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实用技术

须5对,最长口须后伸到达或稍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肛门靠近臀鳍。

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1.7:8。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泥鳅背鳍无硬刺,不分支鳍条为3根,分支鳍条为8根,共11根。背鳍与腹鳍相对,但起点在腹鳍之前,约在前鳃盖骨的后缘和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距腹鳍较远,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基部中后方,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呈圆形。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显著的.黑色斑点。

1.苗种培育

池塘条件

苗种培育池面积在600㎡左右,池深在50㎝左右,培育池最好是土池,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四周离岸边1cm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在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亩)全池泼洒,池水呈绿色时,可放入苗种。

苗种放养

苗种选择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能自由平游的泥鳅种苗,按800-1000尾/㎡的放养密度放入池塘进行培育。

投饵管理

刚下塘的泥鳅苗,只要适量投喂一些熟蛋黄、豆粉、豆饼等易消化的精饲料。待到苗体长到1cm时,已经能够捕食水体中的小虫,这时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糠及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4次。同时要及时肥水,可适量泼洒一些肥水产品,调节好水质。

2.成鳅养殖

成鳅培育池面积以1000-1500㎡为好,池深在1m左右,土池和水泥池都可以,因为泥鳅喜好打洞,所以土池的池底泥土一定要夯实,以免泥鳅外逃,同时对进出水口也要用密眼网拦起来。

成鳅放养

泥鳅养殖:泥鳅养殖日常管理五步骤

放养后的2-3天即可投喂少量的蚯蚓、小杂鱼、牲畜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开始时每天只需投喂一次,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20,待水温慢慢升高,投饵量也应适量逐步增加,当水温升至25℃时,是泥鳅食欲最旺的时候,这时可每日投饵2次,每次在泥鳅总体重的1/10,夏季当水温超过30℃以及雷雨天时,可暂不投喂,如看见泥鳅浮到水面吐气时,应及时添加新水,调节水质。冬季当水温低于10℃可不投喂,这时要适当降低池水深度,也可先放干池水后在池底铺一层稻草,以便泥鳅安全越冬。

3.稻田成鳅养殖

稻田条件

选作养泥鳅的`稻田不易过大,一般在1000㎡为宜。田埂四周要加高加固,最好用1m高以上的密眼网拦好,以防逃跑,进水口应选在田埂的最上部,以便冲水,而排水口应选在田埂的最低处,同时稻田中应多挖几个面积在2-3㎡,深50cm左右的土池,作为夏季高温或施农药化肥时泥鳅的栖息之所。

泥鳅苗种放养一般在水稻栽插初次耕田时放养(6月上旬),放养前先用3%-5%食盐水进行消毒,3-4天后放养50-60尾/Kg规格的泥鳅苗2-2.5万尾。

泥鳅养殖:浑水养泥鳅苗,泥鳅、牛、水稻立体生态养殖效益高,年赚300万

稻田养殖泥鳅的投饵方法基本和池塘养殖相似,这里要注意的是稻田应尽量少用农药,实在要用时也应选择高效低毒的优质农药,并在阴天喷洒。同时因为稻田相应比池塘的水少,更要注意水质清新,防止投饵及施肥过量影响水质。

THE END
1.泥鳅养殖技术大全深度解析泥鳅养殖的全套指南此事让张先生明白,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只要遵循科学原则并不断创新,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总结一下,“泥鳅养殖技术大全”包含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细致监管再到商业应用的一系列策略。当你决定踏入这个市场时,请务必深入研究并实践本文所提出的建议,以便顺利进入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https://www.uszlrttkj.com/niu-yang-yang-zhi-bai-ke/400310.html
2.泥鳅黄鳝养殖技术在中国的养殖业中,泥鳅和黄鳝是两种非常受欢迎的水生动物。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对人体健康有益。但如何提高其养殖效率与质量,是许多养殖户面临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泥鳅黄鳝养殖技术,为大家提供参考。 首先,选择良好的苗种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专业的苗种繁育中心可以提供优质的泥鳅和黄鳝苗,使得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504072.html
3.养殖技术深入浅出泥鳅养殖的关键要点与实用技巧在中国,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广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养殖业发展的需要,泥鳅养殖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有前景的小产业。然而,如何高效、经济地进行泥鳅养殖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首先,要了解泥鳅的一些生理特性,这对于制定合适的饲料和环境条件至关重要。例如,泥鳅偏好淡水环境,以杂草、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zhi-shi/448560.html
4.泥鳅养殖技术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泥鳅养殖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泥鳅;稻田;池塘处理;水质管理;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96-02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势低洼,田地长期处于水淹状态,水稻种植成本相当https://www.gwyoo.com/haowen/67165.html
5.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养殖技术》是2003年1月1日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袁善卿、薛镇宇。[1] 该书内容包括:泥鳅的特征、习性和食性,泥鳅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泥鳅苗种的野外采捕和人工培育,成鳅的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和流水养殖,泥鳅的捕捉、越冬、暂养和运输,泥鳅的疾病防治,泥鳅的医疗价值和烹饪方法等。https://baike.sogou.com/v63812902.htm
6.池塘泥鳅养殖技术(精雅篇)摘要: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以期为池塘泥鳅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泥鳅,养殖技术,池塘 参考文献 [1]杨壮志.冬季池塘泥鳅养殖技术[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1 (12) :37-38.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d4xz46.html
7.泥鳅养殖技术范文8篇(全文)泥鳅养殖技术问答——发展前景泥鳅健康养殖前景怎样? 泥鳅生命力较强,容易开展人工养殖。由于泥鳅能利用皮肤、肠道进行呼吸,对水的依赖性相对较小,所以特别适于在各种浅水水体如稻田、洼地、小塘坑及山区水源不足处养殖。泥鳅食性杂,饲料来源容易解决。泥鳅繁殖力较强,天然资源较丰富,因此苗种成本较低,也容易解决,泥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d9jyq56.html
8.泥鳅养殖技术1、泥鳅养殖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2、在放养鳅苗前20天对池塘进行清整、改造、消毒。3、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4、此外还要注意经常检查防逃https://edu.iask.sina.com.cn/jy/3wmc8fsyYWZ.html
9.泥鳅养殖技术全国一、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一)人工繁殖1.亲鳅来源亲鳅最好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选择,https://www.1633.com/ask/292101.html
10.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养殖技术制作时间:2010-12-01 讲师: 专业:淡水养殖 课程简介: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因此,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讲师简介: https://www.ngx.net.cn/zxjyn/zxjy/nysp/yangzhiye/scyz_nysp/dsyz_nysp/201009/t20100919_49117.html
11.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养殖技术 一、品种介绍 泥鳅俗称鳅 、鳅鱼 、泥巴狗子等 。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日本 、朝鲜、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常见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 、沟渠 、稻田 、堰塘 、湖泊 、水库均有天然分布 。它具有分布广 、繁殖力强 、抗逆性强 、适合高密度养殖等特点。http://longshang.cjyun.org/p/50667.html
12.知名泥鳅养殖技术询价产品: 知名泥鳅养殖技术 *联系信息: 产品信息 联系方式 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http://890461.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175584993.htm
13.怎么养好泥鳅?养殖前这七大养殖瓶颈了解一下养殖前这七大养殖瓶颈了解一下 泥鳅养殖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很多养殖户的加入,但很多泥鳅养殖户并没有从中得到预期的回报。原因是他们对泥鳅养殖的发展不熟悉,还没有突破这个新兴产业的七大瓶颈。如何养好泥鳅?养殖前了解这七大养殖瓶颈。 1、亲本规模化繁育技术https://www.wycfw.com/yangzhi/364506.html
14.泥鳅养殖技术农业技术新农网新农网泥鳅养殖技术频道是网上最专业的泥鳅养殖技术资料库,对泥鳅的养殖方法提供丰富、详细的资料,帮助您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泥鳅养殖技术.http://www.xinnong.com/jishu/shuichan/niqiu/
15.泥鳅养殖技术书目详细信息 :泥鳅养殖技术 ISBN/价格:7-80022-682-4:$1.30 作品语种:chi 出版国别:CN 110000 题名责任者项:泥鳅养殖技术/.袁善卿,薛镇宇编著 出版发行项: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8 载体形态项:59页:;+19cm 题名主题:鳅科-鱼类养殖 题名主题:鱼类养殖-鳅科 https://ggjs.ynau.edu.cn/opac/book/4ef6fb912e319ad2b7df070936ce4f5d
16.泥鳅养殖技术汇总泥鳅养殖技术汇总 一、技术要点 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黏性土质。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http://www.gxnongmu.com/Content.aspx?docId=148326
17.泥鳅养殖技术教程.doc泥鳅养殖技术教程泥鳅的人工养殖技术天利鳅业培训手稿一、泥鳅的生活习性 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群体数量https://www.taodocs.com/p-5523418.html
18.泥鳅养殖技术方法(泥鳅养殖技术方法有哪些)泥鳅养殖技术方法(泥鳅养殖技术方法有哪些) 1、池塘条件,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的集鱼坑。http://www.jwbk.com/zhiwu/da76cbc034da5edaac2473ed0d6446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