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羊产业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羊产业是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羊产业,对于满足肉、皮、绒、毛的消费需求,优化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产业扶贫都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驱动下,养羊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羊产业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方式相对落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进口冲击影响加剧,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特别是2015年以来,羊肉、活羊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养殖效益徘徊在较低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解决羊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用市场的手段,用改革的办法,不断增加绿色优质羊产品供给;要立足提高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羊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羊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绵羊山羊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最多的国家。2016年,我国羊出栏3.1亿只,年末存栏3.0亿只。羊肉产量由1980年的44.5万吨迅速增加到2016年的459.4万吨,增加了414.9万吨,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6.1%增加到2014年的29.6%。

与此同时,羊肉在我国肉类产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3.7%提高到2016年的5.4%,羊产业的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约7%,羊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稳步上升。

我国养羊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虽然是肉羊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主要表现为羊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现阶段,我国羊产业发展面临如下几个突出问题:

规模养殖比重低,生产方式仍然落后。目前肉羊仍以分散养殖为主,肉羊出栏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为36.5%,与家禽、生猪等养殖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饲养规模在10只以下的养羊户在农区占一半以上,严重影响着优秀种羊品种、动物营养等先进肉羊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肉羊生产标准化水平整体较低,养殖场设施条件简陋,机械化生产程度低,标准化智能化养殖技术水平不高。饲养管理粗放,粪污处理、疫病防控等设施设备配套跟不上,导致疫病风险大、养殖效益低。牧区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牲畜暖棚、饲草料储备库等配套率低,抗灾能力较弱,还没有完全走出“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困境。

内外价差较大,进口冲击影响加深。目前,在养殖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上,我国羊产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羊肉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一倍以上,而且还面临着生产成本“地板”抬升和价格“天花板”下移的双向挤压。据统计,2016年国内羊肉平均零售价格每公斤55.93元,而进口羊肉到岸价约17.7元,即使加上30%左右的综合税率,也远低于国内零售价。当前,我国正与多个国家开展自贸区等谈判,未来关税水平将继续呈降低趋势。已达成自贸区协定的澳大利亚,羊肉进口关税在10年内逐步归零,将进一步刺激羊肉进口。受进口羊产品价格影响,今后一个时期国内羊肉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养殖效益整体偏低,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2016年肉羊出栏价格先降后升,但整体仍低于2012年以来平均水平。2016年标准体重(45公斤/只)出栏绵羊平均每只盈利155元,比2015年减少37.9元,降幅19.6%;标准体重(30公斤/只)山羊平均每只盈利276.0元,同比减少86.8元,降幅23.9%。据调查,近年来活羊收购价格跌幅较大,但羊肉市场终端价格并没有降低。以锡林郭勒为例,从2013年收购活羊每只750~850元,下降到2014年每只450~550元,2015年每只350~450元,连续两年下降,总降幅达47%~53%,每只活羊平均收购价格约400元。而同期羊肉零售市场价格小幅下降,从2013年的每斤32元,下降到2014年的每斤30元,再到2015年的每斤28元,降幅仅为12.5%。特别是餐饮店消费的羊肉价格几乎没有变化,涮肉每斤45~60元,手把肉每斤70~80元。这与活羊收购价大幅下跌形成了巨大反差。

发展现代羊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去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羊产业发展,要立足市场、资源、技术等产业基础条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补齐产业短板,厚植竞争优势,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持推动生产方式转变,逐步提高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坚持以优势区域为重点,促进农区牧区生产协调发展;坚持以培育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加良种供应能力。《规划》提出,力争用五年努力,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现代羊产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

指导性发展目标是:在保障供给能力方面,到2020年羊肉产量500万吨,年均增长2.7%;在生产技术水平方面,肉羊平均胴体中提高2公斤达到17公斤,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60%;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达到45%。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推进羊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种群供种能力和个体生产性能。畜禽种业科技贡献率占40%,全面提升我国肉羊产业的整体水平,核心是做好做强种业。全面实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遴选国家核心育种场,建立系统的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体系,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督促育种企业提高场内测定的质量,提高国产优秀种公羊数量和质量。增强育种自主创新能力,扎实开展本品种选育,培育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快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种。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挖掘资源优良特性,开发地方资源特色产品。支持和鼓励以企业为主导,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成立联合育种组织,支持建设区域性联合育种站,搭建遗传交流的平台。组织实施畜禽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加大对种羊场建设支持力度,解决优秀种羊不足的问题,提高良种供应水平。

第五,完善扶持政策,调动生产积极性。政策支撑上,突出良种繁育、饲草资源开发利用等薄弱环节,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体系。科技支撑上,以安全高效养殖、良种繁育、饲草料种植等核心技术为重点,加强联合攻关和先进技术研发。推广普及肉羊舍饲养殖实用技术,形成区域主导技术模式,提高科学养殖水平。金融保险支撑上,组织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支持肉羊规模化生产,推动解决规模养殖贷款难题。探索建立肉羊保险制度,提高抵御风险能力。贸易保护方面,要坚持国内生产为主、适度进口补充的策略,把握好羊肉进口总量和节奏,提高进口产量质量标准,充分保护好国内生产者利益。严厉打击走私羊肉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防止未经检疫的羊肉进入市场,扰乱国内市场秩序,冲击国内产业。

THE END
1.畜牧业进步牛羊养殖技术的多样化应用与未来展望在过去,牛羊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放牧和简单的圈养方式来进行。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养殖技术逐渐被采纳,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还确保了产品质量。此外,它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使得畜牧业更加可持续。 遗传育种与繁殖管理 遗传育种是现代牛羊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精心选择优良血统,农民能够培育出https://www.gelafhotz.cn/shui-chan-yang-zhi-ji-shu/578138.html
2.“三农”专家谈肖海峰:多措并举,促进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畜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多数畜产品产量位于世界第一,产业素质显著提升,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质量安全达到较高水平,为保障我国居民“吃得饱”“吃得好”做出重要贡献。 https://news.cau.edu.cn/zhxwnew/5b909c3285b545eabac7533f1f808a27.htm
3.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https://www.kbtob.com/xue-shu-bao-gao/544976.html
4.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2018年第20期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正确使用兽药制品是控制人兽共患病的一种重要措施。因此,笔者对兽药制品在人兽共患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 我国大规模肉鸡养殖成本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SFA分析 关键词:肉鸡饲养 成本效率https://www.youfabiao.com/hljxmsy/201820/
5.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10篇(全文)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一主题,积极扩大种植,抓好养殖业,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274万元,同比增长17.72%。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t0i1t4i.html
6.畜牧兽医考试题(精选10篇)[3]丁静静.对于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04):270. [4]冯玉平.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03):56. 篇5:畜牧兽医专业试题 一、论述题:从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疾病控制等领域论述提高牛繁殖力的方法和措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g5pl1g0.html
7.自考10378农业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考试大纲识记:种植业资源的结构和区域分布特点理解:种植业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合理开发利用种植业资源的措施 (二)水产和畜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次重点) 识记:水产和畜牧业资源的区域分布和生产概况 理解:水产和畜牧业资源利用原则和我国利用中主要问题应用:合理有效利用水产和畜牧业资源的措施 (三)草地植物资源的开发https://www.zikaosw.com/jcdg/ksdg/18874.html
8.中国畜牧兽医文摘畜禽养殖业的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关士光;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畜牧养殖行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在进一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肉类产品消费需求的同时,对于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及清洁生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就现代禽畜养殖行业而言http://zxwa.chinajournal.net.cn/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3&mid=zxwa
9.中国畜牧兽医文摘1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现状1.1村级动物防疫员特殊作用我国广大农村仍以散养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服务一线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也必然是分散到村。畜禽散养比较发达的乡镇都有村2013年04期 v.29;No.17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山丹县设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黄天沧;刘养卉; 加快发展设施畜牧业,对于http://zxwa.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3&st=04
10.畜牧,范文专题,第1页列表,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2024年6月3日□ 关于发展畜牧业的对策和建议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市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持续调优农村经济结构,突出农牧结合,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市畜牧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发展现状近五年,全市畜牧业产值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6.1亿提高到2020年的https://www.wm114.cn/0v/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