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项目策划书(精选6篇)

中风又名卒中,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斜、不遂为主要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极高。

一、脑卒中康复目标

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预防脑卒中后可能发生的残疾和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或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改善受损的功能(如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和心理等),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即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康复时机选择

为了避免过早的主动活动使得原发的神经病学疾患加重,影响受损功能的改善,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程度相对较重,一般主张发病后1~2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包括预防废用综合征的治疗)。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程较长的脑卒中患者仍可从康复中受益,但其效果较早期康复者差。对伴有严重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如血压过高、严重的精神障碍,重度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或并发症,待患者病情稳定48h后方可逐步进行康复治疗。

三、康复治疗

3.2语言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3.3针灸推拿疗法

中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即给予早期针灸治疗,既能控制病情发展,亦能有效地减轻症状。选穴:运动区,平衡区,言语一区、二区,口歪舌偏者取地仓、颊车、廉泉、人中,上肢取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髀关、血海、伏兔、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以上穴位分2组,隔天轮流使用。针灸的同时配合推拿,能促使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3.4心理治疗

3.5中药康复治疗

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莫、疏血通(任选一种)活血化瘀;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脑活素或胞二磷胆碱营养脑细胞。为改善脑缺氧、促进脑功能恢复,采用高压氧疗对中风恢复期的治疗都有肯定的疗效。

四恢复期护理

1.饮食饮食以低脂低盐、清淡为主,宜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禁烟酒,进食时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防止呛咳。

2.预防并发症

3.预防褥疮

中风病人长期卧床,皮肤容易受压破溃,因此要做好皮肤护理,根据患者情况2~3h翻1次身,翻身时动作要轻,避免拖、拉、拽等动作,翻身后垫好患侧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必要时给予气垫,骨突处垫气圈,皮肤受压处用1%当归红花液按摩,每日2~3次,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及皱褶。

4.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中风病人因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受影响,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应保持居室洁净,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保持口腔卫生,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病人做胸部扩张、深呼吸及咳嗽等动作。训练膀胱自行排尿,定时给病人使用便盆或尿壶,保持会阴部皮肤干燥。

5.心理护理

由于偏瘫失语患者易产生自卑、消极、焦虑、恐惧情绪,所以在恢复期要关心体贴患者,鼓励病人参加家庭和社会活动,提高其生活的乐趣,分散他们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

6.肺感染:肺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卧床和吞咽障碍,长期卧床使肺功下降,不利于排除痰液,造成感染;或吞咽障碍使进食时发生误吸,食物进入气管造成感染。预防肺感染一是保持室内温湿度正常,防止交叉感染。二是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三是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后要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并清理口腔残留食物。

7.深静脉血栓:中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由于长期卧床引起。表现为下肢进行性浮肿、胀痛等。预防深静脉血栓主要靠勤翻身、尽早开始肢体主动和被动活动,每天两次肢体按摩,抬高患肢等,从而促进静脉回流。直立床训练可以让暂时不能下床站立的病人每天坚持站立,下肢承受重力,避免深静脉血栓。

8.体位性血压:长期卧床使人体的循环系统调节发生障碍,当体位改变,如坐起或站立时容易发生血压偏低,可伴有冷汗、头晕、意识不清、无力、甚至昏厥。体位性低血压对脑功能有极大危害,应该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立即平卧,放低头位,适当保温,针刺百会、人中等穴。建议尽早进行直立床训练,从小角度开始,让病人逐渐适应体位变化,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及继发损害。

9.尿路感染:卧床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发生率更高,并且易造成条件致病菌感染。预防尿路感染应加强营养,导尿时注意消毒,或尽早停止导尿,多饮水,进行直立床训练等。

10.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强直:由于长期缺乏活动和站立,会逐渐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形,会对后期康复产生严重影响。早起的被动运动训练和站立训练能够预防肌萎缩和关节挛缩的发生,对后期康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目前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在科学治疗体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属新的医疗管理模式,是降低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一、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1、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2、言语治疗。

23、心理治疗。

(三)康复安排:

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3、8、9、10、11、17等项;4、5、6、7、12、13、14、15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18、19、20、21、22可由各单位自行确定进行与否;23、24如无进行专业的此项训练,治疗师在功能训练过程中应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包括简单的发声练习等;并负责患者的心理疏导以求患者尽可能的配合和以最佳状态进行康复治疗。

二、中期康复

此期患者可明显的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恢复3-5期。

(一)中期康复目的: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二)中期康复方法:

从被动助动主动

24、抑制上肢的痉挛模式。

25、伸展躯干促进和改躯干活动性,抑制躯干紧张,痉挛。

26、双手抱膝左右轻身体以控制上下肢痉挛。

27、肩关节屈下用患手触摸治疗者手再触摸自己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对侧肩以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

28、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在患手活动期间,指示在任意一个角度停住,并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间控制能力。

29、肩关节各向关节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

30、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展,前臂旋后。

31、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

32、肩带的活动:向上、向外、向下。

33、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34、髋内外,外展的控制训练:健侧中立位患侧做,患侧中立位健侧做。

35、膝关节屈伸展控制训练。

36、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伸展控制训练。

37、患者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

38、俯卧位屈患膝训练。

坐位:

39、患侧上肢支撑训练。

40、患侧上肢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

41、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

42、手背推移物体。

43、前臂旋转压橡皮泥。

44、患侧下肢屈髋运动。

45、手指夹拾小物体(越过中线)。

46、健侧下肢肌力训练。

47、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

站立位:

48、站立平衡训练:左右前后移动重心。

49、站立平衡操:双手交叉(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左右旋转等。

50、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

51、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

52、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

53、髋伸展位屈膝。

54、屈髋屈膝准备迈步。

55、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

56、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

57、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

58、足ё诺匮盗贰

59、双杠内步行训练(三点):健侧上肢向前扶杆——〉然后患侧下肢跟进——再健侧下肢上前一步。

60、持拐杖步行训练(三点、二点):健手持拐向前——患下肢向前迈出——健足跟上。

61、上下楼梯:上/健手扶——健侧下肢——患侧下肢

下/健手扶——患侧下肢——健侧下肢

62、床边ADL训练:洗漱、穿脱衣服、二便处理等。

(三)康复安排:以上各项基本需治疗师帮助与指导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分钟,每周练习4-5天,家庭内一天一次,下午可指导家属练习一次。

(四)注意事项

所有的关节应保持最大关节活动范围,并治疗是在无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之内,避免暴力,以轻柔手法为宜;治疗师应给适当的保护,辅助力量应由大到小,鼓励患者独立完成。

三、后期康复

(一)康复目的: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Brunnstorm恢复阶段5-6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方法:

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63、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64、侧方行走训练7先向健侧后向后侧

65、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屈膝加强训练

66、改善步态训练:踝背伸牵伸。

67、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离地。

68、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

69、做站立位两足轮流交叉运动。

70、家庭ADL指导。

71、居室改造。

(三)康复安排同前阶段。

此期训练以社区康复医生和家属及志愿者帮助为主,每周3—4次。两周一次家庭随访或门诊随访。

(四)关于辅助器具的使用。

72、足托——足下垂

73、腕背伸夹板——屈腕痉挛。

74、拐杖,助行嚣。

75、轮椅。

(五)关于家属及志愿者的培训:

每2周培训1次,由康复治疗师上门或者家属到医院进行,培训内容为患者的家庭训练方案方法,要求患者家属和志愿者每2周记录一次训练内容。

(六)关于康复治疗的记录。

要求治疗师早期一个星期记录一次,病程第二月起以后2周记录1次,记录内容为:患者的功能状况,现阶段的问题;现阶段的康复目的;现阶段的治疗内容,可将前述内容编号填入,有补充可填写在其它栏内。

一、目标任务

(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为全县x-xx岁听力、脑瘫、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训练和手术x例;为全县x-xx岁残疾儿童进行辅助器具适配xx例。

(二)残疾人托养补贴项目。上级部门分配我县名额xx名(城镇x名,农村xx名),全县实有托养需求的xx名(城镇x名,农村xx名)一级智力、精神残疾人给予补贴。

(三)助盲就业脱贫项目。扶持建设x家规范化的盲人按摩集中就业机构。

二、项目实施

(一)实施范围及补助标准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

为x名具有xx县户籍的x—xx周岁听力、脑瘫、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训练和手术,每例x.x万元。

为xx名具有xx县户籍的x—xx周岁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平均每例补助x.x万元。

残疾人托养补贴项目

对全县有托养需求的xx名(城镇x名,农村xx名)一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按照城市每人每年xxxx元、农村每人每年xxx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助盲就业脱贫项目

扶持建设规范化的盲人按摩集中就业机构x家、每家补贴x万元。

(二)完成时限

残疾人托养补贴项目、助盲就业脱贫项目于xxxx年xx月xx日前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于xxxx年xx月xx日前完成。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残疾人托养补贴项目由各镇残联负责摸底筛查组织申报,并将申报资料报县残联审核。各类救助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受助人员信息齐全,受助人员需填写受助审批表,粘贴近期彩色照片,并提交残疾人证、身份证、户口本以及监护人户口本、农商银行银行卡复印件。

低视力、脑瘫、智力、孤独症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根据指标限制,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残疾程度较重,家庭困难人员。

各镇残联自项目执行之日起,每月xx日前,向县残联上报当月各项目实施进度统计表及救助对象花名册;在项目结束后上报汇总后的救助对象花名册,及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三、职责分工

各镇残联:负责本镇项目全面实施工作,合理筛查项目服务对象,并及时统计上报数据。

承担项目的定点康复机构:负责项目受助儿童的筛选、申报、数据统计、资料归档、开展救助等,并做好接受各级各类检查考核及项目实施总结等。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按规定做好救助对象的筛选和救助等工作。实施项目的机构要建立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项目救助情况。

(二)严格使用,专款专用。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残疾人托养补贴资金,直接补贴给残疾人或其监护人,用于残疾人的生活起居,项目经费包括项目机构的经费不得用于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以外的用途,对弄虚作假、违反项目实施原则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单位,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限期收回资金。已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救助项目,先由医疗保险报销,不足部分由项目予以补助。

(三)及时发放补贴。县残联要根据市残联下拨资金,进一步核准补贴对象、人数,及时发放补贴资金。残疾人托养补贴资金通过银行代发,直接补贴给残疾人或其监护人,用于残疾人的生活起居,以备待查。

(五)严格督导,保证质量。县残联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制定项目评估考核工作制度,定期检查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指导基层及时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上报市残联。

为进一步规划好科室的发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重点建设专科工作发展规划,逐步推进专科建设。制定我院康复科发展规划。

一、发展方向:

在原有专科建设基础上,本专科以项痹、腰腿痛、中风病为重点病种,并拓展骨伤、中风病亚病种等疾病的综合康复治疗。坚持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的特点,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重点着手于长期优化康复防治方案、拓展康复使用范围的临床研究。在建设过程中,以建立康复科三大重点病种辩证论治规范、临床疗效评价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扩展康复科疾病谱。

二、主要目标:

1、5年内将我院康复科建设成为“设施设备先进、技术服务一流、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中心。该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服务于本市30万人口并向外辐射周边县市,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康复基地。

2、建立优化康复、中药防治项痹、腰腿痛、中风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3、康复亚专业-神经康复的建立和完善。

5、建立康复疗效评价标准。

6、建立康复防治本专科重点疾病的资料库,确定疗效、经济实惠的方案,以便推广应用。

7、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实现专科可持续发展。

8、完善康复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康复理论知识培训。

三、预期进展:

1、建立和完善优势病种的疗效评价方法、防治方案。

2、适时使我院优势病种进入临床路径。

3、继续与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XX医院开展合作,开展学术交流。

四、关键指标

1、提高床位使用率与周转率,降低药品比率,增加业务收入。

2、增加PT、OT等非药品使用率。

3、建立推广应用临床康复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5%-10%。

4、建立本专科重点疾病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5、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扩大影响力。

五、主要工作内容

1、在院内外宣传康复项目特点,治疗效果,提高社会各界康复意识。通过病人及时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改正我们工作当中的不足,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

2、着力建设康复科病房、规范发展康复科病房管理,实行有康复特色的病房管理模式。

3、有关管理制度和分配机制等规章制度的建立。

4、全面启动中医治未病、天灸、亚健康服务等工作。

5、积极开展康复预防、康复治疗等全面康复、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广泛联系各科专家传播康复信息,普及康复知识。

6、与残联合作,增加社区服务项目,扩大康复辐射面。

7、加强业务学习,力争创出科室特色与品牌。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合理人才梯队

六、科室理念

我们的服务理念: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的价值理念:您的康复是我们医护人员价值的最大体现。

建设周期内工作计划:

20XX年度

1、优化三大病种临床诊疗方案,完成各病种在运动处方、护理、心理治疗、饮食治疗等方面的治疗方案。

2、明确临床诊疗常规,突出小针刀、推拿手法治疗、中药、火罐等传统治疗方法在疾病中的应用。

3、继续抓好康复科运动作业室建设;

4、科室场地添置无障碍设施。

5、逐步开展吞咽、语言功能功能障碍训练.

6、建立康复宣教室:

7、做好横向联合,拓展骨伤、脑损伤、神经损伤等伤病的功能训练

8、开展网上宣传、义诊、学术交流等形式推广康复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扩大影响力。

9、派1—2名人员进修学习。

10、劳务酬金实行二级分配,以工作量为主,结合岗位工作、职称、病

人满意度综合考虑。

2.有计划对本科医师进行全面康复培训,做到康复理论和康复治疗技术每周一小训每月一大训,以提高每位医师的康复理论及康复治疗技术水平。

3.全面开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拓展脑损伤、脑瘫、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有计划地开展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病的康复介入。

4.在院内外宣传康复项目特点,治疗效果,提高社会各界康复意识。通过病人及时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改正我们工作当中的不足,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

5.对疑难病人进行科内讨论,以提高治疗效果增进康复医疗技术水平。

6、.加强住院部病人管理,实行有康复特色的病房管理模式。由科主任、护士长全面组织实施管理方案,科内人员分为病房管理组、现代康复组、传统康复组、康复护理组。具体方案如下:

病房管理组:负责管理具体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案、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现代康复组:负责进行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言语矫治、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组:负责针灸、推拿、拔罐、重要熏蒸等。

康复护理组:发挥康复护理优势,开展有康复特色的护理和康复宣教。

7.加强门诊管理,门诊为康复科的窗口,负责为病区输送病号。门诊医

师接诊病人,开出治疗单或联系住院,交由科内统一安排,其他科室介绍病人到我科,由我科统一安排治疗。

8、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康复人才,尤其是康复治疗师,以利更好开展业务。

9、营造科研氛围,力争每有1篇以上论文发表。

1、完成中风病证治规律、疗效评价方法。

2、继续中风病针灸、针药结合防治方案的规范化临床研究。

3、建立可供临床推广应用的中风病特色疗法。

4、开展头穴透刺针法配合言语康复评定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5、完成中药蒸气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提出可供推广的临床应用方案。

6、完成针灸结合隔物艾灸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观察。

7、开展针灸预处理对脑卒中预防作用的疗效评价的研究。

8、完善中风病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及中风病临床数据库。

9、选送1—2名临床骨干去外院进修学习,聘请国内著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1—2次。

10、投入项目建设经费约20万元。

11、完善中医特色治疗临床应用疗效评估。

一、重点工作

(一)全面完成“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并进行检查督导。

做好各项工作。适时组织对各地进行“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检查督导,依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各项康复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发现、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完成各项康复工作任务,为“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二)组织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

开展调研,组织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体思路,确定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经费规模,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配套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

(三)加强康复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继续做好条例的调研、资料收集、课题研究、条文修改和上报等各项工作,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工作。加强与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部委的沟通协调。努力在残疾人康复立法和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结合国家医疗卫生、社会保证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及各省落实中央7号文件实施意见,加强残疾人医疗及康复保证制度建设,积极将有关残疾人康复的内容纳入其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四)做好康复人才培养工作。

继续组织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依照多途径、多形式培养;抓两头带中间;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的基本原则。如期完成年度各项任务,重点完成社区康复协调员10万名以上的培训任务。认真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及实施细则要求。着力推动康复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医院、进社区。积极申报康复咨询师、辅助器具适配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师等职种。做好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全面实施培训学分管理和社区康复协调员持证上岗。准备并召开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五)推进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

促进其全面发展,与卫生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制定并完善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康复机构准入方法和康复机构管理方法。开展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检查验收工作。不时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援建四川灾区康复机构项目工作。各地依照有关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外地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定位、发展方向,充分整合资源,不时加强康复机构的软硬件建设。

(六)加大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力度。

以点带面,坚持典型引路。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的同时,探索和总结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地全面开展,乡村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质量,农村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覆盖面。不时深化康复服务内涵,探索有特色、满足社区残疾人需求的康复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通过开展农村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突破农村地区社区康复工作。123

残疾人康复检查督导方案

(七)做好各类康复救助项目。

努力实现三年内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与卫生部共同做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大力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复明一例”目标。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

适时进行督导检查,做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辅助器具服务车配置项目、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等各类救助项目工作。总结推广经验,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项目工作带动康复救助制度建设和各地残疾人康复救助水平的提高。

(八)推动残疾预防工作。

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和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同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协调卫生部、国家计生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儿童残疾预防工作调研,制定儿童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卫生、计生、残联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利用各种媒体,并制作康复宣传折页、张贴画、音像制品等,宣传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项目,向公众、残疾人及其亲友普及康复知识。组织编印藏、维等少数民族版康复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进程。

二、各业务领域工作

(一)组织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十一五”终期检查。深化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效果,重点加强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进行检查验收;完善空虚社区康复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康复质量,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在社区得到满足。加大社区康复协调员培养力度,规范培训内容,编制《中国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手册》

(二)完成6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做好贫困患者手术数据统计工作。与卫生部认真组织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指导各地进一步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对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工作。为2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000名。完善地级残联低视力康复部建设工作。准备“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三期视力康复项目工作,扩大项目和国际狮子会影响。举办第二届国际低视力康复论坛,开展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低视力康复知识。对60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依据《创建全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地(市、州、盟)县(市、区)工作规范》推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推广使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效果评估规范》国家盲杖标准》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培训教材》指导地方科学、规范地开展训练指导师培训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扩大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

(三)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确保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国家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省级聋儿康复中心职能,带动基层聋儿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创新聋儿康复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听障儿童康复保证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服务机制。123

(四)实施“彩票公益金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彩票公益金麻风畸残矫治手术”项目并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推进项目的深入开展。认真组织实施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选好定点康复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抓紧贫困脑瘫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举办脑瘫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康复指导读物和音像制品,指导各地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开展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五)认真组织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抓紧贫困智力残疾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启动;做好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举办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读物和培训教材;继续做好第三批10个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养护试点机构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省市残联康复中心拓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业务,提高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点带面,推进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六)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督导。推动解决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问题;加强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加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和家庭康复,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服务;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对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进行评审,指导基层规范开展工作。

一、康复救助范围

具有县户籍(居住证),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0—14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和孤独症儿童。

二、康复救助内容

(一)机构康复训练。由定点康复机构为救助对象提供功能训练,运动、认知、沟通及适应性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

(二)辅助器具适配。为视力残疾儿童验配助视器;为听力残疾儿童验配助听器;为肢体残疾儿童装配假肢或矫形器,适配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辅助器具。

(三)医疗手术补助。为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有需求的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等,对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费部分给予一定补助。

三、康复救助标准

(一)机构康复训练

1、听力、言语、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康复: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0元。

2、脑瘫(肢体)残疾儿童康复: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000元。

(二)辅助器具适配

1、听力残疾儿童:为适合佩戴助听器的听力残疾儿童配发助听器。助听器救助标准每人不超过7000元。每人仅限1次。

2、脑瘫(肢体)残疾儿童:根据适配机构评估,为肢体残疾儿童免费适配假肢、矫形器、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适配辅助器具。

(三)医疗手术救助

补助资金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其他康复资金中列支。所有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验收核发”的管理原则。对项目未实施或未实施完毕不得报支;违反项目规定的不合理支出不得报支;支出票据不规范的不得报支。对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截留、挪用项目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有权拒拨资金,监察部门对群众有反映的问题要重点查处,确保财政专项资金有效、安全、规范运行。

THE END
1.康养项目介绍.pptx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1-09-22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39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康养项目介绍PPT案例.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921/5211111011004012.shtm
2.陈农夫中医药田园康养项目介绍中医养生药膳馆加盟陈农夫中医药田园康养项目介绍 陈农夫中医药田园康养是一个结合中医药文化和田园生态环境,提供全方位、高品质康养服务的项目。以下是对该项目的详细介绍: 一、项目背景与愿景 背景: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康养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陈农夫药膳作为专业的中医食疗康养品牌,积极响应市场需求,https://m.huashandao.com/h-nd-6847.html
3.xxx康养基地项目方案介绍.ppt第一部分:项目初步认识 项目简介 项目选址及区位优势 第营淡旺季差异明显,每年的11-2月份为景区旺季,仅仅在短短几个月的旺季经营中,便能够实现全年的营收指标。而景区淡季时,则有机会凭借其优质的自然资源、便捷的交通资源、中高端的配套资源等成为绝佳的康养度假圣地。 https://www.taodocs.com/p-624788881.html
4.2021“国科大杯”生物医药与医疗康养分项赛决赛(附项目简介)项目介绍: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长期处于血象异常状态的患者(如癌症、白血病、糖尿病等)比例显著升高,本项目以微电子工艺、微流控技术、POCT检测方法及系统等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聚焦于细胞特征分析、凝血功能定量分析等领域;面向家庭、诊所、社区/乡村诊疗机构等即时检测应用场景,开发便携式全血细胞定量计数、高灵https://sie.ucas.ac.cn/article/newsdetail/id/544/cid/26
5.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楼盘介绍及项目最新动态房乐山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楼盘介绍及项目最新动态 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总占地约1120亩,总建面约115万㎡,选址位于颐养之城峨眉山市西南侧,与峨眉山风景区为邻、峨秀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内,轻松便可抵达高铁峨眉山站、峨眉市中心、峨眉山景区,离尘不离城。高铁约1小时可抵达成都及双流机场,无缝接驳西南全域,交通方便,https://m.fang63.com/archive.php?aid=293345
6.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介绍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系四川发展在阳光花城攀枝花市布局的康养产业标杆示范性项目,规划占地约13000亩,建设用地面积约2800亩,总投资逾200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超35亿元,已累计开发土地约777亩。项目以打造“中国康养旅居生活范本”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康养+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专业照护、职业培训、旅居度假、健康生活六http://www.sctfjkjt.com/show-35-65-1.html
7.基地御龙湾十大基地最全介绍一、为和旅居康养有关的项目提供整套方案:包括策划文案、设计规划、运营推广等服务。 1、策划设计:为山青水秀空气好的乡村土地,提供整套美丽乡村振兴方案,城乡共建旅居康养基地共享家园。 收费:每个项目10万起 2、运营推广:为风景区附近的民宿、酒店升级为旅居康养基地,提供推广运营等执行方案。 https://www.meipian.cn/3d55lmpo
8.机构运营业务介绍美邸养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其中中福天河智慧养老服务示范区一期已实现AI健康评估中心、MCS中福生态城认知中心等多个服务项目的投用,打通了专业康复医疗、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养老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二期计划打造成集康复医院、综合养老院等机构于一体的综合康养项目。 项目类型:认知症专门机构 http://www.mcsgsh.com/services_02.php
9.乌镇雅园中国最成功的“养老度假小镇”第三版块:欢迎晚宴+康养·文旅特色小镇创新IP项目资源链接会(规划联盟、融建联合体、洽谈合作) 第四版块:康养产业及康养·文旅小镇运营模式创新与实战解读 袁英华: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 刘向阳:中居易国际董事局主席 杨子敬:润福生活事业董事长 第五板块:国内外康养·文旅项目经典案例解读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879813186&efid=9MGCeRpJRTArh_wHfiK2Mg
10.康养旅居加盟,当今最潮养老方式,欢迎您来加盟九久旅居,一起开创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旅居行业,特别是如何与康养、养生与旅行相结合的旅居行业。 康养旅居,当今最潮养老方式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老年社会,各种与老年人相关的行业正在逐步兴起,特别是涉及到老年人健康的行业更是方兴未艾。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旅居行业,特别是如何与康养、养生与旅行相结合的旅居行业。 http://news.dreams-travel.com/news/vnews-id-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