身市场化的优势,可以通过订单农业、要素支持等形式解决分散农户与现代化农产品市场http://www.xinhuanet.com/sikepro/20250103/d1e2cfb6abcd475c944d2615f65be20f/c.html
8.在养猪微利时代下,规模猪企的经营如何找到战略控制点?财务层面,客户价值,内部流程,发展与支持。 1 财务层面 财务层面强调的是公司要实现怎样的经营结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三个财务指标。为何是这三个财务指标呢? 因为,从企业经营角度,最终是要获得长期股东价值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EzNzEyMQ==&mid=2651359669&idx=2&sn=113922533d61100e4d25c2d1e995b872&chksm=bcd1ff2745ccba9c6b9d7d47dddbda8ce2204f965f373b910ac05f6562b3cc9acedf36d51a6d&scene=27
9.IIGF观点浅析气候变化冲击下的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挑战及二、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面临的难点 (一)政府方面 1.风险评估不完善由于不同区域农业风险差异性较大,以及农业数据整体的收集和记录相对不完善,造成政府及市场主体等对地方农业风险、产品价格存在信息壁垒,导致农业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可能会对农业保险成本有偏高偏低的错误估计。2.地方配套补贴压力较大由于农业保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7464.htm
10.农业银行泉州分行:组合拳挺民企出实招助发展农行泉州分行将服务民营企业作为市分行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民营企业长效机制。 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宝贵财富。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政府以及上级行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泉州区域经济实际,将服务民营企业作为全行业务https://www.qzwb.com/spec/content/2023-09/22/content_9011836.htm
11.撸起袖子加油干——代表热议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光明日报着力解决困扰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赵秋丽采访整理 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梳理出教育方面的主要矛盾,从问题出发,一个一个解决。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质量和公平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完善教育机制、扩充教育能力、提高https://news.gmw.cn/2017-10/25/content_26594764.htm
12.《问政山东》曝光问题整改情况(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节目中曝光的济南海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三户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及济南市、淄博市、潍坊市相关部门协调部分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对接,详细了解企业资金流、招投标以及市场相关情况,妥善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其中,济南市协调工商银行到海基科技公司现场办公,用“科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91023/Articel08007MT.htm
13.黑龙江省农业担保公司助力破解农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截至目前,各类分支机构中有26家位于青冈、海伦、兰西等贫困县,全面服务地方政府精准扶贫等项目。在业务发展上,按照“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开发了“真担贷”担保产品,对产业扶贫项目贷款担保执行优惠担保费率甚至免费,截至目前,为全省23个贫困县的402个农业企业和经营主体,提供26.89亿元的贷款担保服务。https://hlj.cri.cn/20181229/6b05bbdc-f42b-2da3-795f-426d2223a1c3.html
14.稳增长抓落实促发展本网讯(通讯员 喻纪军)为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打通融资难、融资贵难点堵点,近日,镇坪县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联合创贷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到钟宝镇、华坪镇等地进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尽职调查。调查中,多家小微企业负责人围绕融资需求、存在困难、下一步发展打算逐一提出意见建议,县[更多详细] 聚焦“三个年”http://www.akxw.cn/s/wenzhua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