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健康养殖的核心单元是水处理系统,负责养殖用水的处理与调控,其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为对虾养殖池→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生物净化池→紫外消毒池→集中增氧池→对虾养殖池,形成养殖单元与水处理单元的循环往复运行。
2.养殖池
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般采用切角方圆形养殖池,边长5~9米,池深0.8~1.5米,便于日常的管理和观察,适合南美白对虾“小而精”的养殖特点。养殖池采用水泥砂浆砌砖结构,外池壁沙浆抹面,内池壁及池底设5层防水处理,池底为锥形方便排水,池壁进水,养殖池为双排布置,中间有一条盖板式排水沟。
水质监测、自动排污、自动投饵
一切有关水产智能设备
循环水养殖的问题
我的微信
为你答疑解惑
↓↓↓
3.微滤机
采用工厂化养殖专用的滚筒微滤机,具有间歇工作的空气自动反冲洗装置。其特点是直接出渣,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把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从养殖尾水中“移出”,最大水处理量为400米3/小时,可实现对养殖尾水中70%以上、粒径大于6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的快速清除。
4.蛋白质分离器
过滤后的养殖水体中带有大量可溶性物质,而蛋白分离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泡沫,利用气泡的表面张力(表面带电荷的离子)在上升过程中分离水中的蛋白质,减少水体中氮的浓度,从而减轻养殖系统的负担。
5.生物净化池
生物净化池分为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池和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池,水深一般在3米左右。生物净化池的作用是去除养虾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保持水质清新。池内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池的生物滤料为多孔PE填料(比表面积约为600米2/米3),填料表面附着大量的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吸收、分解和转化养殖尾水中的无机氮和无机磷,以降低水中氨氮含量。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池填充廉价的聚丙烯丝刷状填料(比表面积约为150米2/米3),利用填料的缓流沉淀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6.紫外消毒池
采用敞开型浸没式紫外灯管消毒器,适用于大流量海水消毒。水流在灯管之间流动,具有紫外线光能利用率高、消毒效果好、节约能源、造价低等优点,且消毒后水中不存在任何有害残留物质。
7.集中增氧池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属于高密度养殖,为了满足对虾高密度养殖对高溶氧和底质改良的要求,将液氧通过管道输入位于高位处理池最后一环的集中增氧池。另外车间配备罗茨鼓风机,并在养殖池按照1个/米2的密度布置散气石,保证水池内溶氧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
8.保温设施
南美白对虾属于高温虾种,为保证对虾能快速生长,养殖系统的水温应维持在28℃左右。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采用低拱温室型车间养殖南美白对虾时,虽然白天能利用太阳光透过塑料棚顶而升温,晚间利用篷布能保温,但若不采用其他加热方式,养殖水温仍难以维持在适宜温度。因此养殖池应铺设加热管道,并配备生物质燃煤锅炉或者地热井对养殖池水进行升温调控。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池
放苗前养殖池要排水清除底部污物和消杀病菌,检查车间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及进排水的完整性。将草酸和过氧化氢混合稀释后进行养殖池和循环水设施的第一步消毒杀菌处理;再将片状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20%,擦刷养殖池,以达到杀灭上茬养虾残留病菌的目的;最后一步用浓度为5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泡养殖池和生物净化池,并用池中漂白液冲洗车间过道,泡完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再曝晒晾池。
2.肥水
苗种入池3天前,可进水60~80厘米培育生物饵料,添加适量碳源、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多糖类等营养物质进行肥水处理。要求水质条件达到适合放苗的要求,水温调至27~30℃,水色为黄褐色或褐色,透明度20~40厘米为宜,pH7.6~8.6,溶氧大于5毫克/升,总碱度110~140毫摩尔/升。在养殖过程中要视水色具体情况,每10天在晴天适当追肥1次,保证水质“肥、活、嫩、爽”。
三、苗种放养
1.苗种
选择体色亮、附肢全、游动活泼、肌肉饱满透明、抗逆流能力强的SPF一代虾苗,放养前虾苗要镜检有无弧菌和肝肠胞虫。
2.放苗
运进的虾苗一般为两层包装,去掉第一层包装后将苗袋以漂浮状放入养殖池中适应水温15分钟,进行温差调节,并往袋中舀入池中水,以让虾苗适应pH、盐度等,当袋内水温与池中水温基本一致时即可放苗。
3.计数
将适量虾苗放入桶中,搅拌均匀后用100毫升量筒盛取虾苗,倒入浅色容器内方便计数统计成活率。
4.放苗时机
四、饲料投喂
遵循“三定”原则:定质、定量、定时。必须选择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优质配合饲料,每周通过地笼随机抽样30尾对虾进行生物学测定,测量其平均体长、体重,才能很好地估算日投喂量。
放P5规格虾苗的当天投喂虾片,日投喂8餐,虾片用120目的纱绢网布揉碎滤出后均匀泼洒,以补充虾苗在运输途中消耗的能量。放苗的第1周每天还要额外投喂两顿卤虫的无节幼体,补充动物性蛋白的同时又锻炼了对虾的摄食抓取能力。等虾苗长至8~9毫米时停喂无节幼体转而投喂大卤虫(若冰冻则需高锰酸钾消毒),投喂量是每顿商品饲料的10倍,并且日增50%。放苗第15天长至1.5厘米左右时投喂对虾配合饲料,粒径为0.3毫米,日投喂6餐,并在池边料台上放入饵料,每次以料台50分钟内吃完为宜,通过料台观察虾摄食活动情况并酌情增减饲料。第20天左右接近转肝期时停止投喂大卤虫后全程投喂商品饲料,转肝期转得好,后期发病少,长势快。分苗后可逐渐减至日投喂4餐,至养成商品规格饲料粒径要逐渐增加为:0.5、0.8、1、1.2毫米,但每次换料时都应该有3~5天过渡期,以让对虾适应更大的粒径。投喂的虾片和商品饲料要全程保持干燥,防止黄曲霉素等病菌发生。
五、水质调控
氨氮是对虾的粪便以及残饵和老化藻类等含氮有机物分解的终产物之一,养殖中后期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会逐渐升高。工厂化循环水模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毒性方法有:①加大循环量,增加新水;②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③勤改良底质,分解底部有机质和硫化氢;④适当升高盐度,盐度越高,亚硝酸盐毒性越小。
六、病害防治
虾病防治必须坚持“防大于治”的原则。肝胰脏是南美白对虾最重要的部位,作为最大的免疫器官起着排毒、解毒的作用。放苗20天左右时对虾肝脏周围会形成轮廓清晰的白色包膜,此时是对虾肝胰脏快速发育的时期,也是对虾最脆弱、最敏感的时期,对虾抗病能力弱,易遭受大量病毒的感染,从而出现偷死现象,因此此时水体消毒是必不可少的。
1.消毒
除投喂时加拌药饵外,要每5天消毒水体1次,裂解清除水体中的有害革兰氏阴性菌,预防弧菌暴发。定期泼洒多族维生素,完成抗应激的核心物质就是维生素,免疫力是抗击疾病的基础,因此前期的营养和保肝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夏季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时,一定要注意预防高温遇上转肝期,转肝期时对虾体质差,养殖户们称此为对虾的“鬼门关”。此时应定期泼洒胆汁酸、大黄、连翘、柴胡等中药制剂,以降低对虾肝脏负担,清肝利胆,提高肝脏机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2.补钙
南美白对虾一生通常要蜕壳20多次,在水温为27~30℃的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的幼体发育期每2~3天要蜕1次壳,幼虾阶段4~6天蜕1次壳,成虾阶段7~10天蜕1次壳,成熟后20~30天蜕1次壳,因此在养虾界有一个通俗的说法是对虾几厘米长就几天蜕1次壳。由于南美白对虾的天性,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天文大潮时便会有大量的对虾蜕壳,届时对虾免疫力低,体质下降,此时对虾补钙尤为重要。补钙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补充镁钾,镁能促进钙的吸收,钾则能促进钙镁的吸收。
七、循环水养殖的优势和前景
通过选用优良苗种、调控水质、科学投喂和精细化的管理预防,做到四位一体综合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的产量往往是传统开放性池塘的8~10倍。因为循环水养殖的特殊性,投放的水质、底质改良剂等都可以循环往复利用,因此工厂化循环水养虾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尤其是反季节养殖可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润和收益。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引入循环水及一系列高科技水处理设施及技术,使对虾养殖不再受气候、天气和温度的影响,同时又实现了节水、环保、绿色、高效、反季节养殖,还可以大大提高对虾的利润空间和养殖效益,相对于高位池和土塘养殖具有占地少、产量高、效益好等显著优势,在当前的对虾养殖模式中具有极佳的推广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