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和田螺分别是什么呢石螺和田螺都是螺类,只是生长环境有所不同,区分石螺和田螺也是有技巧的。石螺和田螺的家常做法并不复杂,人们一般是用辣椒直接爆炒,但也有人喜欢搭配土豆、鲫鱼、老鸭等一起食用,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全面。另外,石螺和田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它有一定的宜忌人群和注意事项,只有把握好这些才能愉快的享受美食哦。
1清洗田螺步骤教程
1、用盐水洗田螺
大家平时清洗田螺时,可以用盐水进么清洗,先把购买回来的田螺放在一个盆子中,然后再放入适量的食用盐,最后再放入清水,让它里面浸泡二到三小时,这时就能发现田螺吐出了大量的泥沙。等它泡好以后,把田螺取出,去掉它的尾部,然后再放入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再用双手用力揉搓它的表面,洗净即可。
2、用牙刷清洗田螺
平时购买了田螺以后可以先把它放在盆子中加入清水浸泡,每天换水二到三次,三四天以后,田螺内部的泥沙就会吐干净,这时再取一个牙刷,用它去刷田螺的表面,能让田螺表面的残留物快速消失。最后清水把田螺洗净,就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去炒制了。
3、用香油清洗田螺
大家可能都知道田螺的体内不但有泥沙,还有一些小虫子存在,单纯的清洗,很难把这些小虫子洗净,最好的方法是把田螺放在加入香油的水中进行浸泡,这样田螺体内的小虫子,会在香油气味的吸引下,自动离开田螺,而田螺也会把体内的泥沙吐出来,这样浸泡一天以后,换清水把田螺洗净就可以。
2田螺罐头红烧罐头田螺
田螺罐头-红烧罐头田螺
味道极其鲜美,风味独特,收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加工方法如下:
1.原料处理:洗净鲜活田螺上的泥沙,然后在缸、池内注入清水,按8%~10%的比例加入食盐,配成盐水。将洗净的田螺放入,水淹过田螺10~15cm,浸渍4~5小时。
3.采肉分级:蒸烫好的田螺趁热分离,剪去腮肠等杂物,再分级(4cm以上为一级,3~4cm为二级,3cm以下为三级)。分级后再清洗检查,剔除死烂变质螺肉及杂质。
4.拌料浸渍:检验后的螺肉,用滤网沥干,放入盒内。每100kg螺肉中加入酱油3~6kg、精盐1~2kg、黄酒3kg、胡椒粉50g,然后搅匀,静放2~3小时后沥干。
5.油炸:植物油入锅加热至160~180℃,将拌料浸渍好的螺肉入锅油炸2~3分钟,至琥珀色时捞出。
6.调味料配制:将元茴、桂皮、八角各35g,陈皮25g,花椒15g,胡椒10g,鲜姜2kg,葱3kg,用清水煮2~3小时后过滤。然后加入猪油7kg、酱油3~4kg、精盐2~3kg、黄酒1kg、味精25g、胡椒粉15g、香油50g,最后加水至100kg,煮沸后过滤,保温至70℃备用。
7.装瓶:500g量玻璃瓶,每瓶装肉280g、汤汁220g。螺肉的白色头部应朝着瓶壁逐层摆好,然后注入汤汁。
9.杀菌冷却:121℃杀菌30分钟,冷却至30℃取出擦净入库,保温5~7天,检查合格后包装出售。
3田螺怎么养殖田螺养殖技术
一、田螺的生长习性
田螺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食性杂,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二、田螺养殖池建设
1、选点养殖: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
2、池塘建设:田螺养殖池一般池宽1.5米,长10-15米,深30-50厘米,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3、池塘消毒:田螺养殖中,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用量是有水(水深30-50厘米)100-150千克/亩,无水50-75千克/亩,生石灰清塘有增加PH值、增加钙含量、调节水质、杀毒杀菌等好处。
三、田螺的养殖方法
1、种螺选择: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买,然后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3、放养方法:若在自然区域内放养,每平方米投入11个种螺即可(3公8母),如果挖水池单一养殖,每平方米可放100-500个,水层深度以0.8-1米为宜,池底保留一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便于田螺爬行、取食、栖息等,放养时雌雄螺一起放养,即可自然繁殖。
4、搭配养殖:为按每亩配养20-50克的20-50尾和20-50克的鳙鱼5-10尾以调节水质,养螺池不宜放养青、鲤、鲫和黄颡等肉食性或偏肉食性的鱼类。
四、田螺的养殖管理
1、投料饲养:田螺为杂食性,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皮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2、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3、病害防治:田螺疾病少,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并防止田螺外逃,宜浅水,微流水养殖,池水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保持池水流动。
4、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5、适时捕捞: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盛夏、初秋水温较高,中午田螺多躲在泥土、草丛间,必须于早晨、傍晚拣拾,也可排水拣拾。每放养100个母螺,年产可达100公斤。
6、包装运输:田螺的运输很简便,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运输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湿润,防止曝晒即可。
4石螺和田螺分别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石螺和田螺,那么石螺和田螺分别是什么呢石螺长于池塘、河涌之中,多附在水中石头等硬物上,加之螺壳坚硬故称石螺。它的外壳呈深绿色,四季皆可摸到且体形比田螺小,石螺是营养丰富的风味美食,不仅肉质爽脆、味鲜香甜,而且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健胃消食、促进食欲的功效。
田螺长于稻田、池塘、河涌之中,手指头大小且呈螺狮型,颜色黝黑油亮亦有“螺狮”之称。中医认为田螺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利水通淋等功效,主治目热赤痛、尿闭、痔疮、黄疸、小儿惊风等病症。另外,田螺的肉质嫩滑甘脆,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素有农家“盘中珍珠”之誉。
如何区分石螺和田螺
1、外观不同:田螺的个头一般比较大,小的与鹌鹑蛋差不多,大的像乒乓球。它的壳比较薄,表面较光滑同时颜色呈淡墨绿。而石螺个头一般比较小,和指头大小差不多。它的壳比较厚且硬,表面有纹路而且颜色是深深的墨绿色。
2、生长环境不同:石螺长在河道、池塘之中,多附在水中石头等坚硬物上,而田螺长在稻田、池塘、河涌之中。
3、口感不同:由于田螺的个头大所以肉块也大,吃起来口感更好,而石螺的个头小所以肉块小,吃起来更有嚼劲,但是两种螺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石螺和田螺的家常做法
石螺和田螺因其特有的味道在夏季里总能迷倒一大批的“螺丝”,小饭馆里、地摊上以至于家庭的饭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捏着牙签,端着啤酒杯子在大吃螺肉。石螺和田螺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那么大家知道石螺和田螺的家常做法有哪些吗
一、土豆炒石螺
原料:石螺、土豆、调料、酸笋、干红辣椒、大蒜、生姜、薄荷叶、盐、油、老抽、生抽、蚝油、鸡精。
做法:
1、将大蒜、生姜、酸笋切丝,薄荷叶、干红辣椒洗净备用;土豆洗净带皮整个煮熟,凉后去皮切成粗块备用。
2、将石螺洗净,然后用老虎钳去掉尾部,入锅放两小勺盐炒至干水。锅烧红放油,再放入生姜与干红辣椒油爆30秒
3、放入酸笋、调味料、老抽、蚝油、石螺、盐翻炒3分钟,倒入两小碗水,盖上锅盖中火褒10分钟。
4、然后放土豆,生抽三到四勺翻炒至均匀,盖上锅盖中火褒10分钟。
5、最后放入大蒜、薄荷叶、鸡精提味,翻炒1分钟即可起锅。
二、香辣田螺
原料:田螺、调料、植物油、精盐、生姜、干红辣椒、香油、郫县豆瓣酱。
1、将田螺用水洗掉泥污,表面有污渍或青苔的田螺用纱布包住或装进蛇皮袋子里,然后用手搓几下就可去掉田螺表面比较顽固的赃物。...
石螺和田螺的宜忌人群
相信大家都吃过石螺或者田螺吧,在炎热的夏季嘬着香辣的汤汁、吃着香韧的螺肉、大口喝着扎啤吆五喝六吹着大牛,真是一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石螺和田螺虽然好吃,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石螺和田螺的宜忌人群吧,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的享受美味哦。
因为石螺和田螺都属于螺类,而螺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等营养成分,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等患者以及醉酒之人食用,同时也适宜糖尿病、癌症、干燥综合征、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等患者食用。由于螺性大寒,所以凡脾胃虚寒、风寒感冒期间、便溏腹泻、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
吃石螺和田螺的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石螺和田螺以其味美爽口、风味独特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炒石螺、水煮田螺、螺蛳粉等特色小吃成了人们家喻户晓的食品。石螺和田螺虽然营养价值丰富,但是吃石螺和田螺的注意事项还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在购买石螺和田螺的时候要检查螺口,新鲜的螺即使螺肉外露表面也会呈扭曲状态,轻轻一碰小尖会缩回去。如果螺肉伸出螺壳且露出一个小尖一动不动,表示螺已死去,大家千万不要食用。
2、因为螺类在河道、稻田之中生长,螺肉可能会受到环境的污染,所以吃石螺和田螺的时候应烧煮半个小时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烧制石螺和田螺的时候要高温并多放姜蒜等辛辣味道的佐料以抵消它的异味和凉性。
3、吃石螺和田螺的时候忌与猪肉同烹调,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时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5田螺的功效和作用
田螺别称:田中螺,黄螺。田螺是水中软体动物,在淡水中广泛分布。夏、秋季捕取。性味味甘、咸,性寒。
1、田螺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
2、田螺能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用于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3、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有“盘中明珠”的美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4、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的人食用也不错;同时适宜糖尿病、癌症、干燥综合征、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5、田螺偏寒,所以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风寒感冒期间忌食,月经经期间及产后慎食,胃寒病者慎食。6、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