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全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开创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全新实践,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壮大成都都市圈、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发展“主干”功能,以“干支联动”引领五大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拓展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推动成渝相向发展、齐心唱好“双城记”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一、成都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高起点建设“东进”区域。围绕航空经济、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未来医学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临空产业、汽车产业、陆港产业、健康产业四大集群。强化空港新城、简州、淮州、简阳城区等重要组团辐射带动作用,激活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发展带和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沿线区域发展潜力,推动形成拥江发展新格局,打造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

高标准提升“西控”区域。强化生物经济创新动力中心引领功能,联动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等重点区域,建设具备高端绿色成长基因的生物经济示范带。以农旅融合为重点,串联都江堰精华灌区、大邑安仁古镇、崇州“古镇金三角”(街子、元通、怀远古镇)、郫都战旗村等优质文旅资源,打造“大美田园”走廊;以农商融合为重点,串联龙门山湔江河谷、青城山、西岭雪山、鸡冠山等优质山水资源,打造“蜀山乡韵”走廊;以农工融合为重点,串联中国天府农博园、天府农创园、天府现代种业园、温江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优质农科资源,打造“天府农耕”走廊。

高质量改造“北改”区域。围绕青白江欧洲产业城、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等重点产业功能区,打造“1+8”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成都国际商贸城功能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彭州濛阳、赵镇南部片区等重点商贸平台,构建“一区多点”国际现代商贸体系。

高品质优化“中优”区域。以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重点街区街坊、“两环八线十三片”街巷游线体系、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示范工程为依托,系统打造具有蜀都味、国际范的城市生活新场景。推动凤凰山、华西坝、金融城、金沙光华、龙潭寺等城市南北纵轴和东西横轴线重点片区集聚高端产业和优质要素,全面提高经济承载力和生活宜居性,着力建设国家文创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与展示中心。

成都市主体功能分区重点片区示意图

二、成都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地区生产总值再创新高

2021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16.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2.79亿元,比上年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1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3219.85亿元,比上年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6.4%。

(二)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服务融合为发展导向,以构建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的先进制造业新体系为战略路径,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潜力锻造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服务国家战略的程度制造业核心优势。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以赋能先进制造业、融通产业循环为目标牵引,以“优产业提能级、建平台聚流量、强枢纽促循环”为关键路径,加快培育“在成都、链欧亚、通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打造国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全球服务资源配置战略枢纽。

(四)培育壮大新经济形态

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坚持以新经济新动能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重点发展新产业,创新营造新场景,深化培育新主体,加快建设新载体,协同构建新生态。前瞻布局未来经济形态。坚持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加快布局以共性技术、共享平台、要素变革、消费升级为牵引的未来经济形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

(五)大力发展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

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培育新型农业产业、突出生态价值转化、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农业+”行动,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创、康养、互联网等跨界融合,重点发展农业电商、休闲农业、文创农业、智慧农业。

三、成都市各区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成都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E-mail: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

THE END
1.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内涵基础与路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对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理论的辩证思考与总结可知,现代化大产业切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现代农业的方向判断,又充分吸收了恰亚诺夫的小农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分析比较中国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情况可知,当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弱势和短板,要将农业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DjINaFw8UmdUZV49UWNUNABm
2.中国功能农业政策及产业布局分析公司新闻新闻资讯中国功能农业政策及产业布局分析 中国功能农业政策及产业布局 中国功能农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可持续和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使得功能农业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有力的提升了国民的健康水平。预计未来中国功能农业将http://www.setek.com/m/index.php?c=show&id=1327
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提纲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区域规划是区域分析的实践归宿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1.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概念: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自然资源的分类(填空题) 1、按照赋存条件——地表资源,地下资源 2、按照经济用途——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https://blog.csdn.net/seaman__s/article/details/139598727
4.2022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发展分析报告8篇6.在农业产业发展指导上,切实转变行政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指导服务要从以前包打包唱的行政命令转移到宏观指导、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培育市场,调节利益上来,走"企业面向市场一一政府扶持企业一一企业组织生产"的路子,由企业自行规划产业基地规模、开展扶术指导,回收产品、开拓市畅政府只研究扶持、投入等政http://cooco.net.cn/zuowen/55253.html
5.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运营模式及前景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42、农业生产规模分析 3、农业经营情况分析 2.1.2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 1、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2)成长阶段 (3)创新阶段 2、农业产业化主要特征 (1)生产专业化 (2)布局区域化 (3)经营一体化 (4)服务社会化 (5)管理企业化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280002&efid=EPIHWETIl1ftekG1bY3h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