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农村生活,可供农民选择的就业项目和创富机会较少,很多农民通过承包土地搞种植,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农村养殖业良好循环稳定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养猪网资料显示“十四五”规划以来,国家大力推动扶持农业、农村、农民经济增长,各类惠农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不断向农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促使三农领域稳定可持续发展。
2019年,在《关于家禽等养殖业发展,增加肉蛋产品供应的通知中》,大力发展适度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应用先进养殖技术,加强动物防疫、免疫等各类疫病的防控。2020年,在《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提升养殖行业竞争力,推动养殖行业稳定发展。2021年,在《推动养殖行业有序规范发展,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大行动”方案中》,实施水产绿色、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推广等,只为推动农村养殖行业稳定发展。
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建立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养殖产业,实施奶业振兴,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推动乡村养殖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养殖业合理、有效、长远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众所周知,近些年,很多农村养猪户,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产业架构发生改变,产能下降,价格上涨。2019年,猪价一度成为养猪人的巅峰时期!
稳定猪肉价格的同时,更要保障市场供需能力,2021年生猪产能过剩,猪肉价格一路下滑,农村养猪人迎来养猪“寒冬期”,虽然猪价行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却让养猪人苦不堪言。2022年之后,国内畜禽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畜禽养殖业进入“低谷期”!在《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动农村养殖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对畜禽禁养区的动态监测,规范农村养殖业。
应拆尽拆,农村养殖业“三不准、两拆除”,养殖户要注意农村养殖“三不准”:不准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农村养殖业与环保问题一直是较为敏感的问题,“禁与养”备受争议!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留住蓝天白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等,环境保护与养殖业发展时常产生摩擦!农村很多区域,被划定成为“禁养区”,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区域,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范围。然而,个别地方对农村养殖行业整治过程中,存在违规划定禁养区现象,为了保障农村养殖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不准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