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为了保持畜牧业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畜整体数量、基本体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规范畜禽养殖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着重探讨规范化养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防治要点,为养殖业应对环境污染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1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资源污染
在养殖过程中,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动物排泄物,二是饲养产生的食物废渣。规模化养殖场每天产生大量养殖废水,不合理的排放动物粪尿等会污染环境,加之养殖人员不注重环保,缺乏环保意识和处理能力,没有将产生废水、废物按要求处理再排放,若直接排放废物掩埋于土壤,或借助雨水清洗渗透低下,则导致河流河道的污染,长此以往,会产生过量的致病菌污染河道及地下水,对人、动植物产生严重危害。此外,产生水污染会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破坏生态平衡,长期会影响人类正常用水。
1.2土地资源污染
由于部分养殖户对动物排泄废物组成成分的不了解,误以为直接排放便可作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故不经过特殊妥善处理,便随意填埋,又因现在养殖要求,为增加家畜质量,饲料中多添加抗生素等兽药添加剂,饲料内添加剂会随着家畜排泄排出体外内,其内多含重金属无法被土地代谢转化,导致有害物质长期存在土壤中,会对养殖区域及附近土壤造成土地污染,改变土壤内微生物的组成成分,长此以往会影响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生长,严重者会造成农产品减量减产,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中国人口众多,属于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尤为重要,土地资源保护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1.3空气环境污染
2对养殖污染的防治措施
2.1加强动物疫病对环境危害的宣传
2.2加强饲养管理,管控饲养环境养殖业的环境
保护因从源头做起,对动物饲料、排泄物重点管控。养殖场的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动物饲养的要求,设置污水间及粪便回收系统等必要环境保护措施,合理规划净化地点。提倡开展封闭式饲养管理,同时还应完善相应的消毒制度,比如工作人员的鞋子、手套、口罩、帽子、工作服等都应保持清洁,暴露在外的工装需要定期消毒,外来人员、车辆均不能随意进出养殖场,如需进入动物养殖区需要进入的人员必须严格消毒后才能通行。避免因人员流动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2.3规范应急处置
3总结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国家综合发展有十分良好的促进,但如若造成污染,影响极其恶劣。规范畜牧养殖,改善养殖户的排污能力,应作为防范措施之一,此外,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养殖场排污排放定期检查,确保规范化畜牧养殖朝着绿色无害化方向发展。
作者:陈林军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篇2
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之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知道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畜牧业生产,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倡绿色、健康养殖,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好生活。
1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养殖规模和方式转变
在传统的畜禽养殖中,多数以分散养殖的方式进行,每家的牲畜数量较少,对产生的污染物可以进行及时的处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小。但是,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分散养殖开始转变为集中养殖,畜禽养殖的管理方式逐渐步入正轨,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使机械化开始应用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畜禽养殖呈现了机械化的特点,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场地集中也使污染物数量剧增,若得不到科学化的处理,将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其中污水的处理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污水的数量是粪便的几十倍,数量十分巨大,而且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若是不能良好的进行处理,将会对周围的环境和水源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甚至危害到人体的生命和健康。
1.2养殖场地城市化转变
畜禽养殖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销售,创造经济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中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多,也为畜禽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更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重视产品的质量。例如,很多人都会主动购买新鲜的肉制品、乳制品、蛋类等,而对于不新鲜的产品即使价格便宜也不会去选择。为了确保畜禽养殖产品的新鲜程度,就必须加大对运输方面的投入,及时将新鲜的畜禽产品运送到消费者的面前,提高购买率。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很多本应远离城市的养殖基地开始逐渐向城市方向发展,导致城市的污染逐渐加大,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2解决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策略
2.2实行畜禽养殖的科学化管理
2.3完善畜禽养殖基地的配套设施
2.4促进绿色养殖的技术推广
3结语
我国当前的畜禽养殖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难以避免。但是,要实现规模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和治理,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作者:冯家丰单位:湖北省建始县畜牧兽医局
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篇3
一、引言
二、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发展状况
(一)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界定
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定义,不同的规范给出了不同的划分标准。以生猪规模化养殖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9年发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规定:存栏数为300头以上的养猪场为集约化的养殖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规定:生猪存栏在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为Ⅰ类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存栏在500~3000头的养殖场为Ⅱ类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根据2009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定义:生猪存栏量在30~100头的养殖场为小规模养殖,存栏在100~1000头的为中等规模养殖,存栏大于1000头的养殖场为大规模养殖。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司[9]的定义:中小型猪场指常年存栏在200~10000头范围内的生猪养殖场,大中型的猪场指常年存栏在10000头以上的生猪养猪场。鉴于本文将对比分析不同规模养殖者的污染控制行为特征,因此采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规模分类标准。同时,由于数据限制,本文将部分规模的区间进行了合并。具体标准如表1所示。
(二)中国种畜禽场的发展概况
一般来讲,种畜禽场个数越多,后备的畜禽养殖规模越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越快。从各年发展趋势来看,相比1998年,2011年中国种畜禽场总数递增趋势明显,尤其是种猪场和种羊场。截至2011年,中国种畜禽场总数达到14494个,年均增长率为8.0%。相比2011年其他种畜禽场个数,中国种猪场个数最多(8143个),且年均增长率最高(14.5%)。从中国种畜禽场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种畜禽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中地区,华北和西北地区最少①。因此,相比其他地区,华东和华中地区更应注重规模化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其中又以生猪的规模化养殖最为重要。
(三)不同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概况
不同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状况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不同畜禽不同规模养殖户的发展状况;二是不同畜禽不同规模养殖户的畜禽出栏量状况。前者揭示规模化养殖的数量发展,后者揭示规模化养殖的效率发展。只有在畜禽规模化养殖的数量(规模养殖户数量)与畜禽规模化养殖的效率(规模养殖户出栏量)同时增长时,畜禽规模化养殖才是发展的,规模化养殖才具有意义。
1.不同畜禽不同规模养殖户的发展状况
2.不同畜禽不同规模养殖户的畜禽出栏状况
1998—2010年中国主要畜禽的中、大规模养殖户出栏量都呈递增趋势,这表明伴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中国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的效益日益明显。中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户畜禽出栏量占所有养殖户畜禽出栏量的比例较大。截至2010年,在生猪出栏量方面,中、大规模生猪养殖户生猪出栏量占全年生猪总出栏量比值达到了75.5%;在家禽出栏量方面,大规模家禽养殖户家禽出栏量占全年家禽总出栏量比值达到了59.1%;在牛出栏量和羊出栏量方面,中、大规模牛出栏量和小、中、大规模羊出栏量占全年牛总出栏量和全年羊总出栏量的比值也分别达到了29.4%和29.1%。综上分析,尽管中国主要畜禽(生猪、家禽、牛、羊)养殖中的90%以上都是散户养殖或小规模养殖,但不到10%的中、大规模畜禽养殖户的畜禽出栏量达到了所有畜禽养殖户出栏量的30%以上,部分畜禽已经达到50%以上(如生猪、家禽)。这说明了中国畜禽规模化养殖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及重要性。
三、规模化畜禽养殖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将导致农村的水体、土壤、大气等受到污染,而这种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进行量化估算的[9-12]。
(二)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粪污产生量
1.估算方法
2.估算结果
(三)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的负荷量与警报值
(四)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造成的水体流失
根据《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技术报告》,将每头生猪(饲养周期为199天)和牛(饲养周期为365天)的尿液年产量分别设定为656.7千克和3650千克,同时结合计算所得的各省生猪、家禽、牛粪便产生量和本文估算的羊粪便产生量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①测度的畜禽粪便污染物进入水体流失率和畜禽粪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可以计算2011年中国各省畜禽粪便主要污染物COD、BOD、NH3-N、TP、TN的水体流失量②。如表3所示,2011年中国畜禽粪便主要污染物COD、BOD、NH3-N、TP、TN的流失量分别为520.67万吨、373.72万吨、80.26万吨、39.88万吨和214.10万吨。2011年中国畜禽养殖的废水COD排放量虽然低于生活污水的COD排放总量,但超过了全国工业废水COD排放总量。从区域来看,绝大多数省份与全国整体趋势一致,即畜禽养殖对水体的污染介于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水平之间。但是,某些省份甚至已经超过生活污染水平或接近生活污染水平,如河北、内蒙古、山东、西藏、宁夏。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状况以及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目前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规模化畜禽养殖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从种畜禽场发展状况来看,相比1998年,2011年中国种畜禽场总数及主要畜禽的种畜禽场个数递增趋势明显,尤其是种猪场和种羊场。中国种畜禽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中地区,因此华东和华中地区更应注重规模化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其中又以生猪的规模化养殖最为重要。
(2)从不同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发展状况来看,一方面,中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户的绝对数量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中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户占畜禽养殖总数量的比例都非常低,这说明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程度还不够高。
参考文献:
[1]孔源,韩鲁佳.我国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6):92-96.
[2]潘虎,郭虹.畜牧生产的污染与治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草食动物.1999,1(2):32-34.
[3]杨志敏.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45-48.
[4]郭晓.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控制外部环境成本的补贴政策研究[J].农业经济管理,2013,(2):34-36.
[5]武深树,谭美英,黄璜,等.湖南洞庭湖区农地畜禽粪便承载量估算及其风险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6):1245-1251.
[6]ANTHONYS,DONIGIANJR,WAYNECHUBER.ModelingofNon-PointSourceWaterQualityinUrbanandNon-ur-banArea[R].EnvironmentalResearchLaboratoryOfficeofResearchandDevelopment,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1991:34-39.
[7]MILONJW.OptimizingNonpointSourceControlsinWaterQuality[J].WaterResourcesBulletin,1987,(23):387-396.
[8]HORANRD,ABLERDG,SHORTLEJS,etc.Probabilistic,Cost-EffectivePoint/Non-PointManagementintheSus-quehannaRiverBasin[C].ChevyChase:TheIntegratedDecision-MakingforWatershedManagementSymposium,2001.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67-69.
[10]王新谋.家禽粪便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