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图谱」2022年威海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201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21年全年威海市生产总值为3463.93亿元,同比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1:39.1:50.8。产业结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威海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一)整体区域布局

威海市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2区2市,共48个镇。2020年,环翠区三次产业结构为7.8︰30.2︰62.0,服务业突出;文登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2.1∶38.8∶49.1,工业服务业为主要产业;荣成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4.3∶31.7∶54.0,服务业突出;乳山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9.2∶33.2∶47.6,农业占比高于其他三个地区。

各区域以及主导产业分布

(二)开发区布局

威海拥有13个开发区,包括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综合保税区、南海新区、威海环翠省级旅游度假区、环翠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文登经济开发区、荣成经济开发区、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乳山经济开发区、乳山市滨海新区。其中,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国家级开发区,威海南海新区属于省级开发区。

各开发区以及首位产业分布

(三)产业园区布局

威海主要拥有10个产业园区,包括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园、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服务贸易产业园、石墨烯产业园、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暨配套产业园、威海国际新材料产业园。

各产业园区以及重点发展领域示意图

(四)产业结构体系

近年来,威海市重点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制造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医药医疗器械等十条优势产业链,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接近80%。威海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轮胎、地毯、渔具、医用耗材、海洋食品、特种船舶、打印设备和碳纤维等生产基地。2021年,威海市聚焦七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十条优势产业链,将通过深化产业链协作配套、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等,推动政策要素资源向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聚集。

二、威海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年威海市生产总值为3463.93亿元,同比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9.17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55.13亿元,同比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59.63亿元,同比增长7.3%,两年平均增长5.5%。

(二)农业生产稳步向好

2021年,威海市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全年粮食总产量72.67万吨,较上年增加6.52万吨,增长9.9%。畜牧产能加快恢复。2021年,威海市生猪出栏112.20万头,增长25.3%;牛出栏2.72万头,增长75.8%;羊出栏7.44万头,增长27.6%。渔业生产稳定增长。2021年,威海市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261.38万吨,增长5.5%。其中,海洋捕捞63.78万吨,增长7.7%;海水养殖195.41万吨,增长4.9%;淡水产品2.19万吨,增长1.2%。

(三)工业生产持续发展

2021年,威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8.3%。制造业拉动作用明显,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3个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达78.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3.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4.0%。

“十四五”期间,威海市将强化先进制造业战略地位,推动七大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构建上中下游密切衔接、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

(四)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2021年,威海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5%。1-11月份,威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9.3%。分行业看,31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87.1%。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1.4%,高于威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14.1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2.3%,高于威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15.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4.6%,高于威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7.3个百分点。

威海市将大力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发展面向制造业的服务。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金融、会展经济等服务业。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威海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THE END
1.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内涵基础与路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对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理论的辩证思考与总结可知,现代化大产业切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现代农业的方向判断,又充分吸收了恰亚诺夫的小农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分析比较中国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情况可知,当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弱势和短板,要将农业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DjINaFw8UmdUZV49UWNUNABm
2.中国功能农业政策及产业布局分析公司新闻新闻资讯中国功能农业政策及产业布局分析 中国功能农业政策及产业布局 中国功能农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可持续和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使得功能农业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有力的提升了国民的健康水平。预计未来中国功能农业将http://www.setek.com/m/index.php?c=show&id=1327
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提纲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区域规划是区域分析的实践归宿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1.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概念: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自然资源的分类(填空题) 1、按照赋存条件——地表资源,地下资源 2、按照经济用途——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https://blog.csdn.net/seaman__s/article/details/139598727
4.2022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发展分析报告8篇6.在农业产业发展指导上,切实转变行政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指导服务要从以前包打包唱的行政命令转移到宏观指导、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培育市场,调节利益上来,走"企业面向市场一一政府扶持企业一一企业组织生产"的路子,由企业自行规划产业基地规模、开展扶术指导,回收产品、开拓市畅政府只研究扶持、投入等政http://cooco.net.cn/zuowen/55253.html
5.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运营模式及前景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42、农业生产规模分析 3、农业经营情况分析 2.1.2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 1、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2)成长阶段 (3)创新阶段 2、农业产业化主要特征 (1)生产专业化 (2)布局区域化 (3)经营一体化 (4)服务社会化 (5)管理企业化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280002&efid=EPIHWETIl1ftekG1bY3h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