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储存了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产生了一半的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与全球气候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如今有超过40%的海洋正在受到全球气候变化、污染、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威胁的影响。2024年,多个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海洋面临的威胁还在持续加剧。
减少塑料污染:清理海洋垃圾
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的分布、行为及其影响已成为主要研究领域,吸引了来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以及环保非政府组织、市民团体、工业界、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参与。例如,研究估算海洋中漂浮的塑料颗粒超过170万亿个,重量在110万到490万吨之间。从1990年起,塑料浓度经历波动后自2005年迅速增加。
另一个研究领域强调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空气传播及其与海洋-大气界面的相互作用。估算每年通过大气传播进入海洋的微(纳米)塑料在0.013万吨到2500万吨之间。关于大型垃圾的观测仍然有限,但海底垃圾的分布研究逐渐补充了这一空白。例如,非洲沿岸和孟加拉湾的拖网调查表明,遗弃或丢失的渔具在某些高捕捞活动区域(如海山)占据海底垃圾的重要部分。同时,大型一次性塑料物品则在深海底部占主导地位。
全球每年约450万吨塑料的生产量预计到2045年将翻倍。废物管理的不足尤其困扰着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的废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未来十年的重要挑战在于制定并实施有效措施,以确保塑料的可持续和透明生产,减少塑料废物的产生,防止进一步泄漏至海洋,并谨慎修复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2024年3月4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就包装及包装废弃物的新法规达成临时政治协议,决定实施更严格的一次性塑料禁令,涵盖吸管、瓶子、袋子等日常用品。该法规旨在减少包装废弃物,同时引入多项可持续性措施,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发。法规设定了分阶段减少包装废弃物的目标:在2018年水平基础上,到2030年减少5%,到2035年减少10%,到2040年减少15%。
控制气候变化:保护蓝碳生态系统
海洋吸收了接近90%温室气体的热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着不可估计的潜能。海洋吸收了25%至30%的化石燃料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也在重塑海洋的化学成分。海洋酸化、温度升高等问题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海洋。自工业化前时期以来,海洋酸度增加了30%,到2100年将达到17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沿海物种遭受海洋酸度变化破坏最为严重:在公海酸度持续上升的同时,沿海水域的酸度剧烈波动,导致幼年期动植物无法存活,大量死亡。
1960年至2023年全球平均海洋热含量(ZJ)
因此,近些年来,全球致力于减少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同时,保护蓝碳生态系统。蓝碳生态系统(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是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自然资源。作为全球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国际蓝碳伙伴关系(IPBC)带头开展蓝碳行动,旨在加强全球努力,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沿海蓝碳生态系统,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经济和改善沿海社区的生计。
截至2023年10月,148个国家中有62个国家将保护或恢复沿海蓝碳生态系统作为其对《巴黎协定》的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NDC,一些国家还在其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中承认沿海湿地在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中的作用。其他国际框架,如《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也为各国加速保护沿海栖息地提供了机会,例如,通过在包含蓝碳生态系统的沿海地区指定拉姆萨尔湿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可能为更好地保护这些栖息地奠定基础。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与保护区的设立
11月13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在COP29大会上公布了最新一轮的濒危物种全球评估,44%的温水珊瑚的生存受到威胁,而这一数字在上一次2018年的评估中仅为30%左右。
澳大利亚政府于2024年10月8日采取行动,通过扩建两个南极海洋公园来保护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的海洋。这两个公园是企鹅、海豹、鲸鱼和该国仅有的两座火山的家园。
建立海洋保护区。2024年全球范围内,海洋保护区(MPAs)的数量将持续增加,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问题。根据拜登政府发布的分析,美国目前已保护约三分之一的海洋区域,符合其“30x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30%的土地和海洋。报告指出,约26%的美国海域已被正式指定为“海洋保护区”,在这些区域中,人类活动通常受到限制,以保护海洋生物。然而,部分海域仅禁止底拖网捕鱼,其他类型的捕鱼活动仍被允许。一些环境组织指出,这些区域的保护措施并不完全,仍然允许某些商业捕鱼活动,有关部门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完善数据和估计,以提供更准确的保护数字。
打击非法捕捞。2024年,国际社会将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了关于提升渔业可持续性的报告,粮农组织(FAO)在其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建议和举措,旨在提升全球渔业的可持续性,强调了《港口国措施协定》在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捕鱼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防止化学污染:减少农业与工业排放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活动,导致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形成农业径流并最终流入海洋。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径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控制农业径流是关键。
哈萨克斯坦,乌拉尔河和里海的交汇处,海岸旁的盐矿。
另外,在COP29上,主要排放国宣布了一系列削减化石甲烷排放的新措施。美国环保署正式确定了石油和天然气废物排放费的实施规则,规定到2026年,每公吨甲烷的排放费用将提高至1,500美元,并推出“石油和天然气超级排放计划”,要求企业在收到大规模甲烷排放事件通知后立即采取行动。哈萨克斯坦则宣布,将在2024年COP30大会前完成有关减少非紧急甲烷排放和推动石油天然气领域泄漏检测与修复的法规。加拿大发布了法规草案,目标是到2030年将石油和天然气甲烷排放量在2012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至少75%。同时,各国在化石燃料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积极推进了甲烷减排伙伴关系。
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0年里,低纬度的海洋变得越来越绿了。绿色通常对应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对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碳储存、渔业等领域都有潜在影响。海洋的这种颜色变化很可能表明,表层海洋微生物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且预计未来这类变化会越来越多。
提高公众意识:社区参与科普教育
2024年6月8日是联合国第十六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新深度唤醒”(AwakenNewDepths),联合国环境署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向全球推广海洋知识,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全球范围内,还有许多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海洋保护工作。海洋基金会(TheOceanFoundation)组织通过资助和支持海洋保护项目,积极推动全球海洋保护事业,涵盖海洋素养、物种保护、栖息地保护和建设海洋保护社区的能力等多个领域。
2024年,全球在海洋保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从减少塑料污染、控制碳排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各国政府、企业、社区与个体的协同努力至关重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守护这片蓝色星球,需要全球共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