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回农村找回自己,也在好看视频找到更精彩的生活

深冬,凌晨四点的长白山,天色泼了墨一样黑。

林区气温已低至零下二十八度,大海哥在自建的小泥房中醒来,他披上毛大敞,戴好毡皮帽,扛起一根成年男子腰粗般的木头走出门。

近年来野猪泛滥,为了保住种植的人参不遭其毒手,他需要每天这个时候进山,用木头挨个撞击大树,“砰砰砰”地响声在寂静的夜里震慑力十足,再凶猛的野猪也不敢来犯。

巡山一圈后,天蒙蒙亮,大海哥迎着红色的朝阳向山下跑,厚厚的积雪被他踢起半人高。从雪雾中看,他像极了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

这一幕被拍下来传到好看视频上,短短几小时播放量便破了百万。留言区中,是万千网友的惊羡和喜爱。

“简直是一股清流啊......”

“太朴实了,没有压力多快乐,这才是生活!”

“兄弟,视频看得我热泪盈眶,不在东北很多年,小时候也是这样。”

————圆都市人的“乡村梦”————

在长白山出生长大,大海哥第一次背井离乡是在18岁,去天津和北京当兵。部队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和体魄,还意外地让他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在北京昌平区做武警时,他一个人包揽了2000多人的伙食。上千人的大锅菜,大海哥不仅按时按量完成,菜品和口味还得到众人认可。那之后,他对美食烹饪愈加感兴趣,一边钻研小锅菜的做法,一边考取了厨师证。

八年的兵旅生涯转眼即逝,退伍后的大海哥先后在河北、山东多地打工创业,当过餐厅的服务生,也做过酒店的大厨,还自己开过洗车行。

在外漂泊的日子总是没有归属感,随着家中的父母渐渐老去,大海哥对“家“开始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自18岁外出,他就鲜少回家,长白山的天气极端且恶劣,夏天暴雨,冬天暴雪,这让住在山里的父母常年困居家中,也让大海哥越来越挂念。

住在长白山的“关东大海哥”

图源:受访者提供

几番考虑之后,大海哥毅然决定回老家发展。

但日思夜想的故乡,并没有对大海哥“温柔以待”,反而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先是用所有积蓄承包了几十亩土地,却因为天灾人祸赔了个精光。大海哥因此消沉了一段日子,甚至想过重新回到城市工作。父母和亲戚朋友也不理解他,他们觉得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拼,企图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大海哥放弃一切回农村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是混日子、是不思进取。

“邻居平时在唠嗑时经常会说,老于家(大海哥姓于)的儿子怎么回来了呢?是不是在城里混得不好啊?”大海哥说,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他那段日子过得备受煎熬。

小泥房外的院子,是大海哥日常拍视频的“厨房”

大海哥也希望自己的视频能被全国人搜索到,因此他很快入驻好看视频,成为了一名创作者。

2019年11月28日,大海哥上传了第一个视频——《长白山零下20多度,鸭绿江边冬捕炖大鱼,真过瘾》。

视频中大海哥肩扛一条20多斤的大鱼,在冰天雪地的鸭绿江边,用石块和树枝平地搭起炉灶。加入葱姜蒜、啤酒白酒、辣椒等寻常佐料后下鱼入锅,需要加水的时候,他将山中干净的积雪用容器融化,味甘而凛冽,与鱼肉的鲜香相得益彰。

大海哥在鸭绿江上“打出溜滑”

图源:好看视频

“深山老林里,一人一狗,还有一壶老酒。”大海哥如此描述自己的生活,而这个记录了东北野味的美食制作视频,迅速登上了好看平台热播榜,累积播放量约120万。

大海哥万分激动,他甚至觉得是运气使然。为了验证内心的疑惑,他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拍摄视频,《零下将近30度,长白山脚下炖杀猪菜》和《大雪峰山,长白山雪地里炖大鹅》等系列视频,播放量均破百万。

更令他惊喜的是,12月17日拍的一则《雪地里杀年猪,宴请乡亲四邻》短视频,累积播放量高达1528万。事实证明,原生态的三农美食视频,的确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而大海哥视频中展现出的民风民俗,则为粗犷豪放的乡野美食,平添几分质朴的人文底色。

视频越拍越好,“关东大海哥”的名号也日渐响亮。他现已成为十里八村的“大明星”,父母每天捧着手机看儿子拍的视频呵呵乐,串门时也要拉着别人一起看。

————三农创作者,女性撑起半边天————

从长白山向南1995公里,安徽省来安县。日上三竿,胖妹家正上演着一出“鹅”飞狗跳的大戏。

“旺财使劲!哎呦旺财!哈哈哈哈,还是我家旺财厉害。”院子里灶台旁,一只叫旺财的狗子将两只大鹅逼进死角,穷途末路之下,一只鹅转头俯身狠狠咬住狗,却因不敌狗子凶悍灵敏,最终败下阵来。

胖妹从狗子口中钳起鹅,对着镜头跟网友打招呼:“哈喽大家好我是胖妹,快过年了,咱们一起把这个鹅盘了吧。”话音刚落,胖妹和奶奶便一顿操作猛如虎,从烧水拔毛,到洗净下锅,祖孙两人简单利落地完成准备工作。

胖妹与奶奶一起收拾大鹅

“刚拍视频的时候,胖妹是不愿意出镜的。她是挺简单的姑娘,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吃,经常在家里做各种好吃的。”胖妹的丈夫大洋说,自己跟胖妹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他喜欢胖妹骨子里的朴实乐天,也不在乎胖妹能吃,身材微胖。

大洋正在品尝胖妹做的肉夹馍

与大海哥的经历相似,胖妹和大洋早先也在大城市打工。由于大洋的爷爷逝世,而家里其他年轻人都在外务工,只留大洋的奶奶一人在家。大洋放心不下奶奶,与此同时,女儿的出生也加重了他对家乡的眷恋。

“我就是希望家人能在一起,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多少才满足呢?我和胖妹也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就想过得平淡一些。”大洋表示,农村里留守的孤寡老人非常多,“像我们这种偏僻的小县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没有一个年轻人在家,老人去医院都非常困难”。

大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胖妹,两人一碰即和,欢欢喜喜地回到了他们出生长大的小县城。

白日里大洋养鸡种地,胖妹则在家一边陪奶奶,一边换着花样给家人做美食。看到胖妹异于常人的烹饪天赋,身边人都建议她去拍短视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胖妹和大洋都觉得拍视频这事儿可行。

此外,他们觉得十几秒时长,很难让用户沉浸式地体验好内容。一次偶然的机会,胖妹和大洋发现县里很多人都在用好看视频,打听了一圈,他们得知这是百度旗下的视频产品。

“我们这里会上网的人,查问题都用百度,出行也是百度地图,平时也看百家号。”大洋笑着说,他和胖妹因此选择在好看视频进行内容首发,在其他平台做视频分发。

用大洋自己的话说,这些视频也是他们的人生,记录下全家人共同渡过的岁月,“除了上传到好看平台,所有视频我都保存在百度网盘里,这是我们珍贵的回忆”。

胖妹和大洋的乡村童话故事,也发生在陕北霞姐身上。

在好看视频搜索“陕北霞姐”,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胖胖圆圆的笑脸,配上两个甜甜的酒窝,幸福感溢满屏幕。霞姐生活在陕北的刘河村,和众多乡村女人一样,她平日里也负责全家老小的伙食。

霞姐与她家“掌柜的”

霞姐爱做饭这事儿,可以追溯到她十二岁的时候。她趁父母在外务农时,自己动手做了一道妈妈平时最爱吃的糯米藕,并在晚上全家吃饭时,献宝般端上了桌。霞姐的母亲非常惊喜,夸了她很久。那之后,烹饪美食便成为了霞姐最大的爱好。

“大家太热情了,有时候一整个大巴车的人都来了。”霞姐说几十人一起来的时候,她做不完那么多菜,就只能请大家吃吃水果和瓜子,人少得时候,她会好好露一手招待大家。

————直播带货助农,她是认真的————

“陕北霞姐”的老家再往东南1500公里,晚上7点多的江西赣州安远县,多数人家已结束了一天的农活,正享受着夜晚的悠闲宁静。

距离村子不远的一个仓库中,阿红和弟妹在给脐橙打包装箱,不久后它们将被发往全国各地。打包装车的过程中,她们有些口渴。弟妹顺手拿起一个脐橙,熟练地剥出果肉,并递了一半给阿红,金灿灿的橙子看上去饱满多汁,吃得两人喜笑颜开。

但阿红的一天还远未结束。再晚一点的时候、等都市人的夜晚也渐次开启,阿红还要做一场直播带货。她今年凭借这种方式卖出了40多万斤橙子,距离给自己定的50万斤目标已非常接近,阿红希望借助好看视频举办的“双十二源头好货节”,一举完成今年的脐橙带货任务。

看着满眼的橙子,和身边共同忙碌的亲戚朋友,阿红一瞬间有些恍惚。她三年前刚回家乡拍短视频创业时,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番景象。

“回乡之前,我们在广东的一个陶瓷厂打工了十多年。偶然间看到一个朋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把他家乡的苹果卖的特别好。赣南素有世界橙乡的称号,我们也琢磨着能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卖橙子。”阿红回忆说。

又到了每年橙子丰收的季节,阿红在橙园里采摘

无论是短视频电商,还是直播电商,两者的基础都是“优质的内容”。

阿红明白这一点,但刚开始拍视频的时候,她时常都在为拍什么而烦恼,像是在完成一个任务。村里人看着阿红拿着手机到处拍,也觉得她不务正业。

“在乡亲们看来,打工至少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拍短视频则显得虚无缥缈。”阿红说,好在她认准了这件事,并执着地坚持了下来。过去三年里,她每天至少发布一条视频,多的时候能发三四条。

截至目前,阿红(账号名:农村橙子)在好看视频平台,累计发布了2858条视频。

视频拍得多了之后,阿红发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素材。与其绞尽脑汁策划主题,不如将乡村田野间人们的日常,朴实无华地记录下来。

家人一起进山摘果子、下地收西瓜、为母亲织一双毛拖鞋......越是展现农村生活细节的视频,越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阿红会将日常做农活的瞬间拍成短视频

这期短视频的播放量,也高达140万余次。

转眼间,阿红的内容团队已扩张到20多人了,其中不仅有她的家人朋友,还带动了一些邻里乡亲的就业。

将家乡的特产通过内容电商卖向全国,是阿红的终极梦想。

————结语————

关东大海哥、胖妹、霞姐和阿红的故事,只是众多三农内容创作者的缩影。这些土生土长的乡村人,用视频的方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勾勒出中国的幅员辽阔与风土人情。

当然,三农创作者们视频中展现出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并非乡村生活的全貌。

阿红白天做农活拍视频,晚上直播带货,为了保证日更,她常常剪辑视频到凌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人的成绩来得毫不费力。

“我老早就想去北京了,想带着胖妹和女儿去看看天安门与故宫,再去长城走一走。”

大洋说人生有奔头挺好,现在虽然没有机会,但攒攒钱肯定能实现。

THE END
1.程序员离开上海回农村会后悔吗?年薪50万,存款180万,想回老家建别墅,搞来看一位网友的案例:想离开上海回农村建个别墅,会后悔吗? 1.想回去的原因:和老公在上海八年,觉得日子真没意思,我们都喜欢田园生活,互联网也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2.现状:目前存款180万,一辆车,两人年薪都差不多50万。 3.老家状况:老家在农村有地,房子很旧没法住,想改成别墅大概需要至少50万,县城老公爸https://blog.csdn.net/2301_76161259/article/details/128862089
2.第三回回乡建设新农村第八章南小的生活第三回 回乡建设新农村第八章 南小的生活泥泞的荒草路 榆园 16255字 2022-11-10 19:32:11 严朝阳的学习比一般的孩子要刻苦多了,现在都上了三年级了。他也增添了一项新的任务,那就是还得儿负责一家子七口人的吃水,还两头驴两口猪的吃水。严朝阳的家距离大口的水井有三百多米远,他一天至少也得儿挑三挑子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12326163403926403/65492186115920656
3.离开大城市,我攒钱回农村对于想从大城市回到农村生活的人,我觉得心态很重要。如果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便利,接受不了比如卫生间条件不太好,没有外卖送上门,取暖设施不太完善,会出现类似停水停电等问题的人,那就不太适合回来。 有多少钱才能回农村?我认为是丰俭由人 倩倩是个农场主 | 32岁 四川 https://36kr.com/p/1960251339831427
4.“大不了回家种地去”,回家种地真的是你的退路吗?生活中,职场中,遇到困难时,常听人说,大不了回村种地去,以后回乡下种田养老去! 说这些话的,大部分是从农村出来,在城里生活的年轻人。父母或家人在乡村,在村里有房有地。 回到村里容易,但你真的会种地吗? 在城市生活已久,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原先也弄过田种过地。 https://www.jianshu.com/p/2280fb7d0f5e
5.从农村出来的人们,老了还会回去吗?农村人进城里生活,除了工作机会与生活方式的更替,更能获得新的生活视角,当某一天不用为生计奔波了,回农村安享晚年,用半生体验打造出的新的生活方式,农村仅仅是背景而已,生活方式是由人决定的。 老家山区,多坡陡,常感到遗憾,因为真的很喜欢骑自行车到处转转。结果后来发展出助力自行车,充电助力,天气好在山区也能随意https://www.douban.com/note/853349934/
6.老党员的初心故事朱永贤:回到农村建设家乡党的恩情永不能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吃了不少苦才换来了今天的好日子,党的恩情不能忘啊!”说这句话的时候,朱永贤眼含泪花,坚定又执着。 带头从工厂回农村种地 “身上的皮晒掉一层又一层” 1958年,17岁的朱永贤高中没上完,进入郑州农业机械城,成了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 https://www.hntv.tv/daxiangkuplpd/article/1/1410149056969314304
7.就业突围:回农村的毕业生,从事农业“秒变小学生”“回农村创业,真的很累、很累。要回来,主要就是得不怕苦、不怕累,不要怕晒黑了。”张明霞笑着说。 “现在确实有很多人辞职回家创业,拍视频、记录生活,但我发现他们压根就不像一个新农人。”杨小强说着大笑起来,“我看他们打着伞出去拍视频,就觉得(滑稽)。”杨小强认为,现在的受众都足够聪明,渴望看到真实的生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83338823799361537
8.《生活在农村的咸鱼明星》小说在线阅读在乡下创作的都市小说《生活在农村的咸鱼明星》,已更新273章,最新章节:新书《我在山野有一家美食店》。重生平行世界。前世一心想成为明星,却在横店作为群众演员蹉跎了半生的李闲鱼,决定回到农村老家生活。……明星,这一世他不再追求。在农村守着一亩三分地,种点小菜https://www.qdmm.com/book/1033714363
9.2013年退役士兵安置政策问答茶陵县创建双拥模范县专题是发给退休士官移交地方政府安置时的补助性费用,回农村的标准为8个月本人退休生活费;回城镇的标准为6个月本人退休生活费。(3)家具费。移交政府安置时发放。(4)安置补助费。2009年7月3日之后移交政府安置的1级至6级残疾或因病经鉴定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享受安置补助费。(5)移交当年剩余月份生活费。移交政府https://www.clnews.cn/content/2014/11/05/655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