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时代已经全面到来。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对于电子时代了解的深入,对服务的要求,也在随着时代而改变,信息化的生活,便捷高效的文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方式,使一些传统的传媒企业受到了冲击,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许多传统传媒企业也开始接受这新媒体时代,积极开始转型。如手机报纸,网络杂志等。这些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动画产业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于此,正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媒体时代,做好动画的方法
1.如何在设计上引起观众兴趣
做好的动画就是要做能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动画,必须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对作品有个精准的定位。对作品的定位便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只有引起人们心里共鸣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这点就要表现在人物的造型以及对白上,用简单,幽默的语言表现出能引起人们共鸣的观点,将现实生活中的抽象的东西,复杂的东西,具体化,简单化。之后要考虑到,现在人们快速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的压力,当这些东积累到一个的精神上时便需要,一些东西来让他们缓解压力,利用这点,好的作品便会成为日常必需的精神食粮。
2.如何维持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3.如何把握未来动画发展的趋势
结束语
岁末年初,也是媒体最忙的季节,我们要与产业界的人士一起,共同分析新的一年中的市场发展趋势。从中,也许能帮助IT业者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帮助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而媒体,可以找到新的值得挖掘的市场热点。
这是我们策划这期“IT分析师眼中的2008”专题的初衷。
在实施专题之前,我们分别与不同的分析机构的老总进行了深入沟通,并根据编辑们一年的市场观察,得出的总体结论是,2008年的IT产业,将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将演绎出更多精彩的内容。各个分析机构的数据虽然不尽相同,但对整体趋势的把握依然很接近,其中,计世资讯副总经理郭海涛认为,随着IT、电信和互联网的融合,2008年中国信息产业收入预计将达到21000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13.2%。而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以下10个方面。
1.3G带动新一轮电信投资热潮;
2.融合大潮下移动信息化产业链效应显现;
4.统一通信发展推动IT与电信融合;
5.绿色IT理念成为信息产业发展基础;
6.软件运营服务(SaaS)应用推动软件产业升级;
7.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发展迅速;
8.Vista和多核的联手引领PC产业升级;
9.视频互联网产业发展成为热点;
关键词媒体融合;文化产业;策略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已遍及各行各业,并得到广泛应用。“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快多项领域的发展。其中潜力行业“互联网+文化产业”引起高度重视。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协调性、循环性和高效性等优势,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深度发展,新媒体应用而生,与传统媒体不同,技术更先进、传播渠道更灵活,信息资源更丰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发展快速,但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源在于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多数仍是利用传统媒体和简单的互联网进行传播,严重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快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促进文化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媒体融合+文化产业”概述
1.1“媒体融合+文化产业”涵义
“媒w融合+文化产业”是指将电视、报纸、电台等传统传播媒介与新媒体如互联网、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智能终端相互融合,利用共有资源和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对文化产业技术进行革新,加快文化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快速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媒体融合为媒介,创新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新形态。
1.2媒体融合的优势
2媒体融合现状
2.1受阻于政策壁垒
2.2受制于技术发展
2.3缺乏专业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且学科和方向教学内容单一,导致培养出的专业人员通常只会掌握一种理论技术,且实际操作能力差,难以与融合的媒体发展相适应。目前,媒体融合缺乏一批专业的集技术、跨媒体、管理于一身的全面型人才,人才资源是融合媒体发展的核心,拥有专业的人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媒体融合发展规模经济、提升经济价值的关键所在。第一措施就是培养一批优秀的一线技术骨干,使其具备能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工具对各项媒体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和采编。全能型媒体人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媒体管理成本。
3媒体融合下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3.1强化技术
3.2整合资源
运用媒体融合和新技术,可整合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有效整合,文化产业可从内容资源、技术手段、传播途径和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从内容资源看,通过媒体融合,文化内容将以音乐、电影、舞蹈、动画、游戏等不同形式通过微博、微客等介质传播,打破传统单纯以开发者为主、媒体单一且受制的状况;从技术手段看,数字技术是发展趋势,媒体融合通过对数字技术不断优化组合,改变了单一的文化行业运作格局;从传播途径看,媒体融合的新技术使流通渠道多元化。媒体融合通过对文化产品多要素的开发,利用多元化媒介,打通了不同文化产品的流通途径和销售渠道;从整合产业组织结构看,媒体融合新技术为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技术的融合使传统的媒体间强化了联系,减弱了新媒体进入壁垒,为整个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化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3.3重视多元
重视本国的多元性文化。我国多民族的特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个性化文化是文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也是文化产品销售的核心要素。媒体融合之前,多元文化发展受资金限制,无法通过耗费高额的成本进行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媒体融合之后,新技术的发展为小众且有潜质的文化提供了平台,通过新媒体,创造、传播、消费文化产品,丰富了文化产业。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运用媒体融合,对文化进行生产、传播、消费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而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倪红营.苹果手机的中国营销策略对国产手机“走出去”的启示[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5.
[2]吴迁.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6(34).
中图分类号:G206
16721101(2013)02008904
收稿日期:2012-12-1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宿州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KJ2012Z405)资助
作者简介:魏三强(1980–),男,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
TherisingroadofAnhui’sanimatedadvertisingindustry
WEISan-qiang
(ComputerInformationDepartment,Su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Suzhou,Anhui234101,China)
Abstract:Usingmarketresearchmethodandsamplingstatistics,thispaperanalysesandpredictsAnhui’sanimatedadvertisingindustrydevelopmentstatusandtrends.AccordingtotheexistingproblemsinAnhui’sanimatedadvertisingindustrysuchasthemarketonasmallerscale,insufficientpolicysupport,weakinnovativecapability,thispaperputsforwardthefollowingspecificstrategiestopromoteitsdevelopment:scientificplanning,strengtheningpolicysupportstrength;emphasizingtheoriginal,advertisinganimatedbrand;expandingthemarket,enrichingthemeansofmassmedia;enhancing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co-trainingprofessionaltalents;standardizingthesupervisionandstrengthening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ThisisofprofoundsignificancetodrivingthenewrisingofAnhui’sanimatedadvertisingindustry,topromotingsocialistadvancedcultureconstruction,toservingAnhui’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toupgradingAnhui’sgreenGDPquality,etc.
Keywords:animatedadvertising;Anhui;animatedindustry;therisingroad
图1动漫市场受众比例调查数据图
(一)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开拓市场,丰富媒体传播手段
(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五)规范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四、结语
参考文献:
[2]魏三强,朱水源.皖北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2-115.
[5]魏三强,侯舞阳.动漫宣传片在地方特色文化宣传中的独到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8-130.
[8]范周,储钰琦.中国动漫产业浮华背后的忧思[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3-58.
一、文化产业经营中的技术与人才
二、技术、人才在文化产业经营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与人才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才与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两大要素。正是人才产生的文化创意构成了文化产业的灵魂。正是科技将抽象的创意转变为现实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并将其提供给消费者。比如达芬奇所说:“艺术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当代的文化产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当代文化产业健康快速的成长。以新闻传媒业为例,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三次技术革命的推进和发展。首次是无线电技术的广泛运用与改进,市场上出现了广播和电视。第二次是计算机技术大发明和卫星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第三次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次技术革命使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向全新的信息互联网络传播方式转变。印刷出版业方面,也在激光照排技术、卫星传版技术、计算机新闻采编系统、数字化流程管理等多种新技术的支持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告别铅与火”到“告别纸与笔”。
2.科技和人才创新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个产业,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科技和人才竞争力居于首位。特别是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科技和人才竞争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型的产业,它高度依赖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支持。正如上文所言,没有科技的发展,没有人才的支持,不可能有现代的文化产业。一部文化产业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和各类人才各领的历史。
三、明确目标,搭建平台,促进文化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已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如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服务日趋完善,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投资持续升温,文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社会资本的介入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内蒙古文化产业的行业框架基本建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些行业形成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在“大文化”、“大产业”、“大旅游”发展思路的引导下,文化产业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的支柱性产业雏形已现。全区各地高度重视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依托草原文化资源,积极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使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大放光彩。目前,已有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红山文化节等110多个节庆品牌;初步建设或正在规划秦直道、巴林石、孝庄园、红山先民聚落园、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城、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元上都文化产业园区等20个文化产业园区;在图书发行、有线电视网络、电影、出版、报业领域成立了5大文化产业集团,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其集团化、集约化、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开拓宽广的前进道路。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又包括对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既包括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制度的破除,又包括对原有文化经济格局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由于目前我区文化产业总体上尚处于起始阶段,还未形成完善、配套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清除不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解放文化产业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保驾护航。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要求内蒙古“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区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明确了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和主要发展目标。由此,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