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刘杏花

《创富路上》节目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与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播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提醒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点击收看节目视频:

导语

宜阳县腾飞养殖场场长刘杏花,1994年承包土地20亩,沟坡2000多米,发展上林下养的种养模式,种植果树经济林,林下饲养蛋鸡,靠着吃苦耐芳,巾帼不让须眉的创业精神,她走出了一条金光大道。在当地,她被群众誉为“花木兰”、“女强人”。近年来,先后获得“张坞致富女能手”、“宜阳县三八红旗手”、“洛阳市优秀实业家”等荣誉称号,引导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不辱使命,尽展巾帼风彩。

下岗不落志自强走新路

发展农村养殖业做好致富带头人

1994年,刘杏花承包土地20亩,沟坡2000多米,发展上林下养的种养模式,种植果树经济林,林下饲养蛋鸡。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知识,所养的300只蛋鸡所剩无几,以失败告终。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感到懵懂无措。痛定思痛,寻找失败原因,从哪里跌倒,就再从哪里爬起来。1995年开春,她与丈夫到外地农场、养殖场体验学习,边干边学,反复研究有关书籍资料,细心观察,刻苦钻研,终于掌握了科学的种养本领,回家进行二次创业。1996年初,引进优良果树品种,种植特色林果20亩,高效经济农作物10亩,饲养品种商品蛋鸡500只,成为张坞镇唯一的初具规模的家庭小农场。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付出就有收获。年底,她实现纯收入三万多元。1997年,她家的养殖场扩大规模,从家庭养殖升级至集约化规模养殖场,正式注册“宜阳县腾飞养殖场”,同时带动13户村民入股联营,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致富不忘乡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早在1998年,刘杏花就积极引导带动建设农村沼气项目,帮助周边群众筹集资金96000元,建成32个沼气工程。这也为她的养殖厂实现农业资源化循环利用打下了基础。2013年,她自筹资金1200万,申请补贴资金200万,重建15万只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大型养殖场,配套消纳田200亩,形成从育雏、育成到商品蛋鸡销售的产业链,同时注重禽粪、秸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把能源节约、生态环保和效益提升等因素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她的养殖场是宜阳县产业带动扶贫基地之一,拥有职工30余人(其中包括捡蛋12人,防疫6人,粪污处理5人、技术2人、销售2人、饲养员2人)。另外,通过入股分红、到户增收、劳动报酬的模式,先后带动扶贫张坞镇七峪村、平南村、平北村、通阳村、凹里村、下村、留召村七个贫困村257户419人,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认可,2017年被选举为宜阳县十四届人大代表。

2019年,她打算以腾飞养殖场为产业载体,再承包流转土地200亩,利用林下闲散土地,种植林下水培花卉和平地草菇、丘陵脱毒甘薯等科技含量高的经济作物,周密筹划新的帮扶模式,来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饮水思源不忘党恩

靠着吃苦耐芳、巾帼不让须眉的创业精神,刘杏花走出了一条金光大道。在当地,她被群众誉为“花木兰”、“女强人”,洛阳日报曾以“谁说女子不如男”为标题报道过她的事迹。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张坞致富女能手”、“宜阳县三八红旗手”、“洛阳市优秀实业家”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宜阳县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这就是刘杏花,在脱贫致富路上奋无止境、永不歇息,在感恩回馈社会上大爱无私,致富路上她是带头人、领头雁,更是群众的贴心人,她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科学发展的态势,以更加饱满的创业热情,引导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不辱使命,尽展巾帼风彩。

THE END
1.河南淮滨: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信阳市淮滨县不断加快畜牧业发展,在确保生猪稳产保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草饲动物和家禽养殖,尤其是肉牛和蛋鸡养殖已成为该县畜牧主导产业。 目前,淮滨县生猪养殖场户480家、肉牛1680家、肉羊1700家、家禽2600家,其中规模养殖场生猪158家、肉牛35家、肉羊10家、蛋鸡22家、蛋鸭2家、鹅7家。截止11月底,全县生猪http://www.huaibinxun.com/section-11-11940-0.html
2.河南西峡:生态养殖增收致富图片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二郎坪镇利用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养殖结构,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在实现对水体生态保护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图为河南理http://news.haiwainet.cn/n/2024/1227/c3541092-32824378.html
3.#新浪看点#河南农村夫妻养殖蜗牛损失14万来自北斋史话#新浪看点# 河南农村夫妻养殖蜗牛损失14万,如今养20万只“金牛”年赚10多万O河南农村夫妻养殖蜗牛损失14万,如今养20万只 河南农村夫妻养殖蜗牛损失14万,如今养20万只“金牛”年赚10多万 河南农村夫妻搞养殖损失14万,如今养20万只“金牛”,年赚10多万王小红和段从敏夫妇俩,从20世纪90年代https://weibo.com/6999769427/HoRTNfsHC
4.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日报农村版数字报,河南日报农村版电子版,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日报农村版数字报刊平台https://newpaper.dahe.cn/hnrbncb/html/2024-03/12/content_447_1641878.htm
5.河南沈丘:坑塘治理靓乡村,坑塘养殖促振兴行业百态河南沈丘:坑塘治理靓乡村,坑塘养殖促振兴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以前,每到夏季,程国建从来不敞开门窗,毕竟一路之隔的污水坑实在不好看、不好闻;现在,程国建没事就喜欢坐在整治好的坑塘附近乘凉,清清水面让他如沐春风。更让他高兴地是,今年开春,坑塘里面还撒上了鱼苗。https://m.henance.com/zhoukou/show-42533.html
6.河南睢县:农村庭院散养土鸡成群众致富“提款鸡”央广网商丘7月30日消息(记者 夏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巧用农村庭院资源,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庭院养鸡产业,扩展“庭院经济”效应,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航拍下的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村庄错落有序(央广网发 任博文 摄) http://hn.cnr.cn/gstjhn/20240730/t20240730_526822386.shtml
7.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该如何防控?来看看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权威解答大河网讯(记者 刘杨)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该如何防控?7月24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整理发布了12条应对措施和常识知识,帮助养殖户尽快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1.洪涝灾害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动物疫病的流行? 一是饲养环境受破坏。强降雨过后,容易产生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畜禽圈舍毁坏,围墙倒塌,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http://news.hnr.cn/rmrtt/article/1/1419202743024881664
8.河南省乡村振兴网:宝丰县生态养猪产业振兴案例——农牧结合构建以生态高效养殖为目标,以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重点发展高效、绿色农业,探索出一条农业内部绿色高效融合新模式,实现了农村土地与人力等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大保护、农民增收致富多方共赢。 (一)发展乡村种养业应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整个农业发展体系是实施种养结合发展模式的关键。首先,要一体化规划种养规模及布http://www.hnsxczxw.cn/hnsxczxw/vip_doc/22252571.html
9.河南省土地流转网土地出租出售转让河南省土地流转网是河南省土地流转行业门户网站,提供河南省土地出租、土地出售、土地转让、农村土地流转、土地中介服务、土地咨询服务等。https://ha.tdl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