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凌晨四点的长白山,天色泼了墨一样黑。
林区气温已低至零下二十八度,大海哥在自建的小泥房中醒来,他披上毛大敞,戴好毡皮帽,扛起一根成年男子腰粗般的木头走出门。
近年来野猪泛滥,为了保住种植的人参不遭其毒手,他需要每天这个时候进山,用木头挨个撞击大树,“砰砰砰”地响声在寂静的夜里震慑力十足,再凶猛的野猪也不敢来犯。
巡山一圈后,天蒙蒙亮,大海哥迎着红色的朝阳向山下跑,厚厚的积雪被他踢起半人高。从雪雾中看,他像极了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
这一幕被拍下来传到好看视频上,短短几小时播放量便破了百万。留言区中,是万千网友的惊羡和喜爱。
“简直是一股清流啊......”
“太朴实了,没有压力多快乐,这才是生活!”
“兄弟,视频看得我热泪盈眶,不在东北很多年,小时候也是这样。”
————圆都市人的“乡村梦”————
在长白山出生长大,大海哥第一次背井离乡是在18岁,去天津和北京当兵。部队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和体魄,还意外地让他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在北京昌平区做武警时,他一个人包揽了2000多人的伙食。上千人的大锅菜,大海哥不仅按时按量完成,菜品和口味还得到众人认可。那之后,他对美食烹饪愈加感兴趣,一边钻研小锅菜的做法,一边考取了厨师证。
八年的兵旅生涯转眼即逝,退伍后的大海哥先后在河北、山东多地打工创业,当过餐厅的服务生,也做过酒店的大厨,还自己开过洗车行。
在外漂泊的日子总是没有归属感,随着家中的父母渐渐老去,大海哥对“家“开始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自18岁外出,他就鲜少回家,长白山的天气极端且恶劣,夏天暴雨,冬天暴雪,这让住在山里的父母常年困居家中,也让大海哥越来越挂念。
住在长白山的“关东大海哥”
图源:受访者提供
几番考虑之后,大海哥毅然决定回老家发展。
但日思夜想的故乡,并没有对大海哥“温柔以待”,反而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先是用所有积蓄承包了几十亩土地,却因为天灾人祸赔了个精光。大海哥因此消沉了一段日子,甚至想过重新回到城市工作。父母和亲戚朋友也不理解他,他们觉得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拼,企图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大海哥放弃一切回农村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是混日子、是不思进取。
“邻居平时在唠嗑时经常会说,老于家(大海哥姓于)的儿子怎么回来了呢?是不是在城里混得不好啊?”大海哥说,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他那段日子过得备受煎熬。
小泥房外的院子,是大海哥日常拍视频的“厨房”
大海哥也希望自己的视频能被全国人搜索到,因此他很快入驻好看视频,成为了一名创作者。
2019年11月28日,大海哥上传了第一个视频——《长白山零下20多度,鸭绿江边冬捕炖大鱼,真过瘾》。
视频中大海哥肩扛一条20多斤的大鱼,在冰天雪地的鸭绿江边,用石块和树枝平地搭起炉灶。加入葱姜蒜、啤酒白酒、辣椒等寻常佐料后下鱼入锅,需要加水的时候,他将山中干净的积雪用容器融化,味甘而凛冽,与鱼肉的鲜香相得益彰。
大海哥在鸭绿江上“打出溜滑”
图源:好看视频
“深山老林里,一人一狗,还有一壶老酒。”大海哥如此描述自己的生活,而这个记录了东北野味的美食制作视频,迅速登上了好看平台热播榜,累积播放量约120万。
大海哥万分激动,他甚至觉得是运气使然。为了验证内心的疑惑,他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拍摄视频,《零下将近30度,长白山脚下炖杀猪菜》和《大雪峰山,长白山雪地里炖大鹅》等系列视频,播放量均破百万。
更令他惊喜的是,12月17日拍的一则《雪地里杀年猪,宴请乡亲四邻》短视频,累积播放量高达1528万。事实证明,原生态的三农美食视频,的确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而大海哥视频中展现出的民风民俗,则为粗犷豪放的乡野美食,平添几分质朴的人文底色。
视频越拍越好,“关东大海哥”的名号也日渐响亮。他现已成为十里八村的“大明星”,父母每天捧着手机看儿子拍的视频呵呵乐,串门时也要拉着别人一起看。
————三农创作者,女性撑起半边天————
从长白山向南1995公里,安徽省来安县。日上三竿,胖妹家正上演着一出“鹅”飞狗跳的大戏。
“旺财使劲!哎呦旺财!哈哈哈哈,还是我家旺财厉害。”院子里灶台旁,一只叫旺财的狗子将两只大鹅逼进死角,穷途末路之下,一只鹅转头俯身狠狠咬住狗,却因不敌狗子凶悍灵敏,最终败下阵来。
胖妹从狗子口中钳起鹅,对着镜头跟网友打招呼:“哈喽大家好我是胖妹,快过年了,咱们一起把这个鹅盘了吧。”话音刚落,胖妹和奶奶便一顿操作猛如虎,从烧水拔毛,到洗净下锅,祖孙两人简单利落地完成准备工作。
胖妹与奶奶一起收拾大鹅
“刚拍视频的时候,胖妹是不愿意出镜的。她是挺简单的姑娘,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吃,经常在家里做各种好吃的。”胖妹的丈夫大洋说,自己跟胖妹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他喜欢胖妹骨子里的朴实乐天,也不在乎胖妹能吃,身材微胖。
大洋正在品尝胖妹做的肉夹馍
与大海哥的经历相似,胖妹和大洋早先也在大城市打工。由于大洋的爷爷逝世,而家里其他年轻人都在外务工,只留大洋的奶奶一人在家。大洋放心不下奶奶,与此同时,女儿的出生也加重了他对家乡的眷恋。
“我就是希望家人能在一起,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多少才满足呢?我和胖妹也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就想过得平淡一些。”大洋表示,农村里留守的孤寡老人非常多,“像我们这种偏僻的小县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没有一个年轻人在家,老人去医院都非常困难”。
大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胖妹,两人一碰即和,欢欢喜喜地回到了他们出生长大的小县城。
白日里大洋养鸡种地,胖妹则在家一边陪奶奶,一边换着花样给家人做美食。看到胖妹异于常人的烹饪天赋,身边人都建议她去拍短视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胖妹和大洋都觉得拍视频这事儿可行。
此外,他们觉得十几秒时长,很难让用户沉浸式地体验好内容。一次偶然的机会,胖妹和大洋发现县里很多人都在用好看视频,打听了一圈,他们得知这是百度旗下的视频产品。
“我们这里会上网的人,查问题都用百度,出行也是百度地图,平时也看百家号。”大洋笑着说,他和胖妹因此选择在好看视频进行内容首发,在其他平台做视频分发。
用大洋自己的话说,这些视频也是他们的人生,记录下全家人共同渡过的岁月,“除了上传到好看平台,所有视频我都保存在百度网盘里,这是我们珍贵的回忆”。
胖妹和大洋的乡村童话故事,也发生在陕北霞姐身上。
在好看视频搜索“陕北霞姐”,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胖胖圆圆的笑脸,配上两个甜甜的酒窝,幸福感溢满屏幕。霞姐生活在陕北的刘河村,和众多乡村女人一样,她平日里也负责全家老小的伙食。
霞姐与她家“掌柜的”
霞姐爱做饭这事儿,可以追溯到她十二岁的时候。她趁父母在外务农时,自己动手做了一道妈妈平时最爱吃的糯米藕,并在晚上全家吃饭时,献宝般端上了桌。霞姐的母亲非常惊喜,夸了她很久。那之后,烹饪美食便成为了霞姐最大的爱好。
“大家太热情了,有时候一整个大巴车的人都来了。”霞姐说几十人一起来的时候,她做不完那么多菜,就只能请大家吃吃水果和瓜子,人少得时候,她会好好露一手招待大家。
————直播带货助农,她是认真的————
“陕北霞姐”的老家再往东南1500公里,晚上7点多的江西赣州安远县,多数人家已结束了一天的农活,正享受着夜晚的悠闲宁静。
距离村子不远的一个仓库中,阿红和弟妹在给脐橙打包装箱,不久后它们将被发往全国各地。打包装车的过程中,她们有些口渴。弟妹顺手拿起一个脐橙,熟练地剥出果肉,并递了一半给阿红,金灿灿的橙子看上去饱满多汁,吃得两人喜笑颜开。
但阿红的一天还远未结束。再晚一点的时候、等都市人的夜晚也渐次开启,阿红还要做一场直播带货。她今年凭借这种方式卖出了40多万斤橙子,距离给自己定的50万斤目标已非常接近,阿红希望借助好看视频举办的“双十二源头好货节”,一举完成今年的脐橙带货任务。
看着满眼的橙子,和身边共同忙碌的亲戚朋友,阿红一瞬间有些恍惚。她三年前刚回家乡拍短视频创业时,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番景象。
“回乡之前,我们在广东的一个陶瓷厂打工了十多年。偶然间看到一个朋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把他家乡的苹果卖的特别好。赣南素有世界橙乡的称号,我们也琢磨着能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卖橙子。”阿红回忆说。
又到了每年橙子丰收的季节,阿红在橙园里采摘
无论是短视频电商,还是直播电商,两者的基础都是“优质的内容”。
阿红明白这一点,但刚开始拍视频的时候,她时常都在为拍什么而烦恼,像是在完成一个任务。村里人看着阿红拿着手机到处拍,也觉得她不务正业。
“在乡亲们看来,打工至少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拍短视频则显得虚无缥缈。”阿红说,好在她认准了这件事,并执着地坚持了下来。过去三年里,她每天至少发布一条视频,多的时候能发三四条。
截至目前,阿红(账号名:农村橙子)在好看视频平台,累计发布了2858条视频。
视频拍得多了之后,阿红发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素材。与其绞尽脑汁策划主题,不如将乡村田野间人们的日常,朴实无华地记录下来。
家人一起进山摘果子、下地收西瓜、为母亲织一双毛拖鞋......越是展现农村生活细节的视频,越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阿红会将日常做农活的瞬间拍成短视频
这期短视频的播放量,也高达140万余次。
转眼间,阿红的内容团队已扩张到20多人了,其中不仅有她的家人朋友,还带动了一些邻里乡亲的就业。
将家乡的特产通过内容电商卖向全国,是阿红的终极梦想。
————结语————
关东大海哥、胖妹、霞姐和阿红的故事,只是众多三农内容创作者的缩影。这些土生土长的乡村人,用视频的方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勾勒出中国的幅员辽阔与风土人情。
当然,三农创作者们视频中展现出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并非乡村生活的全貌。
阿红白天做农活拍视频,晚上直播带货,为了保证日更,她常常剪辑视频到凌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人的成绩来得毫不费力。
“我老早就想去北京了,想带着胖妹和女儿去看看天安门与故宫,再去长城走一走。”
大洋说人生有奔头挺好,现在虽然没有机会,但攒攒钱肯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