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全面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冬日暖阳洒满金黄色的草原,蓝天白云下,百转千回的河流,悠闲自得的牛羊和星星点点的帐篷,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甘南草原生态大画卷。

??近年来,甘南州统筹黄河上游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把牦牛产业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南州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被誉为亚洲最优质的天然牧场,是西北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地方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羊(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蕨麻猪、河曲马、河曲藏獒等。全州存栏牦牛129万头,年出栏70万头,牛奶产量8.1万吨。

??精细养殖优化牦牛产业布局

??发展牦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甘南以健全牦牛产业链为主线,全力构建牦牛种业发展、科学养殖、精细加工、流程溯源和品牌营销体系,打造优质种牛供应基地、绿色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高原健康食品集散基地、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积极培育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牧民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甘南州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甘南草地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意见》,甘南结合实际制定印发《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紧盯牦牛生产、养殖、加工、销售3个环节的瓶颈问题,健全完善良种化繁育、集约化养殖、精细化加工、规范化标准、品牌化营销和组织化保障6大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8个国有种畜场,组建牦牛核心繁育群150个,建成8个良繁基地,玛曲县阿孜畜牧科技示范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遗传资源保种场,“美仁牦牛”被认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

??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作为美仁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和提纯复壮的核心区域,承担着保种选优的重要使命。通过引入先进的繁育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该区域的美仁牦牛种群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合作市以全产业链思维,积极推进美仁牦牛的生产繁育和精深加工。通过建设“智慧牧场”系统,科技赋能全面推进美仁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建成“美仁牦牛”1号和2号基地,实现了集约、科学、规模养殖。同时,依托高原生态乳业现代产业园,新建自动化挤奶厅、鲜奶收购站等设施,推动牦牛乳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

??在繁育体系的推动下,美仁牦牛的生产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据统计,基地牦牛的生长发育周期明显减短,出肉率、屠宰率相较其他牛群都有所提高。同时,美仁牦牛的繁殖成活率也达到了75%以上,成年牦牛平均体重由过去的230公斤提升至280公斤以上,牦牛个体产奶量提高了25%以上。

??为增强美仁牦牛的品牌知名度,合作市持续擦亮“中国牦牛乳都”区域品牌,成功申报多项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甘味”品牌认证。其中,美仁牦牛乳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牦牛乳被誉为“天然浓缩乳”,其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和矿物质含量均高于普通牛乳。特别是其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更是出类拔萃,这使得牦牛乳成为生产高级乳制品(如风味酸奶、奶油、奶酪、配方奶粉等)的优质原料。目前,牦牛乳制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出口至中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牦牛绒制品出口至欧美地区,牦牛系列产品年产值达3.4亿元,实现了牦牛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稳定增收的共赢。

??全州布局牦牛繁育、娟姗犏雌牛(奶牛)繁育和牦牛科学养殖等产业带,建成了以玛曲县、碌曲县为中心,辐射夏河、合作、卓尼、临潭等县市的牦牛肉产业基地(万头牦牛养殖基地5个和千头牦牛养殖基地10个),以合作市为中心,辐射夏河、碌曲、卓尼、玛曲等周边地区的牦牛乳奶源基地。以864家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458个家庭牧场、5个饲草料基地为重点,先后投入资金6.8亿元,改造提升暖棚、储草棚等“舍饲半舍饲”基础设施,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

??精深加工延长牦牛产业链条

??强链延链补链,助推产业升级。精深加工对延长了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链条,进一步提高了甘南牦牛产品的附加值。近年来,甘南制定了《甘南牦牛繁育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甘南牦牛养殖技术规程》《犏牛养殖技术规程》等系列地方标准,全州一盘棋行动,坚持一个标准到底,规范和引导企业、牧户生产发展,有效保障了产品均一性和质量安全。

??初冬,一辆辆满载着牦牛的大货车,从玛曲河曲马场陆续驶入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内,这标志着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屠宰生产加工已经初见成效。

??据了解,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积极抢抓经济复苏和市场企稳机遇,对接争取到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产品订单,把传统季节性屠宰加工生产模式向全年四季常态化屠宰加工模式转变。近年来,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抢抓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牦牛肉精深加工产业升级,开展甘南牦牛高端肉品生产加工。

??在夏河县、玛曲县有关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多公司对接夏河县科才万头牦牛基地、甘加5万只藏羊基地、甘南州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基地等资源,共同打造“甘南牦牛”区域品牌和“安多牧场”特色品牌,共同搭建智慧牧场数字平台,助推甘南特色畜产品走出去,逐步实现从草原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安多集团副总经理马建华介绍说:“通过夏秋季节天然放牧和冬春季补饲5~6个月,从源头确保牦牛天然、有机、绿色品质,牦牛出栏活畜均重在500-600斤/头,屠宰后每头胴体250-300斤左右。据专家初步鉴定,这批牦牛肉各项感官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天然、有机、绿色食材,其嫩度、风味、多汁性等均达到高端肉品质要求。”

??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孵化,目前全州畜牧业上游饲草加工经营龙头企业有5家、交易市场1家,人工种草面积约20万亩,饲草料年产量达40万吨;中游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有5家,肉品加工龙头企业有6家,绒加工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高端肉品1万吨、乳制品1.2万吨,绒制品45吨;下游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90%以上。

??拓宽销售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一切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的,线上结合线下的销售渠道对牦牛产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也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甘南研发打造18类牦牛精细分割高端肉品,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持续开展产品推介和市场营销,不断加大营销投入、塑造品牌形象,8县市供销系统销售网络齐发力,主动挖掘市场资源、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甘南牦牛高端肉品市场认可度不断增强,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目前,全州共有畜牧业“甘味”品牌36个,区域公用品牌2个(甘南牦牛、甘南藏羊),“三品一标”畜产品175个(无公害畜产品21个,绿色畜产食品97个,有机畜产食品57个),建成甘南州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中心、天津甘南馆、兰州市甘南特色农产品品鉴体验及销售中心等10家线下产品体验店,3个大型活畜交易市场(年活畜交易达45万头),引培2家国营销售企业和10家市场主体,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120个城市设立销售网点350个,淘宝、抖音等8个电商平台线上销售产品60余种,销售渠道越来越广。

??位于玛曲县城的甘青川玛曲县活畜交易市场一片热闹景象,这里作为甘青川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活畜交易中心,每年的九月到十二月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进行活畜交易。

??齐哈玛镇哇尔义村的养殖户加洋旦培告诉记者,家里养了七八十头牛,一年卖掉十头左右,价格很好,还跑运输,帮其他群众运送牛羊,收入挺好的。

??优良的品质促成供销两旺的热闹场面,每到出栏季,来自四川、青海及甘肃各地的商贩便会陆续赶来,他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之声此起彼伏,完成交易的双方洋溢着喜悦。

??锲而不舍强产业,振兴乡村促增收。随着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纵深推进,群众养殖观念和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传统养殖正在向科学养殖四季出栏、全年均衡出栏过渡,传统屠宰肉品正在向精细分割的高端产品蜕变,牦牛产业已成为甘南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甘南融媒记者王满辉)

THE END
1.畜牧产业经济观察专栏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2024-04-10 09:41 农产品流通 畜牧业 生猪 2024年2月份生猪产品数据专栏 2024年2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42 万头,月度环比减0.6%,同比减6.9%;2024年2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2104万头,环比减43.5%,同比减6.9%;2024年1-2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 5829万头,同比增长13.1%; http://ngx.179c.com/column/122.html
2.畜牧产业<正>"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毛皮动物生产由于其独特的资源特性、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我国农业的新兴特色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数量已达近2 000万只,生产皮张近6 000万张,年产值近千亿元,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https://sncm.cbpt.cnki.net/WKB/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8&st=08
3.[经济半小时]半小时观察畜牧发展良种为先[双11网购狂欢节]聚焦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英国民众对双十一购买力倍感惊讶 [对话·金融街]“低空经济”背后蕴藏哪些产业新机遇? [整点财经]万科今日复牌 林耘:万科复牌对A股市场冲击有限 换一批央视榜单 1 新闻1+1 扩大单边开放 在促进什么? 2 嫦娥六号 嫦娥六号为何信号中断? 3 揭秘新一代“猛士”突击车 国防https://tv.cctv.com/v/v2/VIDEoMbmAyIcBn8ve5s3Lvnx210127.html
4.十堰市房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到孝感市孝南区学习考察畜牧产业链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黄春越)10月24日,为加强两地畜牧产业链建设沟通交流,十堰市房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任超、十堰市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徐进带领十堰市房县畜牧从业相关人员一行26人,到孝感市肖港镇田园春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牛肉线上销售考察学习,孝感市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石强、孝感市孝南区畜牧技术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1905577.html
5.记者观察:发展庭院经济小小庭院大有可为小小庭院,大有可为。根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转发、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脱贫地区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庭院经济,农户的收入持续增加。 https://news.jstv.com/a/20230426/7460b07a5786415a8ea955faa339b16e.shtml
6.?高质量发展年中观察四看吉林经济“期中考”——财经与此同时,上半年,全省畜牧生产平稳增长,生猪出栏量增速保持在7%以上的较高水平;牛、家禽出栏量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8个和3.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9%,拉动全省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齐发力,正有力拉动吉林经济划出一道昂扬的“曲线”。 http://www.dajilin.com/mobile/content/2023-07/31/content_231247.html
7.农业观察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稳妥推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尽管国家尚未定量规定农业领域的碳减排目标,但农业作为主要碳源,其碳减排工作不容忽视。 早在2020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指出:“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49417
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问题及盈利模式分析--基于湖南乡村经济长期定位观察点(村)的调研 祝琪雅,金龙新,刘英,黄振国,陈俊宇,肖景峰 近年来,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精细农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存在土地流转不畅、生产成本过高、基础设施老化、生产技术欠缺、经营风险过大、产业集中度http://hnnjqh.hunaas.cn/shownews.asp?nid=609
9.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畜牧兽医》练习题库及答案1104题2. 在国外,畜牧业产业化有多种组织形式。按其联合方向可分为 () A.纵向一体化和网状一体化 B.横向一体 C.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 D.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网状一体化。 正确答案: D 3. 畜牧业劳动力资源是指总人口中已经参加和能够参加畜牧业劳动的劳动力,它包括劳动力的()两个方面 A.质量和素质 Bhttps://www.jianshu.com/p/3bc0608527ae
10.报告节选(四):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国别风险分析《跨越山海2022美国不断对中国企业祭出制裁政策,反映出近期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鉴于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政策前景变得越来越不明朗,预计未来中国公司在北美的直接投资前景可能呈现负面态势,在美国投资的领域可能会收窄,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将持续遭遇阻碍,对北美企业的并购活动可能会持续低迷。https://m.yicai.com/news/10186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