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话布病第二话,布病的预防措施

22、发现疑似布病病畜后养殖户应该怎么办?

养殖户发现疑似布病牲畜后,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再由专业人员对疑似患病家畜进行采样、检测和确诊。

同时,养殖户要立即对病畜及同群畜进行隔离,并加强消毒,不能自行处理病畜,禁止私自屠宰和贩卖,以防因处理不当,引起病原菌扩散。

23、发现疑似布病疫情后兽医部门应该怎么做?

当地兽医部门接到布病疑似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确认,采样开展实验室诊断,确诊后请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立即进行疫情处置,并按照《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上报。处置措施如下:一是对病畜全部隔离和扑杀;二是对病畜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生乳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对病畜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消毒,养殖场的饲料、垫料等可深埋发酵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处理,设施设备采取火焰熏蒸方式消毒,圈舍、场地、车辆采取喷洒消毒药消毒;四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

24、布病疫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应采取消毒、免疫、检疫、监测、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多项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卫生部门与兽医部门互通信息,多部门联防联控。出现区域性流行趋势时,要对疫区或发病场所采取封锁措施。

25、布病病畜如何处理?

对病畜进行隔离饲养,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标准,即:病畜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销售、不准转运,防止疫源扩散,按照规定对病畜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26、发生过布病的地区什么时候可以再养牲畜?

27、哪些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对化学消毒剂抵抗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即可杀灭布鲁氏菌。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灭环境中的病原菌。

28、养殖场环境消毒的消毒剂有哪些?

(1)醛类消毒剂: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

(2)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

(3)碱类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可用3%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6~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生石灰需加等重量的水,洒布于需消毒场所。

29、牛羊场(户)怎样做好日常饲养管理?

(1)坚持自繁自养,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牲畜,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防止疫病传入。引种时,必须严格隔离检疫。

(2)加强饲养管理。冬天确保畜舍保暖通风;夏天高温季节,要做好畜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维持畜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畜群抗病能力。

(3)养畜场要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生产区与生活区要严格分开;生产区的门口要设置消毒池,严禁外来参观人员等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生产人员进出要更衣消毒,进入车辆严格消毒。

(4)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畜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畜舍内及周边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做好杀虫、灭鼠工作。

30、牛羊场(户)如何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1)扑杀病畜和阳性畜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场地圈舍必须清洗消毒。

(2)畜舍中的粪便应彻底清除,院子里散落的畜粪应当收集,并作堆积密封发酵或焚烧处理。清理堆积畜粪时应淋水,防止扬起粪尘。

(3)用过的器械、用具都要进行清洗消毒。

(4)用过的个人防护物品,如手套、塑料袋和口罩等应集中销毁,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须用去污剂清洗2次,确保干净。扑杀时穿过的衣服需用70℃以上的热水浸泡10分钟以上,再用肥皂水洗涤,在阳光下晾晒。

31、牛羊场(户)为什么要进行双压尘消毒?

布鲁氏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以经过呼吸道侵入机体。双压尘消毒要求在采样前、免疫前对圈舍地面先喷洒一遍消毒液,以药液喷湿地面为宜,起到防尘作用,避免防疫人员吸入圈舍灰尘及病原微生物,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34、在布病疫区被病畜污染的水能传播布病吗?

布鲁氏菌可以在水中长期存活,被病畜污染的水能传播布病,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水源管理,要做到人畜饮水分开,家畜饮用水槽要定期消毒。

35、奶和奶制品如何消毒才可避免人食用后感染布病?

人可能因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的且未经杀菌的奶而感染布病,各种鲜奶及鲜奶制品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食用,消毒方法可采用巴氏消毒(70℃,30分钟)和煮沸消毒。

36、皮毛消毒常用哪些化学药品?

环氧乙烷消毒法:常用熏蒸消毒。每立方米密封空间300~400克环氧乙烷,经8小时即可杀死布鲁氏菌。消毒皮毛可在消毒室、柜、锅和塑料袋内进行。环氧乙烷低温条件下为液体。常温下易挥发,遇明火爆炸,工作时温度要恒定在15℃左右。加入1∶9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惰性气体,可避免爆炸。甲醛溶液消毒法:皮毛经碱水处理后,用4%甲醛溶液浸渍,加温至60℃,即可达到杀菌目的。也可用密闭消毒,利用蒸气消毒皮毛。此外,还可采用3%~5%来苏水浸泡皮毛或表面喷洒。

37、养殖户如何预防布病?

养殖户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注意环境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畜群抗病能力。

(2)布病疫区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坚持科学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量做好免疫。

(3)搞好环境卫生,注意环境消毒,及时清除圈舍内的排泄物。

(4)出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5)配合当地兽医部门做好布病监测和净化工作。

(6)不从疫区引进种畜,新引入动物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7)养殖户个人应做好日常个人防护,定期去医院体检。

38、在人畜混居环境下人是否容易感染布病?

是。布病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畜体内、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布鲁氏菌随乳汁、精液、脓汁、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等,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眼角膜感染人,所以在人畜混居环境下人很容易感染布病。

39、我国目前采用哪些疫苗预防畜间布病?

国内主要有猪2号疫苗(S2株)、羊5号疫苗(M5株)和牛19号疫苗(A19株)三种疫苗。S2疫苗可用于牛、羊布病免疫,M5疫苗主要用于羊布病免疫,A19疫苗主要用于牛布病免疫。

40、布病牲畜流产后怎样消毒?

赛诺利康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天荣街19号院6幢2层202室

THE END
1.《消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7号2017年12月26日第二章 消毒的卫生要求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http://www.panji.gov.cn/grassroots/118322656/1260501553.html
2.消毒剂管理规定1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经管消毒剂管理规定1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575026-1-1.html
3.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知识问答,100问完整版!26、污染的车辆与人员是怎么将非洲猪瘟病毒带入养殖场户的? 运送生猪、饲料、兽药、生活物资等的外来车辆,或去往生猪集散地/交易市场、屠宰场、农贸市场、饲料/兽药店、其它养殖场等高风险场所的本场车辆(生产、生活和办公),未经彻底清洗消毒进入本养殖场,或是外来人员(生猪贩运/承运人员、保险理赔人员、兽医、技术https://www.yangzhu360.com/zhuwen/20221114/453165.html
4.畜禽养殖场相关制度6篇(全文)畜禽养殖场相关制度 第1篇 畜禽生产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 一、饲养员管理制度 1、出入生产区要经过消毒室消毒,如不消毒者,1次警告,2次批评,3次辞退。 2、吃饭时间不得穿工作服。 3、严格遵守羊只饲喂及羊只的运动时间。 4、保持圈舍、运动场的清洁干燥,每天清扫一次,每周消毒一次每月必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ac9o01p.html
5.养鸡场消毒制度(通用10篇)全体员工应团结配合,扎实工作,以场为家,以场为荣。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1、生活区的垃圾具备防护措施,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2、养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净。 3、外来人员不得随时进入养殖区。 4、发现局部发生疫病时,养殖用具食料槽,饮水槽专用,并进行消毒,做好发病食料槽,饮水槽的有效隔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0oo33mc.html
6.审核评价质量控制规范科学合理,制度健全,涵盖了绿色食品生产的管理要求;基地管理制度应包括人员管理、种植基地管理、档案记录管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等制度,且应上墙2.绿色食品种植生产产地应位于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应距离公路、铁路、生活区50 m以上,距离工矿企业1 km以上,避开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医院、工厂http://www.greenfood.org/ywzn/lssp/shpj/202306/t20230609_7993834.htm
7.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普及,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总局组织编写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参考题库》(以下简称《题库》,见http://www.eshian.com/laws/4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