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产业洞察

羊养殖行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以下从这些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政策因素

政府对羊养殖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规划,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促进牛羊肉生产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021-2030年)》等,旨在打造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鼓励地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羊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增强羊肉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经济因素

随着国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生活水平的改善,其肉类饮食消费观念逐步转变,对羊肉的需求持续增长。据统计,2021年我国人均羊肉消费量为4.1公斤,同比增长3.8%1。但目前国内人均羊肉消费量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内羊肉行业发展蕴藏着巨大潜能,未来潜在消费市场巨大。

(3)社会因素

羊肉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风味独特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羊肉在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节日都有着广泛的消费习惯和文化内涵,如羊肉火锅、羊肉串、羊肉汤、羊肉饺子等,是我国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质、健康、绿色、有机等要求的提高,对羊肉的品牌认知、品牌忠诚度、品牌溢价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4)技术因素

科技创新是羊养殖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品种改良、舍饲圈养、饲草料调制、科学育肥、疾病防治、精准养殖、智能养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羊养殖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生产安全,降低羊养殖的生产成本、生产风险、生产污染。目前,国家羊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形成,涵盖了肉羊、绵羊、山羊、奶羊等各类羊的生产技术,为羊养殖行业的科技支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环境因素

羊养殖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环境约束,如土地资源的紧缺、水资源的短缺、草原资源的退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些都对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因此,羊养殖行业必须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加强羊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羊养殖与草原保护的双赢,推动羊养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生产规模分析

羊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产业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养羊历史,养只数量和品种多样性位居世界前列。根据中国统计局披露数据,2019年以来,我国羊只的存栏量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羊只存栏量超过3.1亿只,同比2020年增长4%。得益于我国羊养殖业的生产水平提高,生产方式的改善,以及养殖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保护,各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持续提高,使得近年来我国羊只的存栏量有所增加。

从不同品种羊只存栏量占比来看,2021年,全国绵羊存栏量超过1.8亿只,占比接近6成,而山羊存栏量占比相对较小。从不同品种羊只存栏量规模变化趋势来看,2011-2021年,绵羊存栏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自2019年开始增长明显;而山羊存栏量变化整体波动较小,并且略有下滑。

从不同用途羊只存栏量占比来看,2021年,全国肉羊存栏量超过2.5亿只,占比超过8成,而奶羊和毛羊存栏量占比相对较小。从不同用途羊只存栏量规模变化趋势来看,2011-2021年,肉羊存栏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自2019年开始增长明显;而奶羊和毛羊存栏量变化整体波动较小,并且略有下滑。

三、品种结构分析

我国的羊只品种繁多,根据2021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我国的绵羊品种共有89个,山羊品种78个。这些品种具有不同的生产性能、生态适应性、经济价值等特点,为我国羊养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从不同品种羊只存栏量占比来看,2021年,全国绵羊存栏量中,以小尾羊为主,占比超过4成,其次是波尔山羊、美利奴绵羊、多菲尔绵羊、苏菲特绵羊等;全国山羊存栏量中,以波尔山羊为主,占比超过6成,其次是南非山羊、安哥拉山羊、珠江三角洲山羊、贵州山羊等。

从不同品种羊只的生产性能来看,2021年,全国绵羊平均出栏体重为28.6公斤,平均屠宰率为49.8%,平均胴体重为14.3公斤,平均毛产量为2.1公斤;全国山羊平均出栏体重为23.4公斤,平均屠宰率为51.2%,平均胴体重为12公斤,平均毛产量为1.8公斤。从不同品种羊只的生产性能排名来看,绵羊中,出栏体重最高的是多菲尔绵羊,达到40.5公斤,屠宰率最高的是美利奴绵羊,达到54.6%,胴体重最高的是波尔山羊,达到22.1公斤,毛产量最高的是苏菲特绵羊,达到4.5公斤;山羊中,出栏体重最高的是南非山羊,达到35.2公斤,屠宰率最高的是安哥拉山羊,达到55.8%,胴体重最高的是波尔山羊,达到18.2公斤,毛产量最高的是安哥拉山羊,达到3.2公斤。

四、区域分布分析

我国的羊养殖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西南、东北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草原资源、人文环境等都适合羊养殖的发展。根据2021年数据,我国羊只存栏量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山西、河北、宁夏、四川、陕西、黑龙江,这些省份的羊只存栏量占全国的82.3%。

从不同地区羊只存栏量占比来看,2021年,全国羊只存栏量中,西北地区占比最高,达到36.5%,其次是华北地区,占比为25.8%,西南地区占比为10.2%,东北地区占比为7.1%,其他地区占比较低。

从不同地区羊只存栏量规模变化趋势来看,2011-2021年,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羊只存栏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自2019年开始增长明显;而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羊只存栏量变化整体波动较小,并且略有下滑。

五、竞争格局分析

羊养殖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羊肉市场的供需关系、羊肉价格的变化、羊肉品牌的形成、羊肉贸易的发展等方面。以下从这些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羊肉市场的供需关系

羊肉市场的供需关系是羊养殖行业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羊养殖的生产效益和市场潜力。根据2021年数据,我国羊肉的总产量为5.1百万吨,同比增长4.2%。我国羊肉的总消费量为5.2百万吨,同比增长3.9%。我国羊肉的总进口量为0.2百万吨,同比增长12.5%。我国羊肉的总出口量为0.1百万吨,同比下降8.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羊肉市场的供需基本平衡,但仍存在一定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同时,我国羊肉的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主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质量标准、贸易壁垒等挑战。

(2)羊肉价格的变化

羊肉价格的变化是羊养殖行业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羊养殖的成本收益和市场需求。根据2021年数据,我国羊肉的平均批发价格为46.7元/公斤,同比上涨6.8%。我国羊肉的平均零售价格为58.9元/公斤,同比上涨7.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羊肉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羊肉的供给增长速度低于需求增长速度,导致市场供需矛盾加剧;二是羊养殖的成本不断上升,包括饲料、劳动、运输、环保等方面的成本;三是羊肉的品质和品牌不断提升,增加了羊肉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

(3)羊肉品牌的形成

羊肉品牌的形成是羊养殖行业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羊养殖的产品差异化和市场竞争力。根据2021年数据,我国羊肉品牌的数量和知名度不断增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地理标志品牌,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小尾羊、新疆和田羊、青海湖羊、甘肃敦煌羊等,这些品牌利用了特定的地域和生态条件,培育了具有独特风味和品质的羊肉产品;二是企业品牌,如天福肉业、金锣肉业、正大食品、双汇食品等,这些品牌利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打造了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羊肉产品;三是专业合作社品牌,如山西阳曲县羊肉协会、宁夏中卫市羊肉协会、四川广元市羊肉协会等,这些品牌利用了羊养殖户的组织和协作,形成了具有质量保障和市场渠道的羊肉产品。

(4)羊肉贸易的发展

六、发展趋势分析

羊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羊养殖的未来方向和目标,反映了羊养殖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遇。根据对羊养殖行业的市场环境、生产规模、品种结构、区域分布、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分析,可以预测羊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1)羊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建设现代化的羊养殖基地、羊肉加工厂、羊肉物流中心等,实现羊养殖的全程控制、全链条管理、全方位服务,提高羊养殖的效率和效益,保障羊养殖的质量和安全。

(2)羊养殖的品种改良、技术创新、科技支撑水平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引进、培育、选育、杂交等手段,培育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市场的优良羊种,提高羊养殖的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通过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手段,提高羊养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羊养殖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

(3)羊养殖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羊养殖与草原保护的协调发展战略,实现羊养殖与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提高羊养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实施羊养殖与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战略,实现羊养殖与农业废弃物的互惠互利和共生共荣,提高羊养殖的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通过实施羊养殖与清洁能源的结合发展战略,实现羊养殖与清洁能源的互补互助和共赢共享,提高羊养殖的能源效率和碳效率。

(4)羊养殖的品牌建设、市场拓展、贸易合作水平将进一步增强,通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社会认同的羊肉品牌,提高羊肉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通过开拓国内外的羊肉市场和渠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羊肉需求和偏好;通过加强与国际羊肉生产和贸易的合作和交流,提高羊肉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深圳市中金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海湾一路1号A栋201室

THE END
1.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养殖业现状。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乳制品、蛋类和水产品生产大国。在这些领域内,规模化经营逐渐成为主流,不仅在畜牧设备方面实现了自动化高效,而且在饲料研发、疾病防控以及环保措施等方面也有了显著提升。 https://www.udnebayjc.cn/ke-pu-dong-tai/552296.html
2.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 一、中国养殖业的重要性与挑战 在全球农业生产中,畜牧业不仅是农产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领域。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乳制品等动物原料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https://www.atqlinnvf.cn/nong-ye-zong-he/162739.html
3.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解读中国养殖业的当前状况与未来的走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养殖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养殖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的大型商业化生产。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规模效应显著。随着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支持,https://www.qtleqzhor.cn/tu-pian-zi-xun/350366.html
4.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用8篇)篇1: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畜牧业作为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比重在50%以上,如美国占50.1%,英国占59.8%,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占农业比重在70%以上。而我国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fab7945.html
5.我国蛋鸡养殖发展现状及趋势行业洞察一、蛋鸡养殖行业现状 1产业波浪式发展 据了解,2014年商品蛋鸡养殖利润超过30元/只,蛋鸡业也成为畜牧行业中效益**的一个产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分析,由于2014年蛋鸡产业的高收益调动了蛋鸡养殖的积极性,造成了今年前5个月产蛋鸡存栏和鸡蛋产量上升。 https://www.ppxmw.com/zt/223.html
6.2021年羊业发展报告与2022年发展预测长期来看,草食畜牧业产能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承载相匹配,未来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考虑发展方式转型、自然条件和养殖周期等因素影响,未来产量增速趋缓。另外随着产业规模和经营水平持续提升,生产布局逐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肉牛肉羊生产http://pla.caas.cn/web/en/newsDetail.html?id=112
7.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养殖业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种植结构优化等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国内许多地区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例如,在河北省,一些企业通过引进高效饲料配方、精准投喂技术以及科学饲养管理,使得猪肉产量显著提升,同时也实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https://www.lboclvlct.cn/ke-yan-jin-zhan/550631.html
8.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探究中国养殖业的未来走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国养殖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优化生产结构、提升效率、确保食品安全以及适应市场需求变动等问题成为当前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中国养殖业现状分析 1. 生产规模https://www.msv8oom8y.cn/ke-yan-xiang-mu/222847.html
9.侯水生:2021年水禽产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产经企业摘要:本文从国内外水禽生产与贸易、国内外水禽产业技术研发进展总结了2021 年水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水禽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就2022 年水禽产业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水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 2021 年水禽生产与贸易概况 1.1 国际方面 依据中国畜牧业协会与世界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数据分析及对我国水https://news.foodmate.net/2022/03/622656.html
10.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从中长期看,考虑规模养殖企业在环保、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上优于散户,中长期成本优势放大,规模企业具有更强扩张动力。同时,行业竞争格局分散,近年来多项政策扶持规模化,令头部集约化仍有提升空间。 我国畜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 https://www.jianshu.com/p/cdbac731e190
11.饲料行业信息周报20232022年,我国养殖业饲料消耗总量为45400万吨,国内和进口来源的原料分别为33240万吨和12160万吨,占比分别为73.2%和26.8%。饲料粮1方面,玉米、稻谷、小麦、其他谷物、豆粕的消耗量分别为20000万吨、890万吨、1220万吨、1240万吨、6580万吨,进口来源占比分别为10.0%、39.3%、41.0%、96.8%、99.1%,国内饲料粮供需结http://www.chinafeed.org.cn/xwdt_10092/hyxw/202312/t20231220_435777.htm
12.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五篇)调研报告范文一、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品牌做响、质量做优、链条做长、防疫做实、服务做好”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产业调整和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全县畜禽养殖https://www.91wenmi.com/wenmi/zongjie/diaoyanbaogao/36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