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下去,新疆就成“鱼米之乡”了!时政要闻

人尽皆知的棉花生产大区,如今拿下粮食单产纪录,新疆真的要成功逆袭,圆自己一个“鱼米之乡”梦吗

答案是肯定的。

先来看看去年新疆交出的近乎满分的粮食答卷吧。

2024年,新疆粮食产能实现大幅提升,全年粮食单产达524.8公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0公斤,历史上首次排名全国首位。

粮食平均单产较上年增加24.7公斤,单产增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5倍。

新疆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4440万亩,较上年增加202.8万亩,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466亿斤,较上年增加42.2亿斤,成为近三年国内唯一粮食累计增产超百亿斤的省区。

新疆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包揽了全国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纪录。小麦百亩、千亩、万亩单产分别创出795.8公斤、756.2公斤、720.39公斤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玉米千亩、万亩、百万亩单产分别创出1550.15公斤、1392.7公斤、1164.7公斤全国大面积高产新纪录。

2024年9月15日,呼图壁县五工台镇龙王庙村,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获玉米。陶维明摄

新疆粮食品质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2024年小麦食品安全指标合格率100%,位居全国第一。一等小麦占比达96%,高于全国平均值近30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粮食品质优越,黄曲霉素含量为0。

这样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不是与新疆戈壁荒漠、干旱少雨的传统印象不太匹配,是不是与传统“鱼米之乡”的印象南辕北辙

2024年8月31日,呼图壁县玉粮仓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在晾晒玉米。陶维明摄

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新疆粮,重新审视这些年新疆粮食工作发生的变化。

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被明确提出。新疆立足该定位,将粮食工作方针由“区内平衡、略有结余”调整为“区内结余、供给国家”,提出“扩面积、攻单产、增总量、提产能”的工作思路,励志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粮食产能提升绝非多种地、多浇水这么简单。当前,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粮食生产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面积、透支地力的办法提升粮食产能,是绝对行不通的。

必须要坚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清楚地认识到粮食产能提升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以粮食产能提升促进产量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疆在水资源管理、政策支持、技术集成等方面同步发力,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理念运用于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实现粮食产能与产量协同提升,走出一条粮食高水平增产之路。

首先破题“水资源保障”。近年来,新疆抓住“水”这个农业发展的命脉,系统性重塑了全疆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坚持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统筹发力,建立农作物需求和供水相匹配的灌溉制度,提级开展保春灌、抓夏灌、稳秋灌、抢冬灌四季调度,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2024年,新疆农业供水560.08亿立方米,比2023年多供水3.1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7.74亿亩次,比2023年多灌溉624万亩次,充足的水资源供应帮助新疆粮克服干旱少雨的先天不足,为增产增效创造了有力条件。

其次是打出政策“组合拳”。自治区科学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实施最严格的实绩考核,形成五级党政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制定一揽子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统筹资金214.3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培育和产业发展等,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大豆种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到户产业帮扶等政策,确保政府抓粮得实惠、农民收入有保障。

2024年9月13日,专家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的“粮春1758”百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验收测产。杨波摄

有了上述基础保障,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建“良田”、施“良法”、配“良机”、用“良种”、创“良制”,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环节能力水平。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854万亩。把过去的“低产田”“细碎田”变成了“吨粮田”“滴灌田”。

——编制符合新疆实际的“粮食生产教科书”,制定小麦、玉米、大豆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案,集成推广合理密植等关键技术,改变以往各地单打独斗、靠经验干的传统模式。

——持续推进制种强区建设,筛选评定耐密、抗逆、高产的主导品种,引导农户“看禾选种”,提升粮食增产“芯”动能。

——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聚焦高产密植、低损高效收获等关键环节,加快高效专用农机装备研发推广。

——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辐射带动全区小麦一半以上单产过千斤、玉米三成以上实现“一季吨粮田”。

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的驱动下,新疆正不断补齐粮食生产短板,锻造产能产量协同提升的长板,高质量的增产之路已具雏形。

虽然新疆粮食总产与国内粮食生产大区还有一定差距,但当看到单产第一背后的实践与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持续不断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理念运用于粮食生产各个环节,新疆有能力实现粮食生产更多新的突破,也一定会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新疆贡献。逐梦“鱼米之乡”的同时,祖国西部的“塞上粮仓”将更加丰沃。(文/刘毅)

THE END
1.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pptx主要产业和发展现状旅游业也是和田地区的优势产业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林业是和田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主要生产红枣、核桃等林果产品。畜牧业也是和田地区的重要产业,主要养殖牛、羊、骆驼等牲畜。和田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旅游业等。农业是和田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11/7126006130006051.shtm
2.和田地区(精选十篇)二、和田地区人口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人口现状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决定, 中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和田地委, 行署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配合下, 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 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8zk2r6.html
3.新疆产业结构范文12篇(全文)按照农业“调结构、稳粮棉、兴畜牧、推有机”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使农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为目标,在稳定棉花和粮食种植的基础上,加快传统农业向草地农业和传统农业相结合的种植业转变,扶持和发展草地畜牧业,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等生态农业。重点推进商品棉基地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饲草料基地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sycpq13.html
4.真诚奉献畜牧人生为了学习掌握策勒县畜牧业现状,三年内,他走遍了策勒县8个乡镇120多个行政村,走访了上千户农牧民,深入了解了策勒县畜牧业现状,为自己指导畜牧业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工作期间与农牧局干部一道20多天驻扎昆仑山区指导防制口蹄疫工作。十多天开展科技普及畜牧业现状调研。连续一个多月开展和田羊、策勒黑羊选种选育https://dkxy.bua.edu.cn/info/1134/1107.htm
5.畜牧产业<正>2019年10月11—12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和田地区行政公署联合主办,和田地区农业农村局、和田地区兔业协会承办的第九届(2019)中国兔业发展大会在古丝绸之路重镇、美玉之乡的新疆和田召开。和田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则孜·木沙,国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原总畜牧师王智才,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副秘书长刘强德https://sncm.cbpt.cnki.net/WKB/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9&st=11
6.和田县巴格其镇白路畜牧养殖农场(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巴格其镇--新疆和田畜牧业 --新疆和田和田县巴格其镇畜牧业行业公司查询导出 经营范围:家禽饲养;牲畜饲养;种畜禽生产;蜂种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经营信息 企业网站:暂无 登记状态:注销 --查询和田县巴格其镇白路畜牧养殖农场工商变更记录 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xinjiang/name/%E5%92%8C%E7%94%B0%E5%8E%BF%E5%B7%B4%E6%A0%BC%E5%85%B6%E9%95%87%E7%99%BD%E8%B7%AF%E7%95%9C%E7%89%A7%E5%85%BB%E6%AE%96%E5%86%9C%E5%9C%BA
7.湖北畜牧兽医<正>2021年6月16日,在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专场上,吉林省畜牧局局长张国华介绍了作为全国生猪优势主产区,吉林省稳产保供工作取得的成效。吉林省是生猪净调出省份,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在吉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吉林省畜牧http://hxmy.chinajournal.net.cn/WKC/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1&st=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