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森鹿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资本1710万元,注册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办万得路2号,法定代表人张锦卫,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经营范围:皮面革、油柔革、装饰布制造;备案范围内的货物进出口。
山东森鹿皮业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2023年4月
山东森鹿皮业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1前言
本报告对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公司在主要生产系统、贮存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设施或污染物排放等过程中涉及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包括生产原料、产品、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
本评估报告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测算,识别企业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装置,确定企业环境风险源,计算对外环境敏感点影响后果,评估企业现有防控能力和水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降低环境风险的措施和工作思路,提高企业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水平。
本评估报告作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的基础文件,为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环境风险管理和工程上的改进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水平。
2总则
2.1编制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合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严格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控能力,全面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主体,并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环境风险评估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2.2编制依据
(1)政策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年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年1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实施)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8日实施)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根据2013年12月7日国务院令第645号修订,2011年12月1日实施)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9修订)》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1日施行)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令第34号,2015年6月5日施行)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文登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文登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文政办发〔2009〕59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方法》(HJ941-2018)
(3)标准规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山东省污水排放口环境信息公开技术规范》(DB37/T22463-201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7部分:其他行业》(DB37/2801.7-201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44-1993)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
(4)其他文件
2.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程序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程序见图2.3-1。
图2.3-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3.1企业基本信息
3.1.1企业基本情况
表3.1-1企业信息一览表
单位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1081MA3TRP4342
法定代表人
张锦卫
1993年7月26日
中心经度
E:121.585092°
中心纬度
N:37.095278°
单位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办万得路2号
所属行业类别
C1910皮革鞣制加工
厂区面积
25hm2
最新改扩建情况
2021年7月企业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改造。
从业人数
300
企业规模
中型
企业主要联系人
刘建江
15166316018
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水资源消耗情况见表3.1-2
表3.1-2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水资源消耗情况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耗量
储存量
应用工序
储/运方式
1
原料
1.1
牛原皮
万张/a
180
15
生产工艺各工序
原料库/汽运
2
辅助材料
2.1
Ca(OH)2(氢氧化钙)
t/a
3076
10
脱毛、浸灰
库房/汽运
2.2
Na2S(硫化碱)
636
8
2.3
铬粉(三价铬盐)
1654
鞣制、染色
2.4
水性涂料
450
涂饰
2.5
加脂剂
(亚硫酸化皮革加脂剂)
600
染色
2.6
环保染料
1187
120
染色、涂饰
2.7
Na2CO3(碳酸钠)
277
浸水
2.8
NaCl(氯化钠)
3000
50
浸酸、鞣制
2.9
NH4Cl(氯化铵)
711
脱碱
2.10
HCOOH(甲酸)
470
鞣制
2.11
H2SO4(硫酸)
313
储罐/汽运
2.12
HCOONa(甲酸钠)
456
2.13
NaHCO3(碳酸氢钠)
1259
20
2.14
酶制剂(多种蛋白酶)
234
2.15
污水处理药剂
500
污水处理
3
能源与水
3.1
电
104KW/a
1200
生产、生活
威海电网
3.2
新鲜水
m3/a
2643630
米山水库
3.3
蒸汽
55103
城市集中供热
3.1.3区域环境概况
3.1.2.1地理位置
山东森鹿皮业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办万得路2号,厂址南临环兴路、西邻万得路、北邻森鹿路、东邻广润金属等企业。环山街道办事处地处胶东半岛东端位于文登市中心地带,是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34平方公里,办事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距青岛港180公里,距烟台港90公里,距威海机场仅15公里。境内道路四通八达。公司地理位置见下图3.1-1。
图3.1-1山东森鹿皮业有限公司地理位置示意图
3.1.2.2地形地貌
文登市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的东部,文、荣隆起的中心部位。由于长期隆起,缺失中元古——中生界侏罗纪地层。总的特点是:地质简单,岩浆岩分布广泛,构造不太发育。地层以下元古界胶东岩群第二岩组变质岩系为主,第四纪堆积物遍布全境,有冲积、洪积、残坡积和海积等类型。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19.0%,丘陵占58.4%,平原占22.6%。全市有大小山脉2700余座,西部昆嵛山脉是胶东屋脊,为西部南北分水岭,主峰泰礴顶高923m;东部有凤台顶、老驴山、邹山、老青山等,为东界分水岭。地势南低北高,东西高,中间低。平原沿河谷两岸及滨海地区呈带状展布,以葛家、泽头、宋村等地较多。
厂区地貌单元属于剥蚀丘陵类型。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杂填土、粉质粘土、粘土、细砂、粗砂、强风化花岗岩。地震烈度为5度。
3.1.2.3气候类型
文登市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大雨少,空气干燥;夏季最短,盛行从海洋吹来的暖湿夏季风;秋季属于夏冬季风转换期,时有连绵雨;冬季较长,雪大寒冷。多年均日照2469.6h,多年均气温11.2℃,多年无霜期191d,多年平均降水量812.1mm。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以北—西北风主,夏季以南—西南风为主。多年平均风速为3.1m/s,沿海地区略大于内陆地区,风速最大月多出现在四月,风速最小月多出现在九月。最大冻土深度0.5m
3.1.2.4水文条件
境内主要河流有母猪河、青龙河、昌阳河等。母猪河为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昆嵛山、正棋山等山脉,全长65km,流域面积127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74×108m3,注入市域南部五垒岛湾。
厂区主要纳污河流为东母猪河。该河发源于正棋山,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文登营、市区、项目区等,在下游魏家庄北与西母猪河汇合,经道口、南桥、虎口山入五垒岛湾。厂址北距东母猪河50m。
区域地下水类型分为基岩裂隙潜水和第四系沉积层孔隙潜水。依据岩石性质和含水特征,含水层由新至老分为三层:一是第四系冲积洪积层中的地下水;二是第四系海相沉积层中的地下水;三是元古代变质岩层中的地下水。地貌、构造、岩性及气候等因素,控制着地下水的埋深、储存和运动规律。基岩裂隙水赋存于花岗岩风化裂隙中,一般埋藏较深,约3m~8m,裂隙发育深度一般小于25m,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3/d,水质较好,为矿化度小于0.5g/L的碳酸盐型水;第四系沉积层孔隙水为浅层潜水,含水岩组为中、粗砂层,由于砂层较薄,含水层富水性差,一般埋藏较浅,为0.5m~3m,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50m3/d,为矿化度小于1.0g/L的碳酸盐型水,年内水位变化较大,旱涝不均,一般枯水期水位8~10m、丰水期水位3~4m。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降水渗入地下,沿基岩裂隙及第四系松散沉积层的孔隙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致使地下水不易在山区蓄积,其运动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4m~6m。项目区地下水由东南向西北走向。
3.1.2.5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
文登自然灾害以旱、涝、冰雹危害最大,其次是大风、暴雨、夏秋间的连阴雨。
境内旱是主要危险,尤以春旱危害最大,秋旱次之。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到5月份,持续30天左右,最长达3个月(1972年)。1952年以来春旱最严重的年份为1958年、1965年、1972年、1986年和1988年。秋旱主要出现9~10月上旬,一般40天左右,较严重年份为1957年、1963年、1965年、1986年和1988年,其中1957年从8月31日到11月30日,3个月内,仅在10月6日降雨22.9mm。。
3.1.4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公司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功能一览表如表3.1-4所示。
表3.1-4公司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功能一览表
环境功能区划
参考规范
级别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
水环境功能区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Ⅲ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V类
声环境功能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类
3.2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3.2.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
企业周边5km范围内涉及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其中重点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如下表所示:
表3.2-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
方向
环境风险受体
距离(m)
人数(人)
周边500m总人数(人)
周边5km总人数
N
荣昌花园小区
498
1250
3250
S
西寨村
552
西铺头村
730
400
4
W
河圈村
930
200
6
NE
东铺头村
1085
800
3.2.2水环境风险受体
本厂区污水排放口下游10公里范围内不涉及水源保护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
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3.3.1本公司使用危险化学品
本项目使用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甲酸、硫酸、硫化碱、铬粉、氢氧化钙,甲酸、硫酸消耗量分别为470t/a、313t/a。厂内各设2m3储罐1个,一般情况下储存2d用量,运输方式为专用酸罐车汽运,由本单位去销售厂家拉货,硫化碱、铬粉、氢氧化钙消耗量分别为636t/a、1654t/a、3076t/a,在厂内存储量分别为8t/a、10t/a、10t/a。综上所述,厂内使用化学品如下表3.3-1所示。
表3.3-1公司使用危险化学品一览表
危险物质
最大储存量(吨)
使用和储存位置
甲酸
生产车间、库房储罐
硫酸
硫化碱
生产车间、库房
铬粉
氢氧化钙
3.3.2“三废”情况
(1)废气
本项目打磨工序产生细碎皮屑,经打磨机上配备的吸尘装置收集后,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的废气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喷浆和辊涂工序使用面浆后,经烘干挥发产生含有异味的有机废气,对喷浆机和辊涂机采取密闭负压抽气方式收集挥发气体,有机废气集中收集后通过“喷淋洗涤塔+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处理设施”,净化后废气经风机和15m高排气筒排放,VOCs排放浓度为40mg/m3,排量为7.2t/a。
污水处理站恶臭污染物集中收集后采用喷淋除臭工艺处理,由43m排气筒高空排放。
(2)废水
公司的生活废水、生产废水产生量为1999800t/a,一起进入公司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后达《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6—2013)表2间接排放标准后,排入文登创业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3)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废物:包括脱毛浸灰工序产生的毛、石灰等及去肉工序产生的脂肪、碎肉、片碱皮工序产生的皮纤维、废水性涂料桶、废包装材料(不包括铬粉及铬鞣剂包装袋)等,根据生产工艺统计,生产单张皮所产生的毛、石灰等为12g/d,产生的脂肪、碎肉为5g/d,产生的皮纤维为4g/d,企业年工作300d,因此,脱毛浸灰工序产生的毛、石灰等为6480t/a,去肉工序产生的脂肪、碎肉为2700t/a,片碱皮工序产生的皮纤维为2160t/a,存放于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场所,送垃圾处理场。
危险废物:包括含铬污泥、铬粉及铬鞣剂包装袋、皮革边角料渣、含铬粉尘、废机油、废活性炭,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项目含铬污泥产生量为500t/a,铬粉及铬鞣剂包装袋产生量为10t/a,皮革边角料渣产生量为500t/a,含铬粉尘产生量为6t/a,废机油产生量为2t/a,废活性炭产生量为3t/a,废水性涂料桶产生量为20t/a,废包装材料(不包括铬粉及铬鞣剂包装袋)废包装材料产生量为8t/a,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转运、处置。
员工的生活垃圾统一存放于带盖的垃圾箱内,定期运至文登区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3.3.3环境风险物质辨识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核实,本公司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如下:
表3.3-2危害环境的危化品信息
分类
化学品
CAS号
突发事件案例以及遇水反应生成的物质
最大存在量(t)
临界量
(t)
易燃液态物质
64-18-6
b/d
有毒液态物质
7664-93-9
a,b,c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
0.25
3.4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3.4.1主要生产工艺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牛皮革加工生产,主要工艺包括湿线加工皮革半成品和皮革干线加工。
3.4.2湿线加工皮革半成品
1、带有产污环节工艺流程见图3.4.1。
图3.4.1带有产污环节工艺流程
(1)原皮
项目以盐湿牛皮为原料,原皮进厂后进行验皮分级检验,以确定适合的产品类型。原皮本身带有腥臭异味(G1)。
(2)浸水
浸水是皮革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浸水作用是溶解原皮中的食盐,降低皮纤维周围盐的浓度,使纤维渗透作用加强,水可以进入皮纤维内部,去除一部分球蛋白,保证鞣制效果。浸水过程主要投加Na2S、Na2CO3等,用温热水闷洗和流水洗,产生含盐、油脂、杂毛、可溶性蛋白类废水(W1)。
(3)脱毛浸灰
向浸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Na2CO3、Ca(OH)2等进行水洗,便完成脱毛浸灰过程,其目的是进一步脱毛,去除毛囊中的软球蛋白,但对可制成皮革的胶原不产生损害。此过程产生含毛固废(S1),产生含石灰、硫化物、油脂、可溶性蛋白、毛等废水(W2)。
(4)去肉
按工艺要求,利用专用设备对皮里肉面层进行剥离,去除脂肪等附肉,同时对不具备制革作用的边角进行修割。此过程产生含有脂肪碎肉类固废(S2),产生含硫化物、油脂、悬浮物等废水(W3)。
(5)片碱皮
片碱皮按产品要求对皮胚进行剖层,将皮子分成两层,分别称为头层革和二层革。由于皮子厚度不均等原因,片碱皮过程中产生一部分剖层废料(S3);片碱皮过程使用新鲜水而产生少量废水(W4),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产生的废气(G2)含少量氨。
(6)脱碱
脱碱作用是除去脱毛皮中被皮蛋白吸收的碱,并为软化调节pH值。因蛋白质与碱有一定的结合能力,脱碱操作中必须将其转换为可溶性盐,脱碱过程必须通过严格控制pH值使皮子在最小膨胀范围缓和进行。按工艺要求,此工序主要投加NH4Cl、酶制剂等,产生的废水(W5)主要含硫化物、氨氮、氯化钙等。
(7)浸酸鞣制
浸酸是指用酸和盐处理皮,主要目的在于达到适合的pH值以适应防腐或鞣制。此工序主要投加NaCl、HCOOH、H2SO4等,调整pH值为2.7左右。
鞣制方法采用铬鞣,由铬盐与皮纤维反应得到的皮纤维可以抵抗细菌侵蚀和耐高温,且性能稳定。本方法直接使用三价铬盐与皮子反应,三价铬溶入强酸后,与硫酸根离子、羟基、氯离子等形成阳离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与皮蛋白质的酸性氨基酸的羧基发生反应,从而在皮中得以固定,鞣制过程主要投加铬粉、HCOONa、NaHCO3等。
鞣制后产生含总铬、盐类等酸性废水(W6)。
(8)削革
鞣制完成后,得到的皮子为蓝湿皮,为顺利进行削匀处理,通过挤水使皮子含水率在50%左右。根据产品要求控制产品厚度,通过削除皮内纤维层来实现。本工序产生固废(S4)主要成份为蓝皮屑。
(9)复鞣
复鞣可以改善皮革的观感质量以及皮革的特性,从而提高皮革质量水平。复鞣前需要对蓝皮进行水洗,主要投加HCOOH、脱脂剂等,水洗后进行复鞣,主要投加铬粉、HCOONa、NaHCO3等,完成复鞣后进行中和水洗。此工序产生的废水(W9)主要含总铬、脱脂剂等。
(10)染色
染色是将染料固定在皮子上,根据客户要求,着色染料有所不同。本工序主要投加染料、加脂剂、HCOOH、铬粉等,产生的废水(W10)主要含色度、总铬、脂类等。
(11)涂饰
晾干完成后进入涂饰工序,修边整饰是第一步,产生的固废(S5)主要成份含皮革边角料等。涂饰工序主要使用物料有染料、树脂等,产生有机废气(G4)。
2、产污环节
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环节分为生产工艺、污水处理站及生活等。
生产工艺过程主要有原皮处理、脱碱、晾干、涂饰等工序产生的含硫化氢、氨气、非甲烷总烃等工艺废气;污水处理站产生含硫化氢、氨、臭气类恶臭污染物;职工食堂产生含油烟废气。
项目产生的废水分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其它废水。
(3)噪声
项目污水处理站及车间内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设备运行产生噪声,其声源强度75~85dB(A)。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
一般固体废物:脱毛浸灰工序产生的毛、石灰等及去肉工序产生的脂肪、碎肉、片碱皮工序产生的皮纤维、废包装材料(不包括铬粉及铬鞣剂包装袋)等属于一般固体废物,存放于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场所,送至城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危险废物: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铬污泥、铬粉及铬鞣剂包装袋、皮革边角料渣等属于危险废物,存放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转运并处置;
生活垃圾: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送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
3.4.3皮革干线加工
1、带有产污环节工艺流程见图3.4.2。
图3.4.2带有产污环节工艺流程
皮革干线加工围绕着皮革半成品的基质修整和喷浆进行,具体流程如上图。其中,晾皮烘干、绷皮、喷浆、熨平、真空工序使用蒸汽或蒸汽加热水间接加热,产生的冷凝水部分作为热水系统的补充水,多余部分作为湿加工生产线的补充水利用,不外排;打磨工序产生细碎皮屑,经吸尘收集和布袋除尘器处理后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喷浆和辊涂工序使用面浆后,均产生含有异味的有机废气,集中收集后经吸脱附催化燃烧设施处理;其他工序均产生少量异味气体,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打磨工序收尘处理和修边工序产生少量碎皮屑;各生产工序均产生机械运行噪声。
①打磨废气
打磨工序产生细碎皮屑,经打磨机上配备的吸尘装置收集后,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的废气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②喷浆废气
喷浆和辊涂工序使用面浆后,经烘干挥发产生含有异味的有机废气,采取密闭负压抽气方式收集挥发气体,并配套建设喷淋塔+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处理设施,净化后废气经风机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晾皮烘干、绷皮、喷浆、熨平、真空工序使用蒸汽或蒸汽加热水间接加热,产生的冷凝水部分作为热水系统的补充水,多余部分作为湿加工生产线的补充水利用,不外排。
生产环节仅在清洁辊涂机和喷浆机等环节产生少量清洗废水,集中收集到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文登创业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主要来自机械运行噪声,其声源强度75~85dB(A)。
产生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
一般固体废物:喷涂产生的废水性涂料桶属于一般固体废物,存放于一般固废暂存场所,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
危险废物: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机油、含铬粉尘、皮革边角料渣、废活性炭等属于危险废物,存放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转运并处置;
3、产污环节及治理措施汇总
项目产污环节及治理措施汇总见表2.3.1。
表2.3.1项目产污环节汇总
单元
类型
主要控制因子
排放及处理方式
湿线加工皮革半成品
废气
污水处理站;车间原皮处理、脱碱、晾干
NH3、H2S、臭气浓度
喷淋除臭处理;无组织排放
废水
生产车间、地面冲洗废水
pH、COD、BOD5、悬浮物、硫化物、氨氮、动植物油、总铬、氯化物、色度
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文登创业水务集团
噪声
污水处理站及车间
风机、水泵等设备运行
连续
废物
脱毛浸灰工序
毛、石灰等
存放于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场所,送垃圾处理场
去肉工序
脂肪、碎肉
片碱皮工序
皮纤维
厂区
废包装材料(不包括铬粉及铬鞣剂包装袋)
含铬污泥
危废库、委托处置
铬粉及铬鞣剂包装袋
铬粉、铬鞣剂
修边
皮革边角料渣
皮革干线加工
打磨
碎皮屑
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喷浆
VOCs
喷淋塔+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15m排放
喷浆机、辊涂机清洗废水
CODcr、氨氮
机械运行
设备、风机运行
废水性涂料桶
外售综合利用
含铬粉尘
设备维护
废机油
废气处理
废活性炭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送垃圾处理场
3.4.4生产工艺中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
本公司生产工艺不涉及危险工艺,不涉及300℃以上高温工艺,不涉及10MPa以上压力容器,不涉及GB30000.2-2013确定的易爆物质,不涉及GB30000.13-2013确定的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不涉及《产业机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3.5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控制情况见下表。
表3.5-1公司安全生产控制评估情况
评估指标
评估依据
企业情况
消防验收
消防验收意见为合格,且最近一次消防检查合格
最近消防检查合格
消防验收意见不合格,或最近一次消防检查不合格
安全生产许可
非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
非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或无要求
2022年开展甲酸、硫酸使用项目安全评估
未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或未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
无重大危险源,或所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均已备案
无重大危险源
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未备案
为了加强对风险源的安全管理,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采取如下措施:
2)定期对安全环保设施进行维护,保证灵敏可靠,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和处置。
3)企业每个月定期进行环境检查。为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防患于未然,建立了环保检查制度,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以查思想、查制度、查记录、查隐患为主要内容,保障各装置、设施、控制指标等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5)企业设有科学、严格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做到各部门都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专员定期对各类环保设施进行维护检查,发现环境问题和隐患会立即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备案。
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3.6.1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设备采取以下的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在催化燃烧装置前后均有阻火除尘系统,设备顶部设有泄压系统。设备内设置多点温控点,同时设有自动报警系统。设备设有风机过载保护、超温保护、防火连锁保护。脱附时当控制和监控系统发生错误或失灵时,温度控制仪会发生报警自动停止加热,并且补冷系统会自动打开,当脱附风机运行时突然出现故障加热系统和风机连锁,加热会自动停止,并且补冷系统会自动打开。当炭层出现超高温时,采用水喷淋措施防止设备损坏。
3.6.2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1)项目甲酸、硫酸储罐周边设有围堰,污水处理调节池、储水池容积为3000m3,保证能够接纳3d的事故性废水。池内做硬化和防腐防渗处理。
(2)本公司生产废水、消防废水、初期雨水、清洁下水均依托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总排口设有截断设施。
(3)危废收集和处置:收集的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及时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厂内不进行储存。
3.6.3其他应急措施
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1)应急和救护设备的配置
应急办公室监督各部门做好救援物资器材的准备,准备各种防护器材和必要的专用工具,并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目标设应急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2)应急和救护设备的管理
所有应急器材有专人管理,保证完好、有效、随时可用。建立应急器材台帐,记录所有应急设备、器材的名称、型号、数量、所在位置、检验日期等。具体应急物资及设施保障见《山东森鹿皮业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4.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4.1.1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案例
表4.1-1国内外企业事故案例
日期
地点
引发原因
事件损失
事件对环境及人造成的影响
2013年1月3日
温州市宏德利皮革厂
合成革和导热油发生着火
温州消防部门出动45辆消防车、350余名消防官兵和百余名公安民警赶赴现场救援
26人受伤,其中6人危重
2013年5月4日
福建华泰皮革有限公司
4号揉纹车间设备发生爆炸
车间厂房屋顶坍塌,福鼎消防大队调集77辆消防车、50余人到场处置
3人死亡、1人受伤
2010年10月3日
土耳其哈塔伊省皮革厂
烘干机发生爆炸造成火灾。
事故造成厂房不同程度受损
事故造成32人入院治疗,4人情况严重。
4.1.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本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见表4.1-1。
表4.1-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场所
情景
影响类型
事件引发或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生产车间、储罐区
甲酸、硫酸充装、储存、使用不当造成泄漏;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1、稀释水泄漏,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
2、稀释水流入附近地表、地下水,会造成水体污染。
明火、违章作业、设备故障、静电等原因造成泄漏危化品发生火灾爆炸
大气污染
火灾引发次生CO、氮化物等,可能污染周边大气环境。
火灾产生消防废水污染周边水体。
生产车间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故障导致有机废气超标排放
有机废气超标排放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污水处理站
停电、污水处理站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污水不能及时处理
污水外流或不达标废水外流,导致周边水体和土壤污染。
违法排污
员工擅自停用污水处理设置,致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外环境,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污染。
企业直接掩埋固体废物,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
通讯和运输系统故障,可能造成废水或废气超标排放时,不能及时制止,造成污染范围扩大。
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
雨水
暴雨时可能产生内涝,企业淹水,电器受潮,环境湿度增大,造成二次事故,表现为:不利气象条件下,风险物质泄漏,由于雨水冲刷,经雨水网流出,对周边受体环境造成影响。
雷电
如企业建筑物或设备遭受雷击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进而引发消防水经雨水管网排出厂外导致次生环境污染问题。
地震
由于地震造成环境污染事故主要为地震造成生产装置或原料储存装置损坏,从而引发水污染、土壤污染或大气污染。
污水管道破损、堵塞
导致污水不能进入污水处理站,造成公司内土壤和水体污染
雨水排放口、污水排放口
切换阀门因为年久失修、阀门无人负责,泄漏物、消防水未经有效收集处理排放至厂外
可能导致周边地表水或土壤污染。
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4.2.1危化品泄漏源强估算
(1)甲酸、硫酸泄漏
企业发生最严重泄漏事故为甲酸、硫酸泄漏事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表E.1,甲酸、硫酸最可能泄漏方式为泵体与压缩机最大连接管泄漏孔径为10%,泄漏概率为5*10-4,假定在这一模式下发生泄漏,泄漏孔径按照最大值50mm,液体泄露速度采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即:
式中:
Q——液体泄漏速率(kg/s);
Ar——裂口流出的面积(m2),1.9×10-3m2(裂口半径按50mm计);
Cd——流量系数,取0.65;
P1——操作压力或容器压力(N/m2),1.4×106;
Pa——外界压力或大气压(N/m2),0.1013×106;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1.3m;
ρ1——泄漏液体的密度,0.595g/cm3。
计算得泄露速度为1.465kg/s。
4.2.2火灾爆炸源强估算
(2)甲酸、硫酸引发火灾爆炸释放的CO、SO,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影响周边人员健康。
4.2.3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的源强分析
(1)污水处置装置故障
污水处理装置故障可能造成的最坏结果是,企业产生废水量不能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企业一天产生废水无法及时处理或外排,约为5478.90m3。
(2)危险废物管理不当
公司危险废物管理不当,危险废物未做好收集、处理,最坏结果为,厂内50kg危险废物量全部泄漏,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
(3)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故障
如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企业废气超标排放或无组织排放,可能对厂内和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4.2.4其他情况源强分析
设备开停车、检维修作业、违法排污、通讯或运输故障、自然灾害等情况造成废水量可参考第4.2.3节污水处置装置故障源强。
设备开停车、检维修作业、违法排污、通讯或运输故障、自然灾害等情况造成环境污染情况不会超过泄漏事故产生的大气污染源强。
4.3释放环境风险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企业涉及的存在环境风险的物质主要为甲酸、硫酸、危险废物、废水、废气等。危险物质释放和扩散途径、防控措施、应急措施如表4.3-1所示。
表4.3-1各风险物质释放和扩散途径、防控措施、应急措施、应急资源表
风险物质
释放及扩散途径
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措施
应急物资
应急人员
危化品
管道、设备、储罐、盘管、设备泄漏后,随风扩散
事故水流淌扩散
1、设专人管理。
2、设警示标志。
3、制定操作规程,员工教育培训。
4、定期进行隐患排查。
5、设防渗防腐蚀措施。
6、防雨设施。
7、设事故池。
8、设围堰。
9、设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装置。
1、由专人完成危化品的收集、储存和转移工作。
2、用水稀释并收集至围堰和事故池中。
3、严禁明火。
4、救援人员穿重型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沙子、手套、防毒面具、防护服、水、空气呼吸器等
应急救援专业组
随火灾爆炸释放,随风扩散
5、防静电跨接、配备防静电工具。
6、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1、制定火灾安全处置方案。
2、设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水池等消防物质。
消防水池、沙子、消火栓、灭火器等
排水管道故障或堵塞、污水处理设施故障造成释放并扩散
1、定期检维修。
2、隐患排查治理。
3、在线监测水质。
4、设置应急事故水池。
1、及时堵漏,抢修设备。
2、专人负责总切断阀。
沙包、堵漏工具、排污泵
危险废物
泄漏或散落
5、防渗防腐蚀。
6、设收容措施。
1、由专人完成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和转移工作。
2、危险废物散落,马上收集。
手套、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故障
2、定期监测。
及时维修
--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4.4.1危化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1)按照AFTOX模型模拟甲酸、硫酸泄漏,假设泄漏15min,挥发扩散预测结果如下:
表4.4-1危化品泄漏或火灾爆炸预测结果
泄漏情景
风速m/s
超毒性终点浓度-1(m)
超毒性终点浓度-2(m)
甲酸泄漏
静风0.5
270
100
1.5
110
3.0
320
硫酸泄漏
260
90
280
伴随火灾爆炸释放有毒物质
综上所述,甲酸、硫酸发生泄漏,可能影响企业东北侧东母猪河、南侧相邻企业。
如储罐发生泄漏,产生事故废水17.14m3,如事故水不能及时收集或外流,可能导致厂内外土壤和水体污染。
火灾爆炸过程中产生消防水,如未及时收集消防水,可能造成消防水随雨水、污水网管或外流至厂外,造成周边水污染、周边土壤污染。
4.4.2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后果如下表所示。
表4.4-2突发环境事件后果分析
风险单元
事故类型
大气
地表水
土壤、地下水
预计环境事件级别
生产车间和储罐区
甲酸、硫酸泄漏
可能造成周边320m范围内人员伤亡
可能造成17.14m3污水进入水环境,造成地表水污染
洗涤事故水或暴雨淋洗水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Ⅰ级
甲酸、硫酸泄漏造成火灾爆炸
燃烧产生的CO、SO造成大气污染
事故消防水流入外环境,对地表水造成污染
排水管道故障或堵塞、污水处理设施故障
污水溢出可能对地表水造成影响
若处理不当,污水溢出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级
泄漏的危险废物污染地表水
泄漏的危险废物进入土壤,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Ⅱ级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设备故障,未更换吸附材料等
及时处理不会对大气产生影响
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根据之前对企业有关情况的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完备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找出了其中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需要整改的项目内容。具体如下表5.1-1所示。
表5.1-1公司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类别
差距分析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是否建立,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是否明确,定期巡检和维护责任制度是否落实
企业已建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包括应急物资维护管理制度、应急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人员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等,已落实定期巡检和维护责任制度。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人和责任机构明确。
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是否落实
已落实环保部门要求各项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
是否经常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
企业有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的宣传和培训;但无班组和部门内部的培训。
是否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并有效执行
企业已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并有效执行。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是否在废气排放口、废水、雨水和清洁下水排放口对可能排出的环境风险物质,按照物质特性、危害,设置监视、控制措施,分析每项措施的管理规定、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和措施的有效性
污水排放前和初期雨水排放前,由实验室进行监测,监测合格后排放。
是否采取防止事故排水、污染物等扩散、排出厂界的措施,包括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雨水系统防控措施、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防控措施等,分析每项措施的管理规定、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和措施的有效性
罐区设有围堰,厂区东侧设有应急事故水池收集事故水,初期雨水、生产废水可自流或通过管道流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排出厂外。
涉及毒性气体的,是否设置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是否已布置生产区域或厂界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是否有提醒周边公众紧急疏散的措施和手段等,分析每项措施的管理规定、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和措施的有效性
环境应急资源
是否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包括应急监测);
企业已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
是否已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企业已设置专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是否与其他组织或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或互救协议(包括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和救援队伍等情况)。
环山街道办环保部门可作为本公司应急救援协议单位。
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本公司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计划,如下表所示:
表6.1-1企业需整改的内容及进度
需要整改的项目内容
责任人
在班组和部门内部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并将培训常态化
2022年11月
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存储的所有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按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评估程序见图7-1。
图7-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7.1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分级
7.1.1涉气风险物质与临界值比值(Q)
涉气风险物质包括《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附录A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部分全部风险物质以及第八部分中除NH3-N浓度≥2000mg/L的废液、CODCr浓度≥10000mg/L的有机废液之外的气态和可挥发造成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固态、液态风险物质。
判断企业生产原料、产品、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是否涉及大气环境风险物质(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计算涉气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存在量(如存在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年度内最大存在量计算)与其在附录A中临界量的比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2)当企业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式中:q1,q2,...,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别以Q1、Q2和Q3表示。
对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中的附录A,进行涉气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计算,如表7.1-1所示。计算结果表明,Q值为0.4,Q<1,确定企业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为“一般-大气(Q<1)。
表7.1-1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判别一览表
危化品存在量(t)
临界量(t)
q/Q
危化品储存量(t)
危废折算量(t)
0.4
7.2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分级
7.2.1涉水风险物质与临界值比值(Q)
涉水风险物质包括《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附录A中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部分全部风险物质,以及第一、第二部分中溶于水和遇水发生反应的风险物质,具体包括:溶于水的硒化氢、甲醛、乙二腈、二氧化氯、氯化氢、氨、环氧乙烷、甲胺、丁烷、二甲胺、一氧化二氯,砷化氢、二氧化氮、三甲胺、二氧化硫、三氟化硼、硅烷、溴化氢、氯化氰、乙胺、二甲醚,以及遇水发生反应的乙烯酮、氟、四氟化硫、三氟溴乙烯。
判断企业生产原料、产品、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是否涉及水环境风险物质,计算涉水风险物质(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
表7.2-1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判别一览表
7.2.2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1)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
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的评估按照工艺单元进行,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企业,对每套工艺单元分别评分并求和,该指标分值最高分30分。
表7.2-2企业生产工艺过程评估
分值
企业实际情况
得分
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氨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
10/每套
不涉及
0
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a
5/每套
具有国家规定限期淘汰的工艺名录和设备b
不涉及以上危险工艺过程或国家规定的禁用工艺/设备
注:a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易燃易爆等物质是指按照GB30000.2至GB30000.13所确定的化学物质;b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2)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
企业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指标见下表,对各项评估指标分别评分、计算总和,各项指标分值合计最高70分。
表7.2-3企业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与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
截流设施
储罐区设有围堰和事故水池,围堰容积符合要求。
围堰位于室内,设有导流槽,可自流至事故暂存池
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元(包括可能发生液体泄漏或产生液体泄漏的危险废物储存场所)的截流措施不符合上述任意一条要求的。
事故废水收集措施
(2)确保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在事故状态下能顺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且
(3)通过协议单位或自建管线,能将所收集废水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厂区东侧设有事故暂存池。
污水处理站设有收集池,可收集初期雨水、清洁下水、消防废水。
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元(包括可能发生液体泄漏或产生液体泄漏的危险废物储存场所)的事故排水收集措施不符合上述任意一条要求的。
清洁废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
(1)不涉及清净废水;或
(2)厂区内清净废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清污分流,且清净下水系统具有下述所有措施:
①具有收集受污染的清净废水的缓冲池(或收集池),池内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池内设有提升设施或通过自流,能将所收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
②具有清净废水系统的总排口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清净废水总排口,防止受污染清净废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厂内清洁废水均进入污水处理站。
涉及清洁废水,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元的清洁废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不符合上述(2)要求的
雨水排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
①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水管上设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雨水外排;池内设有提升设施或通过自流,能将所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
②具有雨水系统外排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在紧急情况下有专人负责关闭雨水系统总排口(含与清净废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③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得通过生产区和罐区,或具有防止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等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
厂内雨污分流,在污水处理厂设有收集池,可收集初期雨水。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
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风险防控措施
①受污染的循环冷却水、雨水、消防水等排入生产废水系统或独立处理系统;
②生产废水排放前设监控池,能够将不合格废水送废水处理设施处理;
③如企业受污染的清洁废水或雨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则废水处理系统应设施事故缓冲设施;
④具有生产废水总排口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启闭,确保泄漏物受污染的消防水、不合格废水不排出厂外
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污水排放时,设有监控池,能够将不合格废水送污水站处理。
企业受污染的清洁废水和雨水进入污水处理站收集池。
在废水总排口设有总切断阀,有专人负责启闭。
涉及废水外排,且不符合上述(2)中任意一条要求的
废水排放去向
无生产废水产生或外排
由市政管网进文登创业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处理
12
厂内危险废物环境管理
危险废物储存符合要求
不具备完善的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设施和风险防控设施
近3年内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
发生过特别重大或重大等级突发水环境事件的
未发生突发水环境事件
发生过较大等级突发水环境事件的
发生过一般等级突发水环境事件的
(3)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将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各项指标评分制累加,得出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为12,按照下表所示,我公司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为M1。
表7.2-4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划分
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
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
M<25
M1
25≤M<45
M2
45≤M<65
M3
M≥65
M4
7.2.3水环境受体敏感程度(E)
水环境风险受体划分情况如表7.2-5所示:
表7.2-5水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
水环境风险受体
类型1(E1)
类型2(E2)
类型3(E3)
不涉及类型1和类型2情况的
注:本表中规定哪个的距离范围以到各类水环境保护目标或保护区域的边界为准
按照本评估报告3.2.2节,本厂区污水排放口下游10公里范围内不涉及水源保护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故公司周边水环境受体为类型3,以E3表示。
7.2.4突发水环境事件敏感等级确定
根据企业周边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涉水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按照下表确定企业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为“一般--水(Q2-M1-E3)”。
表7.2-6企业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分级矩阵表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Q)
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M1类水平
M2类水平
M3类水平
M4类水平
1≤Q<10(Q1)
较大
重大
10≤Q<100(Q2)
Q≥100(Q3)
一般
7.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确定与调整
7.3.1环境风险等级调整
企业近三年内未因违法排放污染物、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等行为受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罚,故环境风险等级无需调整。
7.3.2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根据第7.1、7.2章的记录,企业同时涉及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为“一般【一般-大气(Q<1)+一般--水(Q2-M1-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