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例6篇

宜丰县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一、扶持对象及标准

根据我县历年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实际情况,2021年扶持对象为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全县共扶持6家市级示范社,每家扶持5万元,扶持资金总额30万元。优先支持带动产业扶贫的农民合作社。

二、扶持内容

(一)发展生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农产品加工、分级、储存、运销设备,引进良种和推广实用技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二)成员教育培训。开展互助合作知识培训、法律宣传和培训、生产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等。

(三)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四)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支持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或地理标识认证,鼓励合作社争创国家及省级著名商标品牌称号。

项目补助资金不得用于修建楼堂馆所,不得发放人员工资、福利和奖金,不得购置交通工具,不得用于旅游、娱乐消费等。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基本条件

市级示范社。

(二)其他优势条件

产业基础好、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服务内容全、社会效果好、管理民主化。

四、申报程序、资金拨付程序及项目管理

(一)申报程序。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向县农业农村局上报申报书(申报书格式见附件),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并进行合规性审查,符合条件的,公示后在指标范围内择优向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推荐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复审认为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不予扶持,重新组织申报。

项目申报材料要成册装订,不能出现文件夹式的活页,凡是复印、复制的材料均需加盖合作社公章,以确认复印件、复制件与原件一致。

项目申报材料一式七份于2021年3月25日前上报到县农业农村局,同时发送电子版到13870522801@163.com。

(二)资金拨付程序。申报的项目经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确认符合条件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备案后,申报单位开始实施项目。项目实施完成后,实施单位申请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验收。验收合格的,按有关程序申请、拨付项目资金。

(二)项目管理

1.项目实施单位要科学合理使用财政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在农业农村、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和使用方向正确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2.合作社要面向全体成员公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3.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将对上述工作和项目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021年12月25日前,项目实施单位向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报送项目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

附: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申报书

附:

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

申报书

农民合作社全称:

申报内容: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

填制日期:

宜丰县农业农村局宜丰县财政局制

目录

1.表一: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基本情况表

2.表二:农民合作社基本情况表

3.表三: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审核意见表

4.表四: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实施单位人员安

排表

5.营业执照、产品注册商标证书、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证书、地理标识证书、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6.资产负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变动表

7.项目说明

表一

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情况表

实施单位:

农民合作社名称

(加盖公章)

项目名称

项目

建设

内容

项目总投入

(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财政

扶持资金

预计产生效益

表二农民合作社基本情况表

合作社名称(公章)

地址及邮编

法定代表人姓名

身份证号

法定代表人身份

注册登记机关

入社社员总数(户)

其中:农民社员数

带动农户数(人)

社员出资总额

带动贫困户(人)

2020年带动贫困户增收总额(元)

产业类型及经营范围

基地、产品获得

认证及证书编号

注册商标名称

主要种养(或服务)品种及规模

农机拥有量(台、套)

销售(服务)收入(万元)

标准化生产率(%)

成员主要生产资料

统一购买率(%)

主要产品(服务)统一销售(提供)率(%)

2020年培训社员期数/人次数

/

2020年底资产总额(万元)

2020年召开社员

(代表)大会次数

2020年合作社总收入(万元)

2020年可分配

盈余总额(万元)

联系人

表三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审核意见表

农民合作社意见

法定代表人签名:项目单位章:

年月日

县农业

农村局

县财政局

意见

经组织专家初审,并经合规性审查,同意推荐上报。

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

负责人签名: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年月日年月日

单位

账户

收款单位:(本单位在银行类金融机构所开户头的全称)

开户银行:

账号:

备注

表四

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实施单位人员安排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在合作社中

的职务

任务分工

联系方式

项目说明

一、任务计划

(一)项目实施目的及背景,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二、合作社有关情况

(二)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产业发展及前景等情况。

(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2013年,福建省在10个县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重点扶持特色水果(重点柑橘)、蔬菜、食用菌的冷藏保鲜和烘干设施的建设。项目惠及95个专业合作社和40个农户,共建设完成初加工设施328座,其中组装式冷藏库257座,简易冷藏库12座,普通烘房1座,热风烘房53座,多功能烘房5座,增加冷藏能力2.3万吨、烘干能力200吨/天,带动近3亿元投资。

三是提升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设施和技术水平。新建的冷藏和烘干设施标准高、质量好,通过初加工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不仅改善了福建省水果、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同时,带动农户形成了“学技术、用技术、建设施、促增收”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农户掌握了果蔬、食用菌产后初加工适用技术,提升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水平。

四是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良好。通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奖补对象示范带头作用,让广大农民意识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要性,调动了大家建设冷藏库等产地初加工设施的积极性,很多专业合作社农户纷纷要求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

二、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强化政策配套和机制建设

2.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近两年的调研情况,立足福建省实际,本着突出重点,扶持优势主产区等原则,省农业厅和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确定2013年中央奖补资金全部用于补助当年新建水果(重点柑橘)、蔬菜、食用菌冷藏保鲜和烘干设施。按照福建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分布情况,结合各地现有的工作基础、当地政府重视程度和农户及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等情况,确定闽清县、福安市、古田县、仙游县、惠安县、漳浦县、平和县、连城县、建宁县、顺昌县10个优势特色农产品主产县为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试点县。10个项目实施县也都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县的实际,制定了突出本县特色的项目实施方案。如平和县重点扶持溪蜜柚主产区的4个乡镇的7个专业合作社建设蜜柚100吨组装式冷藏库,闽清县以柑桔和食用菌为主导产业,重点扶持6个专业合作社建设100顿和50吨组装式冷藏库,体现了突出产业特色和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

3.精心组织,做好宣传培训和项目启动工作

4.规范操作,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

指导督促10个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县制定本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设施的本地化技术方案,同时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分组分赴10个实施县考察落实补助项目的实施情况。各县农业局和财政局也积极配合,在组织项目申报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力求充分掌握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建设意向,在此基础上组织申报,本着尽量向主产乡镇集中的原则,进行筛选优化,确定补贴对象,多数县优先安排果蔬、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实施单位,提高了项目集中度和推进效率,在申报审批过程中,各地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逐级上报、逐级审批,并在村级实行公示制度。

5.严格验收,发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资金的补助效益

为全面实施好2013年福建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严格项目验收,规范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建设任务的高质量完成,省农业厅和财政厅联合印发了验收考核方案(闽农计[2013]285号),明确了验收考核的原则、内容、方式和程序,召开了全省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验收考核部署会,成立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省级专家组,各项目县结合实际制定本县具体的验收考核方案,成立由县农业局、财政局和省级专家组的成员组成的验收组,通过实地测量、核对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措施,对补助设施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合格的及时兑付奖补资金。同时福建省正在组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编写《福建省特色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干制加工技术手册》,加强设施使用的技术指导,确保建成的设施管理好,使用好,使其真正在农产品减损、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作用。

三、存在问题

1.奖补建设资金相对不足

合作社、农户建设冷藏库的积极性很高,申请数量大,但限于项目额度,相当部分有意向的合作社和农户没有得到建设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

2.奖补设施规格存在局限

福建省果蔬、食用菌主产区的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都较大,且南方气候的原因,需要的冷藏量也较大,最大100吨的冷藏库规格偏小,无法满足冷藏需要。

四、政策建议

1.增加奖补资金

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奖补资金的投入,扩大实施的区域,满足更多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需求。

联系人:赵振兴

附件:

1.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设施建设需求调查表

2.吉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扶持政策明白纸

附件2:

吉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扶持政策明白纸

什么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由农业部和财政部在2012年启动,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方式,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和烘干设施,改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的补助项目。

奖补范围、实施区域和奖补对象是什么?

奖补范围是新建的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果蔬烘干设施。我省项目实施区域为马铃薯、果蔬主产区。奖补对象是项目实施区域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

项目奖补方式是什么?

采取“先建后补”方式。获得批准建设完成的初加工设施,经县级农业等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由县级财政部门向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兑现奖补资金。

具体是那些设施可以获得奖补?补助标准是多少?

按啥程序申请和建设?

第一步:农民和专业合作社到项目实施乡(镇)政府领取填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奖补设施建设申请表》,一式三联,每个设施一份申请表。每个农户申请建设不超过2座,每个专业合作社申请建设不超过5座

第二步:乡(镇)政府审核盖章后报送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批,审批后农民和专业合作社留存申请表第三联,并按照批准建设种类、型号进行施工建设。

第三步:设施建好后,持申请表第三联到县级农业局申请验收。联合验收组验收后在申请表验收人栏内签字盖章。

第四步:联合验收组验收合格后,由县级财政部门通知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持申请表第三联和有效证件领取奖补资金。

申请成功了不会建咋办?

县级农业部门将对申报成功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人员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和指导。

吉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是一项新启动的、目前在部分省区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2012年以来,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农口部门的共同努力,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实施地方的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普遍反映,项目选得对、选得准、作用大、效果好。现将两年来的项目实施情况及2014年工作通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效

实施项目的各级地方政府重视程度都非常高,推进力度不断加大。2012~2013年,内蒙古达茂旗得到中央财政项目补助资金700万元,旗政府整合“一事一议”资金、地方财政应急资金和有关部门对口帮扶资金等3200万元,全部用于马铃薯贮藏窖建设,两年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7.8万吨,强化了当地马铃薯的主导产业地位和发展基础;福建省政府明确提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用地享受农业生产设施用地政策,不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实践表明,主产区建设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切实起到了减损增供、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进增收等多方面的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

二、实施项目的基本要求

(一)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

一是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根据农业农村部通知要求及市安委会、农业农村局关于安全生产的总体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对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中排查的隐患开展“回头看”,杜绝“三合一”场所出现。期间,全市共计检查农机生产经营单位60家,排查隐患35个,并全部整改完毕。二是部署“三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百日行动和冬季农机安全执法工作。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18年“三秋”期间农机安全监管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执法百日行动的通知》和《**农业机械监理总站关于加强2018年冬季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为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安全生产监管的需要,结合“三秋”重点农时季节,部署开展了全市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百日行动,要求各区深入排查建立本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台账、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加强专项安全生产普法力度等工作。冬季强化设施农业机械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在设施农业换茬季节和冬季卷帘机使用频繁时期,加强执法检查,确保作业机具安全设施齐全,制止和纠正各类违规操作。全市在三秋和冬季共完成农机安全执法检查3341件,共作出行政处罚162件。

(二)持续推进变型拖拉机整治

(三)严厉打击农机假牌假证及翻新造假

在农机安全执法检查中,严格按照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法律法规规定,加大对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进行检查,目前**未发现存在伪造、变造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等违法行为;在取消《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后,加强事后监管,对农机维修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切实维护农机维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监管新规定。

(五)推进实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出厂合格证标准。

截至10月30日,共建成贮藏窖10吨396座,20吨154座、60吨221座;通风库20吨69座、50吨425座、简易冷藏库10吨20座、20吨47座、50吨334座;组装式冷藏库10吨6座、20吨5座、50吨20座、100吨94座;在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验收并在公示7天的基础上,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组成的联合验收工作组对各县(市、区)验收合格设施按一定比例进行了抽查验收,抽查的所有设施符合《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奖补设施技术方案》要求,兑付奖补资金额度3674万元,占中央财政奖补我省4000万元的91.85%,各项目实施县(市、区)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设施的建设工作。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贮存能力,新增贮藏能力7.13万吨,马铃薯贮藏能力由去年的11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3.03万吨,果蔬贮藏能力由去年的20万吨,增加到现在25.1万吨,使全省总体贮藏能力达到了38.13万吨,比上一年提高了0.8%,有效的解决了我省农产品产后损失现象,增加了农民收入。

1.加强领导,科学组织

今年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的第一年,为科学地实施好该项目,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确定由技术依托单位为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承担技术方案本地化设计、工程建设指导工作;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技术咨询和指导县级培训工作。并于4月26日下发了《关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设施建设需求情况调查的通知》(吉农企字〔2012〕213号),对全省62个县(市、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各县(市、区)调查的数据,按照实际需求量,以及产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划分实施区域,主要以马铃薯主产区、果蔬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带为重点集中建设,同时,各项目实施县(市、区)根据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要求确定了技术机构,具体承担申请者培训和工程建设的指导服务工作,并把此项培训纳入全省阳光培训之中。

2.加大宣传,搞好培训

省农委于5月29日在省宾馆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5个市(州)农委主管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项目实施的15个县(市、区)主管部门领导、主管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依托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共编制印刷了《技术方案》、培训教材、一式三联申请表等近万份技术资料,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

各项目实施县技术依托单位对本县(市、区)的建设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培训。截止到6月1日,共培训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878户。通过培训,使所有建设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以及有意向建设农户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技术,为该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严格管理,操作规范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为切实将惠农项目落实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各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吉林省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掌握申报人的合法身份,并确定奖补的设施为每个农户不超过2座,每个专业合作社不超过5座,申请人(农户有效证件为身份证,专业合作社有效证件为法人资格证书)持有效证件及复印件,认真填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奖补设施建设申请表》,经乡(镇)政府审核后报送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批,并且在项目实施乡(镇)村进行7天公示期。公示期结束后,由县级农业、财政部门联合行文将审查合格拟纳入申报奖补范围的建设项目分别上报省农委和省财政厅审核备案,对批准备案的项目申请者按照批准建设种类、型号进行施工。

4.周密实施,成效显著

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的申报、项目建设中分两次到各个项目实施县(市、区)进行了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留存了各阶段的影像资料,确保项目不出现弄虚作假、以旧充新等现象的发生。

按吉林省实际建设成本,我们进行各时段收益分析(以20吨设施为例):

20吨贮藏窖:建筑成本为3.3万元,国家奖补1万元,今年10月份秋菜上市时马铃薯每斤0.63元,贮存到元旦期间1.1元上市,收益达1.88万元,收益率达56.40%,贮存到春节期间1.2元上市,收益达2.28万元,收益率达68.40%,如果贮存到五一期间上市收益将达到2.68万元,收益率达80.40%。

20吨通风库:建筑成本为3万元,国家奖补0.9万元,今年秋菜上市时洋葱每斤0.65元,贮存到元旦期间1.4元上市,收益3万元,收益率达100%,贮存到春节期间1.5元上市,收益3.4万元,收益率达113.3%。

20吨组装冷藏库:建筑成本6万元,国家奖补1.8万元,今年葡萄上市时每斤1元,贮存到元旦期间4元上市,收益高达12万元,收益率达200%,贮存到春节期间6元上市,收益20万元,收益率达333%。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以后,实现了“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的目标。

5.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今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项目的申报、建设直至验收,都出现了很多好做法好典型,我们认真总结今年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省的马铃薯、果蔬的主产区,有效的将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真正使广大农民受益。

一是强化建设质量保证制度。在项目申报和建设过程中,部分项目实施县(市、区)的乡(镇)政府在报名结束后进行集中公示,对公示结束没有异议的农民收取部分抵押金,签订建设质量保证合同,明确了责任和义务。如果报名后没有建设奖补设施或不按照要求建设奖补设施,导致奖补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农民,按合同规定扣取抵押金用于新建其它奖补设施。

二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今年是项目实施第一年,农民和专业合作社对政策不十分了解,我们通过开会、广播、电视、网络和发放明白纸等手段,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的补助标准和建设要求,真正使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做到知根知底、踏踏实实、明明白白的建设;并将项目培训纳入全省阳光工程培训内容,通过阳光工程的培训,使有意向的建设者都能参加培训,了解《技术方案》内容,确保了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

THE END
1.乡村农业合作社经营方案.pdf乡村农业合作社经营方案 第1章引言.3 1.1背景与意义.3 1.2目标与任务.3 第2章合作社基本情况.4 2.1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4 2.2农业产业现状.4 2.3社员结构与组织架构.4 第3章市场分析与定位.5 3.1市场需求分析.5 3.1.1农产品消费趋势.5 3.1.2消费者偏好.5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5/5031200004012000.shtm
2.武川县2024年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项目实施方案根据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印发2024年培育壮大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农牧改合发〔2024〕402号)和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2024年培育壮大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呼农牧合字〔2024〕9号)文件精神,为做好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培育壮http://www.wuchuan.gov.cn/zfxxgknew_27916/bmxxgk/xzfzcbm/nmhkjj_6126/zfxxgknew_27916/fdzdgknr/zfwjnew/202410/t20241016_1789201.html
3.农村合作社发展实施方案.docx农村合作社发展实施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本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农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方案将涵盖合作社的组织结构、运营机制、市场拓展、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具备可执行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合作社成员收入增加30%,合作社整体经济效益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976899.html
4.农业合作社发展规划书6篇(全文)---绍文乡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专题材料 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挖掘农业专业合作社潜力,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水平,更大限度发挥农机作业效率,实现粮食单产总产突破性增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绍文乡党委政府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发挥合作社效应。2008年绍文乡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dqo1zrn.html
5.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计划书(精选6篇)我社经营范围主要有:玉米、大豆、水稻、高粱、小麦、杂粮、马铃薯、食用菌、北药药材、烘干、储藏、运输、初加工、北药 药材 内陆养殖 为本社成员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农机具及农业机械代耕服务。我社成员有13人,耕种面积有7900 亩。我合作社目前主要支柱产业有: 玉米、大豆、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机机械代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a1npc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