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集

摘要:沂南县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同时,也存在经营主体规模小、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集约化和农业土地规模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提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

关键词:经营主体;规模经营;经营体系

近年来,沂南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助力,加大政策扶持引导,逐步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目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0多个,其中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190家、家庭农场339家;培育龙头企业117家,培育专业大户4000多户。经营范围涉及蔬菜、粮油、林果、黄烟、食用菌、中药材、畜牧养殖、机械服务等行业。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了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农村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加强。

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引导土地流转,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

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集体产权制度,为农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养和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采用奖励和补助等多种方法,引导和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农村生产要素的潜能。

(二)坚持发展规模经营创效益

(三)创新构建农村产权交易融资平台

沂南县在全面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同步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和抵押融资“两项配套改革”。以全市农村产权交易试点县为契机,按照“公益性、便利化、农口管”的思路,加强组织协调,规范运作机制,突出优质服务,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稳步推进,成立“沂南县农村产权交易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了办公设施,利用政务内网开通了县农村产权交易网络,“乡村收集、中心交易、部门监管”的农村产权交易运行机制基本建立。自中心成立以来,全县已收集交易信息726宗,完成农村产权交易698宗,其中县交易中心成功完成100亩以上土地及林权流转交易13宗,流转面积4100亩。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7.5万亩,参与流转的农户数10.2万户,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

(四)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新模式

(五)引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以主导、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以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为示范社建设主要内容,制订了示范社创建标准,每年优选50家农民合作社列入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培育计划,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通过简化合作社工商注册登记程序,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建立和培育一批有较高知名度、有自主品牌、有规模实力的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目前已培育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社20家、市级示范社154家,起到了“办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支持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服务水平。以培育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使龙头企业、合作社实现了从单一的种养殖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转变,注重对社员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17家。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基地品牌和“三品”认证

县委、县政府对进行基地品牌和“三品”认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资金奖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从初期的生产领域起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领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成为农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和科技推广的有效主体,而且成为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快产业升级和品牌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拥有注册商标92个,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各类认证58个,建成各类生产基地90个。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规模较小

近几年,沂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生产经营成本较高等情况。如沂南县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经营茶园360多亩,但分散在大庄镇南双泉村、双堠镇东河村和莒县夏庄镇等多县区村庄,虽然形成种植示范区和周边辐射带动区,但因地块分散增加了交通、管理成本。

(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与农业生产收入形成较大反差,农村主要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呈现老龄化、低文化,出现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年龄段、季节性、区域性等结构性短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务农意愿淡薄。

(三)农户分散经营,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

当前,农村家庭经营多数仍属于分散经营,家庭农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面对自然灾害、市场失调和质量安全“三重风险”,应对力不从心。

(四)农业产业集约化和农业土地规模化水平不高沂南县耕地面积96万亩,农业人口82万人,人均耕地不足1.2亩,且分布不均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业经营规模程度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和农业土地资产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伴随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转变,对农业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提出了强烈需求。目前,新型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经济实力弱,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公益性服务供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尚需健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明显不高,农村大量土地复种指数不高,甚至出现闲置搁荒,造成农业资源浪费。

(五)需要明确配套扶持政策

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存在难落实情况。部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实力较弱,资金积累能力有限,虽然政策扶持的力度在逐年增大,但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整体发展而言仍有缺乏,对于一些组织能力强、带动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没有延续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模发展。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产业规模大、服务专业化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予以适当奖励支持,在农业补贴、基础建设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鼓励农村土地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和支持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后继有人

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拓宽新型农民培养渠道。进一步扩大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广泛开展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合作社带头人的业务培训。

(三)推进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加快培育各类经营主体

鼓励农民兴办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多元化、多类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行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促进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规范化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多种模式,采取保底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方式,让龙头企业与农民及合作社实现共赢。

(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重点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从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搭建区域性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使农民享受到价格低廉、方便快捷、专业高效的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采取政府订购、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积极参与生产性服务,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

(五)制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用地、人才、税收、保险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为了使各项惠及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尽快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应该将扶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体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助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THE END
1.中国大型养殖场羊群规模中国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养殖业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面临着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饲料为主导的畜牧业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大型养殖场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提高粮食生产率,还能提供大量肉类产品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08592.html
2.数智技术助力新疆畜牧业走“新”路同时,羊群转场过程中的信息也能传送到农业部门的大数据平台上。 “新疆科技厅与农业农村厅通过联合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新疆畜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关键技术研发》,培育以数智化、网络化、绿色化、融合化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为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新疆畜牧科学院院长郑文新说。 (实习编辑:韩胜南)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8550
3.畜牧新纪元探索牛羊生产的智慧之光一、畜牧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现代社会,技术的进步为牛羊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从数据分析到自动化设备,从精准饲养到远程监控,每一步都在推动着这一行业向着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精准饲养与营养管理 精准饲养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对动物进行饮食和生活环境的细致控制,以达到最佳生长发育效果。在这方面,牛羊https://www.3svb9bc3.cn/xue-shu-jiao-liu/421523.html
4.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畜牧业产业体系的组成内容摘要:1、意义: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为部分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繁荣农村市场;创造外汇收入,提高国际间的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畜牧产品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2、存在的问题:食粮禽畜占比较大,食草禽畜占比较小;牧草的发展、利用与牲畜的发展不适应;牲畜群中,母畜的占比较小,牲畜群的发展周期过长。一http://field.10jqka.com.cn/20221227/c643876224.shtml
5.中国养殖业新篇章丰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道二、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与专业化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的提升,养殖业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多元化是当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不仅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动物(如猪、牛、羊等),还包括了不同品种和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强的鸡鸭等禽类。同时,专业化也在不断深入,从单一的小规模户外养殖向集约的大型农场转变https://www.l0dm1h3tk.cn/liang-you-zuo-wu-zhong-zhi/574488.html
6.农村养殖业新篇章牛羊养殖现状与未来趋势目前农村养殖牛羊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高效饲料、精准喂食系统等现代化设施的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减少了对环境资源的依赖。这种技术进步不仅保证了畜牧产品质量,还有助于降低生态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产业升级加速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农村牛羊养殖开始向更加专业化、规模化转型。这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和https://www.uszlrttkj.com/niu-yang-yang-zhi-bai-ke/415367.html
7.?如何破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他山之石然而,近期国内肉牛奶牛市场面临进口冲击、需求不振、价格走低等系列困难,发展态势偏弱。作为畜牧业大市,通辽助农纾困、爬坡升级的相关实践,对于全国市场和整体行业企稳回升都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如何打通资源紧约束、供需不平衡、体系待完善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初冬时https://zgcsswdx.cn/info/13167.html
8.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题目(三篇)(五)强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适度规模养殖 适度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着力抓好现代养殖示范区、以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肉鸡5万只以上,蛋鸡存栏3万只以上,奶牛存栏150头以上为标准,高标准http://cooco.net.cn/zuowen/1082525.html
9.关于畜牧业情况的调研(通用6篇)近年来,我市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品牌做响、质量做优、链条做长、防疫做实、服务做好”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13111”草畜富民工程,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为推动全市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养殖数量逐年增加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utfs1.html
10.邹志荣——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趋势及重要意义总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为重点,以提高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产出率为核心,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现代科技支撑为关键,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为拓展食物来源、保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30942493131243
11.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生猪产能已恢复,猪肉供给充足生猪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领头羊,未来将逐步构建龙头企业引领、规模企业支撑、中小养殖户补充的协同发展新模式,通过多维高效调控形成性能测定自动化、数据采集信息化、环境控制智能化、营养供给精准化、疫病防控科学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3 适度规模特色养殖在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https://www.yangzhu360.com/guonei/20231204/68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