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报告说,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们已在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并将其保存。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微生物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科学证据,为用生物降解方法治理“白色污染”提供了新思路。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被人工大量养殖用作动物饲料。以前有研究人员宣称分离出降解聚苯乙烯的细菌,但缺乏有力的物理化学分析证据支持聚苯乙烯被微生物降解,而且有关微生物也没有被国际上承认的微生物中心收藏,因此这类研究成果并不被学术界认可。
中美联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首次为微生物降解塑料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也为开发生物降解聚苯乙烯塑料制品的技术提供了全新思路。中美联合团队还将进一步研究黄粉虫及其他昆虫对不同塑料的降解,为开发治理塑料污染的酶制剂和其他生物降解技术提供基础。
虫子以塑料为食震惊学者网友:白色污染难题就解决了
据煎蛋网介绍根据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高级研究工程师吴Wei-Min合作的两项研究,它们能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其他形式的聚苯乙烯为食,蠕虫肠道中的微生物在此过程中生物降解塑料——这是一个令人大吃一惊和充满希望的发现。
“我们的发现为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吴说。
发表在《环境科学和技术》上的该论文首次提供了细菌在动物肠道中降解塑料的详细证据。了解面包虫中的细菌如何进行这一壮举可能带来安全处理塑料废弃物的新选择。
“真正重要的研究总有可能来自奇异的地方,”斯坦福大学主管吴等人塑料研究的土木与环境工程教授CraigCriddle说,“科学有时候使我们吃惊,而这次是一个震惊。”
在24小时内,他们把大部分剩余塑料以看上去像是微型兔子屎的可生物降解碎片排出。吴说那些固定以塑料为食的面包虫和吃正常饮食的一样健康,而且它们的排泄物看来可以安全地作为种植土使用。
包括吴的研究者们在早先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印度谷螟的幼虫蜡虫在它们的肠道中有能降解聚乙烯的微生物,这种塑料用于薄膜制品如垃圾袋。然而,关于面包虫的新研究很重要,因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被认为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并且对于环境问题更大。
作为“从摇篮到摇篮”生命周期方法的一部分,研究者们将探索这些材料被小动物食用,然后再依次被其它动物食用后的命运。
该领域的另一研究可能涉及寻找面包虫的海洋生物等价物来消化塑料,Criddle说。塑料废弃物在海洋中尤其是个问题,它破坏栖息地,杀死无数海鸟、鱼、海龟和其他海洋生物。
然而,要了解塑料降解的有利条件和用于分解聚合物的酶还需要更多研究。这反过来,又可能帮助科学家设计更强大的酶来降解塑料,并指导制造商设计不会积累在环境或食品链中的聚合物。
Criddle的塑料研究最初的灵感来自2004年一个评价可生物降解建筑材料可行性的项目,该调查是由斯坦福大学伍兹环境研究所的环保项目种子资助计划资助的,它导致推出了一家研发有经济竞争力的无毒塑料的公司。
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施行。
大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新法对保健食品、网络食品交易、食品添加剂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都有涉及,让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家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都是新法修订的最大亮点。
根据新《食品安全法》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总结了十大亮点:
亮点一:食品安全可全程追溯
新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亮点二:添加剂不许可不得生产
新法明确,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亮点三: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
此次修法明确,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亮点四:只要有危险,食品就得召回。
亮点五:批发市场须抽查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人员,或者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
亮点六:网上卖食品必须实名制
新法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
亮点七: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当药吃
亮点八:婴儿乳粉配方必须注册
新法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亮点九:举报食品违法将受保护
亮点十:监管不到位责任人将被辞职
这次修改食品安全法,建立了最严格的各方法律责任制度,而且对生产经营企业有最严厉的处罚制度,对失职渎职的地方政府官员和监督部门也实行了最严肃的问责,对一些检验检测部门也有最严厉的追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