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白雪覆盖下的寒冷天气,滴水成冰;一边是供销两旺的牛羊交易市场,热气腾腾。新年临近,记者在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的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黄公市场)看到,人山人海的活畜交易市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早些年,黄公市场一直是伊犁活畜交易的集散地,现在则是集百货、牲畜交易、餐饮、生鲜、果蔬、服装售卖为一体的农贸市场,面积和规模在全疆都赫赫有名,而人气最旺的当属活畜交易区域。每周一、周三、周五的活畜交易日(巴扎),来自疆内外和伊犁河谷的养殖户、牛羊商贩、牛羊经纪人、农民及小商小贩们早早就赶到市场,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看牛买羊、讨价还价、牵畜装车、移动结算,不仅搅热了活畜交易市场,还带动了全疆活畜交易的人气,对疆外市场也形成了供货渠道,规模化输送,年交易量巨大。
每次超万人的巴扎
在羊交易区,凑在一起有讨价还价的,有抱着羊掂量轻重的,还有赶进赶出的,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走在马交易区,可得小心躲避骑着马儿来回小跑的人。原来,这里骑马遛马是打卡项,买家和卖家都会骑着马儿遛一圈,既展示马的身姿、体态,也试试马的品质。
最火爆的当属牛交易区了,吆喝声、交易声、牛叫声奏出一曲特殊的“乡村交响乐”。成群的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改良牛挤满了交易区,人们穿梭其中,看着、挑选着、议论着。
在黄公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牛羊经纪人了,他们都是能言善辩之人,可敏锐捕捉买卖双方的心思。你看他们丰富的表情、特殊的手势,就很有意思:表情严肃、嗓门大,说明买卖双方给出的价格差距有点儿大,他会尽力帮着说合;喜笑颜开、语气平和的,说明双方都满意,交易成功,经纪人的“茶钱”也就到手了。
“这头牛体格壮硕,过些天过年了还要涨,就别犹豫了赶紧牵走。”“你也让一步,买卖就成了。”在西门塔尔牛交易区,记者看到,吾尔开西·吐尔汗左手牵着买牛人的手,右手牵着卖牛人的手,把买卖双方的手交叉在身前,不停地说合着。在众人围观之下,一头体格庞大的西门塔尔牛以2.7万元的价格成交,买卖双方都表示满意,吾尔开西·吐尔汗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这是他今天的第三单生意了。吾尔开西·吐尔汗是伊宁市民,不仅做牛经纪人,自己平时也收牛卖牛,依靠黄公市场,他的收入年年攀升。
当天,有超过1万人进入市场,在新年来临之际,为活畜交易再添一把火。
一年超百亿元交易额
黄公市场占地620亩,由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累计投入2亿元进行建设,这里功能区分合理,交易井然有序。市场办公室主任王磊告诉记者,市场不仅引进金融驿站,还协调伊宁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和乡畜牧兽医草原工作站在市场内办公,方便前来交易的养殖户。
“网友邀请我来这边看看,昨天刚从宁夏赶来,黄公市场确实挺让人满意的。”来自宁夏的杨西宁从事活畜交易生意多年。受伊犁网友牛经纪人李小龙的邀请,这是他第一次来伊犁黄公市场看牛收牛。不到两个小时,他就选好了一车新疆褐牛发往云南。杨西宁告诉记者,只要有合适的牛就会批量收购,云南的牛肉市场需求较大。“今天装了一车大概有50多头牛,天气太冷了,可交易很火爆,希望可以多收些牛带走。”
昭苏县农民阿力木江·艾力一直在牛交易区溜达看牛,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选定了10头牛装车带回昭苏县。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事牛羊屠宰销售生意,每周都要来黄公市场买牛,每次购入10头牛左右,他自己也是养殖大户,存栏有150多头牛。
市场内,买卖双方因交易频繁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他们交流顺畅零障碍,各族群众因为活畜交易增进了解,因互相了解促进交易。
2020年9月,黄公市场还被评为伊犁自治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点,各族群众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从活畜交易中一起追梦好日子,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满。
幸福乡村的致富密码
黄公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市场所在的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阿勒推村用老市场土地入股公司,每年有市场收入的3%回报,在完善市场整体布局的同时,提高了村集体收入。村里有钱办事了,村委会的底气更足了。
为规范引领黄公市场的健康发展,加速推进养殖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引擎”,伊宁县重磅推出“政企银担”合作机制,以解决养殖户贷款问题。由县政府出资设立发展风险准备金3000万元,银行和担保公司按风险准备金余额放大10倍,向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放款和提供担保。这一机制不仅增加了畜牧养殖贷款额度,还将养殖户贷款年利率从8.24%下降到4.9%,激发了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热情和信心。目前,已发放贷款1500万元,帮助了一大批各族群众发展养殖业,乡村产业也得到进一步壮大。
眼下,愉群翁回族乡依托黄公市场大力推进牛产业强镇建设,全乡养殖户达5000多户,千头牛以上养殖小区4座,百头牛以上家庭农场28户,小规模家庭养殖户500余户,发展养殖业蔚然成风,成为各族群众的家庭经济主要收入。同时,养殖产业还带动饲草料加工企业十几家,年销量超过20万吨;畜产品初加工企业30余家,带动百货、餐饮、住宿就业岗位和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
当天在市场买了两头牛的祖力亚·拜合提亚尔是阿勒推村村民,年纪轻轻的他养牛很有一套,存栏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头牛,主要养殖新疆褐牛,常年和山东等地有生意往来。他说,因为数量多,运输也比较方便,疆外市场看好新疆牛,村里养牛羊的村民都发家致富了,日子越过越好。
中午过后,黄公市场的牲畜交易接近尾声,停在市场内大大小小的卡车、货车开始装运牛羊了,赶着牛羊上车的人们脸上带着些许满足、期待的神情。因为他们相信,新年来了,牛羊交易生意一定会更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