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林草局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厅(局、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局:

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是我国内陆渔业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水面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水域生态文明、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大,大水面渔业发展空间大幅萎缩,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升级。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亟须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根据大水面生态系统健康和渔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展渔业生产调控活动,促进水域生态、生产和生活协调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两山”理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满足人民对优美水域生态环境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有效发挥大水面渔业生态功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水域生态保护和渔业生产相协调的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功能,科学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加强水域环境保护。兼顾大水面在防洪、供水、生态、渔业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一水多用、多方共赢”,推进水域共享共用共治。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渔业资源禀赋、水域承载力、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等情况,科学布局、分类施策,坚持“一水一策”,合理选择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方式。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强化模式提炼,推动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坚持质量兴渔、三产融合。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升水产品品质,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质量效益。发挥大水面渔业优势特点,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休闲渔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大水面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实现充分融合,渔业在水域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明显提升,大水面生态渔业管理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优质水产品比重显著提高,产业链有效拓展延伸,形成一批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机制高效、利益联结紧密的生态渔业典型模式,基本实现环境优美、产品优质、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相得益彰的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格局。

二、强化统筹布局,推动协调发展

(四)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保障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空间。统筹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对于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发展渔业的区域,要严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允许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区域,要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合理发展生态渔业,防止一刀切、不加区分地禁止所有渔业活动。要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按照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要求,落实水产养殖业发展空间。完善重要养殖水域滩涂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养殖水域滩涂占用,严禁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用途。依法开展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依法核发养殖证,保障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以空间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设置大水面生态渔业必要的设施,统筹协调大水面渔业生产与航运、水生态环境及鱼类生殖洄游等方面功能。

(六)以严格资源管理为基础发展传统捕捞渔业。传统捕捞生产要严格按照《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要求,实施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管理,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执行长江流域重要水域禁止“生产性捕捞”的有关规定,针对以特定资源利用、科研调查和苗种繁育等为目的的捕捞,要制定专门办法进行专项管理。除自然保护区的原住居民可开展生活必需的传统捕捞活动外,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开展捕捞生产。要在明确种群动态、资源补充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定额、定点、定渔具渔法和定捕捞规格的精细化管理。

(七)以科学合理为前提发展网箱网围养殖。要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根据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设网箱网围,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和密度,加快推进网箱粪污残饵收集等环保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支持同一水体不同区域采用轮养轮休养殖模式。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开展网箱网围养殖,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发展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应投喂利用率高、饵料系数低的高效环保饲料,鼓励发展不投饵的生态养殖,严禁非法使用药物;经营主体应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分析,防止污染水环境。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网箱网围养殖,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允许原住居民保留生活必需的基本养殖生产,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

三、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十一)推进高质量融合发展。利用好大水面景观资源,充分挖掘大水面生态渔业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垂钓、观光、餐饮、康养深度融合。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旅游、垂钓、餐饮等业态的发展不破坏大水面生态环境。在有条件的大水面临近区域积极发展生态水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水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开发方便快捷的水产加工食品和具备当地特色的旅游“伴手礼”产品,发挥水产品加工业“接一连三”作用。搭建产品展示平台,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产品宣传推介,支持申请创建大水面绿色有机水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区域公用品牌。

四、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十五)加强宣传推广。依托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机构和有关企业,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科普宣传,打造一批大水面生态渔业样板,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带动先进经营理念、模式、技术的推广应用。

THE END
1.2021国家农业补贴项目有哪些?我来告诉你此外,企业申报项目和本地财政扶持项目一定要对称。举个例子,你申报的项目虽然是国家公布的政策扶持重点,但不一定是本地财政规划扶持的重点,那就会存在项目不对称的问题。同样的道理,每个地方扶持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你们当地规划重点扶持种植业,而你发展的是养殖业,那申报起来就没有种植业的顺利,资金肯定也没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62712871&efid=d4mFqJrpTIDZldG7JhsRyQ
2.农村养殖创业好项目有哪些16篇(全文)在来宾市,电厂产生的余热水资源,被用来大力发展罗非鱼、鲳鱼等短平快水产养殖项目。 来宾电厂余热水养殖场充分利用电厂排放的余热水,通过流水化、高密度养殖淡水白鲳、罗非鱼等暖水性鱼类,年产鲜鱼150万斤以上,年产值650多万元,平均单产每亩5万多斤,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单产最高的温流水养殖场,为保证柳州、来宾两市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p1g549a.html
3.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点扶持这样28个项目!11、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1年,继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https://www.meipian.cn/3ckh7e7q
4.农村养殖业什么项目国家有补贴农村养殖业国家有补贴的项目是: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2、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3、支持优势特色种养示范专项;4、畜禽良种补贴;5、水产标准化养殖补贴;6、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法律依据 《农业法》第十六条国家引导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https://mip.64365.com/tuwen/aaavkzn/
5.海南养殖业扶持项目(海南养殖业扶持项目公示)会东网1. 海南养殖业扶持项目公示 海南自由贸易港对养殖业的利益很多,如进口中小型动物养大后卖到大陆。 2. 海南省养殖业补贴政策 一、海南三胎政策最新消息: 近日海南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做好支持三孩政策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任务部署,积极支持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实施,https://www.huidongwang.cn/38669.html
6.国家支持的养殖项目一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业领域的投入逐渐增加,尤其是对养殖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促进农民朋友积极投身于养殖行业,以此来提升农业产出值和农户收益。那么国家究竟扶持哪些养殖项目呢?以下我们将向您简要介绍几种较为常见且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养殖项目。 https://www.wikicleta.com/post/3324.html
7.水产养殖项目指导技术我国近些年对水产养殖业很重视,且各地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目前多数种类的水产可获得一定的国家补助,那2022水产养殖国家补贴政策是怎样的?渔业养殖具体多少亩有补贴? 一、2022水产养殖国家补贴政策是怎样的? 1.2022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国家补贴政策: 全文阅读 河北省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具体有哪些措施?附官方解读https://m.tuliu.com/tags/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