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队行动的匈牙利人经常袭击北方的斯拉夫部落,他们把俘获的斯拉夫人带到黑海岸边的港口,再从这里运到希腊的奴隶市场出售。匈牙利人谋生的另一途径就是充当雇佣军。他们最多能提供一支由20000名轻骑兵所组成的大军来为外国的君主服务(雇主通常是德意志的封建诸侯或拜占廷皇帝)。作为报偿,他们将从雇主那里得到相当数量的战利品和金钱,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毁灭欲。如果有合适的目标,他们也会背离雇主而自作主张的大肆虏掠,甚至连雇主也会遭殃。例如公元862年匈牙利人帮助拉提斯拉夫打败普林比纳后,他们在公元864年又一次渡过了多瑙河,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的目标恰恰是前雇主拉提斯拉夫。
九世纪五十年代后,保加利亚人和佩切涅突厥人分别从东方和南方威胁着埃泰克兹。为了有效的抵御外敌侵犯,匈牙利人的七大部落的首领在埃泰克兹滴血为盟,阿尔莫什被选为匈牙利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这个军事民主制的部落联盟已经具有了国家的雏形。从这时起,匈牙利人的军事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抄掠,他们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公元892年,一支匈牙利大军应东法兰克国王阿尔努夫(887-899国王,896-899皇帝)的邀请翻越喀尔巴阡山脉前往讨伐皇帝的叛臣斯维尔托卜路克。匈牙利人的勇士们被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喀尔巴阡盆地深深的吸引了。两年后匈牙利人再次光临这片地,当然这次是为了自己而来。
匈牙利战术的高超在于速度,也就是说要攻敌不备。为了保持优势的速度,匈牙利人从不使用厚重的甲胄。一名匈牙利战士的打扮是这样的:头顶皮盔、身穿皮甲、梳着两条发辫,马背上挂着厚背马刀、短矛、狼牙棒和弓箭。他们个个箭术高超,可以对远处的目标实施精确的射击,但匈牙利人更喜欢以密集的箭雨来“款待”自己的敌人。自然如果和全副披挂的西欧骑士近身肉搏的话,匈牙利人绝对处在下风,因此他们的战术一般是从远距离以密集的箭雨破坏骑士的密集队形,等到骑士们落了单,凶恶似虎狼的匈牙利人才一拥而上的解决战斗。
匈牙利人在战争中通常由若干小队构成一条散兵线。各小队无论是进攻、撤退还是佯攻都能保持协调一致。匈牙利人在战场上素以冷酷闻名,他们在杀死最后一个敌人之前很少停手。匈牙利人的战术有一个特点,他们从不围攻坚固设防的要塞。因为当时的西欧诸侯林立、互不相属,因此他们也不用担心要塞的守军会从背后袭击他们。
匈牙利人的军纪相比当时的西欧军队要严厉的多。据拜占廷作家利奥·塔西陀描述首领对于违反军纪的人的惩罚异常残酷,通常是因为一些小过失而处死整队的士兵。
公元936年,奥托一世继承了他父亲亨利的东法兰克王冠。奥托在其统治的头五年里致力于加强王室的权威,他出兵讨平那些拒不奉命的大贵族,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奥托不仅恢复了对法兰克尼亚、勃艮地和士瓦本等传统领地的控制,还进一步将巴伐利亚和波希米亚纳入了版图。奥托一世的丰功伟绩使他成为自查理曼以后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但是在他的王霸之路上还有一个最凶恶的敌人--马扎尔人。
公元955年,一支由首领“血腥的”布尔楚率领的规模空前的马扎尔大军从喀尔巴阡盆地出发了。这支由40000名轻骑兵组成的大军的目标是前往援助奥托一世的一个叛臣。为了对抗强大的匈牙利人,奥托从士瓦本、法兰克尼亚、巴罚利亚和波希米亚集结了一支由20000名骑士和重骑兵组成的大军。
布尔楚将自己的人马一分为三,他计划以三分之一的兵力占领,剩下三分之二的人马则在他的指挥下渡过了多瑙河。此时奥托的主力多在多瑙河北,河南还在他掌握之中的惟有奥格斯堡一城。前面曾经提到,匈牙利人的军事传统是绝不攻打坚固的城塞的,但是这次布尔楚仗着自己的绝对优势兵力决心在奥托赶到之前拿下奥格斯堡。由于缺乏攻城的器械,马扎尔人决定以奇袭的方式来拿下奥格斯堡。为了使突袭成功,布尔楚自作聪明的放松了对奥格斯堡的围困,结果使守军和奥托主力取得了联系。几天后,奥托一世亲率大军前来解围,奥格斯堡会战正式开始。
匈牙利人失败的原因很多,比如他们没有攻城的器械因而顿兵坚城之下。他们也没有在奥托渡过多瑙河的时候进行阻击。但更为关键的是,布尔楚所面对的奥托一世是一个他所不及的一流统帅。
奥格斯堡会战的失败使匈牙利人放弃了四处掠夺的生涯,他们开始成为定居的农民。基督教和德国移民的引入加速了匈牙利的封建化进程。公元1000年,斯提芬一世加冕成为匈压利国王,这标志着匈牙利封建王国正式成立,匈牙利民族国家的历史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