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行业发展王瑞元等:一种多用途的新兴油料作物—油莎豆

转自:中国油脂科普王瑞元2020年4月8日

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地杏仁、地下板栗、地下核桃、人参果和人参豆,有些地方叫油豆。油莎豆在国外叫虎坚果、老虎豆等。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北部、地中海和尼罗河沿岸地区,属亚热带、温带及寒温带地区种植植物。油莎豆现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在许多国家如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亚、刚果、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均有栽培。

油莎豆有栽培种和野生种。栽培种油莎豆分布于南欧、非洲和亚洲。野生油莎豆常见的变种主要分布在南欧、非洲和亚洲,美国南部,尤其是佛罗里达州、北美洲、南美洲也有少量分布。从种皮颜色上区分,目前世界上有黄色、棕色、红色和黑色4种颜色的油莎豆。较为常见的是黄色和棕色,红色油莎豆只发现在非洲的喀麦隆,黑色油莎豆分布在喀麦隆和加纳。

油莎豆是一种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综合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的新兴经济作物。油莎豆茎叶是优质牧草,油莎豆的果实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原料,富含油脂、淀粉、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油莎豆种植不需要占用良田,我国大面积的边际化土地均可种植,一般亩产可达600-800kg,最高可达1000kg。为了提高人们对油莎豆资源的认识以及对油莎豆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对油莎豆在我国的引入栽培情况、油莎豆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阐述。

1油莎豆在我国的引入栽培情况

我国最早是在1952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从前苏联引种油莎豆,又于1960年由保加利亚引入栽培。

1974年和1975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又分别从朝鲜引进大粒油莎豆。大粒油莎豆是朝鲜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通过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EMS)浸种处理油莎豆块茎而培育成的新品种,大小相当于普通油莎豆的2-3倍。大粒油莎豆个大、丰产、便于收获,但含油量偏低(较普通油莎豆低4%-6%)。

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引种和繁育,油莎豆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试种成功。油莎豆经在北京郊县的砂土地、沙滩地、低洼地、高岗地、砂荒地和盐碱地试验种植,均获得成功,亩产达到500kg以上。此后经推广,油莎豆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20世纪70年代,全国掀起了油莎豆种植高潮,国家还为此拍摄了科教片(油莎豆)于1976年春节期间在全国公演。但由于当时的种植成本以及市场销路问题,导致农民种植油莎豆的热情大为减退。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全国油莎豆种植一直处于低潮。2000年以来,随着对油莎豆经济价值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以及栽培和深加工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全国部分地区陆续又开始引种和扩大种植油莎豆,尤其从2006年起,新疆、内蒙古、广西、湖南、湖北、河北、北京等地已开始小规模种植油莎豆。近年来,油莎豆的发展势头看好。

2发展油莎豆产业的优势

2.1油莎豆的经济价值

油莎豆的综合经济价值很高,可以开发多种产品。

(1)茎叶可做绿色饲料。油莎豆分蘖强,地上茎叶高达1-1.5m,无茎秆,叶细长,叶片平均长67cm,宽0.5cm,亩产鲜草3000kg,干草1000kg,茎叶营养丰富,含粗脂肪7.6%-8.9%、糖10.6%、粗蛋白质9.8%和粗纤维19.3%,可直接或打浆后饲养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干草可打成粉状调配混合饲料,饲养鸡、鸭、鹅等家禽。

(2)根系具有药用价值和萃取精油。油莎豆在生长期内,其地下须根释放一种清香的特殊气味,使整个植株不生病虫害。油莎豆地下根系繁多,每株有200-500根,长5-20cm,晒干后,有清香气味,有养神明目功效,并能萃取精油。

(3)油莎豆块茎可加工优质食用油。油莎豆富含油脂,一般含量20%-30%,有的高达36%,是榨取高端食用植物油的重要原料。油莎豆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64.12%,亚油酸含量15.14%,是优质的食用油。油莎豆油油质清纯,食味醇香,其营养价值与花生油相似,VE含量与山茶油相似,高于橄榄油(见表1)。

(4)油莎豆可提取天然药物。油莎豆块茎性辛、甘、温,有疏肝行气、健脾和健胃功效,有助于治疗肝郁气滞

所致的胁痛、胸闷,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胃痛纳呆、脾虚食少、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等症。对油莎豆富含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可用于制造生物药品。

(5)油莎豆可加工成多种健康食品。油莎豆营养成分丰富,可加工成上百种健康食品;国外有的厂家已经生产出油莎豆的饮料、可乐、奶粉等婴幼儿、老年保健食品。

(6)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还可用于提取淀粉、糖和酿制优质白酒等。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含有淀粉、糖等营养物质,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可提取淀粉、糖等产品,作为食品加工原料使用。油莎豆榨油后的饼粕在熬糖、酿酒之后,糖渣、酒糟还可加工成喂养畜禽的优质蛋白饲料。

2.2油莎豆的环保价值

(1)油莎豆能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油莎豆属被子植物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油莎豆根系发达,分蘖强,原产地在非洲沙漠地区,抗旱耐涝,生长迅速,播种后2-3个月其茎叶即可覆盖地面,在沙化土地区大面积种植可起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的作用;油莎豆抗逆性强,几乎没有病虫害,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很少施用农药,对农业生产环境和产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的理想植物。

(2)油莎豆油是制造高级润滑油和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莎豆富含油脂,是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植物油料之一,其油脂润滑性能好,是生产生物柴油、润滑油的优质基础原料;用油莎豆油生产的生物柴油具备可再生性、优良环保性、生物降解性、良好润滑性、可替代性、安全性等优良性能;油莎豆生物柴油可有效减排各种污染物95%以上,是普通石化柴油的替代品,可大大减少普通柴油使用对大气的污染,对治理雾霾和保护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2.3油莎豆的社会价值

(1)促进沙化土地的利用,提高边际化土地的利用效益。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4亿hm2(36亿亩),占陆地总面积的25%,沙生产品占市场份额的5%左右。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到2670万hm2(4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7.3%,沙生产品只占市场份额的3%左右,美国的沙生产品却占到世界市场的37.3%。因此,因地制宜地适时推广种植原产于非洲沙漠地区、最适宜在沙化土地生长的油莎豆,有利于我国沙化土地的利用,提高边际化土地的利用效益。

(2)有利于沙化土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根据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要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油莎豆是一种适合在沙化土地区种植的多用途绿色经济作物,产量高,用途广,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油莎豆产业,能有效支持农民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能够通过产业化项目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3)减少食用油进口,保证国家食用油安全。油莎豆富含油脂,是提取优质食用油的原料。我国作为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大国,目前超过60%的食用植物油原料需要进口。因此,有计划地扩大油莎豆的种植面积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食用油原料,减少食用油料油脂的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能力,以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食用油安全。

3我国有关部门对发展油莎豆产业高度重视

我国早在2007年将油莎豆油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第699号公告);又在2012年将油莎豆认证为有机产品(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第2号公告)。

2015年11月2日,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①围绕“镰刀弯”地区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重点是推进生态保护型调整,调减石漠化地区的玉米种植,改种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果桑茶药等经济林、饲草、饲油兼用的油莎豆等,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农民增收;②在西北风沙干旱区的生态脆弱区,积极发展耐盐耐旱的饲油兼用油莎豆等沙生植物;③在西南石漠化区,发展饲用麻、饲用桑、饲油兼用油莎豆和人工草地,支撑本地草食畜牧业发展。

2016年4月11日,农业部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实行“多油并举”“因地制宜发展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油葵、芝麻、胡麻等小宗油料作物,积极发展高油玉米。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油用牡丹、油莎豆等,增加新油源”。

根据党和国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部署,依据农业部全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规划,适时大力发展油莎豆产业,符合以科技项目推动扶贫工作、以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民致富的精神,对促进我国沙化土地的利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文件精神,充分表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发展油莎豆产业的高度重视。

4我国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油莎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保加利亚和前苏联引进到北京植物园,主要作为园艺观赏植物培育种植,后在全国各地作为多用途经济作物推广。由于受种源、收获机械、加工利用技术、市场等限制,一直未形成规模化种植。

21世纪初期,在我国新疆沙化土地区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主要以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发展饲草业为主;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脱贫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地区,油莎豆被作为一种替代玉米的多用途经济作物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逐渐发展起来。在脱贫攻坚地区政府的推广号召下,当地农民成立了一批油莎豆种植农业合作社和以油莎豆产业链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农业公司,为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在技术市场协会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油莎豆科技产业联盟,油莎豆产业进入了有组织的发展阶段。

随着油莎豆的环保、经济、市场、扶贫价值逐步被人们认识,油莎豆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2017年的0.24万hm2(3.6万亩)猛增到2018年的近1.33万hm2(20万亩),种植区域扩大到新疆、内蒙古、甘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油莎豆种植规模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出了业内的预期。现阶段,油莎豆的种植、收获、产品深加工技术以及人们对油莎豆产品的认识都有了很大提升,产业发展形势随着我国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性阶段,强调发展高品质农业产品和国家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视变得更加喜人,油莎豆产业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综合以上因素,造成油莎豆产品性价比和市场占有率不高;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极易给油莎豆种植户带来销售困难,影响油莎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THE END
1.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kbtob.com/xue-shu-bao-gao/544976.html
2.中国现代养殖业的繁荣与挑战从传统到智能化的转型之路养殖业发展1. 中国养殖业现状如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养殖业在其农业总体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目前,中国的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千亿元,成为国家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数量上,中国拥有大量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家庭和村庄级别的养殖场所,这些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但却是维系本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gong-xiao/498538.html
3.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我来告诉你从农场到餐桌一路看中国养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养殖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可以在市场上看到各种新鲜水果和蔬菜,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情绪和技术挑战。这篇文章,我们将一起探索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养殖业当前的情况。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已https://www.b9a5u5l1v.cn/zheng-ce-fa-gui/425107.html
4.2024畜牧业行业研究报告节选文章资讯畜牧业的定义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畜牧业的特点 http://www.dayc.cn/info/detail/41-5203.html
5.《梁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0—2025年)》201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9亿元,同比增长5.8%。粮食总产量7.33万吨,生产规模保持稳定;烤烟产业实现“四个提升”,烟农销售收入达1.62亿元;完成甘蔗种植面积7.75万亩,同比增长7.6%,蔗糖产业发展蹄疾步稳;茶叶面积稳定在5.3万亩以上,实现农业产值1.05亿元。大力发展畜牧业,生猪存栏9.2万头、肉牛1.24万头,非洲猪瘟https://www.dhlh.gov.cn/fgj/Web/_F0_0_28D03U1GGQ4FCGSXW507G1K0OT.htm
6.2019年畜牧业发展形势及2020年展望产业资讯2019年畜牧业发展形势及2020年展望 2019年畜牧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生猪产能大幅下滑,家禽产业快速发展,牛羊产业稳中有增。在生猪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引起各方关注。当前,为做好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统筹抓好畜产品保生产保供给,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更好服务和引导生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https://nbcic.nwsuaf.edu.cn/cyzx/48aa960e0216454f991e9d6ba107fe8c.htm
7.中国沼气资源和开发利用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到2010 年和2020 年分别以8%和3-5%的速度增加,那么到2020 年沼气资源量可增加3 倍。其中规模化养殖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将会有更大发展,如按5%速度考虑,规模化养殖场(含小型规模养殖场)沼气资源将达到150-200 亿立方米,而户用沼气资源量将达到300 亿立方米。 http://www.newenergy.org.cn/swzn/js/200608/t20060817_18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