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时节,既是许许多多大学生们人生选择的关键季,
也是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季。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该怎样迈出人生的关键一步,选择,将定格成功的一半。
有这样一家企业,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无悔追求和选择,这就是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业务并紧密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牧原集团。
让我们走进牧原,通过今年校招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心灵世界来感受一下企业的担当和魅力。
163所院校的6713名学生报名牧原
褚义,一位来自周口、毕业于郑州大学的漂亮女生,她说,父辈都是务农的,很期待自己能在牧原成就一番事业。她还说,牧原是一家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牧原文化很大气,很丰厚,很包容但又不庸俗,在这里就业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包永志,这位从小生长在南阳白河边、毕业于郑州大学的帅小伙,和记者一谈起自己的选择便满脸的踏实,他说,牧原是家乡父老看着长大而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知名企业,在同行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这样的企业就业,一百个放心。
像包白斯古冷、褚义、包永志这三位大学生选择牧原一样,今年夏季,共有668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带着自己的梦想走进牧原,成为牧原事业发展的后继力量。
这668名毕业生分别来自山东、湖北、甘肃、山西、陕西、河北、内蒙、辽宁、安徽、河南等15个省(市区),其中硕士66人,本科531人,涉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163所院校,报名牧原的有6713名,招录比例为10:1。“无论校招名额或招录比例都创下了新的记录”。
据悉,校招大学生们将接受牧原集团3个月系统化的军事训练、生产一线实习和企业文化培训。
大学生们生产实习爱上猪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日前,记者在牧原集团建设的内乡县第十七分场采访在此实习的校招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自郑州大学的褚义对记者说,“牧原是一所全新的大学。”
记者注意到褚义说到一个“咱”字,从她说话的表情,看得出来,她对自己选择到牧原来创业非常满意,
刚进到这场里,他根本不相信这里是养殖场,而“像是公园”,那一望无际的绿色,还有那成群的飞燕低徊,让人感觉特别的美。“相信生活在这里的猪们也是蛮幸福的”。
“一个养殖企业,能把场区的环境建设的这么好,而猪舍里又是那么干净,猪粪尿又都被循环利用了,这体现的正是责任担当。”包永志说,“我一定要和牧原家人一起担当好自己应该担当的使命。”
培养甘于奉献的大学生员工团队
大学生员工们在生产一线的实习是踏实的,认真的,快乐的,也是平静的,但他们在军训场上却是威风凛凛,体现出了新一代大学生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可贵品质。
让我们把画面“切换”到大学生们军训的场面。
号令阵阵,步伐整齐,雄姿焕发,气势浩荡……你看,
校招大学生员工们那一个个方阵正向我们走来。
“这么有气势啊,如今可真难看到这场面了!”
在进入养殖一线生产实习前,这些大学生们集中在位于卧龙区龙升产业园区的牧原集团“三中心”进行军事化训练。这个“三中心”尽管目前尚未全面启用,但校招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偌大操场上的军事化训练宛如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当地不少人在这里驻足观赏。
“企业一季能接受这么多大学生就业,一是说明企业有责任,敢为社会担当;二是说明企业效益好、有潜力,对大学生的诱惑力特别强!”当地一位自称为乡镇干部的中年人这样说。
记者注意到,牧原“三中心”的建筑全是“西式”风格,高19层的“双子楼”特别雄伟壮观,院中央的“金字塔”在炎炎烈日下熠熠生辉,报到大学生们入驻的两座“侧楼”也很是显眼,一栋正在装修的职工公寓大楼,也堪与其它建筑相比美。
668名大学生组成多个方阵,在教官的指挥下,分别进行着行进队列训练。炎炎烈日下,
大学生们的汗水顺着脸面往下直流,湿透了全身。
尽管今年是牧原多年来校招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也尽管‘三中心’还有一些软硬服务配套没有完全到位,但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一走进这里,便融入到了牧原大家庭。
大学生将“牧原故事”愈发生动
牧原大厦前新落成的神秘的“金字塔”至今仍难以忘却今年校招大学生们走进牧原的沸腾场面。
让我们把镜头再切换到那一“爆场”的时刻。
7月12日,是牧原一年一度的校招应届大学毕业生报到的日子。这天,100多位老大学生员工身着统一服装进行简短的武装动员后即投入到“牧原新人”的报到接待工作中。
记者跟随着刚从市里车站接来走下大巴车的一批大学生走进“三中心”那“金字塔”的一瞬间,“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便袭上心头——而此时此刻,无论是谁,当你置身在这清凉的世界里而全身心吮吸那幸福的享受的同时,
你依然会用“火热”这个字眼来形容眼前的场面——
可容纳2000多人的金字塔会场挤满了排着队办理报到手续的大学生和许许多多送孩子报到的家长们——这场面,这“人海”,几乎可以和一些大的城市那人才招聘的火热场面比壮美。而身着红色上衣的老员工们正按照他们提前设定的报到流程紧张而有序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他们,又恰似在这人海乐章中跳动着的“牧原心梦”的美丽音符。
创造出比“金字塔”更富有的文明和财富。
眼前的场面,已拉开了一代牧原新人创新创造生动故事的序幕。
为了让大学生们在牧原展现出更好的自我,牧原给报到的大学生们推荐了两本书《不抱怨的世界》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也是让学生们入职前的“必修课”
。
大学生追随的是牧原的事业和精神
24年前,秦总顺应时代,紧抓机遇,和妻子钱瑛一起选择回农村老家白手创业。他们走过艰难困苦,敢于创新创造,勇于担当责任,用心追求极致,不断拓展生产经营规模和人才队伍,目前已建起了集约化养猪规模全国最大、拥有420多项专利技术和在国内同行领先的育种、营养、兽医、环保等核心技术,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业务,集自主研发、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生态农业、金融地产、公益事业、电商服务等融合一二三产业多领域而共同发展的集团企业,现有员工10000多名,总资产200多亿元。
从董事长秦英林当初丢开“铁饭碗”回老家村白手创业,到“宁可不赚钱也绝不使用瘦肉精”,“坚守诚信,坚决偿还企业急需、本可打包处置而免于偿还的2540万元贷款”,“敢于担当,以国家最高收购价收购农民手中的芽麦”……这无不体现着当代企业家的眼界、胸怀、品质和担当,他引领培养、厚植、传承的正是推动企业不断进步而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在采访中,不少大学生说,能冲过“招聘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牧原人,“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跟着有责任、有眼界、有胸怀、敢担当的企业干,有前途……“众人眼里有杆秤,看到这么多大学生选择牧原,更坚定了支持孩子人生选择的信心,相信儿子一定能在牧原这个平台上成就一番事业。”来自山东看似还相当年轻的一位学生家长来送儿子报到,他这样对记者说。而一位来自湖北的家长则说“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好人,做好事,工作稳定,收入高……能在牧原工作,这几方面都不用我们家长操心……相信孩子在牧原能成长为一名懂感恩、有成就的时代好男儿。”
“董事长”给大学生讲授文化主题课
“诚信不是让别人看的,是对自己灵魂的承诺,我们一定要像坚守生命一样坚守诚信。”
“承担责任,不求回报,我们要把1%的责任当100%的责任去勇于担当,在责任来临时,敢于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使命,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有能力未必是英雄,敢于付出,勇于担当才是真正的英雄,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我们一定要坚守正确的价值观,致力把企业的内部价值转化为外部价值,在社会好的评价中对企业、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
7月底,在牧原一年一度的企业文化培训班上,
“诚信牧原”,无论做人做企业,诚信是成功的根本;
责任牧原,要求员工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负责,在责任来临时,敢于担当;
秦总结合自身和企业实践,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从“天理、情理、法理”的辩证角度,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征博引,引导员工通过”认知、感悟、践行、坚守”四重境界,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传递“敬天爱人,依道而行”的企业精神。大学生员工们普遍说,他们在这里“听到了在大学里听不到的东西”。
做大责任让更多大学生有英雄用武之地
近年来,牧原事业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牧原。目前,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已有近3000人。
牧原非常重视大学毕业生在企业的成长。目前,在企业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有近千人,其中,牧原股份所属的28个子公司总经理,有26位是近年来走进牧原的大学生,他们年纪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
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发展压力和大学生就业越来越艰巨的复杂局面,牧原人有自己的责任担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治年说:“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优秀人才,不能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牧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并将致力把这一平台打造的更广阔、更坚实,并不断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牧原有英雄用武之地而成为财富创造的生力军,传递时代进步价值理念的新生代。”
牧原因大学生而生并生龙活虎,牧原又将因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而走向世界,最终实现“百年牧原”的美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