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现状及前景(精选5篇)

关键词龟鳖;养殖;现状;发展前景;广东河源

20世纪80年代后期,河源市就开始人工养殖中华鳖,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规模化养殖,效益显著,成为广东省养殖中华鳖养殖基地之一,龟鳖养殖也成为人们投资发展的新产业。尽管受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华鳖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猛降的危机影响,中华鳖养殖一度停滞不前,但不少人经过这次危机,革新了中华鳖的养殖技术,开拓了养殖新领域,黄喉拟水龟、鳄鱼龟、草龟、巴西龟等龟鳖新品种在河源市各地悄然兴起,特别是在河源市发展名优特的产业规划下,该市龟鳖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1河源市龟鳖养殖现状

据统计,2012年全市龟鳖养殖面积超过186.67hm2,总产量超过900t,总产值超过2500万元,全市龟鳖养殖呈现出健康、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目前龟鳖生产布局如下:甲鱼、鳄鱼龟、巴西龟以池塘规模化养殖为主,主要分布在紫金县的紫城镇、九和镇、古竹镇和龙窝镇等以及连平县的绣缎镇。黄喉拟水龟则以庭院养殖为主,主要分布在紫金县的紫城镇和九和镇以及平县的阳明镇和龙川县的龙母镇。鳖主要养殖区是在紫金县九和镇、连平县的元善镇。随着河源市提出的规模化、无公害的养殖模式的推广,现全市成立的龟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家,龟鳖养殖技术、抗风险能力得到很大提高[1]。

虽然龟鳖养殖前景良好,但其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未能形成品牌化,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少,龟鳖养殖科技支撑体系不足,小户养殖与大市场博弈中显得薄弱。

2近年来龟鳖发展典型事例

以甲鱼养殖为例,河源市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工养殖甲鱼,新品种高效益的养殖形势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不少投资商发展养殖甲鱼,甲鱼养殖规模在短期内大幅增大,甲鱼养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初期的投资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甲鱼产量提高,高消费的甲鱼难以开拓新的市场,市场供大于求,甲鱼价格猛降,甲鱼高成本的养殖模式导致大部分的养殖户血本无归,甲鱼养殖陷入困境。如果养殖户继续养殖,可能亏损更大,如果不再养殖,亏损的就不只是甲鱼,还有前期投入的设施设备。直到新世纪后,随着甲鱼养殖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甲鱼养殖才理性回归,市场效益逐步体现,但也饱受病害困扰。

3河源市龟鳖养殖发展前景

3.1要树立品牌意识

3.2要以市场为导向

甲鱼养殖在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加大投资力度,发展特色养殖是理性的。但要密切联系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珠三角大型水产市场上的甲鱼商品价格和甲鱼苗已经下降,河源市的养殖户却没有及时获得如此宝贵的市场信息,在购买昂贵的甲鱼苗的同时继续扩大甲鱼养殖规模,使得这一批甲鱼养殖基本亏本。因此,在龟鳖的养殖中,养殖户的思路应该更加宽广,搞清楚全国各地的养殖情况对发展河源市龟鳖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

3.3要以科技为支撑

早期甲鱼养殖陷入困境不只是市场信息不通,甲鱼养殖户的养殖模式落后更是一个重大的因素。当时在珠三角地区的养殖户已经采用了新的甲鱼养殖技术,大大节约了饲料药物投入。但河源市的养殖户依旧沿用旧的养殖技术,对比新技术,养殖成本增大。因此,应强化龟鳖疫病防治意识,提高疫病防治能力[4]。养殖企业应该加大技术投入,认真摸索适合河源市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养殖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3.4要有长远的目标

市场供大于求是甲鱼价格猛降的主要因素,但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因素,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求高营养食品的同时,人们更重视高质量的食品,特别是安全无公害的食品。因此,应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走无公害、有机食品之路。

3.5要有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甲鱼养殖陷入困境的时候,河源市养殖户要么继续投资养殖甲鱼,要么从此离开龟鳖这个领域。而在珠三角和江浙一带的养殖户在面临困境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设备设施转型养殖草龟、鳄龟等或者发展生态甲鱼,成功摆脱困境。现在,河源市的养殖户、养殖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纷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才能有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龟鳖养殖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发展,大力推广龟鳖新品种新技术,加强龟鳖养殖技术指导,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促进龟鳖养殖业又快又稳发展[5-6]。

4参考文献

[1]赖延平,张飞燕.广东省龟鳖养殖业发展策略的研究[J].水产养殖,2013(5):39-41.

[2]促进龟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J].河北渔业,2011(6):1-4.

[3]钟小庆.广东龟鳖养殖业发展动向[J].科学养鱼,2011(10):1-3.

关键词特种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环境条件;对策;安徽黄山

特种养殖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通常是指一种产品具有特殊利用价值、新奇、特殊的养殖业,泛指除传统饲养的家畜(猪、牛、羊)、家禽(鸡、鸭、鹅)和家鱼(草鲢、鲤、鳙)以外的能不同程度被人工驯养还没有达到“家畜化”的各种动物[1]。特种养殖具有饲养品种特殊、管理技术特殊、用途和市场特殊等三大特点。特种养殖是高投入行业,投入大,技术难,风险高于一般的养殖业,更高于其他行业[2]。近年来,特种动物养殖业逐渐受到各地重视,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兴的一支养殖大军。特种动物养殖业的特点是种类多、涉及范围广、经济价值高。为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特种养殖的指导工作,笔者对黄山市“十一五”期间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十二五”期间的养殖品种选择、市场前景和养殖对策进行了总结。

1黄山市特种养殖业现状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组织方式落后。黄山市特种养殖业的组织方式多为小户散养,虽然养殖户多,养殖的领域广,但是规模养殖的比重不到5%,在养殖过程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少真正的实用技术。二是销售渠道不够畅通。缺少与江浙沪养殖加工企业的对接,直接导致特种养殖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通。三是专业化程度低。从全市特种养殖来看,主要是农民自发养殖,大多缺乏正确有力的引导和技术培养,盲目性很大,加上专业的研究机构少,使得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四是盲目引种和跟风。少数企业为牟取暴利,往往大肆宣传,倒种卖种,加上技术服务跟不上,质量得不到保障,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

3黄山市发展特种养殖业环境条件分析

3.1法律法规保障,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实施,为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2003年8月,国家林业局了首批54种驯养技术成熟、可商业经营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使人工饲养野生动物得到条约限制。2007年1月26日,国务院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对畜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黄山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生猪、蜜蜂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并作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全市建设现代畜牧业具有较好的内外环境氛围。

3.2区位优势、服务优势明显

3.3气候条件适宜,自然资源丰富

3.4产业地位突出

改革开放30年,黄山市的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畜牧业产值已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4%以上,以蜂业发展为特征的畜牧业已挑起了农民增收的大梁,托起了农村经济半边天,实现了由家庭副业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向大量外销、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需求矛盾转向结构性和质量性矛盾转变的历史性跨越。黄山强英鸭业有限公司、黄山养生源蜂业公司、徽州宏星实业、黄山味美佳等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引领市场发展特色养殖方面已独具鳌头。

3.5保障体系健全

一是具备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机制。黄山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到201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4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0%以上,并以“做强主导品种,做大特色品种,开发地方良种”为原则,重点加强和建设皖南中蜂、黄山黑鸡保护区,并进一步加大特种养殖扶持力度,形成较为稳定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体系,努力打造面向长江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实现黄山市畜牧业的大跨式发展。二是产业发展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黄山市在国家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初步建立健全了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畜禽标准化生产、动物保护、饲料供应、市场流通和市场服务等保障体系,多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十二五”期间特种养殖品种预测

4.1蜜蜂

养蜂是我国农村的一项传统养殖业,我国现有蜂750万群,年产蜜20万t,王浆1000t,花粉2000~3000t,蜂胶250t,饲养蜂群数和产蜜量居世界首位。全国各省(除以外)都有饲养,主要蜂种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蜂、喀尼阿兰蜂及高加索蜂等。蜜蜂以植物的花蜜、花粉为食物,一般农户都可饲养,养蜂收益较高,一群蜂一年可生产蜂蜜60~100kg、蜂王浆1~2kg、蜂花粉2~5kg、蜂蜡1~2kg,群产值400~800元。建国以来,国家对养蜂采取免税、贷款、稳定价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使养蜂业得到持续发展。黄山市蜜源植物丰富,四季有花,养蜂历史悠久,为发展蜜蜂特别是皖南中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4.2黄粉虫

4.3黄山黑鸡

黄山黑鸡是安徽省特有的地方品种,全身羽毛黑色,胫为青黑色,皮肤和肉色均呈白色。它以滋补性强、味道鲜美、抗病性强、易于饲养、毛色鲜亮的特点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在民间,素有冬季食黑鸡进补治疗头昏头痛和“斤鸡马蹄鳖”的民间食补习俗,其中的“斤鸡”指的就是刚开蹄的黑鸡仔公鸡,多用于儿童进补。黄山黑鸡在黄山市仅有7000羽,是黟县继皖南花猪之后唯一列入省畜禽保护名录的家禽品种。因此,发展珍禽规模养殖,促进农民增收,对全市打造乡村旅游特色产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4绿壳蛋鸡

绿壳蛋鸡独具乌鸡优势,而吃乌鸡的习惯几乎遍布全国城乡,历来是我国的畅销产品,无论何地其价格都比其他禽类高。绿壳蛋鸡的面世,符合当今人们对天然保健食品的需求。据《中国食品报》报道:目前全国平均每市(县)普通蛋鸡养殖数量已超过100万羽,基本饱和,养殖者大多亏损。现绿壳蛋鸡存栏仅有10万羽,其中种鸡仅3.5万羽,不及市场需求的1/1000000。特别是加入WTO后,绿壳蛋鸡作为我国优质土特产品,将大步跨出国门,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近年,绿壳鸡蛋价格一直很好,每枚价格始终在1元以上,是普通鸡蛋的2倍。专家预测,绿壳鸡蛋10年内难以饱和,并将逐步取代普通禽蛋,市场潜力巨大,养殖前景十分诱人,是养殖爱好者、下岗就业者的首选项目,捷足先登者必有高额利润回报。

4.5肉鸽

肉鸽细嫩味美,为家禽类之首,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食品,又是高级滋补营养品,集食用、药用于一体。肉鸽饲养业也是近年兴起的特种养殖业之一,以其简单易养、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成为一项发展地方经济、农民发家致富的新兴财路。

4.6鳜鱼

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为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深受人民喜爱。黄山市丰乐水库及太平湖库区水流平缓,水质良好,小型野杂鱼、虾众多,十分有利于网箱养殖鳜鱼。比如在位于青弋江上游的太平湖及长约44km、集水面积有5944km2的新安江干流等都适宜发展特种水产。目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山美味佳有限公司年加工鳜鱼200万条,其品牌“臭鳜鱼”享誉全国。

4.7鱼

斑点叉尾鱼(Channelcatfish)源于北美,是美国第一大淡水鱼,因其肉质鲜美,一直深受美国民众的喜爱。我国于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经过移植、驯化及养殖试验后,于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我国斑点叉尾年产量为10万t左右,以池塘养殖为主。黄山市于1998年引进斑点叉尾进行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经过近10年的推广,斑点叉尾的大规模苗种生产和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普遍投喂颗粒饲料,浮性饲料也逐渐被接受。黄山市位于新安江上游,水温适宜,适宜斑点叉尾的规模养殖。由于其肉质鲜美,在黄山各星级酒店备受顾客青睐。

4.8尖吻蝮

蛇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特种经济动物,其皮、肉、血、胆、蛇毒等各具不同的药用价值。特别是蛇毒是目前国内外极为短缺的动物性药材,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液体黄金”,其价格比黄金贵几十倍,供不应求。尖吻蝮,俗称蕲蛇、五步蛇、翘鼻蛇,是蛇类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种动物。其喜欢在久晴的雨后活动,傍晚常栖息于水边,特别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行家说,养一条蛇,胜养一头猪。随着野生蛇类日趋减少,市场需求将平稳上升。

4.9獭兔

作为毛皮经济动物的獭兔经济效益很高,饲养1只种母兔可年获利700元以上,且无需太多人工,也不会影响主业生产,一次投入,年年产出,其优势是其他养殖项目无法比拟的。獭兔的皮张主要通过外贸出口,它的价格是由国际行情决定的,不会受某一个地区饲养户的多少影响。随着黄山市草山草坡的开发利用及獭兔专用颗粒饲料的推广应用,将为獭兔的规模养殖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

4.10鹌鹑

鹌鹑肉和蛋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极好的营养补品,有动物“人参”之称,是宴席上的佳肴。鹌鹑还可作药用和观赏鸟,长期食用对血管硬化、高血压、神经衰弱、结核病及肝炎都有一定疗效。鹌鹑抗病力强,耗料少,40d开产,平均蛋重12~13g,年可产蛋300多枚,料蛋比(2.5~2.7)∶1.0,成鹌鹑重量达150g左右。因此,在南方一些省市,鹌鹑饲养发展很快,现已成为最经济的家禽。黄山市饲养鹌鹑已有近30年的历史,现全市仅有20家鹌鹑养殖场,其所产鹌鹑肉和鹌鹑蛋,远远不能满足黄山旅游需要,发展潜力巨大。

5发展对策

5.1政策扶持

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摸清实际环境,精确认识和把握特色畜禽产品发展客观规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制订关于特种养殖的优惠政策和特种养殖品种的标准。规范供应良种行为,把野生动物和非野生动物之间的界限划清,把濒危动物和一般野生动物的界限划清,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5.2资金扶持

金融部门要结合畜牧业发展特点,改善服务,提高效率,探索创新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手段,对符合信贷原则和贷款条件的特种畜牧业生产者与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彻底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从而加快特种养殖业的发展。保险公司要大力开发畜牧业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加快特种养殖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以增强特种养殖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5.3加大宣传,技术指导

一是加大对特种养殖产品发展典型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特种养殖产品发展的氛围,要让人们认识到特种养殖业和其他一般养殖业一样能致富;二是大力宣传特种养殖业的市场导向和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使各个养殖户及时掌握最新市场动态;三是加强消费特种养殖产品的舆论导向,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效益。畜牧部门要利用畜牧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对特种动物养殖户给予技术支持,提高其养殖水平,帮助其解决特种动物养殖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5.4招商引资

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机遇,争取各级政府、各部门对特种养殖的投资力度[3]。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特种养殖,共同创造地方特种养殖经济。加大部门协调力度,组建行业协会,引导特种养殖户走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使特种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5.5创新方式

6结语

特种养殖对养殖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补充作用。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特种养殖热潮越发高涨,呈现出勃勃生机,已成为前景看好的新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一些人产生了猎奇尝鲜的要求,由此推动了特种养殖业的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黄山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特种养殖将成为黄山市未来养殖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7参考文献

[1]童祥明.特种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96,399.

[2]张振兴.我国特种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J].经济动物学报,2002,6(1):1-4.

[关键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发展对策;宜春市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1-4]。发展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增加林农收入,是助力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5-11]。宜春市地处江西省西北部,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市林地面积1601.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2%;活立木蓄积量5132.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97%;全市现有高等植物3000种,其中木本植物101科381属1178种;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现有已知的野生陆生脊椎动物354种,其中兽类8目22科64种,鸟类19目39科232种,两栖类2目7科21种,爬行类2目6科37种;全市有官山、九岭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三爪仑、明月山、天柱峰、阁皂山等4个国家森林公园,有药湖、锦江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区域优势,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调查方法

一是以全面普查为主:2016年3月至6月,全市各县(市、区)同时开展调查,调查各自所属区域内驯养繁殖单位的情况,包括单位的数量、产值和驯养繁殖的物种等。二是进行数据验证:在调查中,普查所得数据与存档信息(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许可按照物种的保护级别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分级审批,在审批过程中都有存档材料)进行对比,验证驯养繁殖单位的合法性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三是重点核查:对重点单位进行实地核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2、结果

2.1养殖概况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宜春市目前共有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单位(个人)56家,共有从业人员281人。近年来,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蓝孔雀(Pavocristatus)、眼镜蛇(Najaatra)、王锦蛇(Elaphecarinata)等物种的驯养繁殖业在宜春市发展较快,养殖技术较为成熟,已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不断带动林农参与,有效缓解了野外种群的生存压力。

2.2养殖物种

全市范内的56家驯养繁殖单位所养殖的野生动物驯养物种共计20种,分别是:环颈雉、华南兔(Lepussinensis)、蓝孔雀、眼镜蛇、王锦蛇、棘胸蛙(Quasipaaspinosa)、果子狸(Pagumalarvatataivana)、野猪(Susscrofa)、尖吻蝮(Deinagkistrodon)、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滑鼠蛇(Ptyasmucosus)、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豪猪(Hystrixhodgsoni)、乌梢蛇(Zoacysdhumnades)、中华竹鼠(Rhizomyssinensis)、鹧鸪(Francolinuspintadeanus)、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斑嘴鸭(Anaspoecilorhyncha)、梅花鹿(Cervusnippon)、平胸龟(Platysternonmegacephalum)。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梅花鹿;其余物种为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江西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2.3产业分布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单位在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合计56家(表2),其中袁州区(含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高安市各有10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5.7%;樟树市、上高县、靖安县各有7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7.5%;奉新县有5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9%;宜丰县、铜鼓县各有4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4.3%;万载县有2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6%。梅花鹿驯养单位主要是由东北地区引进的梅花鹿东北亚种,梅花鹿东北亚种已经适应低温寒冷环境,因此,国内大部分梅花鹿养殖单位主要位于东北三省[12]。宜春的适宜生境有限,养殖企业主要集中于海拔相对较高、温度相对较低的山区。

2.4产业规模

2015年宜春市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销售额达到659.3万元,年利润达到284.3万元(图1a、b)。其中,两栖爬行类销售额121.8万、利润53.7万元,分别占总销售和总利润额的18.47%、18.89%;鸟类销售额407.7万元、利润159万元,分别占销售额和总利润额的61.84%、55.93%,哺乳类销售额129.8万元、利润71.6万元,分别占销售额和总利润额的19.69%、25.18%。

图1(a)全行业销售额比例图1(b)全行业利润比例

3、讨论

3.1存在问题

3.1.1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自然性、盲目性突出。通过调查研究,宜春地区野生动物养殖业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科学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不少养殖户缺乏投资意识、盲目跟风,追求高效益,致使特种养殖品种存在单一性、片面性,造成部分产品滞销。对于一些新奇品种,没有经任何市场调查和技术论证,没有进行养殖论证分析、销售渠道和销售对象结构分析,仅凭一些“炒种”的信息介绍就盲目确定养殖项目,造成销售渠道不畅、产品积压、市场过剩、质量低下,挫伤林农的养殖积极性。

3.1.2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单位技术含量低、规模较小。我市养殖户以家庭作坊式养殖、散养、自然性养殖等为主,主要是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规模小而分散、抗风险能力差、没有产生规模效益,也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目前只有少数养殖品种能够具备产业化养殖,形成规模化效益。养殖户大多是自然发展,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没有形成面上效益,还只是围着经验转,没有突破创新。无论从引种、人工繁殖、产品加工、疾病预防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

(3)市黾鄹癫ǘ对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有较大影响。近几年来,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各品种市场极不稳定,价格波动很大,这对养殖户的养殖发展存在着毁灭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爆发的H7N9高致病禽流感疫情,禽业价格波幅剧烈[13],重创我市野禽业,很多养殖户销售困难,效益下降,甚至停产转业。

3.2趋势分析

3.2.1野生繁育利用动物市场需求热点。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不同于家禽、家畜养殖业,其特点是种类相对较多,需求量相对较少,经济价值相对较高。我市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按照其生物学属性大体上可以分为哺乳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

哺乳类驯养动物主要以中华竹鼠、豪猪、梅花鹿为主。目前除梅花鹿养殖有一定规模和繁育饲养水平以外,其他种类的养殖,尚处于进一步开发探索阶段。尤其是品种、繁育、饲养技术、卫生防疫等方面需要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此类动物养殖发展前景较好,重点是开拓市场,研究和引进新的加工技术,开发产品种类。

鸟类驯养主要以环颈雉和蓝孔雀为主,此类珍禽的养殖技术不太复杂,场地及设备要求不高,宜在各地农村扩大饲养,市场销售状况一般看好[14-15]。尤其是作为营养滋补型和野味食品,颇受消费者欢迎。孔雀因投资大,成本高,饲养管理有一定难度,作为新型食品价格昂贵,只有提高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成本,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两栖爬行类目前有一定养殖规模的有黑斑蛙、王锦蛇、眼镜蛇等。由于此类动物繁殖速度快,市场容量有相当空间,常被炒种者利用以获取暴利,使林农受骗上当[16]。两栖爬行类动物的养殖主要受限于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销路开拓,应从产品多样化、产品质量和深加工上突破。

3.2.2野生繁育利用动物价格预测。野生繁育利用动物价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野生繁育利用动物种源价格高,加之养殖户资金有限,大多数还属于家庭式零星散养,养殖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容易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冲击。其次,由于加工营销等难题尚未完全解决,养殖效益受中间商制约,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性。

3.3意见建议

宜春市地域面积广阔、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完全具备饲养野生动物的条件和环境。但我市的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还存在于粗放、散养、不成规模和体系等弊端,如果要完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战略,必须对现有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传统成熟的养殖项目要给予扶持,进行集团化养殖,实现规模化效益;要分析国内市场发展趋势,结合我市地理环境,鼓励引进新品种;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要组建全市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内自律发展,完善信息网络,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野生动物的市场前景和问题;要建立宜春市野生繁育利用动物数据库,真正实现统筹兼顾、错位立项、资源整合、互为补充。

[参考文献]:

[1]蒋志刚.野生动物的价值与生态服务功能[J].生态学报,2001,21(11):1909-1917.

[2]赵学敏.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战略转变[J].绿色时报,2004(18):4-8.

[3]王丽英.安阳市野生动物特种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4):77-78.

[4]郭宁.三明市经营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现状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6,43(1):249-252.

[5]郭鹏鹏,吴辉,薛燕燕.浅谈河南省栾川县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销售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2(2):112-113.

[6]吴碧华.尤溪县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5(1):112-113.

[7]马艳春,陈文汇.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商业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设计及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5,28(2):54-60.

【关键词】文蛤;养殖;遗传多样性;分子生物学

0引言

文蛤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贝类,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文蛤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2.5%,脂肪1.2%,蛋白质10%,还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钙、铁、钾、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很多研究表明: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状腺肿大、慢性气管炎、哮喘、淋巴结核等病也有明显的疗效。

1种类及分布

文蛤(Meretrixmeretrix),英文名Hardclam,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文蛤属(Meretrix)。地理分布较广,在日本、朝鲜和中国沿海分布较多,我国沿海自南至北都有分布,如台湾省西部沿海、广西合浦沿海、江苏省南部沿海、山东省莱州湾沿海、辽宁省辽河口沿海,是我国文蛤的主要产区[1]。我国沿海文蛤属种类有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s)、中国文蛤(MeretrixpetechialisLamarck)、斧文蛤(MeretrixlamarckiiDeshayes)、帘文蛤(MeretrixlyratsSowerby)、丽文蛤(MeretrixlusoriaRumphius)和台湾文蛤(MeretrixformosanaSowerby)等6种[2]。不同海区的文蛤在形态上存在变异分化,主要区别在于壳色和花纹,黄渤海区分布的文蛤花纹较多,东海和南海区分布的文蛤颜色较单一。

2我国文蛤养殖现状

文蛤在我国是一种天然资源丰富的滩涂贝类,是重要的海水增养殖品种,也是主要出口的鲜活水产品之一,在我国台湾和日本市场上尤为畅销。由于文蛤增养殖的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文蛤己成为我国滩涂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

在苗种生产方面,200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东营黄河入海口文蛤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承担国家“863”课题“文蛤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通过努力,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合理的文蛤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工艺,解决了亲贝升温培育、幼虫孵化、幼虫培育等关键技术,并成功地培育出文蛤稚贝1.55亿粒。

在养殖技术方面,随着苗种人工培育技术不断完善、人工育苗技术体系建立,文蛤的养殖方式也由过去的自然采捕和粗放式的增殖护养逐渐向池塘混养、网围精养、蓄水暂养、移苗增殖等集约化模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文蛤养殖产量已达8×104t,出口达3×104t。

随着文蛤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海洋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加重,文蛤的病害也随之发生。山东沿海滩涂是我国文蛤苗种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几年该海区文蛤死亡现象时有发生,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文蛤体质虚弱、费尼斯弧菌感染以及环境条件差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3]。据报道,在福建、广西、江苏等省也发生过文蛤大批死亡,文蛤死亡率甚至高达80%。2002年,任素莲等[4]对发生“红肉病”的文蛤作了组织病理学研究,在组织中发现了病毒样颗粒。2009年,李国[5]分离了文蛤病原菌(需钠弧菌)并对病文蛤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这些报道分析了文蛤大量死亡的原因和流行病学规律,开展其病原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和致病条件、病原传播方式和途径及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为有效地遏止文蛤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提出了理论依据。

文蛤大批死亡的原因除了病原及人为的环境污染等因素以外,与其种质质量的下降也不无关系。由于近年来野生种群资源量逐渐枯竭,造成苗种短缺,异地文蛤苗种被大量无序的引入,育种技术的不完善和对遗传知识的了解不够,生产单位盲目的进行育苗育种,对种群的遗传平衡造成了破坏,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遗传杂合度降低、抗逆性差、性状退化等问题。因此,要保护文蛤优良种质资源,就要借鉴陆地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等的遗传育种和选育经验,借助于生物技术手段来保护和改善文蛤的种质质量,推动文蛤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文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我国文蛤养殖初期,只是注重文蛤的增养殖,而关于文蛤的遗传背景,特别是文蛤群体的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并不多,这与该品种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很不适应。因此,开展文蛤群体遗传学研究,以摸清我国文蛤种质资源状况;在此基础上,加强养殖文蛤良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对确保文蛤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和文蛤种质资源的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文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

近年来,随着文蛤养殖业迅速的发展,分子生物技术逐步运用到水产养殖领域当中。其中,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已在种质鉴定、资源评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RAPD技术、ISSR-PCR技术、同工酶技术、AFLP技术以及序列分析技术等。大部分研究的结果认为,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文蛤群体间的基因流增加,基因资源正逐步减少。其中,陈大鹏等[6]利用RAPD技术对江苏吕泗海区分布的文蛤、青蛤、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文蛤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低于青蛤和四角蛤蜊,说明文蛤已出现种质退化迹象,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文蛤自然资源衰退严重、致使有效亲本群体数量减少,而导致的遗传漂变和近交,导致种质资源组成趋向同质化。

文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文蛤遗传育种、杂交育种等种质改良,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庄启谦.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张万隆.我国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s增养殖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渔业信息,1993,8(06):18-24.

[3]张锡佳,杨建敏,房椒珍,王希升,张汉文,李金明,汤宪春.浅海滩涂宫蛤病害防治技术[J].齐鲁渔业,2007,24(11):34-35.

[4]任素莲,王德秀,绳秀珍.“红肉病”文蛤中发现的一种球型病毒的形态发生与细胞病理学[J].水产学报,2002,26:03):265-269.

安徽省丘陵和山区的草场分为4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草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第一类型草场是丘陵草丛类,它的坡度小,一般小于20°,可利用发展黄牛生产或刈草发展及不适宜放牧的畜禽;第二、三类型草场是丘陵疏林草丛类和丘陵灌木草丛类草场,它们的坡度在20°以上,比较陡,有的在深山或大山区,草质较差,这类草场适宜放养山羊。山羊的攀登和行走能力强,合群性能好,喜采食灌木的嫩枝叶,且对劣质饲草的消化吸收能力优于牛和绵羊。适宜在这类型草场放牧饲养的山羊品种很多,较为理想的品种是湘西山区的马头羊,它不仅适合山区放牧,而且体型较大,生长发育快,肉的品质好,板皮质量优.第四类型草场是附属草场,主要是山边、地头、村旁,河渠沟旁的草场。这类草场在丘陵和山区面积比较大,鲜草产量高,草的品质好适合发展皮肉兔和草食家禽。

2发展林间牧业的作用与意义

以前对利用林间草场发展养殖业有一个误导,过分地突出牧与林的矛盾,忽视了牧与林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面。发展林间牧业,通过放牧可以对林地蹄耕,疏松土壤,同时畜禽的粪尿是林地优质的有机肥料,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与吸收利用;通过放牧,畜禽釆食灌木的嫩枝叶,抑制灌木的生长,减少与乔木争水争肥;通过放牧还能减少林中枯草和干树叶的积累,能减少火灾。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就有报道,我国在20世纪70~80年代长白山区和大兴安岭的林区就有成功经验的介绍。利用丘陵和山区的饲草资源,发展草食畜禽,只要投入少量的精科,搭建简易的棚圈,有人参与放牧和管理即可,因此是一种就地就近利用饲料资源,投入少,成本低,易管理,效率高的饲养业,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原同类型的饲养业。把广阔的丘陵和山区,建成我省草食畜禽的生产基地,并以该项养殖业带动饲料工业、肉类食品工业、包装业、运输业及劳务产业。这是一项符合山区实际,具有山区特色的阳光产业。也是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项目。

3利用林间饲草资源发展羊产业优势分析

4发展安徽省草食性羊的几点建议

总体看,我省草山草坡面积大,饲草蕴藏量巨大,是重要的后备农业资源,具有发展草食畜禽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利用山区丰富的饲草资源来发展草食畜禽,一则可向市场提供大量的畜禽肉,蛋,奶及高附加值的畜禽肉类加工产品,丰富人们菜篮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二则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则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因此,发展山区和丘陵地区草食羊生产对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把好引种关。发展起步时,引种很重要,要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引进适应山区放牧饲养的品种,能更好地发挥山区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

(4)保护好生态环。发展生产要与草场适宜的载畜量相吻合,不能因过量放牧而使生态失去平衡,可釆用分区轮牧的方法保护好生态平衡。

(5)疾病防控。搞好养殖食草畜禽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技术依托省、地、市、县畜牧兽医站和科研技术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指导养殖业,要确保形成上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富一方的局面。

(6)科学利用粗饲料。山区牧草主要是禾本科牧草,秋冬季这类牧草和干树叶类饲料,其粗纤维含量达33%以上,营养价值低难以消化吸收。有条件的养殖企要将这种类型的饲料进行醣化、碱化、氨化处理,不仅增加适口性,草食家畜爱吃,而且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将会提高5%以上。

THE END
1.农村养殖牛羊现状研究挑战与机遇的双刃剑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养殖牛羊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伴随着机遇的到来。首先,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等因素,使得传统的小规模户外放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需要;其次,从技术装备上看,大型机械化设备虽然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加剧了对人力资源依赖性;再者,从市场需求变化方面看,以环保意识增强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jia-ge/442668.html
2.牢记成本追逐利润猪牛羊养殖业的现状分析牢记成本追逐利润猪牛羊养殖业的现状分析 一、引言 在现代农业中,猪牛羊养殖作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领域,其经济效益对农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如何合理安排资源,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率,是所有养殖户面临的问题。本文旨在对猪、牛、羊三大类动物的养殖成本与利润进行深入分析,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和指导。https://www.rdnbq3552.cn/yang-zhi-zi-xun/620792.html
3.牧场智慧揭秘养牛羊业未来五大挑战与机遇风险一:养殖规模小,收入不稳定,过于被动。现在大多数的养羊人养殖规模较小,这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位置,容易被规模更大的养殖场所取代,即便不被取代,也面临着无法保证稳定收益的困境。缺乏足够的规模和竞争力是导致这一风险的根本原因。 风险二:没有承受突发事件的能力,如天灾人祸和市场价格的波动。散户由于https://www.zhanseog.com/xue-shu-huo-dong/525760.html
4.农牧业发展2022年以后养殖牛的前景与挑战技术创新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美国的一个案例中,一家公司采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监测牲畜健康状况,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疾病风险,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开发能够提供更高蛋白质含量和更低脂肪含量的特殊饲料,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国际贸易也在塑造这个行业未来的格局。不仅是因为出口需求增长,更是https://www.3svb9bc3.cn/nong-ye-zi-xun/347077.html
5.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kbtob.com/xue-shu-bao-gao/544976.html
6.养殖育肥羊前景分析机遇与挑战养殖育肥羊前景分析机遇与挑战 一、行业发展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增加,特别是对高质量肉类的需求日益增长。羊肉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因此,养殖育肥羊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https://www.tqddswnp.cn/te-zhong-yang-zhi-zi-xun/330002.html
7.农村养殖牧场的新篇章当前农村牛羊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在中国农村,牛羊养殖一直是传统农业中的一部分。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行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农村养殖牛羊的现状是一个多元化、复杂的情况。 首先,规模化经营成为趋势。一些富裕的小伙伴开始采取专业化、规模化的手段进行养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产业标准化。此外,大型现代化牧场也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hua/494567.html
8.养牛行情深度分析,市场趋势与前景展望品牌中心冰河铺子在品牌中心发布了:养牛行情深度分析,市场趋势与前景展望,摘要:当前养牛行情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随着国内肉牛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牛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养牛业逐渐受到重视。行业分析表明,养牛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也需要关注市场需求、政策法https://www.bjljykj.com/post/2130.html
9.猪牛羊养殖成本利润对比饲料成本疾病防治市场需求分析猪牛羊养殖成本利润对比饲料成本疾病防治市场需求分析 猪牛羊养殖成本利润对比 什么是影响养殖成本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猪牛羊养殖成本利润对比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养殖成本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饲料价格、疾病防治措施、劳动力和管理费用以及市场需求等。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物价水平差异很大,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动物饲料的https://www.gelafhotz.cn/sheng-zhu-yang-zhi-zi-xun/577513.html
10.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v0bh5xqt8.cn/yao-cai-zi-xun/625458.html
11.西部牧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公司作为兵团畜牧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具有带头和示范作用,公司的持续良好发展,对于稳定新疆区域的基础乳畜产品供应、促进社会就业都有积极的意义。凭借多年来强大的技术水平、优质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品牌口碑及产业链的管理升级,公司旗下“花园”和“西牧天山”品牌乳制品已经成为区域乳制品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处于区域行业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426/c657329266.shtml
12.2024年畜牧养殖市场行业现状特征及未来前景分析根据最新的行业报告,中国的生猪养殖市场规模已超过1.3万亿元,猪肉产量占全球的49%,消费量占51%。这一行业不仅是肉类供应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的调整,畜牧养殖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变革。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畜牧养殖市场的现状特征,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318d25f63c62ee5c52c16b0bf0.html
13.中国畜牧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经济概况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将对中国畜牧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首先,从市场现状来看,中国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畜牧业总https://www.zcqtz.com/news/1985373.html
14.南宁市西乡塘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年—2027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延续性,推进西乡塘区生态文明建设。以种养结合为抓手,坚持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完善畜禽养殖资http://www.xxtq.gov.cn/xxtqhbj/zfxxgk/fdzdgknr/qtzysx/hbgh/t5838004.html
15.畜禽养殖业市场分析报告20235、行业技术申请人分布 第2章:国外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2.1 国外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 2.1.1 国外生猪养殖业现状 1、全球生猪养殖行业供需状况 (1)全球猪肉消费量 (2)全球生猪存栏量 2、全球生猪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区域竞争格局 (2)企业竞争格局 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8/R0803/202309/11-559388.html
16.畜牧行业背景分析.pptx畜牧行业背景分析CATALOGUE目录畜牧行业概述行业发展历程行业政策环境行业市场分析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01畜牧行业概述请输入您的内容畜牧行业概述02行业发展历程古代畜牧业起源于人类驯化野生动物,随着农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饲养家畜为主的产业模式。起源与早期发展主要特点重要影响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729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