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择“学硕”还是“专硕”?一些考生还存在着困惑,甚至有点“小纠结”。研招网特制作本专题,详细解读“学硕”和“专硕”的关系和区别。希望大家尽快确立属于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一般来说,专硕的考试难度比学硕稍低,减轻了考生复习的负担。比如,学硕考英语一,专硕大多考英语二,难度降低;专业课的难度,一般专硕也比学硕低。所以,如果你的基础不是很好,或者是跨专业的考生,那么不妨考虑一下专硕。
专硕主打的就是“实用”牌,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学硕相比实践机会更多。如果你读研的目的很现实,就是为了将来找工作的砝码更高一些,那你就可以考虑专硕。
报考专硕还是学硕,最后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分析,但无论是专硕还是学硕,都需要在备考上下足工夫。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
从统计表来看,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随着考研政策的变动,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
2017年以北京为例,据《北京日报》报道,在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中,瞄准专硕的考生比例逐年提升: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
在湖北省报考2017研究生的总人数中,报考专硕人数为58097人,比去年增加7108人,并首次超过了学硕报考人数。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分析,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教育部即提出积极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所以专硕规模扩大是必然趋势。
有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专业硕士教学模式不成熟,含金量不高,将来就业时可能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实,全日制专业硕士面向应届生招生,就是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如果这样的专业学位硕士难以就业,那么学术型硕士岂不是更没有就业机会事实上,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有点类似于“学士后”,重点不在于学术上的研究,而是致力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接轨。换言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势在于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更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