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乡村经济!齐齐哈尔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与畜牧基地

“世界烤肉之都”“中国牛都”“中国高端肉牛示范基地”“丹顶鹤故乡”“共和国长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如今在科技强力赋能下,乡村振兴开始腾飞。

齐齐哈尔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食品工业占据规上工业半壁江山,飞鹤、蒙牛、光明、伊利等头部乳企均有布局,拥有益海嘉里、阜丰、鸿展、元盛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北纬47鲜食玉米、龙江华牛、北大仓白酒等绿色食品享誉全国。

近年来,齐齐哈尔发挥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整合科技资源,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取得明显成效。今年,齐齐哈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晋级“国家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翅膀”。

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科研创新

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齐齐哈尔不断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研发投入后补助、积极推荐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等措施,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黑龙江飞鹤乳业智能化生产车间生产线。飞鹤供图

齐齐哈尔立足优势产业,加大科技政策扶持力度,自2020年以来,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4.43亿元;推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向上争取农业领域项目56项,获得支持资金5939.02万元,争取各类科技奖补资金7770.79万元,促进农业产业链向完整化、高端化、品质化、规模化快速发展。

提速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创新平台依托产业优势而建,是人才集聚的“洼地”、成果溢出的“策源地”和产业集聚的“高地”。

齐齐哈尔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有力支撑乡村振兴。今年5月,依托依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的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吴骅农业遥感工作室在黑龙江省科技厅成功备案,该工作室作为引领数字农业发展的示范点,可为依安县提供作物长势和面积精准监测、黑土地有机质监测与分析、作物灾害识别与评估等关键技术,为开展农业遥感发展与黑土地保护积累宝贵资料,通过星-机-地多模态多类型遥感监测技术的融合,从而获取依安县主要农作物生理指标,实现对依安全域农业生产高频次监测,提升农业信息化和智慧化能力;通过测定与分析耕地质量稳定性指标与动态监测易变性指标,实现依安县耕地指标快速获取,提升黑土地保育、养护与治理效率。为开展黑土保育与养护、提升农业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齐齐哈尔市已建设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105个,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6个、“头雁”工作站39个。科技创新平台为农业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先进仪器设备和高层次研发人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深化市校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高校院所是推动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齐齐哈尔市持续深化市校合作,借助院校优势资源发展当地农业,实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2021年,齐齐哈尔市在征集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需求时,了解到拜泉县盛世粮仓科技公司关于秸秆、牲畜粪便沤肥技术的迫切需求,齐齐哈尔市科技局立即促成企业与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何鑫淼专家团队对接,形成为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合作协议。随着合作不断深入,养殖业规模扩大,很多县区都存在牲畜粪污处理需求,齐齐哈尔市挖掘动物粪污混合秸秆轻简化造肥的核心技术-有机物料腐熟菌种生产制造商机,招引北京市天宇力恒工贸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微生物制剂产业化项目,形成了“技术+资金+企业”对接合作。微生物制剂产业化项目达产时可实现年产2万吨微生物制剂,年产值8000万元。现在厂房已建设完成,设备安装完毕,年内可进入试生产阶段。此项合作项目既带动产业健康发展,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有效促进农业价值链向高端发展,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显著。

建成后的微生物制剂产业化项目车间。齐齐哈尔科技局供图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陆续出台《齐齐哈尔市促进市校合作工作实施方案》《齐齐哈尔市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措施,加大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力度,打造出市校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的“甘南模式”,在大豆、玉米、水稻、中草药等领域依托合作高校院所优势为当地农业领域企业开展育种栽培、产品开发等技术支持,鼓励和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促成农业领域引进转化科技成果48项,推广农业新品种26个。

选派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科技特派员是播撒科技种子的“排头兵”,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齐齐哈尔市自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科技助农成效显著。东北农业大学教授、省级科技特派员李其林将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黄金水果”的寒地小浆果红树莓引进甘南县东阳镇,邀请东北农大教授、国家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中心首席专家霍俊伟团队进行繁育、示范和指导,鼓励农户利用自家小院种植红树莓,发展庭院经济。

如今的东阳镇,建成了齐齐哈尔市最大的寒地浆果示范园区,红树莓种植面积发展到上千亩。正是看中千亩红树莓的规模产量和市场前景,黑龙江禾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东阳镇投资建设1400平方米冷冻工厂投入生产,发挥企业品种选育、推广种植、产品收储、冷冻加工、出口创汇、社会化服务一体化作用,实现了“农头工尾”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采收红树莓近300吨,村民收益近400万元,出口创汇达50万美元。

省级科技特派员、东北农大教授李其林指导甘南县东阳镇栽种红树莓。齐齐哈尔科技局供图

齐齐哈尔市针对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服务模式。坚持“按需选派、双向选择”的原则,建立“订单式”技术需求、“菜单式”服务供给的工作机制,实现人才资源与科技服务、科技需求精准对接;出台《齐齐哈尔市科技特派员专项计划实施细则》,在工作经费、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福利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市级科技特派员干事创业热情,打通服务、创建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三年来,累计争取省级科技特派员401名,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380名,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1211名;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713期、培训农民12.4829万人次,服务企业、合作社、农业协会1175个,引进新品种1472个、推广新技术1666项,建立示范基地427个,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机构76个,为受援地引进项目77个,帮助受援对象增收3518.9万元。

未来,齐齐尔尔将持续擦亮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金字招牌,强化农业领域科研攻关,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THE END
1.新时代牧场梦2023年牛羊养殖产业的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牛羊养殖业正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变革和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2023年牛羊养殖发展趋势向智能化、绿色环保、健康安全以及国际合作等方向转变。 首先,智能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饲料管理、畜牧环境监控、动物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537657.html
2.畜牧新篇章2023年牛羊养殖业的智慧迈向政府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予了充分关注,不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此外,也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修订,如食品安全法、三区划分制度等,以确保整个行业按照规范运行,并逐步形成良好的监管体系。 八、本土创新驱动战略实施 在面对全球性的挑战时,本土创新驱动战略变得尤为关键。通过本土科技研发投https://www.fhykpfauy.com/mi-feng-zi-xun/606494.html
3.智慧养殖AI育种:引领智慧畜牧创新饲料养殖场畜牧业智慧养殖AI育种:引领智慧畜牧创新 在全球畜牧业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中,AI育种作为一项变革性技术,正迅速改变着传统的育种模式。爱农云联智慧畜牧解决方案,以AI育种为核心,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为畜牧业提供了一套高效、精准的育种管理体系。AI育种不仅提高了畜牧生产的效率,还在基因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QQOG1V0538KJYL.html
4.提高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我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积极发挥科技对农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2024年全市农牧科技工作者提升站位,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务实创新农牧业科技培训、良种应用、试验示范、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扎实推进,农牧业https://nmj.tongliao.gov.cn/xwzx/bmdt/202407/t20240711_865600.html?slb=true
5.拜城:科技创新为新时代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建设畜牧强国、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拜城县畜牧业以创新科技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托畜牧业发展资源,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引领等举措,强化科技对现代农牧业的支撑,为推动全县畜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http://www.cfgw.net.cn/2023-07/12/content_25052020.htm
6.点燃科技创新引擎汇聚发展磅礴动能——第九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荣昌新闻网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飞龙 通讯员 刘丽)10月24日,第九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圆满落下帷幕。五大论坛、三场研讨、一场技能大赛和博览会及系列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紧扣科技前沿,让“科技创新赋能畜牧产业”的主题更加鲜明。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920&newsId=3179696
7.科技创新为新时代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第十届中国畜牧接下来,重牧人将继续秉承畜牧科技创新理念,强化论坛成果转化运用,携手全国畜牧业各方力量,凝聚发展共识,展现重牧担当,为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牧力量!http://www.cqaa.cn/content/2023-05/16/content_10531639.html
8.浅谈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浅谈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 1 抓住机遇,谋划发展,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确立及国务院加大青海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出台,给青海省畜牧业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把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谋划发展,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作为中心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gongyenongyelunwen/20100721130030_301188.html
9.科技创新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扩繁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说,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良种作为畜牧业的源头,决定了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畜禽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如何?畜禽科技创新如何助力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10520/20210520780777.html
10.以科技推动畜牧业现代化“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建设畜牧强国、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5月16日,第十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在重庆市荣昌区开幕,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邓小明作上述表示。他认为,在科技支撑畜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科研人员更加注重原始创新,更加注重有组织的科研。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0517/3e6b91707303421596bc25f1219f4213/c.html
11.胸怀“国之大者”矢志畜牧强国探索畜牧科技创新最前沿 中国是畜牧大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畜牧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紧密相连。畜牧团队围绕畜牧业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营养与安全生产等重大“卡脖子”技术开展科技攻关。5年间,团队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3个畜禽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牢牢扛起护卫国家粮食安全、守护老百https://news.sicau.edu.cn/info/1135/73992.htm
12.畜牧业的养殖科技与技术创新(29页)养殖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引进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养殖科技创新人才来华工作。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养殖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经验。需求增加:随着畜牧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养殖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教育改革:教育体制需要改革,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殖科技创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20/5023311331011110.shtm
13.热烈祝贺第九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挑战动保杯”新为发挥京津冀三地畜牧兽医科技合作优势,促进京津冀畜牧兽医事业协同创新发展,2024年6月29日,由天津市畜牧兽医学会、北京畜牧兽医学会、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九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挑战动保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在天津市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盛大召开https://www.yangzhu360.com/zhanhui/20240703/777358.html
14.届(2023)生猪产业峰会之院士论道,理念创新,聚焦畜牧科技前沿领域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畜牧大国,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使其在遗传育种、动物营养、疫病防控和智能养殖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建设畜牧强国、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生猪产业作为畜牧业的支柱,如何加https://pig.caaa.cn/html/pig_hd/pig_fhyw/2023/0817/2386.html
15.自治区科技厅领导一行来院调研6月24日,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成,党组成员、副厅长高雷及有关处室负责人一行到来院就推进自主创新、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措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进行调研。自治区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新疆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冯东河,党委副书记、院长郑文新参与调研。 https://www.xjaas.net/info/1027/15253.htm
16.畜牧业发展(通用8篇)通过科学规划、科技为先、创新方法、强化措施、示范带动,促使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农村散户养殖向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转变。红枫、炆远、宏旭、宏宇、正兴、天福源、富民、格波、梯田等一批规模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建成。2013年,全县生猪养殖大户为75 户,肉牛养殖大户12户,肉羊养殖大户15户,家禽养殖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e97c2g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