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的发展思路农村规划

编者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大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产业建设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就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提出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建议。

(一)农村人少地多动力不足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可知,全国36.11%的农村人口占据着全国67.94%的城乡建设用地,农村人少地多现象明显。现阶段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存在着地块点多面小的问题,土地增值空间大导致土地流转缓慢,进而土地成片开发难度较大,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前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缓慢

受土地、人力、资金等根本性要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面临低端供给、融合度低等突出问题。由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小散全”的特征,农业社会化协作、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受限,农户与其相对应的经营主体之间缺乏紧密衔接,难以共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

(三)村庄规划本土化无落实

一方面,乡村建设项目无规划可依,大部分村庄没有编制村庄规划,或者所编制的村庄规划未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之中,导致国土空间规划审批体系中村庄规划的空白。另一方面,现阶段的乡村规划编制工作缺乏当地人才,规划欠缺本土化实施,部分村庄规划的实用性不强。

(四)基础公共设施配备不够

(一)乡村振兴要有法制保障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文件,例如《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等,以政策部署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助力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

(二)乡村规划要有指导统筹

2019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将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分析融合,以“多规合一”为指导思想,编制符合村庄实际的、具有统筹和实用价值的城镇规划。并根据各地乡村地区不同的发展特征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等,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安排。

(三)乡村用地要有减量机制

2014年我国首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作出明确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此,针对乡村用地的规划要做到“减量规划”、“存量规划”,引导村庄建设用地减量发展,不再增加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构建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发展机制。

(一)引导村庄规划编制

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详细规划,是乡村地区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开展项目建设的法定依据,应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发展实际需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

(二)盘活农村建设用地

推进土地集中成片流转是解决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难问题的根本之策。通过财政支持与地方政府引导,规范村集体农业用地的管理,积极探索“点状供地”模式,将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生态留用地等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建设中去,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三)支持产业融合发展

政策扶持是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所在。首先,强化人才政策支撑,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和科技问题;其次,出台专门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地方农业产业发展,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最后,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腾挪空间用于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支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四)保障地方财政资金

针对乡村振兴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土地开垦、耕地提质改造、增减挂钩等项目,增加耕地占补指标、水田占补指标,并进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以获取资金注入扶贫和乡村振兴项目。同时,政府应联合地方金融机构、银行及保险公司为农业企业提供贷款及保险服务,解决农业企业贷款难、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THE END
1.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及发展思路.pptx目录CONTENCT乡村旅游产业概述乡村旅游产业规划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乡村旅游产业案例分析未来展望与建议 01乡村旅游产业概述 定义特点乡村旅游的定义与特点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为吸引物,吸引游客进行休闲、观光、体验等活动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生态性等特点,它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15/5030030003011230.shtm
2.正宁县“十四五”农村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信息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绿色、循环、高效发展理念,聚焦肉牛、生猪、苹果、瓜莱等优势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产往后https://www.zninfo.gov.cn/zwgk/zfbmxxgk/sxxz/zjzxz/fdzdgknr1253/ghxx1253/content_7003
3.《“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新型数字创新引领。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重视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产业技术自立自强。创新发展思路和手段,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推进与各行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融合应用创新,带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引领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 均衡协调。坚持行业全面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跨行业协同融合https://qinzhou.news.fang.com/2021-11-19/42172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