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下养鸡生态循环模式技术推广过程中研发的新式可移动畜禽养殖棚(舍)与传统棚舍相比,拆卸方便、不破坏耕地层,可以在草地、林场和果园等空闲地搭建,并经过林业部门认可。目前该棚舍已在崇仁县试点建设完成并投产使用,棚舍内设置新式多层栖息架,单位土地面积养殖量是平养地面的1.2倍,该棚舍的推广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省林下养殖鸡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动物福利,更有利于鸡舍防疫,保障鸡只健康,尤其是解决了野外鸡舍冬季保暖困难、易受鼠害影响的问题。
(四)技术获奖情况
该技术中林间饲喂技术获得发明专利《一种养殖喂料装置》(ZL202110024142.1)该技术中饮水装置获得实用专利《一种便于清洗的畜牧养殖饮水装置》(ZL201922152659.x)
2.该技术是我省2021年、2022年、2023年全省家禽产业重大协同推广的主推技术之一。
3.该技术分别在崇仁、瑞昌、余干、宜黄、泰和、安义、庐山、于都进行了培训推广,受到养殖户的认可。
二、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
1.林地(果园)选择与改造
根据鸡群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来选择适应鸡群生活的林地(果园),是保证林下养鸡成功的重要环节。小型养殖户可以在自己家房前或屋后选择0.133~0.667hm2的树林来饲养;大型养殖户可以选择0.667hm2以上的树林,并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高燥、整体坡度在20°以下、最好在林中有空余的地方,便于对鸡群进行整体管理,要求林分密度50%~80%为宜。林分密度过大、树林的透光性降低而湿度容易增加,给病虫的滋生和繁殖创造条件,如果林分密度过小容易滋生灌木,影响鸡群的自由活动。
选择好林地(果园)后,为了便于鸡群管理和适宜鸡群生活,需要对林地进行适当地改造。首先清理掉林地杂生的灌木,有些地方土壤肥沃灌木丛生,需要将这些灌木进行一次性收割。然后将一些阔叶树木进行疏伐和对一些高大树木进行疏枝,不仅可以增加树林透光性,还有利于增加通风量和降低湿度,继而减少病虫的繁殖数量。建议每667m2保持60~100株树木为宜。
2.新式可移动畜禽养殖棚(舍)的建造
新式可移动畜禽养殖棚(舍)采用弧形拱架和钢构材料,覆盖无滴水薄膜、薄膜、保温棉、反光膜,肩高为1.5-3米,脊高为3.0-4.8米,跨度为6-8米,长约28m;棚中间拱管与纵管用钢丝连接;端面拱管与纵管用抱箍连接;端立管与拱管用夹圈连接;拱管入土40cm,每个养殖棚前后各1个小门,一头1.1×2米,一头1.1×2米;
压膜卡80cm一个,安装均匀;钢材均为热浸镀锌材料;覆盖材料采用内层10丝μm长寿无滴膜,中层采用保温棉,外层采用黑白膜;顶部安装3个无动力风扇,规格为500mm;底部铺地布(带渗透能力),造价约3元/m2。棚(舍)总造价约50元/m2(具体价格视当地建材价格而定)。棚(舍)内部左右侧低端可铺设防鼠网,并增添多层栖息架,离地间隙约40cm-50cm,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鼠患并有利于棚(舍)内空间利用率。
3.林下养鸡饲养管理
3.1育雏期管理
在进雏鸡前1周,需要对育雏舍及饲养工具进行清洁消毒。第1次消毒用2%~3%氢氧化钠溶液喷洒;第2次消毒用百毒杀消毒液喷雾;第3次消毒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每次消毒间隔1~2d,并且第3次消毒应该在进雏鸡的前一晚进行。预先准备好暴晒过的细软干稻草、野草或刨花作为雏鸡垫料,给雏鸡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进行初饮训练。雏鸡饮水水温以18℃为宜,应坚持“不限量,不间断”的原则。最初饮水可按使用量添加电解多维,如果雏鸡见水后急不可耐,表明鸡体脱水,应按使用量饮用口服补液盐。雏鸡在20~30h内可先喂0.02%高锰酸钾水,进行肠道消毒。雏鸡早饮水能加速雏鸡腹内卵黄内营养物质的吸收,防止在高温状况下呼吸蒸发量大、体内代谢平衡紊乱而发生脱水死亡现象,提高育雏成功率。培育温度:第1-3天,热源温度32-35℃,室温25-28℃,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与自然室温相同时,停止人工给温;湿度:55~65%为宜;光照:一般采用自然光照;饮水:采用清洁井水或地下泉水,水温与室温一致;饲料:粗蛋白含量18~20%,代谢能11.7~12.1兆焦/公斤;密度:35~40羽/平方米。
3.2放养期管理
3.3饲料补充
随着鸡日龄的增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会显著增多,为了促使骨骼和羽毛的生长发育和增长,尤其是增加脂肪沉积量,应定期给其补充饲料,适当的脂肪沉积不仅能够改善肉质风味,还可以提高放养鸡的外观美感。在实际放养过程中,应在放牧场地安置料槽,将饲料添加在料槽内,结合鸡的采食情况和放养场地的饲料供给情况,补充适量的饲料。饲料补充主要以玉米、小麦等自然饵料为主,要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更不能使用高毒高残留的饲料添加剂,一般推广使用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制剂、中成药制剂替代抗生素制剂。
(二)配套技术
1.免疫程序
免疫日龄
免疫疫苗
免疫方法
注意事项
1日龄
马立克疫苗
一头份皮下注射
—
5日龄
新-支-肾二联多价苗
一头份滴鼻点眼或两头份饮水
注意抗应激
12日龄
法氏囊中等毒力活疫苗
倍量饮水
17日龄
大肠杆菌幼苗
0.3ml胸部肌肉注射
25日龄
新一支二联油苗
小二联倍量饮水,同时注射新一支二联油苗0.3ml
40日龄
禽流感
禽流感0.3nd肌肉注射
80日龄
0.5ml肌肉注射
100日龄
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
饮水
2.定期驱虫
林下养殖环境非常有利于寄生虫的繁殖和生活,所以林下放养的鸡群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如果不做好驱虫工作,会严重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需要在放养20~30d时进行第1次驱虫,为了巩固驱虫效果需要相隔1个月左右再进行第2次驱虫。鸡群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绦虫和蛔虫等体内寄生虫,建议使用左旋咪唑或驱蛔灵等驱虫药物,根据鸡群体重将驱虫药物添加在饲料中,连续使用2~3d即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球虫药物的毒性一般较强,若饲喂过量极易引起鸡群中毒,故添加药物时一定要将药物和饲料充分混合均匀。为了防止健康鸡群啄食虫卵,应及时将粪便清理干净,并将粪便运输到远离鸡群的地方,集中起来发酵处理,彻底杀灭粪便中存活的寄生虫。
3.疫病防控
林下养鸡的环境,容易滋生苍蝇和蚊子等有害昆虫,它们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应定期喷洒药物来杀灭蚊子和苍蝇,避免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对鸡舍内外环境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对料槽、料桶或饮水器具定时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病原微生物污染饲料或饮水,以降低鸡群发生疾病的机率。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饲料应符合NY5037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兽药应符合NY5035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防疫应符合NY5036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违禁兽药按农业部第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执行;常用药物休药期按NY5035执行;鸡肉中药物残留按NY5034无公害食品鸡肉执行。根据鸡群生长发育阶段或季节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免疫接种,尤其是应该加强鸡禽流感、鸡痘、鸡传染性法氏囊、鸡马立克氏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集中免疫保障抗体水平达标。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残留,杜绝使用违禁药品。
三、适宜区域
该技术适合在全省范围内地方品种鸡养殖区域内推广。
四、注意事项
1.林地选择三不选:一是沿河林带、道路绿化林带、沿江防护林基干林带、环城林带等生态林带,由于地理位置、林地面积和形状等因素,不宜用来养鸡。二是鲜果林地,不宜用于养鸡。因鲜果林地内的树木需要喷洒药物,加之柑橘、桃、梨等水果腐烂落地后,被鸡采食容易中毒。三是7年以上的用材林即开始采伐,不宜用做林地养鸡。
2.在养鸡林地空置期间,要对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首先将林地周边的杂物和垃圾清理干净,再用消毒液对周围全面喷洒消毒,尽量杀灭或减少周围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对育雏舍进行彻底冲洗和消毒。
3.在果园需要喷洒农药期间,要考虑喷洒的农药对鸡群的危害,防止鸡群中毒。要认真选择果园防治病虫害喷洒的农药,尽量使用对鸡没有毒性或毒性很低的药物。在农药喷洒当天及之后7-10天内不要在果园放养鸡群,应关在鸡舍内饲养。具体间隔周期需严格参照果园常用农药安全间隔期。