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60讲——“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史浅论”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此次讲座共吸引海内外两百余位学者参会。
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资深学科带头人魏明孔教授主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主任周建波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和青海师范大学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杜常顺教授担任与谈人。
魏明孔教授演讲中
讲座伊始,魏明孔教授为大家介绍了青藏高原社会经济问题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包括藏族先民在内,青藏高原曾是中国西部氐、羌系民族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而东胡系统的鲜卑人曾在青藏高原北部建立了一个延续长达350年之久的吐谷浑王国,是为青藏高原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七世纪开始,伴随着吐蕃王朝的崛起和扩张,藏民族成为青藏高原居民的主体。一部青藏高原经济史就是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民族及其先民在这一极端环境中生生不息的生存拓殖史。
讲座课件
一、青藏高原历史悠久
青藏高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就已经繁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远古文化不仅源远流长,且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新石器时代,青海河湟地区的马家窑文化是一个典型代表,而与之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其文化内涵也与之有较大的相似性,所发现的细石器明显带有北方草原民族风格。
二、青藏高原经济独具特色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其中彩陶是尤为典型的代表,其制作与加工工艺是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和谐统一,在手工业经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考古学证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早进入铜器时代的区域之一。除此之外,青藏高原地区的畜牧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青海湖等地是历史上畜牧业的重要基地是无可置疑的史实。而以唐卡为代表的文化艺术与工艺在吐蕃手工业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被后世发扬光大直至今天也未有中断。
三、发达却非单一的畜牧业经济
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畜牧业经济发达,系国民经济的支撑。同时这里的农业、手工业经济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商业流通具有独特的优势。魏明孔教授指出在论述历史上青藏高原社会经济时不能忽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作用。
早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的农业经济就已经比较发达。在青铜时代青藏高原兴起大规模的畜牧业,游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马家窑文化早期家畜饲养业开始出现。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手工业也逐渐发展兴起。先秦时期,青藏高原地区的商业活动大致经历了创始、初步发展以及逐步兴盛三个阶段。至于后来农业与畜牧业犬牙交错,手工业经济繁荣,商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更是青藏高原社会经济的一个特色。
四、寺院经济自始至终发达
青藏高原自中古社会以来以寺院为中心的僧侣阶层聚敛大量财富,成为左右经济的最重要力量。10-14世纪中叶,青藏高原地区在政治上经历了从分散割据到纳入中央王朝管理的特殊时期,经济发展也大致经历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农奴制的转化过程。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复兴和弘传,宗教逐渐深入到这一地区各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该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生产的中心开始转向为宗教发展服务,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降低乃至逐渐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五、青藏高原与内地经济的双向交流
青藏高原地区与内地一直以来均有互动交流,且经济间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唐代的农业技术对吐蕃有极大的影响,联姻与使节往来等对于吐蕃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而吐蕃的毛纺织业产品和技术也对于唐代内地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吐蕃的肉制品对当时唐代社会也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吐蕃地区乳制品及其加工技术传入内地后,对于丰富内地居民的食品内容,改善其食物结构具有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青藏高原民族地区对内地的影响如同内地对其影响一样,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均有所表现。
六、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吐蕃时期商品贸易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史书记载中的“五商”反映出当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分工较为明确,足以体现吐蕃时期商业贸易的活跃情况。除此之外,克什米尔商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吐蕃的对外贸易活动,其贸易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七、青藏高原在丝绸之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吐谷浑在东西方丝绸贸易中最具价值的贡献,是贯通以青海地区为枢纽联结西域和南朝间的往来通道。隋唐时期,伴随大一统局面的逐步形成,中原王朝与西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该时期,虽然吐谷浑国已被吐蕃统治取代,青海地区作为丝路的通路并没有沉寂,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性的贸易往来仍然十分活跃。
杜常顺教授表示,青藏高原范围辽阔,其涉及的经济史内容庞大复杂,复杂的地形条件、多民族交融以及农牧经济并存等使得对于青藏高原经济史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游牧经济在青藏高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游牧区域广大,同时,游牧业单一脆弱的特性,促其与外界开展商业交换关系,弥补自足不给的缺陷。同时他指出,对于寺院经济,还应从教俗关系的角度探讨世俗民众与寺院间的经济供养关系。除此之外,西藏封建农奴制等重大议题也需要重加审视和进一步的研究。
供稿单位:经济史学系
供稿人:李嫣然
美编:初夏、兮哲
原标题:《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60讲|魏明孔: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史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