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

一、促进会的会员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二、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须具备如下条件:

1.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2.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3.在本团体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4.有良好的诚信、契约与合作精神;

5.愿意为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并承担更多社会任。

三、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1.提交入会申请书;

2.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3.理事会闭会期间,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四、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3.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4.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5.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五、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本团体的决议;

2.维护本团体的合法权益;

3.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4.按规定交纳会费;

5.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七、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八、个人会员仅限本会邀请。

作者

席春玲张沛

单位

中农促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分会(ICCAW)

摘要

本文介绍了动物福利的定义,分析了在中国实施动物福利的必要性,介绍了动物福利在中国的发展,并最终总结出适合中国发展方向福利养殖的模式——适度规模下的动物福利。

农场动物福利的定义

对于动物福利的定义,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机构和专家有着不同的理解,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定义为动物福利宣言中的“五项基本原则”,即1)提供新鲜饮水和日粮,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活力,使它们免受饥渴;2)提供适当的环境,包括住处和安逸的栖息场所,使动物免受不适;3)做好疾病预防,并及时诊治患病动物,使它们免受疼痛、伤害和病痛;4)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和同种伙伴,使动物自由地表达正常行为;5)确保提供的条件和处置方式能避免动物的精神痛苦,使其免受恐惧和苦难。

我国农场动物福利实施的必要性

(一)国内外农场动物福利现状对比

1.对于动物福利概念的认知差异

动物福利一词源于英文“animalwelfare”,英文中“welfare”的解释为“一种愉快、健康与精力旺盛的满足状态”,动物福利的核心理念是满足动物生理和心理的基本需求;而在中文中,现代汉语词典对于“福利”的解释为“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因此,中国人普遍认为动物福利是高于基本需求外的额外的好处或利益,从而认为动物福利是高不可攀的。

另外,一些人将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混淆。动物福利者主张在合理利用动物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应激,保证动物不受虐待,主张改善农场动物的集约化饲养方式,尽可能地使动物享有五项基本原则,最终目的是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而动物权利者则主张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动物和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动物应该被当作人同等看待,而不仅仅被当作人类的财产或为人类效力的工具,他们反对利用动物,主张废除对动物的集约化饲养制度。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加大了动物福利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和社会中运用及立法的难度。

2.国内外动物福利立法

1822年,英国的人道主义者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动物法令”获得国会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反对人类任意虐待家畜的法案——《牛饵法案》;1850年法国通过了格拉蒙“反虐待动物法”;1866年,美国纽约州也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之后欧洲国家相继出台了反虐待动物的法案。

到20世纪,又有许多亚洲、非洲和拉美国际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如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我国香港由于历史原因,在20世纪30年代就颁布了“防止残酷虐待动物规则”,我国台湾地区于1998年颁布了《动物保护法》。截至目前,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先后出台了反虐待动物法案,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

中国在1998年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了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2001年11月,我国在《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修改中,增加了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两个章节,“动物福利”这一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了法律当中。2006年7月1日起实行的《畜牧法》中增加了“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改善畜牧繁育、饲养、运输条件和环境”一条,体现了动物福利精神。2008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并起草完成人道屠宰草案。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加快推进我国农场动物福利立法,给农场动物提供人道的饲养方式,推动我国养殖业向健康、高效、安全的方向迈进。

(二)提高农场动物福利的重要性

1.提升畜禽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不断增长的物质及营养需要,人们对畜禽产品品质及安全提出新要求。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模式为社会提供大多数的畜禽产品,但畜禽产品品质及安全存在隐患。对于饲养环节,在集约化饲养中,养殖密度普遍过高,畜禽生活环境贫瘠,畜禽无法自由活动,导致免疫力下降,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降低,易发生疾病,从而导致抗生素、兽药和重金属添加剂使用过量,从而威胁了畜禽食品安全。对于猪,母猪长期在限位栏中生活,导致母猪活动空间严重不足,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肢蹄病增多,死胎和弱胎数量增加,Cornale等研究发现,饲养密度增大,猪的探究行为减少,排泄物皮质醇含量升高,应激水平升高;对于肉鸡,快速型鸡种由于生长速度过快、饲养密度过高,导致其极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腹水综合症和腿部疾病;对于蛋鸡,终身被关在狭小而贫瘠的笼子中,无法表达其展翅、抓刨等自然行为,从而导致其应激增加,引发啄癖;对于牛羊,定位栓系严重限制了牛羊的活动,无法舔舐自己,甚至站立或趴窝都很困难,使其健康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2.打破国际贸易壁垒

三、中国农场动物福利的发展

2013年,经农业部批准、民政部登记,中国第一家以“动物福利”命名的非营利性机构——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分会(ICCAW)正式成立,ICCAW致力于改善中国农场动物福利,协会成立四年来,一直在通过会议和“走基层+调研”的形式向企业推广什么是动物福利,通过四年努力建立起理论支撑体系,同时通过国外的项目考察,然后建立出模板,最后通过科研数据证明动物福利在中国是可行的。国外动物福利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消费者和采购商对养殖企业的要求与压力,但中国的情况是养殖企业主动接近、接触动物福利。

个人认为,有三点原因:1.国内肉蛋行情动荡,养殖企业希望运用动物福利打造品牌站稳市场;2.产品过剩让企业主动从供给侧调整产品,占领高端市场;3.经济发展,让先进的企业看到了高端市场,产品端的变革必将对终端产生影响。

(二)动物福利标准的制定

1.制定国内农场动物福利标准

2.参与制定国际动物福利标准

2012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其食品安全技术委员会(TC34)下成立了动物福利工作组(WG16),组成了由来自35个国家地区、130多位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开始着手起草《食品链企业动物福利管理要求和指南》。2016年年初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国投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分会(ICCAW)被正式纳入ISO动物福利工作组中国联络人,参与《指南》的制定工作。该《指南》在2016年12月发布,此标准中动物福利被放到了产品质量品控管理中,这将对肉食品生产产生影响。

(三)动物福利意识的提高

1.国家对于动物福利重视程度提高

2.公众动物福利意识的提高

3.养殖企业动物福利意识的提高

2016年国际权威农场动物情况的报告“农场动物福利商业基准报告(BBFAW)”对跨国养殖企业的动物福利状况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万州国际、嘉吉、新希望、正大、福喜等在中国设有养殖场的公司,报告显示这几家企业已将动物福利提上企业议程。

奖项

获奖企业数量

散养方式企业数量

规模化养殖企业数量

受益动物数量

2014福利养殖金猪奖

13

4

9

636400头

2015福利养殖金猪奖

14

3

11

339000头

2016福利养殖金猪奖

651500头

2017福利养殖金猪奖

17

1458400头

2017福利养殖金鸡奖

7

9904670只

2017福利养殖金蛋奖

8

0

165590只

表1中国养殖企业获奖情况

2017年,大北农集团签约了“人道及可持续农业中国猪业项目”,承诺共同致力于提高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动物福利。“人道及可持续农业中国猪业项目”是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与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共同合作的以提高中国生猪福利为目标的项目,项目选择中国具有影响力的生猪养殖企业为试点,面向集约化养殖场发展和推广顺应中国国情的人道及可持续替代系统,广东德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批签约此项目的养殖企业。

探索适合中国的福利养殖模式

(一)适度规模下的动物福利养殖模式适合中国

当前,动物福利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虽然动物福利源于欧洲,但各国国情不同,各国农场动物福利研究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由于气候适宜,草场资源丰富,放牧和舍外饲养比较普遍,对动物福利的研究也比较早,主要侧重于散养模式下动物福利和生产效能、智能化福利养殖设备应用的研究。但像我国、巴西等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对畜产品需求量大,而土地资源有限,虽然也有林地放养、山地放养等方面的养殖效果研究,但更应侧重于规模化、集约化饲养管理条件下动物福利养殖模式的研究。

(二)改善动物福利也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必由之路

动物饲养经历了野生动物驯养—家养—传统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福利养殖五个过程,从图1可以看出集约化养殖与福利养殖的区别。可以看出,目前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改善动物福利之后,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图1集约化养殖与福利养殖的区别

(三)中国发展适度规模下动物福利完全可行

提到动物福利,大多数人都认为放养的动物福利一定是高于圈养的动物福利,其实不一定,只有当气候适宜、植被覆盖良好、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水土壤没有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的适度放养,

2016年,ICCAW与内蒙古政府合作了一个关于舍饲、半舍饲牛羊动物福利养殖的项目。政府目前更加鼓励牛羊舍饲、半舍饲。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畜牧司的官员丹妮拉芭塔格里娅来到内蒙古考察了这个项目之后,高度评价了这一课题,该研究对于资源缺乏型地区应用福利养殖具有积极的意义。英国农业部首席兽医官奈吉尔吉本斯也表示,不同的生产模式,只要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的五项基本原则,那就是合格的,不同的生产模式之中都能体现动物福利,不同的生产模式也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没有完美的动物福利解决方案。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南413室

THE END
1.中国大型养殖场羊群规模中国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养殖业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面临着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饲料为主导的畜牧业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大型养殖场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提高粮食生产率,还能提供大量肉类产品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08592.html
2.数智技术助力新疆畜牧业走“新”路同时,羊群转场过程中的信息也能传送到农业部门的大数据平台上。 “新疆科技厅与农业农村厅通过联合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新疆畜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关键技术研发》,培育以数智化、网络化、绿色化、融合化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为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新疆畜牧科学院院长郑文新说。 (实习编辑:韩胜南)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8550
3.畜牧新纪元探索牛羊生产的智慧之光一、畜牧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现代社会,技术的进步为牛羊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从数据分析到自动化设备,从精准饲养到远程监控,每一步都在推动着这一行业向着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精准饲养与营养管理 精准饲养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对动物进行饮食和生活环境的细致控制,以达到最佳生长发育效果。在这方面,牛羊https://www.3svb9bc3.cn/xue-shu-jiao-liu/421523.html
4.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畜牧业产业体系的组成内容摘要:1、意义: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为部分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繁荣农村市场;创造外汇收入,提高国际间的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畜牧产品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2、存在的问题:食粮禽畜占比较大,食草禽畜占比较小;牧草的发展、利用与牲畜的发展不适应;牲畜群中,母畜的占比较小,牲畜群的发展周期过长。一http://field.10jqka.com.cn/20221227/c643876224.shtml
5.中国养殖业新篇章丰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道二、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与专业化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的提升,养殖业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多元化是当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不仅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动物(如猪、牛、羊等),还包括了不同品种和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强的鸡鸭等禽类。同时,专业化也在不断深入,从单一的小规模户外养殖向集约的大型农场转变https://www.l0dm1h3tk.cn/liang-you-zuo-wu-zhong-zhi/574488.html
6.农村养殖业新篇章牛羊养殖现状与未来趋势目前农村养殖牛羊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高效饲料、精准喂食系统等现代化设施的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减少了对环境资源的依赖。这种技术进步不仅保证了畜牧产品质量,还有助于降低生态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产业升级加速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农村牛羊养殖开始向更加专业化、规模化转型。这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和https://www.uszlrttkj.com/niu-yang-yang-zhi-bai-ke/415367.html
7.?如何破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他山之石然而,近期国内肉牛奶牛市场面临进口冲击、需求不振、价格走低等系列困难,发展态势偏弱。作为畜牧业大市,通辽助农纾困、爬坡升级的相关实践,对于全国市场和整体行业企稳回升都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如何打通资源紧约束、供需不平衡、体系待完善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点,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初冬时https://zgcsswdx.cn/info/13167.html
8.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题目(三篇)(五)强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适度规模养殖 适度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着力抓好现代养殖示范区、以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肉鸡5万只以上,蛋鸡存栏3万只以上,奶牛存栏150头以上为标准,高标准http://cooco.net.cn/zuowen/1082525.html
9.关于畜牧业情况的调研(通用6篇)近年来,我市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品牌做响、质量做优、链条做长、防疫做实、服务做好”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13111”草畜富民工程,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为推动全市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养殖数量逐年增加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utfs1.html
10.邹志荣——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趋势及重要意义总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为重点,以提高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产出率为核心,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现代科技支撑为关键,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为拓展食物来源、保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30942493131243
11.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生猪产能已恢复,猪肉供给充足生猪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领头羊,未来将逐步构建龙头企业引领、规模企业支撑、中小养殖户补充的协同发展新模式,通过多维高效调控形成性能测定自动化、数据采集信息化、环境控制智能化、营养供给精准化、疫病防控科学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3 适度规模特色养殖在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https://www.yangzhu360.com/guonei/20231204/68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