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肥料对贝类养殖的作用和危害5a农业人才网

化学肥料是用矿物、空气、水等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其特点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它含有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因而在农业中被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这样几类:

1、氮肥: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份: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目前农业上常用的氮肥有硫酸铵【(NH4)2SO4]、硝酸铵(NH4NO2)、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氨水(NH3_H2O)、尿素[CO(NH2)2]等。

2、磷肥: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常用化学磷肥的成分都是磷酸盐,如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肥(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等。

3、钾肥:钾肥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低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常用的化学钾肥有硫酸钾(K2S04)、氯化钾(KCL)等。

4、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含育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钾(KH4H3PO4)等

二、化学肥料对贝类养殖的作用和危害

水产养殖所使用的水体有一定的藻类,池塘的底质里含有鱼虾排泄物,饵料残渣,腐烂青苔等丰富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光合氧化作用,有机物迅速转化为大量的营养盐和化肥中的富含的氮、磷、钾等元素被藻类吸收,而这些元素是藻类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素。

如果大量不当使用化肥,水体和土质迅速恶化,造成大面积污染,氨氮增高,PH值偏低,亚硝酸盐过高,溶解氧下降,硫化氢超标,土质板结硬化,这导致蛏子生长缓慢。同时随着农业化肥的发展,除了原有的化学成份外,添加了其它针对农业生产需要的其它原素,而这些原素对水产养殖是无益的,不适合藻类的培养,不但限制藻类繁殖,而且影响蛏子生长。许多有害物质残留在贝类体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大量的使用化学肥料是错误的养殖观念方法。

三、如何科学的使用化学肥料

(1)肥水技巧

在蛏子放苗前利用化肥培养基础藻类,使用前必须注意氮磷比例平衡。

☆氮肥2ppm+磷肥0.2ppm(尿素2-3公斤/亩,过磷酸钙0.5-1公斤/亩)

☆老池塘可不用氮肥,单用磷肥。配合使用"渔肥搭档"。

(2)水色管理技巧

在蛏子养殖过程中,根据水色配合贝类饲料适量使用化肥。

水色清淡时,晴天追施氮肥和磷肥。

老池塘只施磷肥。

注意:化学肥料属无机肥,无度的使用破坏了水质池底的自净能力,适量合理的配合贝类饲料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饵料系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贝类养殖的经济效益。

贝类养殖中大量使用化肥危害

一、氨氮、亚硝酸盐

(一)贝类养殖的水质指标

养殖水质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水质指标:

(二)养殖水体中三态氮的转化原理

氮素通过各种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三种氮素,一方面被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另一方面硝酸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脱氢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如果水体中达到一定的自净平衡状态,那么水的氮循环会比较正常,三态氮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

(三)贝类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高的原因

(1)化肥大量使用

(2)农药消毒剂

在贝类养殖中由于使用消毒剂杀菌,和使用农药灭杀沙蚕,底栖甲壳类及各种原生动物,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灭杀,氧气的供应不足,常常造成硝化过程受阻,这也是造成氨氮和亚硝盐含量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温度

温度对水体硝化作用也有较大影响。出于长江以北地区冬季寒冷,春季温度也较低,为了保持水质肥度,许多养殖户用化肥肥水,硝化细菌在温度较低时,硝化作用减弱,不能有效的硝化,大量化肥沉淀积累在池底和水体中,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积累。

(四)氨氮、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性

氨氮,亚硝酸盐对蛏子等贝类的毒性较强,作用机理主要通过贝类滤食、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可使正常的血蓝蛋白氧化成高价血蓝蛋白,影响载氧的蛋白功能,出现组织缺氧从而导致贝类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蛏子中毒后的症状:停止滤食。触动时反应迟钝,蛏壳发白灰暗死亡时整个壳体上移出洞穴,两条吸水管僵硬伸出体外,竖立穴口处。

二、PH值、溶解氧

(一)PH值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PH值决定着水体的很多化学的生物过程,如NH3和H2S等有毒物质,由于PH值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因而毒性不同。

l、水质PH值标准

蛏子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7.5-8.5之间,水中生物的光合、呼吸作用和各种化学变化均能引起PH值的变化,PH值的变化对蛏子的水质均有很大影响。

2、PH值对蛏子的直接影响

PH值过高或过低对蛏子都有直接损害,甚至死亡。酸性水(PH值低于6.5)可使贝类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由于耗氧降低,代谢急剧下降,尽管食物丰富,但蛏子仍处于饥饿状态。PH值低于5时,呼吸衰竭而死亡。PH值低于4时或高于10.6时,蛏子不能存活。

3、PH值对水质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PH值高于8,大量的NH4+会转化成有毒的NH3。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加硫化物的毒性。总之,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增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4、如何调节水质的PH值

如果偏酸(PH<7),有机物过多,腐烂引起,用生石灰处理;

(二)溶解氧

l、养殖池溶解氧要求:

一股来说,养殖池中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至少保持4mg以上。轻度缺氧虽不致残,但蛏子生长会变慢。

2、导致溶氧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④化学肥料:水中投入大量化肥;造成氨氮,亚硝酸盐过高,藻类大量死亡,氧气供应不足。

②气温高: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温由10℃升到35℃时,空气中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由11.27mg/l降至6.93mg/l,高温会引起溶氧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⑧养殖密度过大: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

④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溶解氧。

3、蛏子缺氧时有何反应

4、溶解氧与其它有毒物质的关系

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含量)。例如:水中有机物腐烂后产生氨和硫化氢,在有充足氧存在的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喜氧分解作用,氨会转化成亚硝酸再转化成硝酸,硫化氢则被转化成硫酸,遂产生无毒的最终产物。因此,水中保持足够的溶解氧对水产养殖非常重要。如果缺氧,这有毒物极易迅速达到危害的程度。据测定,当水中溶解氧由1.54m/L提高到2.24mg/LNH3的含量由0.4mg/L降到0.2mg/L亚硝酸盐由0.04mg/L降到0.01mg/L。

5、如何增氧?

注入新水,条件不具备或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双效氧"、"久氧"。

THE END
1.养殖中硫化氢的危害摘要:本文将探讨硫化氢在养殖业中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旨在为养殖业者提供有效的硫化氢管理方案,以保障养殖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一、硫化氢的产生与来源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养殖环境中的动物排泄物、饲料残渣等有机物的分解。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通风和清洁管理,这些有机物在缺氧条件https://www.meipian.cn/55rzrdgd
2.鱼虾养殖中,有毒气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二、鱼虾养殖池塘中有毒气体的危害 养殖池中的有毒气体可引起急性毒性,使虾死的快,同时也可以造成慢性毒性,使虾长得慢,容易感染病菌。这取决于每一种毒物对虾的伤害是快还是慢。但急性或慢性毒物通常是由数量决定的。例如硫化氢被认为是虾糖的杀手,其特点是导致虾快速死亡,然而硫化氢还可能导致虾的慢性中毒。 https://www.xayingrun.com/info-detail/i-1309.html
3.池塘水体中硫化氢处理措施要点分析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硫化氢是养殖水体底泥或底层水中的硫酸盐和有机物在水体缺氧时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生成,在水产养殖业中危害较为严重,当养殖水体中含量约0.5毫克/升时可使健康鱼急性中毒死亡,高于0.8毫克/升时引起大批量死亡,在虾蟹育苗水体中危害更为严重,0.3毫克/升即引起轻度死亡。目前大丰市进入高温季节,部分养殖http://fishfirst.cn/article-35670-1.html
4.畜牧养殖过程中会排放哪些气体和危害?畜牧养殖过程中会排放哪些气体和危害? 行业背景: 恶臭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控制指标有、三甲AN、硫化氢、甲硫chun、甲硫MI、二甲二硫、二硫化碳、BEN乙烯和臭气浓度,以上九种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都非常重大。恶臭气体使人呼吸不畅,呕吐,烦躁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3083840.html
5.生物活性炭降解养殖场臭气中氨气和硫化氢的研究尤其是养殖场带来的恶臭气体污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常用的去除恶臭气体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生物法去除恶臭气体具有绿色高效、去除率高、易于自动化等特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利用一套自制的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系统,模拟集约化养殖场中的主要致臭物质氨气和硫化氢,对生物活性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Y2797648
6.鸡舍冬季氨浓度过高的危害和消除方法,清洁+通风养殖一点通鸡舍冬季氨浓度过高的危害和消除方法,清洁+通风 冬季天气寒冷,肉鸡养殖户为给鸡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再加上鸡舍由于高密度饲养,造成环境湿热,对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不及时清除等问题,使舍内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二氧化碳蓄积,特别是氨气浓度升高,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它疾病。https://www.yzydt.com/3304/
7.重新认识硫化氢对养殖的影响水质调节通常情况下泥水界面之下,随着氧、氮、铁、锰呼吸的进行,之后就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因为有泥水界面的压力,这些气体并不能很好的扩散到水体中,合适的时机,随着界面的破裂,大量的硫化氢、甲烷迅速释放到水体中,对养殖动物造成危害。此时,pH值在8.0以上也会发生硫化氢中毒的现象。因为瞬间浓度过高。 http://www.yc6318.cn/zvmx/aritcle19003.html
8.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与危害薛飞周维仁徐小明养殖水体; 富营养化; 氮; 磷; 硫化氢; 危害; 入库时间 2024-04-19 21:47:19 相似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专利 1.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 [J] . 常泰 ,吴振山 . 渔业致富指南 . 2002,第013期 2. 养殖水体中藻类老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J] . 方学良 . 南方农业 . 2018,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iangsu-agricultural-sciences_thesis/020123323706.html
9.养殖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通用11篇)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危及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也危及养殖场自身的生存。现将京郊养殖场环境污染情况与防治措施报道如下。1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1.1主要污染源畜产废弃物是造成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一般情况下,1头育肥猪从出生到出栏,排粪量850~1050kg,排尿1200~1300kg。1个万头猪场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w9pe65n.html
10.如何减小生猪养殖中碳排放的危害行业动态如何减小生猪养殖中碳排放的危害 低碳养猪的理念源自低碳经济的概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出栏率)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我国科学养猪和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养猪业中的碳排放情况 养殖业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是导致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http://m.xumurc.com/weixin/newsshow/35715
11.铜盐改性活性炭去除养殖场中的硫化氢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集约化养殖迅猛扩大,随之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人畜健康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2]。养殖场排放的臭气更是敏感的环境问题。硫化氢作为养殖场排放的主要恶臭气体之一,其浓度一般在0.03~21.5 mg/m3左右,但是在特定的瞬间会高达500~800 mg/m3,其毒性强、危害大,在环境中属严http://qks.cqu.edu.cn/html/cqdxxbcn/2014/2/201402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