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特色资源介绍人口介绍教育事业

内蒙古1.内蒙古是中国侵入岩期次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省区。其中大兴安岭是中国中生代火山岩分布面积最广地区。

2.内蒙古地区是亚洲白垩纪至第四纪最著名的化石产地。特别是第三纪化石,从始新世一直至上新世,地层发育最全,是世界公认的亚洲的"标准剖面"。

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1985年出土的距今1.2亿年的"查干诺尔恐龙",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恐龙化石骨架。装架后体长22.4米,背高7米,抬头高12米。

4.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煤矿出土的猛玛象骨架化石,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猛玛象骨骸化石。

6.内蒙古赤峰市平顶山冰臼群,是中国北方发现的最大的冰臼群。类型最多,规模最大,分布位置最高,30多个冰臼呈南北两个群落分布,相距400多米,冰臼全在海拔超过700米的山脊上。最大的冰臼直径达4.5米,深约1.9米,口小肚大底平,规则而完整。

7.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和正蓝旗境内发现的"环形水系"陨石坑,是中国发现的四个陨石坑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第二大陨石坑(截至2010年)。

8.内蒙古乌海市老石旦煤矿附近出土的老石旦硅化木是中国出土长度第一的硅化木化石。长38米,根部直径0.87米,地质年代为石炭二迭纪。

内蒙古风景10.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碧玉龙,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的龙型玉器。据考证,距今约5000年,属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遗物。色墨绿、体卷曲,高26厘米,是一块玉料的圆雕,细部运用浮雕、浅雕手法表现,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龙体伸屈刚劲有力,长鬃高扬,显得极有生气。

11.内蒙古是中国发现岩画最丰富的地区。阴山山脉、乌兰察布山岩及贺兰山脉号称“三大岩画宝”。

12.以坛、庙、冢为标志的代表其最高发展阶段的红山文化,在内蒙古分布范围最广、最集中;原始农业最发达,人口最多;原始艺术成就最高;是中国北方最早出现的“古国”。

13.以大中小三级石城址为代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在内蒙古分布范围最广、最集中,社会组织和防御设施最完备,是中国北方最早出现的原始城市和原生型“方国”。

14.内蒙古赤峰地区是中国最早培植成功原始农作物糜子的地方。赤峰郊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碳化稷(糜子)籽实,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

15.内蒙古是中国古长城遗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长的省区。其中在包头市区至石拐的公路17公里处,保留有最完整的一段赵长城;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小余太乡和包头固阳县境内有中国秦长城保存最为完整的段落,前者长200多公里,后者长近百公里。

内蒙古风景16.横穿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秦直道”,是2000年前中国最早的高等级公路。史料记载:“道广五十步,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干八百里,堑山堙谷,直通之”。

17.内蒙古赤峰市辽中京遗址上的八角密檐式砖塔(俗称大明塔),高达80.22米,周长113米,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的辽代古塔。

19.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后照壁上的蒙古文石刻天文图,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完好的用蒙古文标注的天象资料,已将外国天文知识融于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体系中。刻恒星270座,星数1550余颗。天文图直径1.449米。

20.内蒙古的民族贸易老字号“大盛魁”,曾是中国近代商业史上最大的旅蒙商号。开业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歇业于1929年,历时200年。持有盖着清廷皇帝印玺的营业执照“龙票”,总拒设于归化城,以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为中心,活动于内蒙古西部、外蒙古大部直至俄罗斯。在国内京、津、沪、杭、晋、冀、鲁、豫、湖、广等地均有分支、小号和坐庄人员,从业人员连同雇佣的牧民、工人有6000一7000人,贸易总额一般年份约白银1千万两左右。专家称"经营之广、贸易额之大、获利之多,在中国贸易史上罕见"。

21.内蒙古农垦企业是中国各省区农牧场土地最多的省区,管辖土地面积多达620万公顷。

内蒙古风景22.内蒙古西部区生产的褐色大粒养麦,品质中国第一,粒大皮薄出粉率高,在国际市场首屈一指。

23.内蒙古是中国蓖麻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省区,主产区哲里木盟是中国著名的蓖麻生产基地

24.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41.3万公顷,占中国的18%。

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灌区总面积118.9万公顷,由黄河自流引水,灌溉条件优越,排水骨干工程已基本形成。

26.内蒙古通辽市的莫力庙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长1.1万米,底宽100m,水库大坝用积沙建。

27.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中心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金字塔沙山(沙丘),高500米,是中国最高的沙山。

28.内蒙古有中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草原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00万公顷,占中国草场面积的27%。

29.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是中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

30.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中国最早的草地自然保护区,也是草原自然状态保存最好的地区。

内蒙古31.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和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好的鹤类资源宝库。湖区鹤类占世界鹤类的35%,占中国鹤类的55.6%。

3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北麓原始森林里的驼鹿,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鹿种。成年雄驼鹿身高1米以上,身长约2米,体重500公斤以上,号称“森林巨人”。

33.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中国五大牧区之首。羊毛总产量占中国四分之一,山羊绒产量占中国三分之一以上,驼绒产量占中国的二分之一,均居中国第一位。

34.内蒙古阿拉善白山羊所产羊绒,以其细度、光度、白度三项指标成为世界最好的山羊绒。以伊克昭盟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为原料加工的KVSS无毛绒,是国际公认的“中国一号无毛绒”,被誉为“软黄金”。

35.内蒙古阿拉善盟是中国拥有骆驼最多的地区,素有"驼乡"之称。该处有世界罕见的白骆驼。锡林郭勒盟所产苏尼特双峰驼,是中国三大双峰驼中体型最大,产绒、产肉量最高的优良骆驼品种。

3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是中国牧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内蒙古38.内蒙古有中国最大的森林。面积1406.6万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61公顷。到1997年底人均造林面积居中国第一。

39.内蒙古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区,乌玛、奇乾、永安山三个未开发原始林区总面积94.6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92.4万公顷。

40.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沙地云杉林,是世界上同类树种中面积最大的一片纯天然林,是中国沙地云杉母树林基地。

4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林场是中国最大的樟子松采种基地。红花尔基樟子松林,是世界稀有、亚洲最大、中国唯一集中成片的天然樟子松母树林带。长250公里,宽20公里,总面积30万公顷。

42.内蒙古兴安落叶松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也是中国寒温带唯一的天然林。

43.内蒙古赤峰市太平乡的带、片、网结合农田防护林体系,是中国唯一抵御ll级暴风、保护林网内农田达98%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该防护林有主副林带401条,全长360公里,构成375个网眼,保护农田6.6万亩。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后评价,这是“林相'最整齐、林木长势最好、布局最合理、规模最宏伟”的防护林。

44.内蒙古阿拉善盟的梭梭树,是世界上种籽发芽最快的荒漠树种。寄生在梭梭树气根上的珍稀植物肉苁蓉,号称"沙漠人参",产量、质量均居中国第一。

内蒙古45.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四合木,是中国特有的残遗单种属植物。

46.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梁外甘草"和阿拉善盟的红甘草,粉性足,药用价值高,质量居中国首位。

47.内蒙古黄茂在中国最有名,其主要产地为鄂尔多斯和赤峰市被称为"正北芪"。两地所产麻黄也居首位。

48.内蒙古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自1958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物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包括钡铁钻石、包头矿、黄河矿、索伦石、汞铅矿、兴安石、大青山矿、锡林郭勒矿、二连石、白云鄂博矿。

49.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到1997年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占世界稀土总量的76%。该矿山含矿物172种,是世界上含矿物种类最多的矿山。

50.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有四个,分别为伊敏、霍林河、元宝山和准格尔露天煤矿。霍林河煤矿是中国建成最早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准格尔煤田是截至2010年中国最大的露天开采煤田。

51.内蒙古东胜煤田与陕西神府煤田合称东胜一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中最大的一个。

内蒙古风景52.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郊的胜利煤田,是中国最大的、煤层最厚的褐煤田。煤层一般厚度200米以上,最厚处400米。含有11个煤层,13个煤组。煤田长45公里,宽15公里,面积675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159.32亿吨,保有储量159.31亿吨。

53.内蒙古阿拉善盟二道岭煤矿的太西煤,属低灰、低硫、低磷的优质无烟煤,平均灰分3.96%,挥发分6.83%,含硫量0.2%-0.32%。发热量7645-7711大卡/千克,中国之最。

5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矿储量居中国第一,保有储量4.67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的五个矿区。

56.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锗储量中国第一。储量1600万吨,占中国已探明总储量的30%。

57.内蒙古萤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查干敖包萤石矿属于特大型萤石矿床,原矿氟化钙平均品位达到熔剂富矿的工业要求。

58.内蒙古石墨的远景储量约为3亿一5亿吨,居中国首位。在西起阿拉善右旗,东到乌兰察布盟兴和县长1000公里的地带,成矿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其中兴和县石墨矿的产品,鳞片大,柔韧性好,是中国三大石墨生产基地之一。

6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埋藏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芒硝矿。

内蒙古风景63.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泉群由48眼泉组成,有温泉、热水泉和冷泉。是从深达2800-3500米的火山岩断裂带深循环上升的矿泉水,系氡铿锯偏硅酸热矿水。泉中的氡元素含量为每升11-60埃曼,居中国各温泉之首。

64.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储量2.7亿千瓦小时,占中国总储量的1/5,居中国首位;全区年平均风速3.7米/秒,大部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为150-200瓦/平方米。

65.内蒙古包钢稀土一厂是世界最大的稀土铁合金生产厂,已有170多种、300多个规格的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居中国第一。包钢选矿厂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精矿生产厂。

66.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中型坦克制造厂,现已成为中国主战坦克的生产基地。该厂生产的“北方一奔驰”重型载重汽车是中国8-20吨卡车中最高档次的产品。

67.内蒙古包头北方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矿用汽车生产基地。该基地生产三大系列7个车型、13个品种的汽车。三峡工程施工中最大的汽车即是该厂的“特雷克斯”三二一一E一85吨车。在众多的中外施工设备中,该厂生产的三三O七型汽车被三峡工程总公司授予“首台安全运行一万小时设备”光荣牌。

71.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羊绒衫生产厂家,连续多年保持羊绒纺织业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第一名。1995年世界第50届统计大会公布为"中国羊绒制品大王",1997年获美国最大百货连锁集团美斯公司“五星奖”。“鄂尔多斯”在中国羊绒制品业中品牌价值最高,达24.56亿元,是唯一的驰名商标。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生产的“鹿王”牌羊绒系列产品,是国内同类企业中第一家获得“国际名牌产品博览会金奖”的产品。1995年一1996年中国纺织面料新产品展示会该集团获金、奖最多。

内蒙古风景72.内蒙古赤峰市长城地毯总厂生产的“长城艺术挂毯”,是中国生产最早、声誉最高的艺术挂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多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并被作为世界艺术珍品悬挂在联合国总部。

73.内蒙古伊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冰淇淋、雪糕生产企业,年产冷饮产品6万多吨。

74.内蒙古包头骑士乳品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奶酪生产企业。其奶酪系列产品获1995年中国新产品一等奖,乳清饮料获优秀奖。

75.内蒙古呼和浩特机床附件总厂是中国最大的卡盘专业制造厂,卡盘产量约占中国总产量的60%,出口量占中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80%,其卡盘制造厂的规模居世界之首。

76.内蒙古的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曾研制出一批优质的航天产品。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一号”使用的运载火箭中的第三级固体发动机就是由该公司提供的。

78.内蒙古额济纳旗的东风航天城(即酒泉人造卫星发射中心),1960年9月用国产燃料首次发射近程导弹成功。其后成功发射卫星33颗(其中返回式卫星17颗)和各类火箭数百枚,记载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跨人世界先进行列的发展轨迹。

79.以内蒙古为主矿区的神府东胜煤田,其现代化矿井补连矿引进的采煤机,装机容量1480千瓦,生产能力每小时2500吨,是世界最大的采煤机。该矿辅助运输实现胶轮化,国内绝无仅有。

内蒙古风景80.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伊敏煤电一期工程是中国建设的第一家大型煤电联营试点项目。

81.内蒙古准格尔煤田(薛家湾区)的煤系硬质高岭土,从储量、品位到开采条件都堪称世界之最。

82.内蒙古牙克石木材加工拷胶联合厂是中国最大的拷胶生产企业。

83.内蒙古吉兰泰盐场是中国最大的机械化湖盐场、湖盐区,最大的碘盐加工基地和最大的天然胡萝卜素生产基地。

84.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碳素制品总厂是中国最大的碳素企业和唯一的石墨电极厂。

85.内蒙古赤峰制药厂是中国最大的麻黄素生产厂家。

87.内蒙古呼和浩特华欧淀粉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制品企业。

88.内蒙古赤峰宁城老窖集团饮料厂生产的“宁城”牌杏仁鲜榨饮料“宁露”;是中国第一个AA级绿色蛋白饮料。1997年10月该饮料基地列入《中国山杏产业化示范项目》,通过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组织初检;1998年1月,鲜榨工艺通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鉴定。

90.内蒙古锡林浩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颐宁牌"颐宁肽素,是中国最早集绿色食品、生物工程和高科技于一体的穆斯林专用口服保健品。

内蒙古风景91.内蒙古临河保健啤酒总厂研制的“天然金川保健啤酒”,是截至2010年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唯一天然保健啤酒。采用河套天然优质医饮两用矿泉水精酿而成。该产品被中国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1997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92.内蒙古民族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商业企业集团。

93.内蒙古是中国拥有陆地口岸最多的省区。共有边境口岸18个。

94.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可经俄罗斯通往东欧和西欧,被称为第一欧亚大陆桥“桥头堡”。该口岸铁路过货能力500万吨,换装机械先进,拥有高水平的分拨、仓储条件。满洲里至后贝加尔斯克国际公路口岸有客运通关通道4条,货运通关通道4条。

95.1897年建成的北京一张家口一滂江一叨林一乌得一库伦一恰克图电报线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陆路电报线。

96.内蒙古自治区的SDH通信传输光缆,是中国最长的一条采用同步数字系列技术的传输光缆,全长4000多公里(截至2010年)。

97,内蒙古境内的集(宁)通(辽)铁路是由铁道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合资修建的中国最长的地方铁路,全长943公里(截至2010年)。

98.内蒙古丰(镇)准(格尔)电气化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企业自管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总长度2千公里,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韶山3型(SS3型)电力牵引机车。

99.内蒙古准格尔黄河铁路大桥,是中国单孔跨度最大的黄河铁路大桥。桥长634.42米,单孔跨度为132米。

100.内蒙古是中国风力发电最大的省区。装机容量1996年底达1.5万千瓦,居中国第一。锡林郭勒盟风能开发应用研究所(今内蒙古电管局风力发电研究所)是中国成立最早的风能开发研究机构。

内蒙古风景101.内蒙古是中国最早向国外输送电力的省区。截至2010年,内蒙古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幅度、人均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均居中国第一。

102.内蒙古包头稀土研究院是中国最大的稀土科研机构,它以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宗旨,以稀土选矿、冶金提取分离、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为研究重点,已取得研究成果650多项,其中重大科研成果200多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100多项。

104.内蒙古计委电子计算中心在中国最早研制成功了完整的少数民族电子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

105.内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医蒙药研究中心。

106.内蒙古拥有中国最大的稀土情报中心,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一个稀土开发区。

内蒙古农业内蒙古截至2010年共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顷,是中国人均耕地的3倍,实际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居中国首位。内蒙古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东和以南。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嫩江西岸平原和广大的丘陵地区,有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多样性土壤地带和可利用的地上地下资源,从而形成自治区乃至中国北方的重要粮仓。内蒙古农作务多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发展苹果、梨、杏、山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内蒙古畜牧业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中国五大草原之首,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中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截至2010年共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盖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碱草、野燕麦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宜于养羊;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发展骆驼。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

2008年全区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71.86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7.73万公顷,飞播造林5.74万公顷,封山(沙)育林28.39万公顷;四旁植树4514.8万株,补植30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持续深入,共1000余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7596.8万株。保质保量完成了自治区政府确定的66.7万公顷建设任务。

内蒙古野生植物内蒙古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2351种,其中野生植物2167种,引种栽培的有184种。这些植物分属于33科,720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24种。野生植物以山区植物最为丰富。有丰富的森林和草原植物,还有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草原共有维管束植物1668种,隶属于121科、504属,有饲用价值的900余种,优良牧草200余种。内蒙古的野生植物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十几类。纤维植物有樟子松、落叶松、甜杨、荨麻、大叶草、芦苇、蒲、沙柳、红柳等70多种,是造纸、编织、制绳、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中草药有人参、天麻、麻黄、肉苁蓉、柴胡、甘草、黄芪、枸杞、黄苓、赤芍、杏仁等500多种。榛子、山杏、唐松草、金莲花、松籽、文冠果等几十种植物的种子是榨油的好原料。越桔、笃斯、悬钩子、山丁子、红豆、山樱桃等果实是酿造的重要原料。沙棘、野山楂、山荆子、秋子梨、蔷薇果、草莓等野果含维生素较丰富。几十种食用植物中尤以猴头、口蘑、发菜最负盛名。百合类、石蒜类等50多种植物在印染和淀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柠条、沙蒿、酸刺、马蔺、碱地肤等在固沙、治碱和环境保护中有独特用途。

内蒙古野生动物全区有兽类24科114种,占中国兽类450种的25.3%。兽类中有产业狩猎价值的50余种,珍贵稀有动物10余种。鸟类51科365种,占中国鸟类1186种的31%。被列入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兽类和鸟类共49种。兽类有驼鹿、马鹿、驯鹿、野驴、野马、野骆驼、梅花鹿、兔狲、貂熊、猞猁、麝、雪豹、盘羊、黄羊、青羊、狍子、獐子、黑熊、雪兔、虎、野猪、赤狐、水獭、北山羊、岩羊等;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大天鹅、金雕、玉带海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红嘴松鸡、兰马鸡、榛鸡、鸳鸯等。蒙古野驴和野骆驼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兽类,驯鹿是内蒙古特有的动物,百灵鸟是自治区区鸟。此外,鼠类是内蒙古草原上占优势的居住者。全区有啮齿动物54种,约占中国种数的35%,多属害兽。

内蒙古矿产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自1958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物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包括钡铁钛石、包头矿、黄河矿、索伦石、汞铅矿、兴安石、大青山矿、锡林郭勒矿、二连石、白云鄂博矿。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到1997年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占世界稀土总量的76%。该矿山含矿物172种,是世界上含矿物种类最多的矿山。至2006年,已发现各类矿种135种,探明储量的有83种,储量居中国第一的矿种有5种,居中国前三位矿种约有28种,居中国前十位的矿种有67种。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煤炭储量7016亿吨,居中国第一位,天然气地质储量7903亿立方米。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天然气田是截至2010年中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陆上特大型气田之一。可利用风能总功率1.01亿千瓦,居中国首位。

人口概况

内蒙古2010年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8176128户,家庭户人口为2306907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比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的3.31人减少0.49人。在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831359人,占51.94%;女性人口为人11874962,占48.0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9650687人,占79.54%;蒙古族人口为4226093人,占17.1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29541人,占3.36%。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826729人,增长4.39%,蒙古族人口增加196943人,增长4.8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2778人,减少了8.07%。

受教育人口

内蒙古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2193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3692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68938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7988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803人上升为1020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760人上升为1512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4798人上升为3921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1134人下降为25418人。全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005102人,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161139人,文盲率由9.12%下降为4.07%,下降5.05个百分点。

地区分布

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呼和浩特市2866615人,包头市2650364人,呼伦贝尔市2549278人,兴安盟1613250人,通辽市3139153人,赤峰市4341245人,锡林郭勒盟1028022人,乌兰察布市2143590人,鄂尔多斯市1940653人,巴彦淖尔市1669915人,乌海市532902人,阿拉善盟231334人。

内蒙古草原风景内蒙古(nèiměnggǔ)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经纬度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内蒙古经贸学校

史前历史

据史记记载夏桀的儿子淳维在夏朝灭亡后北逃建匈奴,史记还笼统的介绍了淳维北遁后匈奴千余年的历史。

“东胡”一名最早见于成书年代可能是先秦的《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考证认为,早在商初东胡就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发掘的东胡人墓葬被认为是对上述说法的旁证。

战国后期,燕国、赵国、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阴山山脉南部定居。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这两个游牧民族之后,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建云中城。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呼和浩特定居。“赵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

燕将秦开击败东胡之后,构筑“燕北长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宁城。东胡之后往北迁移。

秦国的北部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成为西部霸主。

辽金以前

匈奴冒顿单于在夺取单于之位后,公元前206年灭了东胡,统一了现在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并对秦朝产生威胁。匈奴帝国疆域十分广阔,疆域最东达到辽河流域,最西到达葱岭(现帕米尔高原),南达秦长城,北抵贝加尔湖一带。内蒙古地成为了匈奴与中原王朝争夺的焦点。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馀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乌桓山和鲜卑山都在今天的内蒙古境内。东汉末年,乌桓部落被曹操攻克,乌桓山便不见于史籍。

匈奴势力期间两次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其中北匈奴逐渐北迁、西迁。南匈奴逐渐内徙,后在五胡乱华期间被消灭。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连接和增建加固从前各国的长城,以防御匈奴。阴山山脉南部,如云中郡,是边防重镇。

两汉时修筑汉长城并且对匈奴的三百战争最终取胜,汉朝全盛时,在今天的漠南地区置五原郡、朔方郡,辖境相当于今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一带。著名将领吕布就出生于此。

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哈古勒河附近。内蒙古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胡人迁入中原的主要发起地之一。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

439年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

北齐、北周和隋唐时突厥势力左右蒙古高原。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东突厥突利可汗在突厥内战中战败只身南下归附隋朝,隋文帝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突厥启民政权在内蒙古建立.这个政权直辖于隋朝中央政府。隋朝与启民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和使臣往来。隋炀帝曾先后两次亲自出塞北巡,开中原王朝皇帝亲临塞北藩属政权巡视的先例。

隋大业七年(611年),西突厥处罗可汗亦降隋。隋朝短暂的控制了大约今内外蒙古全境。

唐太宗时,突厥颉利可汗南下侵唐,迫使唐结渭水之盟。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在定襄(今内蒙古清水河县林格尔北土城子古城),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唐将李靖率率三千精骑夜袭阴山趁黑夜攻下颉利可汗的牙帐所在地,迫使颉利可汗逃遁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贞观四年(630年)三月颉利被俘,东突厥亡。唐军把颉利带到长安,颉利可汗后投降唐朝,老死长安。

唐朝在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646年,唐朝联合回纥等铁勒部落,击灭薛延陀。由燕然都护府管理铁勒故地,治所在阴山之麓(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650年,唐朝军队俘车鼻可汗,突厥故土尽为唐有。唐高宗设瀚海都护府(后改为单于都护府),治所在云中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苏农等二十四州。五代初年,契丹入侵,916年,契丹占领云中故城,单于都护府废除。

唐代天宝元年(742年)将云州改为云中(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是今日的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乾元元年(758年)云中再改为云州。

唐安史之乱后,内蒙古地西部为回鹘国控制,以明教为国教。东部为兴起的契丹人的势力范围。

辽金时期

五代十国初柔然人的一支后裔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于907年创立了契丹部族政权,916年建立契丹国,947年更国号为辽国,期间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第一个都城上京。辽代“丰州”为今呼和浩特市附近。

辽被金灭了之后,蒙兀室韦人的一个小小分支的后裔蒙古人进入这一地区,金内蒙古的大部地区还是属于金国的范围。在云中一带生活的是突厥支的汪古。

元朝时期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54年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迁都大都前的上都(开平城)就在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漠北地区是初期蒙古帝国的核心地,帝国初期首都就在漠北的哈拉和林。1260年,蒙哥汗死后,留守首都的阿里不哥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汗,据有漠北。而忽必烈闻讯后,也在开平也自立为大汗,据有漠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1264年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幽禁,不久逝世,或谓遭忽必烈毒杀。漠北,漠南尽为忽必烈所有。

由于忽必烈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基础都在漠南地(今内蒙古)﹐因此不再以和林为都城﹐而迁都于燕京,并改称大都。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漠北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镇守。后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省会和林,管辖范围大概为今内蒙古北部、蒙古国全境、西伯利亚南部。而今天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西部一部分土地属于甘肃行省,中部一小部分直辖于行中书省。

明朝时期

明朝成立后元朝残余势力退回塞外,戈壁沙漠北部是蒙古人北元和1388年北元覆亡之后而分裂出来的鞑靼和瓦剌和兀良哈的活动范围,南部则是明军对抗北元的前线。15世纪末,东部蒙古首领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实现“中兴”。1572年,蒙古首领达延汗的孙子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并在今玉泉区境内建“库库和屯”城,从此土默特部从草原游牧过渡到定居生活。阿勒坦汗在此前和明朝订立的藩属关系,阿勒坦汗被奉为“顺义王”。明政府于万历年间赐汉名“归化”,意思是令少数民族归顺、化一,服从明朝廷的统治。

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

清治时期

漠南蒙古16个部49个封建主在1636年前后归属于清朝。此后,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同时,沙俄的侵略魔爪伸进了我国新疆厄鲁特蒙古地区,并收买和策动厄鲁特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等对青海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发动侵袭,清朝经过多次用兵,终于在1776年平定了准噶尔少数贵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蒙古族地区。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地“兀鲁斯”﹑“鄂托克”的基础上,清政府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四年在今呼和浩特东部新建军事驻防城,命名为“绥远城”,后将“归化”、“绥远”两城合并为归化县。清朝时漠南蒙古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内札萨克49旗分属于6个盟。

1859年6月,英﹑法侵略军进犯大沽口,驻守在那里的2000多名蒙古族骑兵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不顾清朝政府的卖国投降命令,奋起自卫还击。经过一昼夜激战,击沉敌舰4艘,毙伤敌军400多人,打得侵略军狼狈逃窜。

中华民国

解放后

内蒙古草原风景

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到归绥市,并改称呼和浩特市,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同年宁夏省撤销,北部的“阿拉善和硕特特别旗”与“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即现在的阿拉善盟)归入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其余部分并入甘肃省。

1955年,撤销热河省。赤峰、乌丹、宁城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原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改设)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

内蒙古自治区现辖9地级市,3盟,共计21市辖区,11县级市,17县,49旗,3自治旗,首府呼和浩特。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约有430万,占中国蒙古族的大部分,全球蒙古族的一半以上。

2000年后,中国政府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四盟市被正式纳入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规划。

综述

内蒙古实现生产总值1683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9.4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084.1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6148.78亿元,增长7.1%。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7%,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7.6%,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7.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7498元,增长8.7%,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10900美元。内蒙古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5:54.0:36.5。

第一产业

2013年内蒙古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21.12万公顷,增长0.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1.73万公顷,增长0.5%。粮食总产量达2773万吨,增长9.7%;油料产量158.14万吨,增长9%;甜菜产量181.36万吨,增长8%;蔬菜产量1421.07万吨,下降3.7%;水果(含果用瓜)产量294.77万吨,增长4%。

2013年内蒙古牲畜存栏头数达11819.76万头(只),增长4.9%。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718.69万头(只)。初步统计,2013年肉类总产量244.96万吨,下降0.3%。其中,猪肉产量达到73.4万吨,下降0.8%;牛肉产量达到51.8万吨,增长1.2%;羊肉产量达到88.8万吨,增长0.2%。牛奶产量767.3万吨,下降15.7%;禽蛋产量55.09万吨,增长1.2%;水产品产量14.13万吨,增长7.4%;山羊绒产量7901吨,增长3.4%。

第二产业

内蒙古

2013年内蒙古全部工业增加值7944.4亿元,增长1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0.6%,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0.3%,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2.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0.7%,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2%。

内蒙古原煤产量达10.3亿吨,增长0.7%;发电量达到3475.85亿千瓦小时,增长9.5%,其中,风力发电量366.65亿千瓦小时,增长27.5%;钢材产量为1797.74万吨,增长8.2%;载货汽车为14574辆,下降32.5%。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品出口交货值达223.71亿元,下降4.7%。

第三产业

2013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5.2亿元,增长11.8%。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61.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9%,增长1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3.9亿元,增长10.5%。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情况看,限额以上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完成零售额170.7亿元,增长15.6%;汽车类完成零售额411.6亿元,增长1.5%;通信器材类完成零售额10.2亿元,增长0.8%。

2013年末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205.69亿元,2013年新增存款1588.04亿元,增长11.7%。其中,单位存款余额6830.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1.53亿元,增长10.2%;个人存款余额7661.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9.62亿元,增长15.1%。年末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944.17亿元,2013年新增贷款1635.59亿元,增长14.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242.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55.26亿元,增长20.1%;中长期贷款余额7467.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92.21亿元,增长10.3%;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62.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7.66亿元,增长17.2%。

2013年,内蒙古保险机构2025家,保险从业人员9.14万人。2013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74.69亿元,增长10.9%。2013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100.56亿元,增长17.8%。农业保险稳步推进,2013年内蒙古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7.84亿元,累计赔付支出15.12亿元,228.8万户次农牧户受益,充分发挥了支农惠农作用。

巴特尔,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队员。

高博,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张绍刚,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制片人。

杨坤,中国著名创作歌手。

小鹿姐姐,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

李院生,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队长。

陈超,中国著名新闻学家,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大学毕业。

王珞丹,青年演员,《奋斗》中扮演米莱。

鲍喜顺,世界第一高人。张小平,奥运冠军蒙古族拳击选手。

乌兰托嘎,国家一级作曲家。德德玛,女歌手。腾格尔,著名歌唱家。

斯琴格日乐,女歌手。“吉祥三宝”布仁巴雅尔,著名歌手。

齐·宝力高,著名马头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牛根生,蒙牛集团创始人。

截至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1个区。

内蒙古呼和浩特几机场201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50041.29万吨,比上年增长28.9%。其中,铁路64878.4万吨,增长42.4%;公路85162万吨,增长20.2%;民航0.89万吨,下降10.1%。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800.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1%。其中,铁路2539.47亿吨公里,增长22.2%;公路2261.12亿吨公里,增长19.9%;民航0.09亿吨公里,下降1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24206.1万人,增长8.8%。其中,铁路4225.13万人,增长3.2%;公路19830万人,增长10.2%;民航150.97万人,下降10.2%。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403.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其中,铁路170.49亿人公里,增长5.3%;公路218.21亿人公里,增长10%;民航14.9亿人公里,下降12.7%。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37万辆,比上年增长18.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14.34万辆,增长33.6%。

截止2011年12月16日,内蒙古公路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仅有近千公里的古老驿道供骆驼队、勒勒车跋涉。64年之后,一个全线贯通东西南北、联通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内蒙古公路建设及有利于内蒙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预计到2015年,内蒙古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

内蒙古赤峰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铁路线路由铁道部下属的三个铁路局管辖。

1.哈尔滨铁路局

管辖部分:呼伦贝尔市全境。

铁路线路:干线2条: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牙林线(牙克石—满归)。

支线7条:博林线(博克图—塔尔气)、伊加线(伊图里河—加格达奇)、伊敏线(海拉尔东—伊敏)、朝乌线(朝中—莫尔道嘎)、伊阿线(伊敏—伊尔灺)、阿扎线(阿荣旗—扎兰屯)。

铁路单位:哈尔滨铁路局海拉尔铁路办事处。

2.沈阳铁路局

管辖部分:兴安盟全境、通辽市全境、赤峰市南部。

内蒙古呼和浩特火车站支线6条:通让线(通辽东—让湖路)、叶赤线(叶柏寿—赤峰)、赤锦线(赤峰—锦州)、赤大白线(赤峰—大板—白音华)、珠珠线(珠斯花—贺斯格乌拉)、霍白线(霍林郭勒—白音华)。

铁路单位: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办事处。

3.呼和浩特铁路局

管辖部分: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北部。

铁路线路:干线7条:京包线(北京北—包头)、包兰线(包头西—兰州东)、集二线(集宁—二连浩特)、集通线(集宁—通辽北)、包西线(包头—西安)、集张线(集宁南—张家口南)、集包线(集宁南—包头)。

支线8条(含一条环线):包白线、包石线、包环线、乌吉线、海公线、郭查线、包神线、临策线。

高铁1条(在建,截至2012年):张呼客运专线、呼(和浩特)准(格尔)鄂(尔多斯)铁路。

内蒙古呼伦贝尔机场内蒙古有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包头二里半机场,乌海机场,鄂尔多斯机场,乌兰浩特机场,赤峰机场,通辽机场,锡林浩特机场,海拉尔东山机场等几大机场,正在建设巴彦淖尔等机场。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内蒙古机场集团所辖各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大部分机场达到4C级以上标准,其中呼和浩特机场飞行区等级达到4E级,包头、呼伦贝尔、锡林浩特机场达到4D级。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1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中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全区高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2008年度自治区相继出现对农业生产影响较重的气候灾害,初春黄河内蒙古段发生一场40年不遇的特大严重溃堤灾害,春夏中西部地区发生虫、鼠害,春末中西部大部地区遭受严重霜冻灾害,使农作物及蔬菜损失较重。初夏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暴雨、洪涝、冰雹灾害较往年偏多和偏重,盛夏出现了阶段性伏旱,秋季中东部局部地区出现冰雹、干旱,对农作物后期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总之,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农区总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农业为偏丰年景。

内蒙古地理图气候对畜牧业生产影响:2008年度气候条件对畜牧业生产影响利弊均有,中部偏北及西部牧区春夏秋连旱,牧草长势、牲畜膘情较差,中部偏南及东北部地区牧草长势好、牲畜膘情优良。总之,畜牧业属丰收年景。

气候对其它行业的影响:

1.气候与人体健康:2008年春季全区气温偏高,春末中西部及偏南局部地区出现大风、强沙尘天气,空气混浊,对气管炎、肺炎、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和粉尘过敏性鼻炎有一定影响,夏季受高温期长、阶段伏旱、局地灾害频发影响,患中暑和胃肠疾病、紫外线过敏的人明显增多,秋季温高气爽,气候宜人,对人体健康影响有利占主导地位,发病率降低。秋末西部与北部地区降水偏少,空气干燥,患咽炎、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相对较多。

内蒙古风景2.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2008年冬季、春季西部大部地区、东北部及东部偏南部分地区温高雨少,风沙天气少、气候干燥、旱情持续发展,呼伦贝尔市春季全市大部分地区已达中旱、重旱,甚至局部地区已达到特旱。一些河流、湖泊、筒井水位明显下降,部分自然水泡已经干枯,人畜饮水形势严峻,大部分牧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春季和夏初中东部地区降水相对偏多,对水库蓄水、地下水资源补充较为有利,但鄂尔多斯市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对补充地下水资源十分不利,地下水位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夏末呼伦贝尔市南部、兴安盟西部、赤峰市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以及阿拉善盟西部地下水位下降,其中赤峰市的翁牛特旗下降幅度最大为90厘米。

3.气候对交通的影响:2007年冬季,中东部大部地区降雪量较大,对交通、公路运输带来不利影响,隆冬中西部地区降雪多、量大,其中沿山路段积雪较深,主要道路被积雪覆盖,交通受阻;春季风沙天气少,对交通未造成重大灾害;盛夏中西部与东部偏南部分地区出现范围最广、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雨势迅猛,致使沙石路基、防洪堤坝、公路、道路交通严重损失;进入深秋东北部和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部分地区出现积雪,对道路交通、运输非常不利。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在9个土纲中,以钙层土分布最少。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内蒙古盐湖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祖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1.67%。地下水资源为139.35亿立方米,占中国地下水资源的2.9%。扣除重复水量,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1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内蒙古盐湖地表水: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地表年径流量约291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78%;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22%。由于河川径流受大气降水及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年径流量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也不平衡,局部地区水量富而有余,而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同时,河川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比较大。年降水集中在6~8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区径流量的60~80%。历年间径流量大小不匀,相差很大。年径流量最大与最小的比值,东部林区各河流为4~12;中部各河流为6~22;西部地区各河流高达26以上。此外,从区外流入自治区境内的河川径流量有330.6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入境的平均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额济纳河8.4亿立方米。

地下水: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54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13亿立方米,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44%。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1%。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后,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的56%。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自治区平原区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在5.9~6.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山丘区地下水平均水资源模数的2.2~2.7倍。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是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大兴安岭西麓黑龙江水系地区;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区;西辽河平原辽河水系地区;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阴山山地、海河、滦河水系地区;阴山南麓河套平原黄河水系地区;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2013年末内蒙古有艺术事业机构140个,从业人员6430人;艺术表演团体107个,其中乌兰牧骑74个。现拥有文化馆103座,公共图书馆114座,博物馆67座,档案馆146座,已开放各类档案238万卷。年末内蒙古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6%。年末内蒙古有线电视用户317.95万户。2013年生产故事影片5部,蒙语译制片85部。自治区和盟市两级2013年出版报纸27033万份,其中蒙文版1344万份;出版各类期刊2939万册,其中蒙文版438万册;出版图书5849万册,其中蒙文版1177万册。

2013年内内蒙古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115枚。其中,国外获奖牌3枚,国内获奖牌112枚。

2013年末内蒙古共有卫生机构23264个,其中,医院566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332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9个,妇幼卫生机构11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53个。年末内蒙古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2.02万张,增长8.5%,其中,医院拥有病床9.17万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1.79万张,妇幼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33万张。年末内蒙古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8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9%,其中,医院拥有8.91万人,乡镇卫生院拥有1.76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拥有0.47万人,妇幼卫生机构拥有0.52万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6.21万人,注册护士5.24万人。农村牧区拥有村卫生室1.4万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96万人。

2013年末内蒙古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57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926个。内蒙古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7.27万张,各类福利院收养人数5.53万人。2013年共有203.7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2013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2.22亿元。

内蒙古文化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赛马、摔跤、射箭。多在草原牛羊肥壮、稻谷飘香的8月份举行。

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园仓式,再用园木组成伞形园顶,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最喜欢的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最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祭敖包:这是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手扒羊肉:蒙古语称手扒羊肉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简便实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刚屠宰后的羊,挑选好的部位,(头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锅,原汁清煮。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调味齐全,不加任何调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术,就能做得美味可口。在食用时不用餐具,用手扒着吃。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最考究,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洁白的哈达上,唱起感人的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理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万不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谢绝主人的敬酒,否则他会认为您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交朋友、不能以诚相待。

内蒙古文化安代舞:安代流行内蒙古,起源于库伦旗。传统安代以唱为主,伴以舞蹈动作,是科尔沁“博”治病的一种方式,带有迷信色彩。1949年以后,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由民间进入剧场,成为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

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达那巴拉》、《那木斯来》、《劳工之歌》等;赞美故乡、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歌,如《诺恩吉雅》、《母亲的恩情》、《金姐》等;哀歌、格言歌、摇篮曲、讽刺歌,如《波茹莱》、《都吉娅》、《丁格尔大喇嘛》等,仪式歌包括祭祀歌、安代歌、婚礼歌、宴歌、酒歌等,如《四季》、《金珠尔玛》、《篝火歌》等;反映妇女生活的歌,如《万梨》、《高小姐》、《德力格尔玛》等;情歌,如《韩秀英》、《达古拉》、《金叶玛》等。

鄂尔多斯婚礼: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广为传颂,驰名中外。

1.游客出游自己要细心:

内蒙古风景(1)内蒙古海拔在1500米左右,气候比较干燥,阳光直射较强,温差较大。最好携带春、夏装;最好穿长裤,不要穿凉鞋。同时带好墨镜、太阳帽、防晒霜、润唇膏、感冒药、肠胃药、阿斯匹林、等应急物品。夏季降雨量集中在7、8、9月,故应携带保暖衣服和雨具。请带上长袖外套,以免着凉。

(3)内蒙古接待设施还不完善,草原条件尤其一般。草原普通蒙古包包内没有洗手间,外面共卫(无公浴);豪华蒙古包独立卫生间,太阳能洗浴(有时水压不够或凉热不均),另外请自备洗漱用品。在每年的7、8月份属当地旅游旺季,旅游人数较多,会出现景点人多、交通拥堵、住宿紧张、餐厅排队等情况,如果要出行,一定随身保管好贵重物品。

(4)内蒙古饮食以北方菜系为主,口味相对较重。

(5)在草原午餐尽量不要喝酒(特别是想骑马的客人),以免影响下午的活动。晚餐敬酒仪式前要多吃菜,特别羊肉和奶茶可解酒。

(6)内蒙古属偏远地区,贵宾可带些小礼品(文具或水果以表示礼貌,主人会格外高兴)。

内蒙古风景(7)在您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同时,请您在游览途中请注意环保,不乱扔垃圾,做到“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

2.内蒙古礼仪:

(1)爱畜: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2)做客: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坐时不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不要坐在门槛上。

(3)敬茶: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4)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是表达草原牧人地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不必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内蒙古风景(5)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让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6)尊老慈幼:到牧民家做客,见老人要问安,须以“您”相称。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对小孩不可斥责或打驾。不要当着家人的面数说孩子生理缺陷。

3.禁忌:

(1)火忌: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2)水忌: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3)病忌: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内蒙古风景(4)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5)忌蹬门槛: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

(6)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7)忌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

(8)作客忌讳: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5月14日至15日,我县举行“伊利杯”梅州市中小学生“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来自全县47间中小学校的选手到场参加了比赛。市县教育局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

暑假期间,黄胄艺术实验小学老师带领学生,背起行囊带着梦想,开始激情与梦想的碰撞,踏上难忘的西部“神秘”之旅采风,感受大漠风情。参观沙漠博物馆珍惜地球村...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内蒙古将安排1.77亿元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用于安置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帮助他们及时就业。201...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加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我国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各省纷纷加大对数据中心产业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然而,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建设中...

刚刚结束的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164.9万人,比2014年减少6.5万人。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特别是非211和非985高校,却未能完成...

12月15日至16日上午,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中学构筑理想课堂”研讨会进行理想课堂展示。江苏省海门中学、包场中学等8所高级中学,江苏省海门中等专...

10月16日上午,在我市挂职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副市长王恒竣通辽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志强到我区杭师大经开附小调研考察,委领导陈玉锋,社发局主要负责人陪同...

12月8日,在天津市足协推荐与陪同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实验小学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走进宜兴埠第三小学,进行了校园足球学访活动。宜兴埠第三小学校长高文芹...

“特别不舍,在这里我认识了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各民族的朋友,大家说着不一样的语言,有着有不一样的文化,但我们是一家人,是一个团队,一起学习,一起攻克困难……...

THE END
1.内蒙古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1、高原阳光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地资源丰富,为牲畜提供丰富的草料; 2、内蒙古地域宽广人口稀少,草地租金低; 3、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线建设,有利于畜产品运输; 4、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爱问协议 帮助 意见反馈 商务合作 公益 有问题 @爱问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dXv36u4BEN.html
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农区畜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4.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抓住退耕还林还草的机遇,利用饲草料和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林、牧结合,发展牛羊育肥和猪、禽、兔生产。 (四)1999年工作的重点任务 以农区畜牧业示范工程和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易地育肥工程为重点,促进适度规模和专业化养殖,使新增规模养殖户达到4500户https://www.nmg.gov.cn/zwgk/zfgb/1999n_5236/199909/199907/t19990721_308950.html
3.内蒙古肉牛产业(精雅篇)内蒙古是畜牧业大省,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区之一,这不仅为内蒙古肉牛业开发地区特色的肉牛产品提供了条件,也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肉牛业的发展一直与内蒙古畜牧业传统地位不相称,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没有实现肉牛产业化。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借鉴已有的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找出具体对策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m1az1m.html
4.初中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⑴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⑵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8489520_891189273.html
5.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的通知(内农牧(三)旗县(市、区)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认定条件的,予以认定,颁发自治区统一样式的《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证书》(《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证书》式样另行通知)。 (四)旗县级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家庭农牧场档案管理制度,旗县级农牧业经营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家庭农牧场相关档案及信息http://law.foodmate.net/show-195573.html
6.内蒙古自然环境独特.逐步形成独具发展优势的产业.小题1:河套平原小题3:包头附近稀土矿、铁矿、铅锌矿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为发展冶金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包头发展冶金工业的基础较好,因此冶金工业应该成为内蒙古的重要支柱产业;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河套平原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农畜产品丰富;与新疆、西藏、青海牧区相比,内蒙古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http://www.1010jiajiao.com/gzdl/shiti_id_3a9847d91f119a38582f63ed871c17f2
7.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十五、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http://m.fz18z.cn/nd.jsp?id=354
8.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1篇(全文)西北地区草场广布(发展畜牧业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主要牧区: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山地牧区)和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区)(三河马、三河牛)两大牧区。 (2)牧场分布特点: ?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少,地表多戈壁、沙漠,在降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z9yo4mc.html
9.关于赴吉辽内蒙考察畜牧业情况的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杨喜军同志来乌伊岭区视察工作时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今年我区畜牧业发展任务,4月21日至30日,乌伊岭区发展畜牧业招商考察团一行17人,行程近7000公里,赴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辽宁省西丰县、盖州市、本溪市,内蒙古扎鲁特旗等地考察畜牧业发展情况,学习先进经验,进行招商引畜活动。通https://yichun.dbw.cn/system/2004/06/30/019000129.shtml
10.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概况发展畜牧业 作者:朱敏华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年:1958 内蒙古畜牧业 :综合考察专集 作者: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1977 中国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农牧渔业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ISBN:750500154X 出版社:中国展望出版社 出版年:1988 抓紧有利时机 努力发展畜牧业 作者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818ab383a8d8542ad4d0d20f1434e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