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这24人,谁是蔡甸“新时代新乡贤”?媒体报道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乡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今年9月以来,蔡甸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发布“招贤令”,启动“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乡贤”评选活动,经层层推荐、资格审查、部门评审,初评产生了24名“新乡贤”优秀候选人。

这24名候选对象中,有热心公益的社会贤达,以身作则教化乡里,移风易俗;有可耕可读的贤人志士,带领乡亲与时俱进,提升本领;有反哺乡土的产业能人,以智慧和才干造福家乡;有建言献策的优秀典范,长期奉献乡里,赢得乡亲认可。

他们或许从事不同的行业,干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点:以榜样力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以身作则传播文明乡风,率先垂范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最终将推选出“蔡甸区十大新乡贤”受聘为“蔡甸区乡村振兴代言人”,并确定若干名蔡甸区“新时代新乡贤”提名人,共同组成乡村振兴宣讲团、乡村治理智囊团、乡村产品代言团、乡村文旅推荐团。

2022年蔡甸区“新时代新乡贤”

候选人先进事迹

(排名不分先后)

乡村治理的参与者

NO.1郭新华

巾帼脱贫带头人免费家政培训促两千农村妇女就业

2003年,下岗女工郭新华白手起家,带领8名同样下岗的姐妹创办友缘家政公司。企业越做越大的郭新华功成不忘桑梓,决定在家乡蔡甸大力开展家政扶贫计划,实行“免费培训、带薪实习、就近选岗”,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致富。

近三年,免费培训农村困难群众近700人,面向农村和城镇下岗人员招聘员工达2000余名。她们大多是无技术、年龄大、身体残疾的农民,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其中,更有来自侏儒山、索河、张湾等革命老区近60名注册贫困户,均实现提前脱贫。

她主动与革命老区张湾街白马村结对子,协助该村稳岗就业,筹措发展资金、资助贫困户孩子上学,设立爱心基金,累计向350余名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爱心帮助。荣获省、市三八红旗手,湖北省最美妇联人,湖北省百名优秀创业女性人才,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岗位学雷锋标兵、武汉市“百姓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

NO.2龚万梅

移民村的“领头雁”打造全省首家移民特色旅游村

新民村是移民村,2010年全村从十堰郧阳搬到蔡甸张湾。龚万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为给村民们在新的土地上描绘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图景,她立足当地资源,选好发展方向,带领全村移民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了一条集特色高效农业观光和果蔬采摘于一体的发展道路,全省首家移民特色旅游村初具规模。

为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她建立金梅巾帼农庄,每年组织技能培训12场,培训留守、贫困妇女近千人次。创建鑫阳妇女微家,提升妇女礼仪素养和道德修养,召开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媳、好儿女、好夫妻表彰会,调解家庭、邻里纠纷,构建和谐的新民村大家庭。

退休后,她依然奔波在为广大村民服务的路上,成立新民村志愿服务队伍助力疫情防控,通过网络直播向外展示新民村发展蔬果特色产业,为村内特色农产品代言,成为疫情期间的重要销售力量。荣获省、市、区最美妇联人等荣誉称号。金梅农庄获省、市最美巾帼农庄荣誉称号。

NO.3邓永勤

90后土家女孩成“新农人”让荒地变良田危房变民宿

90后土家族女孩邓永勤因为埋藏心底的田园梦,2019年,扎根永安街火焰村,创建十里莲华养心谷,与火焰村委联合打造产业引领、村企共建的农村综合党委,实现党日活动一起过、大事要事一同议、村庄发展一块谋,助力昔日荒凉贫困的小村湾蝶变成武汉休闲旅游的新地标。

近三年来,在她的努力下,抛荒地变成了良田、危房变成了民宿、农民变成了管家,农民户均增收超过35000元,十里莲华养心谷成为了全国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湖北省休闲农业重点园区,火焰村也实现了农旅、民宿、研学、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为让“第二故乡”蔡甸村民们种植的瓜果蔬菜有可靠稳定的销售渠道,她创办荷香源直采直供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卖起蔡甸莲藕、蔡甸藜蒿、沉湖大闸蟹等特色农产品,带动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1600亩,销售农产品15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3250户农民增收。荣获武汉市向上向善好青年,蔡甸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NO.4俞小江

开办“博士家庭农场”为村湾年轻人指引奋斗方向

俞小江是改革开放后从俞家垸村走出的第一代大学生。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华中师范大学老教授,另一个是俞家垸村俞博士家庭农场主。

2017年,他回到村湾流转一百多亩地,多方考察后从台湾引进4000株红心火龙果和水晶火龙果两个优质品种幼苗。依托五十亩特色火龙果的吸引力,开辟出黄桃园、桑葚园、石榴园、无花果园、西瓜园等。经过几年经营,农场已变身蔡甸互联网+农业商旅小镇,带动俞家垸村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村民就业,使火龙果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果’,助力俞家垸村建设市级生态示范村。

NO.5周丹丹

放弃城里“铁饭碗”用园艺技能共建美丽“香”村

在蔡甸区有一座被誉为武汉版“普罗旺斯”的梦幻农场——香草花田,农场主周丹丹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园艺设计专业。2013年,她放弃事业单位“铁饭碗”,利用环艺设计、高级园艺师的专业技能,主持和参加梅池村旅游特色村项目的策划和建设,成功将该村建设为武汉市旅游特色村。

为让村民生活越来越“香”,她让乡野变“花田”,村民变“花匠”,采取“村企合作”模式,成立香草花田农民合作社,村民可以用闲置的土地、宅基地和房屋入股,进行集约化流转,合作社进行统一生产布局、统一经营管理、统一面对市场,保障村集体、农民和公司三者的利益,就地孵化乡村企业5家,帮助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

她和小伙伴策划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园艺爱好者的参与,也引起了村民的兴趣,把文化、把花样带进来了,让原本寂静的梅池村充满了活力。荣获市、区农村实用人才,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蔡甸区最美妇联人等荣誉称号。

NO.6李玉勇

当好乡村发展“智囊团”待孤寡老人如自己父母

作为土生土长的火焰村人,李玉勇是武汉知名桥梁结构专家,多年来,他一心想以自己所学为家乡助力,被聘为村发展顾问,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正如他经常说的:“我不需要工资,村庄发展就是对我最好的报酬”。

他先后组织返乡工友出资出力对多年淤积、腐臭污染严重的湾前大塘实施清淤转运、埂坝夯实加固,护坡埠头铺砌防护,储水保证了农田灌溉、家用洗刷。带领村民对另两口水塘进行清淤扩容、栽花植树,经改建的这三口水塘有效保证了近百亩农田灌溉。

资助村里整修办公房,为村里改善了办公环境。支持村里在湾村主要出入口安装监控设施,为维护地方平安建设不遗余力。对本村的老人像待自己父母一样来敬重。2005年,他安排车辆将村塆二十几位老人接到市区亲自陪同游玩观光,湾里有老人重病他常慰问宽心鼓励。村湾里孤寡老人去世入殓他主动帮忙操办后事,让亡者入土为安。

文明乡风的示范者

NO.7宋忠桥

“中国好人”义务理发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右腿残疾,好强的宋忠桥只身南下学习美发,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剃头匠”成长为“楚天名匠”。有残障人士上门拜师学艺,他免费教学,但只提一点要求:“学徒必须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2001年以来,他免费培训260多名残疾学员,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义务理发超过2万人次,为社会捐款捐物近20万元。蔡甸区残联将他所在的志愿服务队命名为“宋忠桥志愿服务队”,开展完成"四个一百”志愿服务:走进100个社区、农村免费理发、为100个孤寡老人家庭上门服务、资助100个乡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培训100个困难农民工子弟及残疾人。

新冠疫情爆发后,他主动请缨为一线医护人员义务理发,累计为16支援鄂医疗队的2476名队员义务理发,抗疫感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聚焦报道。荣获中国好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荆楚楷模,楚天名匠,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NO.8李海山

15年甘当生态守护者放弃养殖让出小岛给鸟儿安家

怀揣着对家乡的无限热忱,2002年,40岁的李海山决定返乡创业,承包同心垸村的近400亩闲置沼泽地,经营鱼塘和螃蟹养殖。他请人堆起一个小岛,种植水杉、垂柳、竹子、桃树,准备经营休闲项目。谁知,树木越长越茂盛,鸟越来越多,白鹭、灰鹭、鸳鸯……都安家于此。“既然鸟喜欢,那就不搞经营了。”在他的守护下,成千上万的鸟儿在岛上安居繁衍,成了远近闻名的“鸟类天堂”。

与鸟为邻的他慢慢熟悉了鸟的习性,摸出一套护鸟办法。他自掏腰包净化水域,拆掉水中的土埂,收掉小船,断掉上岛通道,又请人巡湖。岛上的果树结了果,他也决定不再采摘,杜绝人为破坏、惊扰鸟的生活。做护坡、种芦苇,还种了500米长的樟树绿化带作为屏障,为鸟岛隔离噪音和污染。

15年来,在他的守护下,岛上的鸟达到上万只。同心垸村也从过去没有几只鸟到现在候鸟成群,村民们在他影响下,生态意识不断提高,共同加入到守护鸟类,让它们一直栖息、繁衍下去。

NO.9蔡正

腾空新厂房安置受灾群众自掏腰包为居民买物资

2010年,在广东从事多年服装生意的蔡正决定返乡创业,在玉贤街道前进村投资300多万元兴建服装加工厂,不仅接纳当地150多人就业,带动乡亲致富和村级经济的发展。防汛期间,他更是带领厂里10多名职工和亲戚朋友,连夜腾空新厂房,自购矿泉水、方便面、蚊香等基本生活物资,安置接收受灾群众120人,不分昼夜的、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各项群众安置工作。在他看来,只要受灾群众的生活不出问题,群众满意,所做的这一切都值。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先后购买6万个口罩和4000公斤消毒液捐赠给玉贤街道办事处。对前进村所有在家群众,以户为单位,捐赠了6.5万元的油、米、面和纸。他说:“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家乡政府、家乡人民的感谢,面对困难,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荣获湖北乡村好青年,武汉市文明市民,武汉市农村实用人才,蔡甸好人等荣誉称号。

NO.10贵士利

带领乡亲攻坚技术壁垒用爱心回馈社会践行责任

封头是压力容器上的端盖,是压力容器的一个主要承压部件。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长期安全可靠运行。贵士利2002年在蔡甸奓山街道创办林美封头,带领来自周边村湾的员工,凭借过硬的技术,将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沙特、巴西等57国。

在公司发展的同时,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爱心回馈社会。2018年接任广东狮子会楚天服务队队长一职,带领楚天服务队的兄弟姐妹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2020年疫情期间,他先后多次通过蔡甸慈善会、奓山商会、楚天服务队等单位捐款。2021年河南郑州发生特大暴雨,他不仅捐款还并号召身边人共筹集三十二吨,价值200多万的消杀抗洪救灾物资。办企业的20多年来,贵士利时常教导员工诚信做人,他认为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也是企业立业的根本,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NO.11夏定明

成立“明俐爱心援助协会”情系桑梓助学帮困

中法生态城三官村人士,获评“中国诚信企业家”。2018年重阳节之际,中法生态城三官村村委会组织“情系农乡”活动,夏定明以个人名义捐款5万元慰问三官村60岁以上老人及三官小学困难学子。从此,他坚定了回馈家乡、传递爱心的决心。

2019年他发起成立“明俐爱心援助协会”,每年向该协会注资5万元。中考高考之际,协会对考上大学及重点高中学子发放助学金。“扶贫日”之际,协会对三官村困难居民发放慰问金。夏定明还向武汉市慈善会捐款10万元,支持抗击疫情工作。向协会注资5万元,解决因疫情导致的三官村蔬菜滞销问题,并向社会各界捐赠蔬菜20余万斤。

依托本村种植养殖传统,夏定明积极招商引资,发展规模养殖业,开拓经济林木种植业,解决了本村三十多人就业问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探索葡萄、脐橙种植,为农民寻找增收新途径。

NO.12詹学林

牵头创办村湾“美丽基金”爱鸟护鸟接续美好乡风

七壕村紧邻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是武汉最偏远的村湾之一。而他则被这里乡亲们称为沙窝窝里飞的金凤凰,年轻一代的好榜样。他叫詹学林,在七壕村百姓的眼里,他不仅是返乡能人,更是美好乡风传承者。

多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主动到村委会,为村级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2020年10月份,为保护鸟类,传承接续生态文明美好乡风,在他的号召下,40余名七壕村在外创业能人共建“美丽大七壕基金会”,筹集资金13万元,对爱鸟护鸟的行为进行鼓励,成立护鸟队,时常到沉湖堤岸上巡查。并为优秀青春学子发放助学金,对村湾里的“好人好事”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传承接续七壕村乡风文化。

他积极投身到村级文化建设,高质量完成七壕村百姓大舞台建设,组织开展唱村歌、诗歌会、舞蹈演出等创作表演,传播七壕特色文化。防汛期间,多次捐钱捐物,并带头参与抢险,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乡村振兴的领路者

NO.13许江

打造武汉“宝藏景点”千余村民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2014年,看好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三乡工程”前景,加上“家乡情怀”,许江决定回到家乡蔡甸大集完成自己一直都想打造都市观光农业的梦想。他扎根天星村,打造花卉景观为主体,集特色农产品种植、花海农旅观光、科技农业产业、美丽乡村体验、花卉贸易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花博汇。

在保留天星村原有村湾、农田、水系、树木基础上,维持乡村原始肌理,对村里的闲置农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升级,原本破败的村湾改造成武汉市民向往的旅游小镇,吸引100多位市民下乡创业办民宿、做文创、搞餐饮。同时,他请来花卉及现代农业种植专家,把周边的农民工组织进到景区成为园艺工,教他们利用新技术种花,种果蔬,带动周边千余名村民就业,实现人均增收4万元以上,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花博汇的年游客总数达到创纪录的150万人次,获评国家级4A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许江也荣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荣誉称号。

NO.14姚喜

华科硕士回乡接手父亲小厂托起残疾人和村民就业梦

今年34岁的姚喜是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海洋航行器等专业设备的研发,多次参与国家“863”等重点科研工程项目。2018年,他听了父亲的一句话:是金子,在农村也能发光。婉拒全球500强企业工作邀请,回到家乡姚家林村接手父亲经营20年的小铸造工厂。在这个小小的铸造工厂,父子两人25年合力托起一群残疾人及当地村民的就业梦。

4年间,他带着当地村民及10余名残疾人员工,将最初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铸造件,转为生产专用设备零部件,产品不仅用于南水北调工程、武钢高炉,还远销东南亚地区。

他扎根乡土,打造以高新技术农业为核心的武汉后官湖花木产业基地,为村集体带来土地租金收入80万元/年。与姚家林村股份合作社约定坚持以本村村民务工优先,部分60岁以上的村民在武汉后官湖花木产业基地项目中种花、除草,务工性收入可达4万元/年,带领着村民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NO.15夏长兴

潜心研发全自动豆丝加工设备让蔡甸豆丝走向全国

2011年,夏长兴回到老家蔡甸区玉贤街玉笋村,加入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把家乡难卖的农产品通过深加工后卖出去,他扎实钻研农产品加工技术,成功研制出全自动的豆丝加工设备,研发出黄豆、绿豆、荞麦等豆丝,并在豆丝中加入蔡甸藕粉,带领老乡亲们打造蔡甸本土农业品牌。

在他的带领下,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已与多家连锁商超签定了销售合同,并与大型网络销售平台签订销售协议,开设网络商铺。如今,蔡甸豆丝年产量达350万公斤,年产值2000余万元。2019年,蔡甸豆丝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NO.16王博

回乡创办瓜果生产基地成为农民创业就业的孵化器

王博毕业于中南财政政法大学,他和妻子李婉婷都是8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者,回到玉贤家乡松林村,创办景秀大地生态园,通过8年努力,将景秀大地由一片地势低洼、产业粗放、效益低下的农田,打造成了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田成方、果满园的特色瓜果生产基地。年接待游客20万人,年安置就业农民人数达110余人。

他立足当地资源,联合妇联、农技等部门开展农技知识、葡萄种植、旅游服务、葡萄酒酿制等培训工作,增强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的本领。近年来,累计开展培训20余次,培训村民400余人次。还实行“1+N”模式,即以农业园为依托,多方面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在网上销售基地的农产品,还帮助周边农民上网销售农产品,并定期提供基地用工信息,吸纳街内人员就近就业。他的葡萄园科技示范基地成为了农民创业就业的孵化器。荣获蔡甸区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NO.17刘志敏

接力传承百年榨油技艺推广家乡特色农产品

2004年刘志敏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为推广家乡的“侏儒山”芝麻油特色农产品,他放弃多家单位优越工作条件,返回家乡榨坊村,在其父创办的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小麻油厂的基础上,成立武汉市侏儒山食品有限公司。

NO.18胡铁

返乡自学水产养殖技术带领乡亲致富

毕业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的胡铁,于2009年带上妻子回家到从小生活的桐湖水乡摸索起泥鳅养殖。桐湖农场自然湖泊及养殖水面达到2万多亩,渔业发展以水产养殖和传统农业种植为主。他紧盯市场商机,率先承包了村里80余亩水面,大规模从事泥鳅孵化、小龙虾养殖。敢于“吃螃蟹”的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最终掌握了泥鳅养殖的秘诀。

随着不断钻研学习农业科技和养殖实用技术,他的泥鳅养殖基地越做越大,成立了专业的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加入泥鳅、小龙虾养殖,并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带领周围群众一同致富。如今,他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荣获武汉市文明市民荣誉称号。

新思想、新知识的传播者

NO.19付建桥

即是馆长又是志愿者身体力行厚植家国情怀

付建桥是著名抗日战役之一“侏儒山战役”中抗战英雄付玉和长子,作为革命先烈的后辈,他从小听着侏儒山战役的故事长大,内心深处埋下一颗红色的种子。2013年,他召集其他新四军后代自筹200万余元,兴建侏儒山抗战纪念馆,对外免费开放,展出与馆藏实物800余件。

他充分利用革命遗址、文物史料,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向人们展示那段不可忘却的抗战历史,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即是馆长又是志愿者,热情接待、认真讲解、周到服务,满足参观者的需求。侏儒山抗战纪念馆开馆至今接待各界人士10.7万余人次。他也被授予“为保护红色文物作出突出贡献奖”。

NO.20余飞

退伍不褪色扎根乡土创办全国首家民间军事展览馆

余飞是一位退役老兵,也是一位自主创业获得成功的企业家。虽然脱下军装,但内心仍是“战士“,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防知识,增强爱国心,萌生了办军事展览馆的念头。2017年底,他选择扎根蔡甸大集西湾村,陆续投入1300万,打造占地10亩的兵器模型展览馆。历时两年,武汉陆海空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全国首家民间军事展览馆,也是武汉市首家民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NO.21张声荣

银发初心献余热走遍26个村搜集民间故事超65万字

NO.22朱兵华

甘当文艺志愿者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

蔡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原横龙小学退休教师朱兵华,多年锲而不舍,刻苦磨练,剪纸技术具有较深造诣,剪纸作品入选《江城民间工艺百人集》,成为蔡甸区远近闻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也吸引了大批剪纸爱好者观摩、学习,特别是中小学生,对面求学者,他毫不保留,悉心传艺。

二十多年的剪纸实践,他深深地体会到:剪纸活动在提高学生整体审美能力的同时,又能使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祖国非遗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无穷乐趣。为此,作为一名乡村老师,他坚持剪纸艺术文化进校区进社区。经他指导,许多学生的剪纸技艺大涨,并获得诸多荣誉。

退休后,他更是积极参与蔡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大讲堂,担任非遗剪纸老师,作为文艺志愿者免费教授剪纸技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非遗传统文化,让群众在文化艺术氛围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NO.23段立峰

在村湾潜心古琴漆艺文创客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的段立峰,从事漆艺十三年,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漆艺展,作品《伏念》入选国际漆艺三年展并被湖北美术馆永久收藏。

作为首批来到黄虎村的文化创作者,2014年段立峰来到知音故里蔡甸,成立了自己的漆器工作室,制作手工古琴。后搬至大集黄虎村大金湾,在他的影响下,前后有十几位艺术家等“文创客”来到黄虎村成为“新村民”,还吸引了40余家文创企业落户村湾,村湾里闲置的农房成为艺术家、匠人的工作室,以段立峰为代表的匠人们在村湾里品茶艺、制古琴、做陶艺、练武术、学中医,聊音律,让原本以老人、小孩为主的空心村热闹了起来,向更多村民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

他定期开展古琴教学等公益课,向孩子们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及知音文化的历史和故事,村里的孩子们成为段立峰等艺术家、匠人的“小徒弟”,在传统文化涵养下,乡风民风极大改善。曾荣获中国当代漆艺展优秀奖。

NO.24程歆玥

建筑学博士编地方志热爱家乡传承地域文化

程歆玥是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在读博士生,也是新时代心系家乡的在外求学青年。他热爱家乡,秉承有力出力、有智献智,一直在用自己的知识反哺家乡,助力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拍摄家乡宣传片上传B站,向学校老师同学展示家乡文化。在索河梅池村调研期间,完成并发表论文《明清徽派建筑文化在武汉的传播与影响》,以期增强地方文化自信,加大对于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应用,创作出荆楚风格、蔡甸文化的建筑。他还参与调研传统村落,完成住建部乡村建设评价工作,用“他山之石”的乡建经验,赋予到蔡甸乡村建设和地域文化建设的工作中。

暑假期间,他参与编写《侏儒山街道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地方志的专业性添砖加瓦。利用无人机航拍,加入自己整理的蔡甸地方文化知识,通过新媒体平台“赓续知音文化,传承蔡甸文脉”,向本地人和热爱蔡甸的人们展示蔡甸日新月异的建设。

THE END
1.农村土地种植秘籍从土豆到莲藕赚钱的奇迹在这里等你来发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如何增加收入渠道和改善生活质量越来越有需求。很多人开始关注农村土地种植作为一种经济增值的途径。而且,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食物问题,更是一种智慧投资,因为它可以带来稳定的收益。 二、选择高效作物 首先,要想农村土地种植什么赚钱快,就需要选对作物。以下是一些比较受欢迎且容易经营的小https://www.kbtob.com/xue-shu-bao-gao/529966.html
2.农村土地种植什么好免费法律咨询在农村土地种植时,有多种选择。首先,可以考虑种植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这些是基本的口粮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906681.aspx
3.亏本不再土壤分析助你选出最赚钱作物最后,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也是关键。在一个区域内如果只种植一种品类的话,如果这类产品出现问题(如病虫害或者突发事件),整个产业链可能因此受损。而如果采取多样化经营,即同时种植多几类植物,这样即使有一部分遭遇失败,也不会对整体收入构成太大影响,而且也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https://www.msv8oom8y.cn/tu-pian-zi-xun/467126.html
4.明年种植什么好什么能赚钱?在选择种植项目时,务必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市场需求做出决策。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相信这些农村致富计划将在2025年为您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关于明年种植什么好什么能赚钱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https://news.cnhnb.com/mrdzx/detail/464675/
5.2021年荒地种植或者养殖什么最好?这几个项目前景不可小觑!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的土地统称为“四荒地”,其实属于现行经济环境中未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土地。有不少人承包了农村荒地,想进行生产经营,但是不知道干什么为好。那么,2021年荒地种植或者养殖什么最好?下面农交网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吧。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7906.html
6.十大最好养植物养不死的植物排名适合懒人养的植物推荐植物对于生活的调剂作用众所周知,既赏心悦目又有益健康,但伺候植物也绝非易事,可是我们懒人也有养植物的欲望和权力呀,那有哪些适合懒人养的植物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十大最好养植物,如最强懒人植物绿萝、不用怎么浇水的龙骨花、连土都不需要的空气凤梨等等,快来看看这份养不死的植物排名吧! 世界十大最好https://www.maigoo.com/top/417301.html
7.土地种植最赚钱的作物高效益农作物土地种什么最赚钱? 为什么选择农作物? 在选择哪些作物要种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为什么这些作物能赚钱。通常,这些作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而且能够快速成熟,从而减少了成本和风险。例如,某些蔬菜和水果由于季节性短缺,在市场上价格会大幅波动,因此它们成为投资者青睐的对象。此外,一些特殊用途的作物,如药材和香料,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513756.html
8.荒地建养殖属于违建吗张叶律师精选解答应该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向当地房管建设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进行报批,一般本人承包的荒地上建养殖场不算违建。违章建筑,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https://m.64365.com/tuwen/jxsxq
9.求助室内什么植物好养活找个玻璃容器装进去,地下最好垫一些石子什么的,水漫过石头把芋头块茎盖住一点就可以。很好养,定期https://m.to8to.com/ask/k1866517.html
10.福建南平政和:流转荒地养罗氏沼虾卖出好价钱2016年,石屯镇从漳州引进台湾罗氏沼虾养殖项目,徐智顺先行先试赴漳州学习养殖技术,先后投入20万元进行流转土地、购买养殖设备等。去年,他让在上海的大儿子也回来帮忙,今年正式在西津村山垅荒地挖塘试养。 “台湾罗氏沼虾比较适合人工养殖,不像养鱼,整个养殖期虾苗基本没有生病现象,在水塘适应性非常好。http://www.jrshuichan.com/article.html?id=19241
11.养殖什么经济效益好?养鱼啊!或者养鳖!湖北本身就是<。)#)))≤米之乡! 什么叫健康养殖? 畜禽健康养殖是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利用当代先进的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建立数量、质量、效益和生态和谐发展的现代养殖业,从而实现基础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有学者https://www.8u58.com/wenda/2730ccad161a1317.html
12.沙漠巨蜥沙漠巨蜥的价格沙漠巨蜥好养吗?沙漠巨蜥吃什么长得快?在户外的沙漠巨蜥主要栖息于沙漠、沙丘或干燥荒地,饲养难度颇高,饲养空间必须为立体的延伸环境,并在里面放置供其栖息攀爬的树木。 在温度方面,沙漠巨蜥可忍受22℃~30℃的平均温度,而加热点必须维持在35~45℃左右,因此需要购买UVB灯来控制温度,在安装此灯时,最好买个隔离套,因为沙漠巨蜥喜欢攀爬,不小心会烫到皮肤https://www.pachongapp.com/article-962-1.html
13.荒地建养殖属于违建吗但是一定要将环境卫生处理好,所以,只要审批通过就可以建立养殖,但如果不过,就不可以。同时还要休息下荒地的类型,如果属于基本农田,就不可以哦。 01-01 晓庆 荒地建养殖是否属于违建,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法规。在许多地方,荒地可以进行合理利用,但如果没有经过合法的审批和手续,随意建设养殖场仍可能被https://m.jia.com/wenda/jcjm/a-685206.html
14.(好养的花有哪些)世界十大最容易种养的花排行最好养的十种花卉新手适合养什么花?花卉能让人赏心悦目,还能净化空气,很多人喜欢在家里养花,但是养花往往会面临不容易养活的困境,特别是新手,不知道什么花好养活,就容易造成花卉死亡。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世界上最好养活的十种花卉,这些花卉生命力强,不怎么需要特殊管理就能够开出很多花,一起来看看世界十大最容易种养的花都有哪些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50027.html
15.关于可爱的英文句子精选1442句28. 暑假想和男朋友出去旅游,请问你们有好的男朋友推荐吗? 29. 日子甜甜的,像清晨的柠檬水,像初冬的太阳,像梦里的大海,像我第一次遇见你。来源wdjuZi.com 30. The bold illustrations and playful sound words in these two board books with die-cut pages will beckon to preschoolers who love things thathttp://www.wdjuzi.com/weimeijuzi/2VNA1XOj.html
16.居民来认养荒地变花园据介绍,金玉良园小区始建于2000年,共有8栋居民楼、560多户居民,2008年小区被弃管,曾经有人管理的绿植也成了一片片荒地,一些居民就把公共绿地圈成了自家的“开心农场”,种上了生菜、大葱、白菜、萝卜……社区干部一次次组织人清理,还主动上门宣传教育,大部分居民积极主动配合工作,对自种菜地进行清理,但仍有少数https://m.gmw.cn/2021-05/21/content_1302309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