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味道”撬动“舌尖经济”——临夏州倾力打造百亿级美食产业观察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

美食,是一个地方的记忆,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烙印和宝贵财富。流传了千百年的临夏美食,如今成就了“河州味道”,一家家美食门店从河州开遍全国,一步步走向世界各地,名扬海外,成为富民产业。

美食产业是临夏州“五个百亿级产业”之一。近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借势发力,高位谋划,倾力打造百亿级美食产业,通过推动品牌建设、举办美食节会、促进业态融合、强化宣传推介、培育链条企业等措施,持续推进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开创临夏特色餐饮发展新格局,走出了民族餐饮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8月2日,2024中国民族美食产业发展大会暨“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季活动在临夏举办。以汇“丝路”愿景聚“融通”梦想为主题,向来自全国烹饪行业协会负责人及美食企业精英推介“河州味道”,共商民族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抢抓政策机遇、立足资源禀赋、深挖特色优势,临夏州坚持全链条打造、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政策集成、体系构建、强链延链、提质优质、品牌振兴、服务提升、金融破题“七大工程”,美食产业标准化、链条化、品牌化步伐不断加快,“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高原姑娘”“京穆兰”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餐饮连锁品牌门店在全国家喻户晓。在马来西亚、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和沙特等国家开办的米达来、阿米娜私厨及印象西北菜等连锁快餐品牌,在国外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临夏州商务局局长陕国贤介绍,采取点线面统筹,政策集成效应彰显;高位引领,制定规划方案,成立领导协调和发展中心;抱团协作,成立8个美食餐饮协会和北京等大中城市协会(分会);资金配套,落实奖补7340万元、贴息360万元,发放美食产业创业贷款3701户4.2亿元,打造临夏美食产业。

临夏州紧盯标准规范,持续升级“河州味道”品牌,不断加大品牌连锁力度,在北上广布设一批“河州味道”临夏美食示范店、体验店。拓宽供应链条,建立一体化统一管理网络,成立临夏食材及特色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创立“互联网+美食产业”模式。全领域延链,健全美食产业体系,做优食材生产链,形成“东乡贡羊”等生态食材,使全州食品加工企业达181家。延伸产品供应链,引进惠发食品实施的临夏民族特色食品产业园投产运营,培育42户供应链企业,招大引强速冻熟制品等生产企业。

陕国贤介绍,临夏州壮大市场销售链,打造“河州味道”品牌店984家,累计在国内外开办餐饮店3万多家,带动就业约17万人。同时,引导海陇牛肉等直播带货,年线上交易2.9亿元。

临夏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在2024第二届中国民族餐饮旅游产业大会致辞中说,这既是以民族特色美食为媒,促进文化交流、感知技艺传承、打造城市名片,以餐饮、文旅融合发展“小切口”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场景”的生动体现;更是以美食产业发展为题,挖掘特色资源、拓展消费场景、赋能产业蝶变,绘就民族特色食品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发展蓝图的务实行动。

今年,临夏州委州政府谋划将临夏打造为“面向中南亚、中西亚、中东欧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依托特色资源禀赋,狠抓民族美食精细化、特色化的品质体验;提高餐饮行业协同化、集成化的高效率运行,促进美食产业品牌化、数字化的高层次发展。

临夏正以美食产业的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为引领,从餐饮行业产业链出发,串联供应链、运营链和服务链,建园区、引强企、聚资源、扩产业,全力打造大中小配套、上下游贯通的临夏民族特色美食产业集群。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汪德元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美食是文化的基因和符号。“河州味道”餐饮品牌享誉国内外,把“甘肃好味道”推向全国乃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升餐饮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参观临夏十大名菜、十大小吃、十大名点、十碗名面、十大名宴美食后赞叹不已。她说:“在临夏举办2024中国民族餐饮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就是要以餐饮为载体,推广民族民俗美食文化,壮大餐饮品牌,促进民族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临夏州将串联供应链、运营链和服务链,持续聚焦民族特色食品产业价值链和创新链优化,融入“一带一路”,打造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黄河风情、文明探源、民族文化四条美食体验带;创办“文创美食”“高原夏菜”“养生食材”“草食畜牧”“康乐牛”“黄河水产品”“东乡贡羊”和“林下食材”八个绿色健康食材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做大做强美食产业,造福人民。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初夏时节,夜幕降临,在金塔县圆梦广场,如织的人流、动感的音乐...

THE END
1.畜牧产业经济观察专栏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2024-04-10 09:41 农产品流通 畜牧业 生猪 2024年2月份生猪产品数据专栏 2024年2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042 万头,月度环比减0.6%,同比减6.9%;2024年2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2104万头,环比减43.5%,同比减6.9%;2024年1-2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 5829万头,同比增长13.1%; http://ngx.179c.com/column/122.html
2.畜牧产业<正>"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毛皮动物生产由于其独特的资源特性、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我国农业的新兴特色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数量已达近2 000万只,生产皮张近6 000万张,年产值近千亿元,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https://sncm.cbpt.cnki.net/WKB/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8&st=08
3.[经济半小时]半小时观察畜牧发展良种为先[双11网购狂欢节]聚焦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英国民众对双十一购买力倍感惊讶 [对话·金融街]“低空经济”背后蕴藏哪些产业新机遇? [整点财经]万科今日复牌 林耘:万科复牌对A股市场冲击有限 换一批央视榜单 1 新闻1+1 扩大单边开放 在促进什么? 2 嫦娥六号 嫦娥六号为何信号中断? 3 揭秘新一代“猛士”突击车 国防https://tv.cctv.com/v/v2/VIDEoMbmAyIcBn8ve5s3Lvnx210127.html
4.十堰市房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到孝感市孝南区学习考察畜牧产业链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黄春越)10月24日,为加强两地畜牧产业链建设沟通交流,十堰市房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任超、十堰市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徐进带领十堰市房县畜牧从业相关人员一行26人,到孝感市肖港镇田园春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牛肉线上销售考察学习,孝感市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石强、孝感市孝南区畜牧技术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1905577.html
5.记者观察:发展庭院经济小小庭院大有可为小小庭院,大有可为。根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转发、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脱贫地区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庭院经济,农户的收入持续增加。 https://news.jstv.com/a/20230426/7460b07a5786415a8ea955faa339b16e.shtml
6.?高质量发展年中观察四看吉林经济“期中考”——财经与此同时,上半年,全省畜牧生产平稳增长,生猪出栏量增速保持在7%以上的较高水平;牛、家禽出栏量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8个和3.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9%,拉动全省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齐发力,正有力拉动吉林经济划出一道昂扬的“曲线”。 http://www.dajilin.com/mobile/content/2023-07/31/content_231247.html
7.农业观察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稳妥推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尽管国家尚未定量规定农业领域的碳减排目标,但农业作为主要碳源,其碳减排工作不容忽视。 早在2020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指出:“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49417
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问题及盈利模式分析--基于湖南乡村经济长期定位观察点(村)的调研 祝琪雅,金龙新,刘英,黄振国,陈俊宇,肖景峰 近年来,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精细农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存在土地流转不畅、生产成本过高、基础设施老化、生产技术欠缺、经营风险过大、产业集中度http://hnnjqh.hunaas.cn/shownews.asp?nid=609
9.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畜牧兽医》练习题库及答案1104题2. 在国外,畜牧业产业化有多种组织形式。按其联合方向可分为 () A.纵向一体化和网状一体化 B.横向一体 C.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 D.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网状一体化。 正确答案: D 3. 畜牧业劳动力资源是指总人口中已经参加和能够参加畜牧业劳动的劳动力,它包括劳动力的()两个方面 A.质量和素质 Bhttps://www.jianshu.com/p/3bc0608527ae
10.报告节选(四):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国别风险分析《跨越山海2022美国不断对中国企业祭出制裁政策,反映出近期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鉴于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政策前景变得越来越不明朗,预计未来中国公司在北美的直接投资前景可能呈现负面态势,在美国投资的领域可能会收窄,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将持续遭遇阻碍,对北美企业的并购活动可能会持续低迷。https://m.yicai.com/news/10186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