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现代农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含哪些类型?发展情况如何?

杨春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2亿多承包农户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主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谁来种地问题不断突显,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涌现出一大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旺盛生命力和良好发展势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从各地实践看,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类型。

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农民合作社超220万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超1.5万家,加入农民合作社的农户占合作社成员总数比例超95%。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民合作社的内涵外延基本覆盖了农业所有产业及环节,种养业合作社数量占比稳中有升,农机、植保服务类合作社数量保持增长态势,从事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合作社发展势头较快。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今后,要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提升生产经营水平。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成长为家庭农场。支持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联合组建农民合作社,开展统一生产经营服务。支持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行业协会或联盟,形成规模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支持农民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经营效益,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涉及土地流转问题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得违背农民意愿,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目前,我国有2亿多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小农户约占98%,经营耕地面积占比70%左右。要注重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作用,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改善生产设施条件,提升抗风险能力,拓展增收空间,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作用

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对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何意义?

李军(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经营规模较大、专业程度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既是生产者,也是各类生产资料、信息、技术、金融产品和市场服务的消费者。随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和精细化。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购买服务需求。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拓宽生产资料获取渠道,得到质优价廉的种子、化肥、农药,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随着农业科技持续进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新技术、新品种的需求日益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可提供更加专业的农技指导,或承接农业生产的部分环节,以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三是金融服务需求。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往往需要更加多元的金融服务来支持其生产活动。四是信息服务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及时、准确的市场和政策信息,以指导其生产和销售决策。五是市场服务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相比,更加依赖市场变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产品储存和加工服务,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供应,提高产品附加值。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109.4万个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9400多万户,年服务面积21.4亿亩次,服务范围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各环节延伸。

随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对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消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的信息壁垒。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可整合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多方信息资源。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例,目前已有专业农事服务项目1.6万条,注册用户超85.1万个,涉及大宗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等产业,相当于一个农业服务信息的集散地,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正处于创业初期的经营主体提供统一、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平台上直接与服务组织对接交流,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济效益。例如,山东省冠县农业托管全产业链要素交易服务平台,整合了金融保险、农资农机服务等托管环节,通过该平台进行交易能为社会化服务组织节省10%以上的生产成本。

第二,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结构,促进农业服务资源在合理区域内流动。当前,我国农业服务资源区域间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低北高”空间分布格局,特别是丘陵山区受限于地理特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远低于平原地区。在四川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中,平原示范县平均有服务组织111个、全程托管服务组织12个,而丘陵地区示范县平均有服务组织34个、全程托管服务组织8个。在我国农民合作社500强中,东部地区239家,占比47.8%;中部地区155家,占比31%;西部地区106个,占比21.2%。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各服务组织和经营主体可以打破空间和区域限制,实现各地区、各主体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强化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农业服务资源共享利用。

未来,要进一步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不断拓宽各类涉农组织的业务范围,综合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形成区域性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发挥社会化服务在破解农业生产主体共性难题中的支撑作用。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如何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发展?

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伴随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我国持续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在实践中,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土地规模化,即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面积实现规模经营。2004年全国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仅0.58亿亩,到2022年,全国已有1474个县(市、区)建立流转市场、约2.2万个乡镇建立流转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超5.32亿亩。我国农业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68%,鸡蛋和肉鸡养殖规模化率超过80%,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6%,有力促进了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服务规模化,即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规模经营。一些地方在县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对某种或数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即社会化服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除了粮食生产领域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水产业诸多领域,农机服务、贮藏服务、加工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规模经济。

三是微型家庭农场,即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许多农户仅在自己的承包地上通过集约经营就可获得较高收入,如山东寿光的菜农、陕西洛川的果农等。这一类型的规模化并不表现在经营规模的扩大上,而是表现在投资上,即由于扩大投资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这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也需要社会化服务,主要以加入农民合作社的方式来实现。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广大农户提供更有效的灾害减损兜底保障。近年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服务带动效应持续增强。为进一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接下来还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鼓励小农户逐渐成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金融支持,健全小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探索完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农户小额信用信贷。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为想要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小农户建立特色风险保障机制,如小农户创业灾害保险、收入保险、农产品价格波动保险或财政补贴等。提供农业职业培训,帮助小农户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尤其是针对返乡创业人员、微型家庭农场主推出相应的专业化课程,提升其生产效率与管理能力。

协助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第三方交易平台,降低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保障双方交易安全,助力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成合作。扩展服务维度,帮助小农户与市场精准对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中介作用,帮助微型家庭农场与市场对接,统筹农产品生产、收购和运输等环节,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并保障销路。

满足小农户兼业化需求,减少土地撂荒。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适应当地条件的“小田并大田”模式,引导农户通过联合经营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土地托管服务,建立数字化平台,小农户能够实时查看和监督托管土地的种植进度、作物长势和经营状况。探索多样化生产模式,如季节性租种、分时段复种和共享耕作,提升土地利用率,还可引导小农户在农业空闲期参与非农活动,从而实现多渠道增收。

THE END
1.农业有效的经营方式有哪些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农业有效的经营方式有哪些 乡老巴子 发布于:北京市 2024.12.31 10:55 +1 收藏 农业有效的经营方式有哪些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www.sohu.com/a/843489797_120485675
2.农业盈利心法:卖货策略,卖高价策略,产品高周转策略,低成本策略区域公用品牌能够突出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增强消费者的认知和记忆;企业品牌则能够展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信誉,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产品品牌则能够具体到每一个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成功实施品牌化策略,农业生产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确保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5/0101/10/69161509_1143484422.shtml
3.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特征与发展取向政策文件快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和独具特色的“三权分置”农地制度安排,使得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主体多元、融合发展、利益共享的内生制度特征,由此决定了不同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不同环节、不同层面的差异化功能定位和分工,也明确了政府在支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行为导向。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内部https://www.dongkou.gov.cn/dkxnyj/zcwj/201804/894aaeb4e2374dcfb3832741d90dc1cb.shtml
4.合作社公司名称大全(免费简单大气)了解合作社经营的特色是规划命名中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合作社的 经营必然有其特色,这也是合作社经营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借合作社的名称直接将合作社的特色传递给消费者,建立消费者对合作社的个好印象,是一个好名字必须具备的。 2、了解合作社经营的属性 合作社经营的属性对命名方向有重大的影响。一个零售购物的商店 与卖https://www.1566.cn/gongsimingzi/12015.html
5.农业现代化经营(精选十篇)农业现代化经营 篇1 1 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划分并不是明显的一条界线,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持续发展、动态变化的过程。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要解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制约因素;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的引领下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 在这两种推拉力量的综合作用下, 农业现代化整体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h41m6a.html
6.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发展生态农业?一篇文章讲明白接下来我们将分四期探讨生态农业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推广经营模式。第一期主要将讨论什么是生态农业,为什么要做生态农业,其中会涉及到生态农业的特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几个概念的区别,让大家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的认识;第二期将讨论生态农业的技术问题,重点讨论生物多样性和杂草的管理https://www.tdlz.com/w/1004937/news/33437.html
7.昆仑策“乡村振兴课题组”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实现真正乡村振兴农业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不仅仅是农民种地那么简单,原始农业仅仅为工业和消费市场提供了最简单的原材料。如果农民始终处于农业最低端,农业现代化也就永远是望尘莫及。其实农业产业系统极其庞杂,比如: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土地改良、多种经营、农业机械、种苗培育、播种栽插、收割清洗、深度加工、冷冻保鲜、储藏运输、https://www.htu.edu.cn/sannong/2021/1215/c5477a231648/page.htm
8.怎样当好农业职业经理人工作技巧有哪些经营管理水平是渠道成员是否有发展潜力的关键,但这一点对企业在选择渠道成员时,要如下考虑假:一若渠道成员的管理水平很低,只要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好,企业可以对其进行辅导,通过培训提升其经营水平;二渠道成员的经营水平很低,但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差,无法对其培训,这样的渠道成员也不能选择的。 http://www.hebjxw.com/ShowInfo_News.asp?id=29420
9.现代农业论文15篇导语:在现代农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代农业论文:现代农业粮食生产论文 1.全面发挥当地增产优势与加强利用、改造相结合,建立合理的种植结构 https://www.haoqikan.com/fanwen/21093.html
10.华英农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华英农业(002321)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聚焦鸭产业,业务涉及食品和羽绒两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覆盖种鸭养殖、孵化、商品鸭养殖、禽苗销售、饲料生产、商品鸭屠宰加工、冻品销售、熟食、预制菜、羽绒加工生产和销售等,形成了主业突出、行业配http://news.10jqka.com.cn/20240419/c657078557.shtml
11.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简介9篇(全文)宁波市阿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产品原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及低温仓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下设宁波市阿六食品有限公司慈溪分公司,慈溪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阿六水产经营批发部,教场山阿六水产批发部等分支机构。现有在岗职工80人,固定资产3300万元,农业产品生产流水线数条,仓储容量达50000立方的大型冷库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diwew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