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有担当——“第五届全国肉鸡绿色养殖提质增效技术交流与培训会”在沈阳召开关乎动物健康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肉鸡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张宏福研究员主持大会开幕式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副所长/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文杰先生

文杰研究员指出:“十二五”以来肉鸡产业体系以重点任务的组织实施为抓手,通过技术研发、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体系以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绿色提质增效为主题,继潍坊(2013)、太原(2015、2017)、烟台(2018)后连续第五次举办产业技术交流和培训会,有效促进“产研结合,协同创新”,是国家肉鸡体系专家组织召开的三大系列品牌会议之一。相对非瘟,当前肉鸡生产形势不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一部分猪肉,但不应忘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因为替代是有限度的,不能一哄而上,应将提质增效放在一个重要位置。肉鸡也好,禽肉生产也好,在全球范围内,在所有的畜禽品种中,发展潜力是最大的,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我国肉鸡生产占肉类生产的比重也会持续增长,特别是非瘟后,我国在猪肉占比过高的现象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更趋向合理,符合世界畜牧业发展规律,从全球平均看,禽肉第一、猪肉第二,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律。肉鸡是禽肉生产的最重要部分,因此,业者对肉鸡业发展应充满信心。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先生

何新天秘书长指出:本次大会是推进我国肉鸡产业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稳定控制的不确定性,鸡肉的景气周期或将继续延长。在肉鸡产业生产形势向好时期,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清醒认识,应居安思危,抓住机遇、乘势而为,之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绿色健康养殖;二是推动肉鸡产业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以做大做强肉鸡种业为重点,统筹推进养殖生产管理、饲料营养配制、重大疫病防控、质量安全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集成和创新;四要加快发展养殖和加工一体经营,从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加工、食品生产,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企业扩大生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五是调整优化肉鸡产品生产供给结构。技术培训和交流会对推动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高效交流学习平台和行业共谋发展的品牌培训会。大会精英荟萃,通过传播新的养殖经营理念、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我国肉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局长敖凤玲女士

敖凤玲局长对辽宁省肉鸡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辽宁省是肉鸡产业大省,肉鸡产业在全省畜牧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全省出栏家禽7.6亿只,禽肉产量130.5万吨,排全国第7位,人均禽肉占有量26.7kg,居全国第一,肉鸡产业、产值仅次于生猪,是第二大产业,约占全省畜牧业产值的1/4,全省肉鸡加工屠宰企业157家,年屠宰能力511万吨,肉鸡产品已出口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和韩国。出口产品主要为冻鸡肉、熟鸡肉串等。2018年出口冻鸡肉5.5亿元,占畜产品出口总收入的1/5。年供港鸡肉量占香港进口量的70%,近年,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产品已出口至马来西亚、阿联酋等。禾丰牧业是辽宁省最大的肉鸡企业,2018年屠宰肉鸡4.55亿只,其中在辽宁省内屠宰3.5亿只。

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肉鸡体系岗位专家占秀安教授担纲学术报告主持

生态环境部孔源处长作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国家肉鸡体系产业经济岗核心成员辛翔飞副研究员作报告

辛翔飞副研究员在“非瘟形势下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的报告中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肉鸡产业总体呈现“高、超、增”态势:白羽肉鸡产能处于高位,黄羽肉鸡在产父母代存栏量依旧保持增加势头,商品代肉鸡产量同比超去年(1-6月白羽肉鸡商品代雏鸡销售22.9亿只,同比增13.0%),市场价格持续高位,养殖成本历史高位,产业链条收益增加。非洲猪瘟或将我国使猪肉产量下降20%(约1000万吨),作为猪肉主要替代品的鸡肉,短期涨势可期。长期看,如果猪瘟长期化,猪肉生产和消费可能降至60%以下,肉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国家肉鸡体系岗位专家刘爵研究员作报告

刘爵研究员在“肉鸡新发病毒病及其防控进展”的报告中分析认为:H7N9流感、禽偏肺病毒感染、心包积水-肝炎综合症等是当前危害肉鸡生产的主要病毒病,除疫苗免疫外,良好的管理措施及有效的生物安全制度对病毒病防控十分重要。刘爵指出:H7N9流感可使用H5+H7二价灭活疫苗,辅以活禽市场1110制度;禽偏肺病毒感染,欧美等主要采用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我国已初步研制出C型禽偏肺病毒灭活疫苗;心包积水-肝炎综合症当前疫苗研究方向主要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目前腺病毒(I群,4型)灭活疫苗(JH株)已获农业农村部临床试验批件,针对新型FAdV-4的油乳佐剂灭活疫苗正在研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肉鸡体系岗位专家李绍钰研究员担纲学术报告主持

中国兽药协会药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厚生董事长作报告

江厚生董事长在“中兽药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与展望”的报告中指出:在国际国内减抗替抗、食品安全大背景下,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要求正不断提高,因此近年来我国食品越来越安全,白羽肉鸡和奶牛则是最安全的,这主要是政策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从国外动保行业发展看,前4名企业约占全部市场份额的70%。随着我国白羽肉鸡企业大型化规模化发展,企业数量将减少,而对应家禽动保企业数量也必将减少,预计未来不超过10家。未来,动保企业需与养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为养殖企业提供检测服务等),提供高效替抗方案,为其创造价值、提升效益、提供安全,如生泰尔饲料替抗解决方案——金福素(山花黄芩提取物散),可有效替代饲料中恩拉霉素、那西肽等,肉鸡全程使用仅0.2元/只。在植物提取物使用许可上欧美已走在我们前面,如欧洲在禁抗后提供了300多种植物提取物用作饲料添加,而我国目前仅100多种。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安全评价室主任徐士新研究员作报告

徐士新研究员在“欧盟及中国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管理法规与实践——中国兽用药物减量化行动计划”的报告中指出:2018年我国开始减抗行动,目标是2020年实现“零增长”。方案实施后,示范场2018年较2014年减少使用抗菌药57.03%,较2017年减少29%,提前实现“零增长”。但按照减量化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从国际上看,WHO2018版CIA(极为重要)列表较2017年版更加严格,原来仅兽医使用的抗菌药物纳入CIA或IA。与OIE的清单相差太大。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未来或将按照WHO的CIA列表来加强。2019年7月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194号公告,对促生长使用的抗生素明确退出,但哪些需要退出,仍有待细化。减抗仍是未来主要方式,参照美国退出人类重要的抗生素作促生长使用可能比较适合国情。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国家肉鸡体系岗位专家姜润深教授担纲学术报告主持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兴晓教授作报告

张兴晓教授在“肉鸡舍气溶胶微生物检测与减抗生产”的报告中指出:随着肉鸡日龄增大,饲养密度变大,肉鸡活动量增加,禽舍内肉鸡脱落的羽毛和皮肤、垫料、尘土、粪便等急剧增加,导致禽舍内PM2.5、PM10和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明显变高。禽舍中空气颗粒物(PM)和很多气载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嗜冷杆菌等)在呼吸道疾病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消毒剂可有效降低鸡舍舍内微生物的菌群多样性及分布,而多种消毒剂联用可克服细菌对单一消毒剂的抗性。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吴延功研究员作报告

吴延功研究员在“白羽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的报告中指出:传染性喉气管炎,既老又新、既简单又复杂,近年在东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和河南等地白羽肉鸡场出现,主要原因之一是周边蛋鸡场发病后通过空气传播导致,另一原因是鸡群曾使用过传喉弱毒疫苗。该病传播速度快,2天即可全群发病。疫苗仍为目前最有效措施,一旦发病,可紧急接种。免疫应合时、合理、合适,不建议预防性免疫。

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肉禽技术总监任秉鑫博士作报告

秉鑫博士在“高效率白羽肉鸡生产的营养配给与饲养管理”的报告中指出:白羽肉鸡经过100多年不断育种,45日龄体重已达1日龄的73倍。高效率的生长,在选育上主要侧重肌肉的生长,导致内脏器官和肌肉的生长不匹配。心、肝、肺及肾不能通过营养调整大小,只能通过调整肌肉的生长速度与之相匹配,以降低后期死淘率。肌肉的生长速度的调整,涉及营养浓度、粒度、喂料量、喂料次数、消化液分泌量、光控、温控、氧气及食糜通过肌胃和肠道的速度等因素。调整的幅度,可根据预期的出栏天数及标准体重而不同。只有营养和管理的完美结合,按生产手册要求,才能有最佳的生产性能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科技室主任、国家肉鸡体系河北综合试验站站长魏忠华研究员担纲学术报告主持

新希望六和饲料产业群禽料服务中心总经理李昌武博士作报告

李昌武博士在“鸡产业4.0时代的鸡场建设”的报告中指出:肉鸡从1925年至今共经历了4个重大历史背景下的鸡场设计,即原生态时代、兽药主导时代、弃药从管时代、智能环保时代,2015年开始每年以0.15的料肉比在下降,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更多的人开始从鸡的生理需求找到禽场设计核心。肉鸡舍4.0时代的设计要求就是数据精准、效率优先、食品安全,而要做到这几点最关键的是从鸡的需求设计鸡舍。通风调控与禽场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空气不稳定是最大的成本浪费中枢。我国目前中小型规模鸡舍居多,进行棚舍诊断与升级改造最为关键的技术包括:湿帘分段逐级降温、空气预混合通风、保温隔热材料研发、鸡舍尺寸合理设计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赵怀宝博士作报告

大连成三集团首席技术官魏建平博士作报告

魏建平博士的“肉鸡环控——提质、增效及生产‘减抗’实践与成效”从肉鸡养殖企业“科学减抗”用药分析、影响因素(呼吸道、消化道健康)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肉鸡企业减少停止抗菌素使用前景进行展望:肉鸡企业视食品安全为行动准则,从生产环节培养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消费者习惯;研究食用动物的入口、入体、生产环境、生存环境;使疫苗注射方法更人性、佐剂更天然、对动物无伤害,使用效果更明显,成本更低,是养殖企业、疫苗企业及科学家共同研究方向;自觉开展实验,寻找科学依据,选择比抗菌素更有意义、更有作用、性价比更高、成本更低的养殖疫病防治手段,摈除“唯药不治”的治疗理念。

会议现场

论坛现场

白羽肉鸡联盟李景辉总裁从引种角度对当前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过去的10个月以来,我国白羽肉鸡引种每月为9万套,共引进90万套,供求总体平衡,产业链利润丰厚。在当前非瘟大背景下,未来白羽肉鸡市场一定会更好,但业者仍要保持理性,切忌规模的盲目扩张,在赢利周期下应更加重视产业升级,以提高风险规避能力。

本次大会协办单位为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为中国畜牧业协会、沈阳农业大学、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中禽传媒(江苏)有限公司,会务承办为北京利丰恒远科技有限公司。

THE END
1.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kbtob.com/xue-shu-bao-gao/544976.html
2.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v0bh5xqt8.cn/yao-cai-zi-xun/625458.html
3.中国现代养殖业的繁荣与挑战从传统到智能化的转型之路养殖业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养殖业在其农业总体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目前,中国的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千亿元,成为国家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数量上,中国拥有大量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家庭和村庄级别的养殖场所,这些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但却是维系本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gong-xiao/498538.html
4.中国肉鸡产业40年:变革中的崛起与展望过去 40 年,中国肉鸡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零散的农户养殖逐步发展为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格局,成为肉类消费市场的中流砥柱。如今,中国肉鸡出栏量与鸡肉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这背后是无数从业者的辛勤耕耘,也是技术革新、市场变迁与政策扶持共同发力的成果。 http://www.hebxmw.com/view.asp?nid=44109
5.解读:新中国成立70年汪清县畜牧业发展情况一、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畜牧业历经曲折发展和改革变迁,生产方式由自然放养转变为产业化经营,从家庭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致可分为恢复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绿色发展五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9-1978年) http://tjj.jl.gov.cn/tjsj/sjjd/201911/t20191105_6130650.html
6.日本政策性家畜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1]周源.新疆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2023. [2]崔姹,王宇航,魏子昊,等.日本家畜共济保险在畜牧业发展保障中的应用:制度设计、效果评估及启示[J].世界农业.2024,(3).DOI:10.13856/j.cn11-1097/s.2024.03.001. 中国畜牧杂志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xmzz202207050
7.民望历程2022年12月董事长索跃敏先生受聘担任第八届中国猪业高峰论坛荣誉会长。 荣获第五届全国畜牧业行业“百强优秀企业”2022年12月 2022年12月公司荣获第五届全国畜牧业行业“百强优秀企业”殊荣,董事长索跃敏先生获年度“育种达人”奖。 2022年度“优秀种猪企业”2022年12月 2022年12月公司荣获中国博鳌高端猪业科技大会2022http://www.mw5a.com/html/about/progress/
8.科技创新为新时代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第十届中国畜牧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作为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已伴随着论坛走过二十载风雨历程,度过二十载栉风沐雨。这20年,重牧人紧密结合现代畜牧业创新发展,始终践行“科技兴牧、服务三农”宗旨,担国家使命矢志卓越,铭畜牧初心谱写华章,铿锵有力追梦“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院目标,不断将畜牧科研扎根泥土,将论文写到大地http://www.cqaa.cn/content/2023-05/16/content_10531639.html
9.中国古代经济成长历程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http://sc51678.com/gaosan/lishi/zggdjjczlc/index.html
10.日韩乡村发展经验及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16169
11.聚焦肉鸡种业共商发展大计2021年6月6日,中国肉鸡种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海门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该会由全国畜牧总站、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南通市政府指导,海门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德国E.W集团安伟捷育种有限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以“解读形势、创新思维、探究方略、共http://www.jinghai.net/a/news/gsxw/744.html
12.全国畜牧总站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是承担全国畜牧业(包括饲料、草业、奶业,下同)良种和技术推广,畜禽、牧草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畜牧业质量管理与认证,草地改良与生物灾害防治等工作的国家级技术支撑机构。http://www.nah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