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为六畜之首”,养猪业是我国传统行业,猪肉是我国消费者喜爱的食品,我国也是世界上猪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今天主要介绍一下我国现代生猪生产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曲折发展期(1949-1976年),国内经济发展缓慢,生猪供给严重不足。新中国建立至1957年,我国生猪养殖实行“私有、私养、公助”的政策,使生猪存栏恢复至抗战前水平。1958-1960年,生猪发展的政策是把私养的猪收归集体,加上当时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减产饲料奇缺,生猪生产遭到巨大破坏。生猪产业也停滞不前,居民凭借“猪肉票”消费猪肉。该阶段饲料行业还没有兴起,生猪养殖人员很少。
第二阶段:改革发展期(1977-1984年),生猪产业逐渐恢复发展。1978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2415万头,生猪出栏量1.61亿头,猪肉产量789万吨,年人均猪肉占有量8.2千克。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养殖禽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开始形成。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并提出“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养牛养羊,积极发展集体养猪养牛养羊”,重申了奖励饲料粮等措施,同年将生猪收购价提高26.3%。这些措施的贯彻执行使1984年生猪存栏达到3.06亿头,出栏2.20亿头,年出栏比1978年增长了36.85%。截至1984年,全国猪肉年产量1445万吨,人均占有量仅13.84千克,肉食品种也相对单一,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93.78%。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期(1985-1996年),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实行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并取消多数畜产品的统一定价,生猪购销政策全部放开,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四阶段:结构调整期(1997-2006年)从传统向现代推进的转型发展的过渡阶段。我国畜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日益复杂多样,如: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问题等,生猪业也同样面临着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21。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先后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广优新品种,改变养殖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布局,加强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生猪生产逐步进入了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益为主的发展新阶段,猪肉产量平稳增长,年均增长率为3.75%,2006年猪肉产量达到5197万吨。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自2015年,国家新环保政策实施,生猪养殖面临限养禁养政策。中小养殖户加速退出,规模养殖企业大幅扩张。2016年农业部又颁布《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由横向发展向纵向延伸,进行全产业链覆盖。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现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国外瘦肉猪期货历史借鉴:
1966年2月,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全球第一个生猪期货合约,开启了猪类期货品种交易的先河,上市初期便受到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的青睐,生猪期货交易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美国生猪期货市场得到初步发育。1996年,生猪期货演变为瘦肉猪期货。1997年2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将瘦肉猪期货合约的交割方式由实物交割改为现金结算,解决了实物交割中猪胴体不易储藏和运输的难题等。
美国养殖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规模和结构变化,美国猪场总数大幅减少,而猪场平均存栏量不断扩大,尤其是大规模猪场(年末存栏量2000头以上)出栏量及其所占比重增长迅速。有研究发现,美国猪场数自推出生猪期货以来,从1961年的180多万个,减少到2009年底的约7万个,减少了96%,猪场平均存栏量则增加了17.42倍。可见,美国生猪期货的推出加快了美国生猪养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美国自1966年推出生猪期货至90年代中期,美国70%的生猪质量都能够达到期货交易的标准,加速了生猪产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整合。可见,美国生猪期货的推出提高了生猪养殖水平和品质。
参考文献:《我国生猪期货上市问题的研究综述》--邓凌霏,庞金波
《我国生猪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肖红波,浦华,王济民
研究所
公司研究所具有一批资深优秀的产业服务、策略实战经验的优秀分析师,具有齐全的期货投询、金属能化农林产业研究、宏观研究、衍生品及专一品种等一体化研究职能。
研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中国资本市场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投资方案及各类型市场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度挖掘,提示投资机会和市场风险,完成对资本市场现象、规律的研究探索,为辖区乃至全国的实体经营和机构运作保驾护航。
研究范围涉及目前所有商品期货以及金融衍生品;我们推崇产业链的研究;我们看重数量分析法;我们提倡独立性,鼓励分析师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保持清醒,保持市场观点的一致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