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总复习资料

1、农业是人们培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或仅指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2、现在的露地农业成为“绿色农业”,把工厂农业称为“白色农业”,把海洋农业称为“蓝色农业”,简称“三色农业”。

3、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必需、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大小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来决定的。

国民经济:是有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生活服务、信息、文教卫生、科学研究等生产和劳动部门组成的庞大系统。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表现在?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生和独立化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规律。

2、农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表现在?

(5)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是换汇的重要物资;(6)农业是广阔的工业品市场;

(7)农业可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8)农业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政治方面。

3、农业生产的具体特点?

(1)土地在农业中处于特殊地位;(2)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

4、我国现阶段农业的经济特征?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所有制的基本形式;(2)自认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

(3)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4)我国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但现代科学技术水平较低;(5)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且差异性较大。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1、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与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管

理农业,从而是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水平的现代化的过程。

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3)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用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了人蓄力的工具和设备;

(2)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农业生产已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

(3)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4)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5)农业的生产的效率空前提高。

2、我国农业现代的道路?

(1)要以生物技术现代化为重点并和机械技术现代相结合;

(2)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之路;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搞好农村集镇建设。

论述题:

1、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有哪些?

(1)反映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主要有:①平均每人的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②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业产值和农场品产量;③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反映农村富裕和文明程度的指标主要有:①农业净产值(农业中农、林、牧、副、渔各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总和);

②农村经济净产值(农村农、工、商、服务等全部产业的国民收入);③按人口计算的农民纯收入水平;④农

村人口的文化程度结构。

(3)反映环境良好的指标有:①森林覆盖率;②水土流失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自然灾害成灾面积。

2、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应采用那些措施?

(1)要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发展战略;(2)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

(3)要加快农业和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战略转变;

(4)要在实现粮食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5)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技术改革;(6)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7)加速农业生产的社会化;

(8)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控制人口增长;(9)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9)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章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

1、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2、农业企业专业化:指农业企业之间实行明显的社会分工,专门为市场生产某类农成品,其他生产项目降为次要地位。

3、农业地区的综合化发展:是指在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专业化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充分利用当

地资源,各地区内部还应发展一些辅助性的生产项目与之相配合。

4、农业地区专业化:又称农业生产区域化,是指农业生存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亦即各地区逐步有

“千遍一律”、“万事俱全”、自给自足的生产结构,日益转变为比较集中地为市场生产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地区。

5、农业生产商品化:指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或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商品经济转行。

6、农艺过程专业化: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环节,由原来一个生产单位独立完成,转变为若干个专门企业

分别完成。

1、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

(1)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2)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科学化的发展。

(3)有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

(4)有利于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社会化服务;

(5)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

2、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2)市场需求条件;(3)科学技术条件;

3、商品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农业生产商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农业商品化是整个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3)发展商品生产是农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日趋完善的客观需要。

4、农艺过程专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被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或作业过程,分别由不同的企业去完成,一个企业只承担某项产品的某些作业环节,使该产品成为若干个企业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共同生产的产品。这是农业生产的社会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所有制形式:又被称作“经济形式”或“经济成份”,它是社会上的生产资料或企业的资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由

谁受益并承担经济责任的基本生产关系或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

2、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形式:是指企业生产资料和资产归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所有,由国家支配,并由国家来决定其经营

管理的办法和收入分配方式的一种经济形式。

3、个体所有制的经济形式:指企业或经济单位的生产资料和资产主要归劳动者个人所有,有个人分配,并有个人主要使

THE END
1.中考地理:初中地理章节知识点总结②生产活动不同:乡村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2、聚落与环境 ⑴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⑵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94623_931150342.html
2.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用8篇)畜牧业作为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比重在50%以上,如美国占50.1%,英国占59.8%,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占农业比重在70%以上。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35%左右,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fab7945.html
3.农业生产结构范文12篇(全文)从要素投入上看,2009年吉林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7.676%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截至2009年末,从事农作物种植业劳动力占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92%,从事林业的、从事畜牧业的、从事渔业的、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分别占农业生产经营总户数的0.3%,7.5%,0.1%和0.1%。从产出上看,2009年吉林省农业(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i6qgf30.html
4.中提质:上半年实现产值595.6亿元,同比增长6.9%,占农业总产值的2023年上半年,新疆畜牧业发展稳中有升。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自治区畜牧业产值595.6亿元,同比增长6.9%,占农业总产值的48.1%。 肉、奶、禽蛋产量稳步增长 “肉、奶、禽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总体来看上半年产量平稳增长,主要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自治区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孙家鹏说。 http://www.btzx.com.cn/web/2023/8/14/ARTI1691989754875757.html
5.农业部关于实施“九大行动”的意见法规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决定2006年启动实施“九大行动”。现就“九大行动”http://www.110.com/fagui/law_106928.html
6.农业工作总结100元以上;通过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一批产业带重点项目的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规模、速度得到提升,全市新增水果、蔬菜、笋竹、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面积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22.82万吨,同比增长3.2%,生猪、山羊出栏分别增长4.7%、9.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超过50%,经济作物占种植业产值明显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514339.html
7.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启示以前,在澳大利亚的农业中,畜牧业长期占主要地位,畜牧业与种植业的比例多年来保持在6∶4的结构水平,个别年份甚至高达到7∶3。但近30 年来,种植业生产中的小麦,作为农牧业单项产品的总产值和出口值,都超过了以前长期分别居第一、第二位的羊毛和牛肉的总产值和出口值。 http://www.card.zju.edu.cn/2006/0908/c24475a917572/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