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宁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是学校设立最早、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二级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国首个新农科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之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20人、博士4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感动中原最美教师1人。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和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始建于1985年,曾隶属于原湖北农学院,历经畜牧兽医系、水产养殖系、特种生物研究所、养殖系和动物科学系,2003年并入新组建的长江大学,更名为“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学院下设动物医学系、水产养殖系、动物科学系和动物医院、黄鳝基地、鸵鸟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于上世纪初的四川大学农学院畜牧组。1993年畜牧系和兽医系合并成立动物科技学院,2007年动物科技学院分设为动物科技学院和动物医学院,2021年动物科技学院又分设为动物科技学院和草业科技学院。支撑学院人才培养的机构还包括动物营养研究所(正处级)和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副处级)。学院现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2个本科专业。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省重点学科水产等学科。畜牧学在2017年教育部-级学科评估A-(排名全国并列第三),以畜牧学为支撑的我校动物学与植物学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创办于1950年,前身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1960年设立云南畜牧兽医学院,1961年合并至昆明农林学院成立小哨分院,1964年迁至昆明农林学院本部(现址)成立畜牧兽医系,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成立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79年迁回现址。1995年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院长期立足云南独具的畜禽、水产、蜜蜂和饲草饲料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和畜牧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已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具有“本-硕-博”培养体系的畜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畜牧业科技中心,为边疆经济社会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前身为1957年西藏咸阳民院牧医科,1972年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林芝筹建处创建的农牧系,1973年5月开始兴建实习牧场,兽医门诊等为教学服务的基础建设。1974年,西藏民族学院林芝筹建处改为“西藏民院林芝分院”,牧医科改为牧医系直至2010年。1974年从西藏民院总院迁来的首批学生中有牧医61人,1978年学校第一批实验室建成,牧医系拥有了第一个实验室生物实验室,1982年在全西藏首次招收畜牧专业30人。2010年8月6日成立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10年10月27日更名动物科学学院至今。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历经70多年发展,已成为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的动物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现设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草业科学系、伴侣动物系4个教学单位,拥有教职工6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4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占80%,师资雄厚。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外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渊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所设农科,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一个畜牧兽医高等教育单位。在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取得一批丰硕的部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和刘守仁在内的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是浙江大学发展史上最早建立的学院之一。追本溯源,1918年设立兽医科,拉开了动物科学技术教育的帷幕。随着四校合并,1999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学系、饲料科学研究所三个单位合并组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07年,在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学院确定了“厚德博学、慎思敦行”的院训和“奋蹄牛”形象的院徽。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是“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兽医学、畜牧学2个一级学科,均为福建省高原学科,兽医学进入2021、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拥有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点和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动物学、蜂学2个学术型博士点,兽医学、畜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3个硕士学位点,兽医、畜牧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动物医学、蜂学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动物科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最早溯源于1938年创建的江西兽医专科学校,主体前身源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49年9月,中正大学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以南昌大学兽医专业为基础,由河南农学院兽医专业、湖南农学院兽医专业、广西农学院兽医专业和江西兽医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西农学院兽医系。学院又一支源脉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畜牧兽医系,1969年江西农学院兽医系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畜牧兽医系合并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畜牧兽医系。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92年成立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996年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始建于1958年,学院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畜牧产业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注重协同创新,在动物科学、马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初,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私立通州师范学校。在冯焕文、张照等老一辈畜牧学家的带领下,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学院得到了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前身是新疆八一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学院设有动物科学专业,学制4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动物科学专业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设有动物科技与生产管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禽遗传与繁育等3个专业方向。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原贵州农学院畜牧系;1958年更名为贵州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97年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等四校合并组建新的贵州大学,更名为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2002年在动物科学系的基础上组建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院肇始于1939年抗战时期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所设立的畜牧科。动科院是西昌学院2003年合并升本后首批设置本科专业的学院之一,在学校升本以前,先后开办了兽医(1978年)、畜牧(1985年)、畜牧兽医(1990年)、养殖(1992年)、水产养殖技术(1998年)、饲料与动物营养(200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2001年)、药品生产与营销(2002年)等专科专业;学校升本以后,先后开办了动物医学(2003年)、动物科学(2004年)、水产养殖学(2005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2006年)、生物科学(2011年由学校当时的轻化工工程学院调入)、环境科学与工程(2013年设置,2017年调入新设立的资源环境学院)、动物药学(2014年)、制药工程(2016年)。从2005年开始,专科专业中学院仅保留畜牧兽医专业,其余专科专业停止招生。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前身为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创立于1938年。学院现设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2个本科专业;有畜牧学和兽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个兽医博士专业学位点、水产养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点、农业硕士畜牧领域和渔业发展领域学位点;拥有畜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建设点2个,广西双一流建设学科(畜牧学)1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畜牧学、兽医学)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