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西龙头乡甘沟口村,气候条件良好,四面环山,空气宜人无任何污染,雨水充沛,植被良好,是发展畜牧水产的好地方。在国家大力发展家庭绿色养殖业的政策支持下,结合当前周边县市畜牧水产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以及能带动村里经济发展,本人想于20xx年开始在我县木兰围场小滦河下游投资建设家庭绿色立体农业养殖场,本人预计建设三个鱼池,养殖木兰围场滦河稀有鱼种(如泥鳅,华子鱼,西林鱼等),以此为龙头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决定申报养殖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养殖场建设在西龙头乡甘沟口村,周围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可以开发养殖木兰围场滦河稀有鱼种,可以在四周建鸭舍、鹅舍,水面上还可放养鸭鹅等,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高质量的特色水产(如泥鳅,华子鱼,西林鱼等)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的前景十分广阔。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该项目不仅能带动村民大力发展,还可起到示范带头效应,带动周围群众发展养鹅、养鹅等水产养殖实现规模化、集聚式发展,带动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概(预)算
利用现有资源前期开挖三个鱼池,用于养泥鳅,华子鱼,西林鱼等,还可以用于放养鸭鹅。后期根据养殖情况,在追加投资。
四、实施计划和效益分析
20xx年三月申报项目申请书,于20xx年5月份开始初建。
项目完成后,利用个体养殖,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鸭、养鹅等水产养殖,大力开发综合养殖,尽快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申请人:
一、项目建设单位:z乡z街道居委会
二、建设地点:z街道居委会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z乡z街道,z街道(原z村)属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2公里,紧靠寿六路两侧,交通便利,对于老百姓出行、生产、生活极为方便,辖18个村民组,482户,人口共3309人,党员共58人,农村劳动力25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2700亩。做为第三批选派村,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利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对围湖进行综合开发,开挖精养鱼塘,以此为龙头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决定申报建设z村综合养殖项目。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z位于瓦埠湖畔,水资源丰富,现有养殖水面1000亩,可以开发精养和粗养鱼塘,可以在四周建猪舍、鸭舍、鹅舍,水面上还可放养白鹅,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高质量的特色水产(如青虾、蟹)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的前景十分广阔。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该项目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可起到示范带头效应,带动周围群众发展养羊、养鹅、水产养殖实现规模化、集聚式发展,带动z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概(预)算
利用现有资源开挖3口精养塘和2口粗养塘,精养塘用于养鱼、虾、蟹,粗养塘用于放养鸭鹅,总面积合计30亩。建一简易鹅舍80平方米,需资金6000元
1.工程标准:坝底宽5M、坝高2.5M、结顶宽2M,总长20xxM,需土方2万方,每方按2元计算,需资金40000元。
2.配套工程:建一小型排灌电站,保证排水和取水,排水用电动机2500元。建草架、饲槽、活动栅栏等,投资5000元,购种苗、饲料等,投资5000元
3.项目投资需资金52500元,其中固定资产47500元。
六、实施计划和效益分析
20xx年8月申报争取项目资金,于20xx年1月份完成项目基建,20xx年2月与租赁承包户签订协议。
县精神文明办公室: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市民素质、文明程度、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社会环境,实现创建文明社区的目标,近年来,仙峰苗族乡仙峰山社区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在新的体制下,建立了以乡为核心,以居委会为基础,辖区内各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文明社区创建组织,形成了各项工作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形势多样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社区环境文明
仙峰山社区有一支人员素质好、执法严明的综合执法队伍。经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统一了店招300余块,规范摊位70多个,绿化街道达1000多米,辖区内全部房屋外墙刷白,建筑外观整洁,无“五乱”现象和“七乱”现象,环卫设施齐备完好,均达到“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的各项标准。
二、社区秩序安定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四防”措施落实,社会综合治理措施有力,民事纠纷调解网络健全,防火防灾设施齐备,制度措施有力,青少年、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居民对治安状况满意。
三、社区组织健全
社区内有一个党支部、一个居委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各单位都积极参与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积极管理流动人口。组建了保洁员队伍、突发应急队伍、文明劝导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等。
四、社区共建普遍
重视人才、广泛开展“校街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重点突出思想共建,增强共建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
五、社区服务便利
辖区内生产生活设施齐备,服务网络布局合理,学校、医院等齐备,水、电、燃料等方便。经常性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六、社区教育普及
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机构健全,教育队伍强大,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教育网络完善,活动富有成效。
七、社区文化丰富
文化场所达标,能经常性的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活动,生活方式文明、健康,富有成效。
八、社区风尚良好
广泛开展公益活动,规范行业服务,社会风尚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人际关系和谐。
经仙峰苗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拟推荐我仙峰山社区申报县文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