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人类对于食用动物蛋白需求也持续增加。同时,在全球降低碳排放大背景下,欧美各国在畜牧业和农业废弃物处理也追求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欧美等西方国家开展了黑水虻、黄粉虫、黑菌虫、蟋蟀等昆虫的工厂化养殖,并在宠物食品、动物饲料甚至人类食品的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产技术副总监杨俊江
百洋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洋股份虾特料技术总监梁超
学术探讨先行,产学研共创行业未来发展
首届中国国际虫虫大会邀请了黄勇平、李爱科、聂国兴等多位国内顶尖专家与JefferyTomberlin、Lars-HerickLauHeckmann、IvanAlbano等全球知名昆虫专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在黑水虻、蟋蟀等昆虫在宠物食品、动物饲料、药用和动物保健等应用领域,吉红、邓君明、JefferyTomberlin等多位专家各自介绍了在多种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全球顶级黑水虻生物学家、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昆虫科学系教授JefferyTomberlin、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邓百川、意大利蟋蟀农场公司首席执行官IvanAlbano分别介绍了西方及我国对于黑水虻、蟋蟀等昆虫宠物食品的研发进展以及宠物主人对于昆虫宠粮的认知现状与趋势。
普罗欧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欲晓
广州无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秋林
设立“蝌虹蛤”奖,助推行业交流与合作
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了旨在促进虫虫科学与虫虫工业交流与合作的“蝌虹蛤”奖,并由我国昆虫学和粮食领域的两位杰出科学家黄勇平、李爱科联合颁发。普罗欧生物技术董事长翁欲晓,无两生物总经理王秋林、蜂汇自然副总经理叶玉龙、牧渔科技总经理刘兴旺代表各自企业领奖,并介绍了各自企业的专长以及行业服务。布勒机械和大荷兰人代表作为国际顶级虫虫装备供应商也荣获2023“蝌虹蛤”奖。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生物工程系应用微生物实验室教授&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文锋博士接受采访表示:“有幸参加第一届中国国际虫虫大会,收获满满。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各自的领域作了报告,以及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等。期待很快会有第二届类似活动与会议。作为资源昆虫开发的从业人员,我们都应用全力支持和参与。”
共有200余位虫虫行业及上下游企业代表和科研院所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与会代表高度肯定首届中国国际虫虫大会主办方的策划组织,以及虫虫大会作为我国昆虫养殖行业的新兴平台在促进多种昆虫与环节动物养殖行业与上游环保装备、下游宠物食品、动物营养与保健、人类药用及食用等行业的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预计第二届中国国际虫虫大会2024年夏举办。
实习生:经宇涵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俞杰
校对徐珩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邮编:210092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