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以上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与此同时,这些文献也存在着一些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如提出的对策建议,一则是区域性较强,二则是原则性较强,难以落地。为此,本文拟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点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相对较强的对策建议,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新时代,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特别是由于化肥、农药长期不合理、过量使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程度低、废弃农用薄膜未能有效回收等问题,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多源性、广泛性,均成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所在。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发挥着巨大作用。农村改革40年来,化肥施用量急剧攀升,相对于农作物生长的生理需要,出现了明显的过量使用,再加上化肥的低效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前,化肥施用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化肥施用总量(折纯量)大与施用强度高并存,使用效率低与流失严重同在。

从化肥施用量的区域分布来看,2016年东部地区化肥施用量占全国施用量的30.23%,中部地区占39.47%,西部地区占30.30%。

与农用化肥施用量变化相比,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仅增加11.02%,由此导致了化肥施用强度的急剧增加,已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安全上限。从1978年的58.89kghm-2,增加到2016年的359.08kghm-2,增加了300.19kghm-2,增长5.10倍。2016年的化肥施用强度是国际公认的安全上限(225kghm-2)的1.60倍。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91年到2015年,我国农药使用量(实物量)从7.65亿kg增加到17.83亿kg,增加了10.18亿kg,增长1.33倍。2010年至2015年期间,农药使用量(有效成分)平均为3.15亿kg,占世界总用量的1/7。从目前来看,农药真正有效的用量不到40%,60%~70%的农药通过径流进入土壤或水体,造成污染。农药过量和不规范使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增加,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与此同时,也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根据原农村部公布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事实上,农药使用量到2015年已经到了拐点,提前实现了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的目标。

近年来,农药包装物导致的二次污染日益严重。调研发现,全国各地都存在农药包装物遍布田间地头现象。尽管各级政府认识到农药包装物污染及其危害性,在一些地方开展了农药包装物回收试点。但由于没有在整个链条上建立有效机制,特别是没有考虑到农药包装物回收之后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包装物污染问题。如果按照每瓶0.5kg的包装标准匡算,2015年将产生35.7亿个农药包装物!基层调研发现,当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上,无论是液体农药还是粉状农药,其包装规格大多是0.250kg或者0.125kg,甚至更小,由此产生的农药包装物将会翻倍、甚至更多。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由于缺失有效的回收机制及资源化利用途径,农民没有回收的积极性,而是习惯将包装物随手丢弃在田间地头,或者水体之中,对土壤或者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塑料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干旱缺水地区,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也日益严重。

农用薄膜因具有增温保墒、抗旱节水、提高肥力、抑制杂草等作用,已成为我国农业增产的重要支撑,使用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增加态势,从1991年的6.42亿kg增加到2015年的26.04亿kg,增加了19.61亿kg,增长3.05倍。从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来看,农用薄膜使用量在一定时期内依然会有所增加,一些地方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与农药包装物一样,废弃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日益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废弃农用薄膜回收的有效机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市场在短期内还难以形成;同时,现实中也缺乏废弃农用薄膜田间捡拾机械,再加上农用薄膜自身的特点,难以实现有效的回收,进而导致残留在土壤的薄膜越来越多,而这些薄膜短期内又难以降解,白色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大隐患。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总量不断上升,由此导致的废弃物产生量也日益增加。2016年大牲畜年底存栏头数为11906.41万头,产生大约30000亿kg的畜禽粪污。由于养殖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特别是一些规模以下养殖场,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废弃物的有效处理率不到50%,畜禽粪尿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欠缺。

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国内抗生素使用量为1.62亿kg,其中,兽用抗生素占52%。特别是养殖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抗生素使用量、排放量较大,排放强度高,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养殖业所用抗生素通过富集作用,随着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消费,转移到人体之内。研究表明,无论是人体、还是畜禽个体摄入抗生素之后,70%~80%都会通过尿液及粪便排泄进入环境,导致环境的污染。

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但为什么一直没有诱导出生产主体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及杀虫剂的行为,相反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的日益下降,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需要政界、学界的反思,全面剖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分析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明显的多源性特征。客观来讲,化肥的使用对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化肥施用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50%;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使用,对作物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效地保障了农作物生长。农用塑料薄膜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及供应能力,特别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广大西北地区,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然后,由于使用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导致了使用量、使用方式的不当,再加上低效利用,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没有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导致的水体、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已经达成了共识,但依然缺乏有效的机制,严格地说,缺乏从产前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到产中农业生产资料使用、产后农业生产资料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整个链条有效运转的机制,难以激励不同利益群体的参与性;此外,在单一节点或者某个环节建立机制,不但无法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反而会导致严重的点源污染。以农药包装物资源化为例,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将农药包装物收集起来,进行集中放置,但收集之后的“出口”没有解决,长期堆集的大量农药包装物,如果露天放置,一旦遇到降雨,将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保护耕地土壤与灌溉用水的质量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两大核心。其前提就是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障农业生产环境系统健康。根据上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分析,以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相应的对策建议。

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农业发展的理论指南。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农村改革以来积淀下来的,存量非常大。为此,对各级政府而言,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面源防治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确保农产品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农业面源防治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并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认知、参与水平,提升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化学投入品的能力。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要有效的技术做支撑,为此,应基于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实际,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区域性规划,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研究、推广及培训工作。

由于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等存在差异,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也各不相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所需技术等都有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区域性规划,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难点、路径等进行科学诊断,特别是对所需要的技术提出精准要求,更好地实施精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为提升技术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支撑服务能力,应在规划框架内,根据新时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特点,充分发挥区域农业大学、科研机构的智力优势,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围绕新型高效肥料、高效低毒农药、绿色防控技术、畜禽粪污低成本治理技术、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同时,注重高寒等特定气候条件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

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所需要的技术,既有共性,更应突出个性。特别是对高寒等特定气候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个性更为突出。一方面应大力推广应用已经成熟的技术,另一方面对新研发技术应及时加以推广应用。为此,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组织保障。同时,应开展相应技术效果的评估,特别是潜在的负面影响评估。如微生物技术应用中,农民担心秸秆腐熟剂等产品对土壤等产生负面应用,不愿意应用,从而成为推广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提高农业生产主体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仅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以及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为此,应通过产业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创新等,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升农产品质量。

重构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在养殖业发展中,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消纳养殖废弃物的耕地面积,一方面可以流转农民的耕地,另一方面可以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切实构建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联系的循环型产业体系。

要求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中严格根据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从源头上杜绝对耕地土壤系统、水体系统健康造成污染。严格规范农业生产主体行为,使其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减少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面源污染;同时,建立与完善农产品生产的服务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监督。

创新农药包装物、废弃农用塑料薄膜回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业生产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应建立企业的责任延伸制度,发挥其生产环节及废弃物资源化环节的关键作用。为此,政府应采取补贴方式,鼓励企业在产品销售集中地区,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站,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或者鼓励相同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共同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市场,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

推广生态养殖发展模式的同时,强化兽用抗生素生产与使用过程的监管,严格执法;同时,畜禽养殖业充分利用中草药,对中草药作为添加剂取代抗生素的技术及产品进行研发。此外,需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投入,在支农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技术进行扶持,保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THE END
1.乡村富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来自今天半价不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首要的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必须要以产业兴旺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结合我镇实际,现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一、当前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1.传统生产方式缺乏竞争力。农业发展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https://weibo.com/5263687479/P7efnBgat
2.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挑战此外,还应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限制,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推动产品创新: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总之,面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https://new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994639
3.农村种植养殖业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农村种植养殖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等多方面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技术落后是当前农村种植养殖业的一大瓶颈。许多地区的农业技术仍停留在传统低效益状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492175.html
4.现代生猪养殖形势分析与建议用“科技”引领、政策助力,兼顾质量安全、疫病防控、生态环保共同推进养猪“安全、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八点。(一)招商引资,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产加销研一体化”或“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优先选择“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兼养殖、屠宰、http://nyncw.cq.gov.cn/wsdw/cqsxmz/cmgz/202412/t20241230_14029888.html
5.财政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研网数据库[摘要] 财政农业投资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以及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加强财政农业投资管理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创新。但由于农业生产特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财政农业投资的回报周期较长,需要政府http://drc.hznet.com.cn/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Summary.aspx?DocID=7679679&leafID=16566
6.关于如何破解农业项目落地难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五、结论与建议农业项目落地难问题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推动农机装备智能化、加强数据积累和算法模型研发、转变农业生产管理理念、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培育品牌农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推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6605039.html
7.2024四、舍饲圈养推广的难点分析 第三节 肉牛养殖养殖业效益分析 一、肉牛养殖业投资价值分析 二、肉牛养殖业经济效益分析 三、肉牛养殖业效益分析与建议 第四节 奶牛养殖产业链效益分析 一、奶牛养殖供应链过程 二、奶牛养殖的几种经营模式 三、奶牛养殖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加强奶牛养殖新理念增强在行业供应链中的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11/NiuYangZhiMuChangWeiLaiFaZhanQuShi.html
8.农业科技发展范文12篇(全文)虽然创意农业不排斥“家庭小单位”的经营模式,如农家乐及小型庄园经济,但其更渴望规模化与组织化的运营方式。 从创意农业开发的产业链来看,过于分散的经营方式,将会造成投入产出比的偏离,缺少规模化的企业等市场力量的跟进,将很难投放市场、树立高端品牌,从而将大大限制其资本运作的潜力。此外创意产品的研发、生态田园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otom1nx.html
9.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评价体系构建与问题分析摘要: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方式及主要内容,构建包含5 种维度15 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影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客观评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水平,并根据研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327/10198360.shtml
10.教学研究第16期实中校刊3、运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养成自主、合作与探究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点】 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关系 【学习难点】 1、理解图象的形状、位置是由哪些数值决定的; 2、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http://www.tzsyzx.com/html/941/2021-11-12/content-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