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现5个蜘蛛抱蛋属新物种

中国研究人员28日在新一期开放期刊《Zookeys》上报告说,他们在中国四川省洪雅县和重庆市缙云山分别发现两个蜘蛛新物种。它们的体长在1毫米左右,小小的头部与超大的身体不成比例,而且结的是三维立体的球形网。四川大学副教授林玉成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枢强报告说,两个蜘蛛新物种均隶属

食蟹海豹在南极冰下寻找下一顿美食南极帽带企鹅照看企鹅小宝宝海底发现一堆红色海星一条座头鲸潜入水下一位研究小组成员在冰冷海水下发现一个巨大的海绵鲜艳的海蜘蛛在岩石上如此行走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12月1日宣布,世界首份有关南极洲海洋与陆地动物目录

记者10日从广西师范大学获悉,近期,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在广西百色德保一带发现了洞穴鱼类新物种长肋原花鳅。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学科学》上。科研人员介绍,长肋原花鳅属于原花鳅属,此属种的肋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原有的无眼原花鳅和多鳞原花鳅完全无肋骨,此次发现的新品种肋骨虽明显退

记者6日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获悉,科研人员在大理州永平县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一大型真菌新物种,并以其发现地定名为“永平囊皮伞”,研究成果于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Mycoscience(《真菌科学》)杂志上正式发表。囊皮伞属(Cystode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甲壳动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冲绳海槽水深1200多米的热液区发现了甲壳动物蔓足类1新科1新属1新种,在我国尚属首次。海洋所沙忠利课题组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冲绳热液航次采集的大型生物标本中,发现了形态特征特别的铠茗荷标本,其柄部没有鳞片,头部具有附板,

2016年,《自然》杂志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研究者称无法再现其他科学家的实验[1]。这让科学界出现了“再现危机”,也严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去年8月,我们曾报道,科学家在数据库中发现,科研机构的癌细胞系竟然在偷偷进化,甚至对药物的反应也产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严重影响了抗

首先,用酶解或其它方法,制作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然后采用特定的技术将这两种(或更多种)原生质体融合,再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使其增值、分化为小苗,然后移栽,成为健壮的正常植株。这样,这个植株就是一个新物种。举例嘛,由于没有见过,就随便说说啦,不要当真哈。采用马铃薯和番茄的细胞制作原生质体,融合,细胞培养、

在距离地球几乎130亿光年远的遥远宇宙中,潜藏着一类特殊类型的星系。由于尘埃的遮蔽及距离我们太遥远,这类星系如此暗弱以致于哈勃空间望远镜也难以发现它们。借助美国宇航局的斯皮泽红外空间望远镜才首次发现四个这类超红星系。天文学家虽然可以描述这类新“物种”成员的特征,但还不能解释为什么它们如此之红。

自噬功能下降被认为是衰老的标志。在许多组织中,这种胞质内降解途径的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自噬诱导可以缓解许多生物的衰老,包括小鼠。自噬是神经元的重要保护途径,衰老是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这里,作者描述了小鼠大脑中的自噬生物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与老年小鼠和人脑组织中SOR

新冠病毒(SARS-CoV-2)是导致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此前已有研究提出,SARS-CoV-2可能起源于蝙蝠,除感染人外,还可以感染猫、狗、老虎和水貂等。然而,其跨种传播过程或中间宿主目前尚不清楚。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现》(CellDiscovery)在线发表了一项由

菲律宾的一个岛屿洞穴深处发现了不为人所知的人类亲戚骸骨,它们的身形甚至比霍比特人还小巧。新人种被命名为“吕宋人”,以纪念发现它们的吕宋岛。这些骸骨的主人生活在5万多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吕宋人身高不足1.2米,是有史以来第二个已知的矮人族,第一个是弗洛雷斯人,也被称为霍比特人,2004年发现于印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大学等合作单位在缺齿鼩(qú)属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了缺齿鼩属的一个新物种——霍氏缺齿鼩,并重新确立了该属一亚种烟黑缺齿鼩的种级地位,此举增加了两个哺乳动物新物种。该研究成果以“缺齿鼩属整合系统分析及一新种描记”为题,发表在国际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720250)资助下,中国地质大学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型铬铁矿床中发现了多种形成于地球深部的新矿物种群。该基金课题是在中国地质大学施倪承教授主持下进行的。在2006-2007年,该课题组成员白文吉、方青松、施倪承及李国武已先后分别向国际矿物学会

传统观点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将导致植物物种减少。但是据《科学美国人》11月15日的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历史上曾出现气候变暖催生更多新植物产生的局面,而且新生物种的数量远远大于灭绝的物种数量。为了弄清二氧化碳和温度上升对雨林多样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国际物种勘探学会日前公布了科学家最新确认的最奇特动植物名单。有些已经在以前的报道中亮过相,有些则是对科学而言全新的物种。以下是科学家新公布的八个新物种。1.豌豆小海马这种小海马学名为Hippocampussatomiae,体长约为13.8毫米,高约1

“没准儿是个新种!”这句玩笑话,成了真。2021年春季,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滨清等人正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时,撞见几只米粒大小的小黑虫,由于飞得很“笨”——“挺着胸、直挺挺的”,引起朱滨清注意,他们迅速掏出捕虫网采集下来,还打趣或许是个新物种,没想到一语中的。这

THE END
1.湄公河流域发现234个新物种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野生动物湄公河流域发现234个新物种 ◎袁原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报告说,来自不同机构的数百名研究人员2023年在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的湄公河流域发现了234个新物种。 报告说,这些新物种包括173种维管植物、26种爬行动物、17种两栖动物、15种鱼和3种哺乳动物。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KCGOJT0514R9KQ.html
2.[新闻直播间]新闻链接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17: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16: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15: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14: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13: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11: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10: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09: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28 04:00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616/1fdb2146648c4b3f93010f87be2bae22/index.shtml
3.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或携带未知病原体传播疾病每日经济新闻消息,11月15日,“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据央视财经11月14日晚间消息,近日,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口岸的进境原木中,截获拉丁蠊属蜚蠊种,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中山港海关、珠海保健中心病媒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山港口岸对一批自法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04&newsId=5086413
4.新浪热榜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新物种!全球首次报道!这一病媒生物被海关截获 环球网 截获新物种 最热最新 Jenllieanjenduek #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 没关系,入侵了,裹上面包糠,放油锅里炸一炸,隔壁孩子都馋哭了 ? #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 没关系,入侵了,裹上面包糠,放油锅里炸一炸,隔壁孩子都馋哭了 ? 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https://sinanews.sina.cn/native_zt/yingyanlandingpage1668472477
5.晖常说道我国首次截获的全球新物种是什么?近日,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口岸的进境原木中,截获拉丁蠊属蜚蠊种,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蜚蠊,其实就是咱们通常说的蟑螂。禁止这种生物入境的原因是作为外来物种很容易在入侵地定殖,对入侵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可能携带未知病原体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前不久阿拉山口公路口岸的海关工作人员还在进境运输https://www.chinanews.com.cn/m/cj/shipin/cns/2022/11-15/news943240.shtml
6.速看→我国广东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与蟑螂同物种危害极大视频截图 #速看→我国广东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 与蟑螂同物种 危害极大#近日,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口岸的进境原木中,截获拉丁蠊属蜚蠊种,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蜚蠊,俗称蟑螂,目前已知的种类有4000余种,是海关口岸监测的重要病媒生物之一,具有极https://m.dbw.cn/shehui/system/2022/11/15/059018057.shtml
7.@张文晖:#我国首次截获的全球新物种是什来自微博时事#晖常说道#【#我国首次截获的全球新物种是什么#?】近日,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口岸的进境原木中,截获拉丁蠊属蜚蠊种,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蜚蠊,其实就是咱们通常说的蟑螂。禁止这种生物入境的原因是作为外来物种很容易在入侵地定殖,对入侵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可能携带未知病原体 ..https://weibo.com/3787126342/Mf9ePjyZU
8.中山港截获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蟑螂中山港截获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蟑螂 2022-11-17 20:51 更多 01:49 南湛高速广东段将动工 建成后两地车程缩至3小时内 02:16 2030年老龄产业潜力预计将占到GDP的五分之一! 01:59 普查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积极变化 02:56 城墙“叠罗汉”跨越四代 700年间广州城西在这里 02:44 广州新中轴海珠片区东风村改造项目开https://www.gdtv.cn/tv/0b36d15b318e5271dd305a3785b973fb
9.进口原木中截获特殊蜚蠊为全球新物种进口原木中截获特殊蜚蠊 为全球新物种视频推荐你好!我来自1999:创业之路 双城追梦 这样的学校,你羡慕吗?相约冰雪!体育课开进滑雪场 档案文献遗产中的江苏记忆 晚清民国地方报纸中的常熟时刻 光影盛宴迎新年 多元题材点燃观影热情 冬至大如年 进补好时机 吃法各不同 https://v.jstv.com/wap/wosu/a/20221115/1668508589530.shtml
10.中山港海关截获全球首次报道新物种!11月16日,记者从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获悉,在《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最新一期的一篇论文中记录的全球首次报道拉丁蠊属蜚蠊种(Latindiasp.nov.),为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在中山口岸进境原木中截获,经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和中山海关技术中心鉴定发现。 https://www.zsnews.cn/mobile/article/view/id/697955.html?platform=mobile
11.外来物种入侵·拱北海关进口原木中截获特殊蜚蠊为全球新物种新闻 24小时 2022 00:00/00:00 自动 倍速 全力“封堵”外来物种入侵·拱北海关 进口原木中截获特殊蜚蠊 为全球新物种 节目简介https://www.mgtv.com/b/407473/17783799.html
12.拱北海关截获蟑螂新物种,为全球首次报道!携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产品!纳睿雷达亮相航展 珠海高新技术企业凭“黑科技”实力“圈粉” 2022-11-09 22:05:02 祝贺!我国再添一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世界首位。 2022-11-05 13:42:08 最新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分享http://pub-static.hizh.cn/a/202211/15/AP63737a40e4b0a19f88e5b8af.html
13.广东中山海关截获全球首次报道蜚蠊新种【财新网】又有外来蜚蠊(蟑螂)被海关截获。广东中山海关近期在中山港口岸的进境原木中截获了一只拉丁蠊属的雄性蜚蠊,通过形态特征、文献资料等最终确认,该种蜚蠊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但因缺少配模标本和同性标本的更多信息,研究人员暂时不作命名。相关情况近10月底在《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上发表。蜚蠊目家族https://science.caixin.com/m/2022-11-17/101966675.html
14.藏身进口原木“闯关”海关截获全球新物种日前,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口岸一批海外进口的原木进行查验检疫时截获一头蜚蠊。实验室技术人员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及形态学鉴定,确认该蜚蠊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这种蜚蠊物种的发现,对加深相关入侵物种研究 提高防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监制:于尉 编辑:王思元 刘帆 记者:郭翔宇 通讯员:拱北海关) http://ysxw.cctv.cn/video.html?item_id=918979844167122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