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端~山那边~”,一卷卷自带BGM的“漫画云”飘游在蓝天。车子行驶在伊金霍洛旗的乡村公路上,追随云朵的影子,时不时钻进忽明忽暗的阴凉里。路旁的庄稼却格外享受初伏时节的光热,急切地生长着,唯恐落后。现在正是乡村热闹的时候。
资本下乡热
走进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一处占地近万亩,投资超20亿元的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正火热施工,预计在今年十一月份,全面投入运营。
▲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施工现场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肉牛奶牛‘双万头’、繁育养殖‘双功能’、肉品乳品‘双加工’、品质品牌‘双一流’的国家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项目负责人赵志伟介绍说。
资本下乡要带动老乡!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合作,将打造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同时通过三产融合、以养促种,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周边乃至全旗农牧户增收致富。据测算,运营后园区可消化5万亩饲草料基地的供应,直接吸纳上千名农牧民就业。
▲工人为牛舍棚顶安装光伏板,棚下养牛、棚上发电,实现“牧光互补”生态养殖
吸纳当地人口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资本下乡应有所为。资本下乡“投资要投到点上”,这个“点”是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投资,是能够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投资。
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项目负责人赵志伟:“园区大手笔投入到攻克饲草料种业和高端肉牛、奶牛种源引进培育等‘卡脖子’问题,这在全自治区也是首屈一指的。同时,产品差异化方面注重开发富硒牛肉、乳产品及功能性生物饲料,创新示范低碳数字化健康养殖、粪污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就是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
特色产业热
与乌兰集团一样,蒙泰集团也是本土不断寻求绿色转型发展的能源企业。
▲蒙泰田园综合体打造的苏格兰风情小镇
在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如果看到一幢幢红色的苏格兰式建筑环湖而立,像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古堡,甚至吹过的风混着些许威士忌酒香,那你就来到了蒙泰田园综合体。
就在上个月,内蒙古最大的集酿造、观光、教学于一体的威士忌酒厂项目在这里投入试生产。田园综合体的另一个明星板块是“乌驴”生态养殖示范项目。目前,已经有6个村集体加入了养殖队伍。纳林希里村通过申请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补贴、当地驴产业专项补贴及贴息贷款等政策资金扶持,养殖场已扩群到300头,下一步计划扩大规模到1000头。
▲纳林希里村村党支书张鑫与村集体养殖场新出生的小驴驹
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村党支书张鑫:“我们向蒙泰买一头乌驴,政府补贴百分之十,蒙泰优惠百分之十,相当于打八折,而且免费提供牲畜保险和养殖技术。行情好的时候我们自由销售,行情下行的话,企业会兜底价收购,看到村集体经济搞得好,现在有7户村民申请加入。”
“政府+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村集体+农牧户”构建起多元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特色产业在红庆河遍地开花。
现在的红庆河镇不止是伊金霍洛旗的“菜篮子”,通过“飞地”模式,藏香猪、伊普吕肉兔、“跑步鱼”、白羽鸡、肉牛、肉鸽、马铃薯等土特产“飞”到了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2022年,红庆河镇2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总经营性收入突破1600万元,荣获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镇。
市民下乡热
如果说政策、资本、金融不断涌向乡村,搅热资源,兴旺产业,那么市民下乡则唤醒了乡村昔日的生机。
还未走进龙虎渠自然见学基地的大门,就听到孩子们嬉笑吵闹的声音。原来是20多名来自上海的小学生在这里开展研学夏令营活动。他们放羊、喂养鸡鸭、感受植物生长,触摸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围绕农耕文化体验、非遗文化体验、蒙元文化体验等主题设计课程,吸引了各地前来研学的青少年学生,暑期档爆满。”龙虎渠村引进的艾朦联农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刚向我们介绍,火热的不单单是研学板块,康养项目十分受老年市民青睐,“乡居微经体”院落更是一屋难求。
▲农家院被改造为特色乡居吸引市民下乡体验
“乡居微经体”是该公司承包6处闲置农村院落,按照一宅一品的设计风格配套几分农田或家禽家畜打造的主题乡居。该模式探索让市民下乡体验做“农夫”,享受田园生活;让农民变身当“房东”,增加财产性收入,一举多得。
▲城郊乡村龙虎渠从2016年开始尝试以土地认养模式吸引市民下乡
近年来,每逢春种秋收,龙虎渠便成为了朋友圈刷屏的网红村,吸引了大量市民下乡。人气带来了财气,激活闲置的“资源”变“资本”。一条“农文旅”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清晰。
乡土情结是城乡的纽带。伊金霍洛旗不断探索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钱、地、人”都“热”了起来,乡村的广阔天地必将生龙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